小学数学三年级易错题归纳集合_第1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易错题归纳集合_第2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易错题归纳集合_第3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易错题归纳集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三年级易错题归纳集合小学数学三年级易错题归纳集合1、3位老师带着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票价:成人10元,学生5元,团体10人以上6元,怎么样买票合算?2、?小猕猴画刊?4元1本,?童话故事?48元1本,?少年百科?98元1本。用100元钱可以买哪些书?3、杨叔叔4天卖了8箱冰棍,每箱30根,每根3元。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杨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棍?4、找规律填数。1160 80 40 20 280 40 120 60 180 90 3243 81 27 9 42 5 11 23 47 58 24 12 36 18 5、圆和五角星共有36个,按 排列,圆共有几个?6、常用邮票有60

2、分和80分两种。王老师花20元买了其中一种邮票,你知道王老师买的是哪种邮票?买了多少张?7、有香榧137千克,每盒2千克,装这些香榧,用70只盒子,够吗?8、金龙公司有808千克食用油,每瓶装2千克,可以装多少瓶?假如把这些油每4瓶装1箱,可以装多少箱?9、万山红衬衫厂有560件衬衣。假如每箱装8件,需装多少箱?假如每箱装4件,需装多少箱?10、1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成人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2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假如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11、把6、7、8、55填入适宜的括号里。 ÷ = 12、制作每只蝴蝶标本需10分钟,

3、李老师6天制作了12盒蝴蝶标本,每盒蝴蝶标本有5只。1李老师平均每天制作蝴蝶标本多少只?2李老师在这6天中制作标本花了多少时间?13、我们一年级有62人,我们二年级有77人,两个年级一共租了7辆面包车。平均每辆车大约坐学生多少人?14、粮油加工厂要把100千克的油装桶,每只桶最多可装6千克。那么至少要准备多少只桶?15、÷=11,这是一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符合条件的三位数有几个?是哪几个?16、 ÷4=36 , 可能是 。17、动手算一算。笔算42÷2= 420÷2= 402&divi

4、de;2= 4020÷2=18、04÷41里填 ,商是两位数。2里填 ,商是三位数。19、一棵小树被风一吹,朝西北方向弯腰,你知道吹的是 风。20、431÷5,商是 位数。21、3÷8=47,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的两个里应分别填 和 22、35÷5的商是两位数,那么里应该填 ,要使它的商是三位数,那么又应该填 。23、每年三四月份,暖湿气流由南向北流动,形成 风,树叶随风向西北摆动。24、69÷6,商的十位是0,里最大可以填 。25、125×8

5、,积的末尾有 个0;4200÷5,商的末尾有 个0。26、小芳做一道数学题,原来应该除以3,她却粗心地算成了乘3,如今得到的结果是279,原来的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27、树的年轮较疏的一边向着南面,较密的一边向着 面。28、在00米道路的两旁,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29、同样的铅笔,小红买8枝,小东买5枝,小东比小红少付6角钱。每枝铅笔多少钱?30、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79÷2≈ 250÷6≈ 410÷7≈ 189&d

6、ivide;3≈ 159÷4≈ 546÷7≈31、可可在做一道有余数的除法时,把除数6错抄成了8,这样算出的商是15余3。正确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如今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

7、法。渐渐“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老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老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

8、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