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_第1页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_第2页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_第3页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_第4页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o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一一趋避冲突案例一:赵某,女,45岁.前几年丧夫,一直过得很不如意,幸好有一位男同事经常照顾她.最近,她忽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位男同事,男同事也向她表白过.但这位男同事已经有了妻子、孩子,又不肯离婚.她本人那么离不开这位男同事,又怕落下破坏他人家庭的名声,因此十分烦恼.分析:该个案初步判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中的趋避冲突.面对已婚男同事,是否应该继续与他保持情人关系出现困扰,既对对方有依赖感,又害怕长此以往给自己名誉带来的恶劣影响,由此产生两难的抉择.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赵某的困扰表示同感,对喜欢的人而由于种种客观因素不能在一起,本身确实是一件痛苦的事.然后,进一步了解事实

2、,比方她与男同事的相处过程,两人的接触深度、频度,最重要的是面对她的求爱,男同事的具体态度究竟如何既然表白,又不肯离婚,那么对方希望到达一个如何的状态自己对这一状态的接受态度又是如何等等.另外,可以就赵某与前夫生前的夫妻关系进行一个了解,从中尝试发现其所不如意的原因,以及喜欢这个男同事本身的个性因素,她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丈夫向往什么状态的家庭生活等,并与其共同探讨这些想法的现实可行性,尝试寻找这当中可能存在的来访者的认知偏误,如过分追究理想化和完美无暇的生活等等.然后,在掌握以上信息的根底上,就是否继续与男同事交往进行一个利害分析,如果继续保持关系,可能存在的好处与可能带来的害处,引导来访者从

3、现实角度深入思考利害,包括法律、道德层面上也许会出现的风险,但必须由来访者为主体的思考,防止强加价值观念于人.在之前来访者能够对生活有一个理性认知的根底上,令其自行作出适当的抉择,假设仍存在举棋不定,可在良好咨访关系的前提下留下家庭作业,让来访者将能想到的所有利、害写于纸上,然后每天勾去一个自己可以接受或忽略的后果,直至剩下最后的选择.案例二:吴某,女,25岁.最近换了一个工作,到了新的单位.她所在部门的一位男主管对她十分关心,经常请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坐坐,嘘寒问暖.她觉得这位主管的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在国外读书,因此才会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也就没有在意.可终于有一天,这位主管试图拥抱她,被她借

4、机逃走了.她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但工资待遇高,与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这家单位也很有开展前途,因此不太愿意离开;但她又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这位主管,而且新的单位离家太远,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路上.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分析:吴某的问题属于多重趋避冲突.由于认为上司对自己有非份的企图,产生了离职的念头.而面对去与留两种选择,每一种都存在不同的利弊,因此而产生了动机冲突,不知该如何抉择.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吴某的困惑表示同感,面对各有利弊的抉择,确实是很让人为难的事.然后进一步了解事实.她在该单位工作的具体时间原本参加这家单位最大的初衷个人的近期事业目标和生活目标举例说明事件发生之前她

5、与主管之间的交往深度以及性质.在此根底上,了解那次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主管试图拥抱她,是在什么样的情景和环境下可以质疑来访者认定这是对方对自己有非份企图的依据在事件以后,主管对她的态度有否改变有哪些改变据此分析继续留任公司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各种有利或不利影响以及影响的严重程度.在了解以上信息的根底上,对留任该公司的有利之处如工资高、开展好、同事关系融洽和弊端上班路途远、新单位工作不久、与主管今后的相处等等分别列举,并进行权衡,帮助来访者明确哪些是最能够接受的,直到做出相对有利的抉择.在此过程,注意来访者是否表示出过分苛求完美的倾向,否那么需要进行一些认知层面上的干预,让来访者明白没有十全十美的方

6、案,只能选取相对利多弊少的抉择.案例三:魏某,高中男教师,30岁.他和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教师恋爱了.但由于曾经和自己班里的女生有过超越师生的关系,所以非常担忧女友日后知道这件事.现在他对自己过去的作为也非常懊悔,自述:回想起来真的好似恶梦一样,当时明明知道是在做错事,但却无法左右自己的行为.现在魏某很爱自己的女友,既怕日后女友知道后会指责自己欺骗她,又怕现在坦诚相告后女友不会原谅自己,因而十分苦恼.分析:魏某的问题属于双趋冲突.由于担忧曾经和学生的关系影响自己与现任同事的恋爱,在是否应该立即坦白实情上产生困扰,可每一种选择都带有潜在的威胁,又必须择其一才能避其二,因此产生心理冲突.咨询思路:首先

7、对魏老师的内心困惑表示同感,对于其自责当初所发生的错事应当防止道德评价而给予无条件接纳,以降低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然后进行事实情况的了解,比方现任女友的个性、两人相识相知的过程,感情的牢固度等等,用以确定吐露真情以后对方可能的反响以及严重程度;在此根底上,就他与那位女生的事件进行回忆,必须确认超越师生的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到达什么严重的程度这一步的前提是前面同感和接纳等过程让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了足够的信任感以及此事目前知晓的人数,以分析今后可能会给魏老师的感情生活乃至其他各个层面的生活造成的影响.针对其自述的话,应当给予积极关注,赞赏其能够从过去一时冲动的行为中解脱,希望能够重新开始理性的恋情,并

8、以通过专业知识向对方解释在特定情景下人的本能确实会产生不能自控的冲动行为,尽量降低在讲述事件的过程中产生的阻抗,并能让来访者不至于对此事的后果过分夸大.在了解了以上信息的根底上,与来访者一起系统地总结两种选择可能产生的后果,且每一种后果都需要通过质疑等方式进一步确认,帮助来访者做出一个相对消极影响较小的选择.在此过程,注意来访者是否表示出过分苛求完美的倾向,否那么需要进行一些认知层面上的干预,让来访者明白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只能选取相对利多弊少的抉择.案例四:阿式,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一年前在一次网上聊天时,他偶然遇到自己的中学同学小品.他们虽然同学过一年,印象不深,但在聊天时都感到有共

9、同语言.半月前,他们两人见面,小品是个活泼、漂亮的女孩,他非常喜欢,小晶对他也很满意.两人很快坠入情网,恋爱的日子里,他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两人虽然偶有小争执,但很快喊停,重归于好.可是没想到他们俩的关系都遭到双方的家长反对.阿式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正牌大学生,而小品却是高中生,没有稳定的收入.小晶的父母反对是由于阿式的家不在市区.双方家长的态度都很强硬.小晶为此和母亲发生争执,结果母亲生气住进了医院,小晶觉得对不起家人,无奈只好哭着提出与阿式分手.阿式万分痛苦,感到一切都没有意义.他想过死,可不会那样做,由于他爱家人,但他又难以自拔,每日寝食不安,意志消沉,对未来毫无信心.他不知道自己

10、是否还有勇气去爱.分析:阿式的问题主要是失恋问题,由于和老同学的相恋受到双方家长的反对,再加上对方主动选择了放弃,导致他产生了消沉的状态通过现有资料分析可能有抑郁的倾向,但缺少进一步的信息来判断,并对是否应该继续选择感到困惑,产生趋避冲突.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阿式的困惑表示同感,并且充分给予宣泄的时机,以让来访者体会到真诚与理解.从中认清事实,到小晶提出分手为止两人的实际恋爱时间感情生活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人原先对将来生活的憧憬和理想,体验美好的感觉,帮助来访者缓解消沉的心态.然后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根底上,进一步分析双方父母的反对意见是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询问来访者面对自己父母提出的小品和自己

11、学历差异、没有稳定收入等问题,以及对方父母提出自己家不在市区的问题,如果两人真的在一起又将如何分别应对并以此了解两人的感情现实根底.此过程应防止价值层面的干预,通过人本主义的技术让来访者自行领悟判断,可以进一步评估来访者的社会功能及社会支持系统,确定能够合理应对双方父母所提出质疑的有效资源和途径.同时,通过以上过程,使来访者能对对方父母产生一定的理解和同感.最后,可建议来访者与对方父母进行真诚沟通,让对方愿意且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重新熟悉自己.在此时如果来访者能重新建立起继续与小晶恋爱的信念,那么趋避冲突自然迎刃而解.案例五:胡女士,48岁,学校职工,工人编制.她的先生是位教授,年近60岁,去

12、年,她的先生住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医院结识了一位30多岁的有夫之妇,他们的关系逐步密切.半年之后,胡女士从他的另一个住所发现门打不开,她在先生开门之后,发现家门口有一双女士的鞋,她很冲动地进屋寻找,在衣柜里拖出了王女士,她上前打了王女士,并骂她不要脸等.令她吃惊的是,她的丈夫护着王女士,反而动手打自己的妻子.胡女士极度愤怒、悲哀、失落.她有两个儿子,是双胞胎,现读高中,已有学习退步的倾向.她不想失去这个完整的家.她觉得离开丈夫,单独照顾儿子,经济压力很大,但是丈夫不想妥协,他要妻子同意他的社交自由,作为继续维持婚姻的条件.胡女士无助、无奈、愤怒.分析:胡女士的情况主要是属于婚姻问题造成的多重

13、趋避冲突.夫妻二人经济和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丈夫发生了婚外情令胡女士陷入困境.一方面选择继续维持婚姻需要忍受丈夫的社交自由,无法释怀心中愤怒.另一方面如果离开丈夫又担忧自己无力支付独立照顾儿子的经济开支,由此产生动机冲突.咨询思路:对胡女士的情感和情绪反响表示同感,面对丈夫的外遇,尤其之后对自己的粗暴态度,确实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创伤,让胡女士有一个充分宣泄的过程,并能够对咨询师产生信任感,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此个案这一步相当重要.在此根底上,进一步了解事实,胡女士和丈夫的相恋、结婚过程,婚姻维持的时间,以及在此过程中感情、生活的状况,包括夫妻生活的和谐度等等.由于其年龄、文化背景、地位等多方面与

14、丈夫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这些因素可能造成其与丈夫之间的距离与隔膜.帮助胡女士能够熟悉到和丈夫之间发生此次婚姻危机的客观原因,然后再就当日发生的事件进行回忆,基于之前已分析的双方婚姻根底,特别引导胡女士思考当初采取直接打骂丈夫情人王女士的做法是否明智,使其具备坦然接纳目前现状的根本前提.可以根据掌握的不同信息结果,通过确认或高级同感的方式特别了解一下两人当年结婚的真实原因如当时你们确实是彼此自由相爱结合的吧或嗯你对和你丈夫的婚姻是不是还有别的想法呢,找到胡女士希望维持和丈夫婚姻的最大目的所在.同胡女士一起分析将来与丈夫可能出现的几种关系状况,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特别考虑到其丈夫对家庭本身的态度,特

15、别对孩子的态度等等.比方分居不离婚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及缓解经济负担,且能够符合丈夫提出的条件,但胡女士本身在感情生活上将陷入孤独,她是否能把这种孤独通过对儿子的照顾来补偿如果离婚,那么胡女士可以继续寻找自己的真正幸福,但是否能够争取从丈夫处获得足以维持自己和孩子生活的经济补偿特别是首先能否争取到自己对孩子的抚养权自己的自立水平又如何如果继续维持婚姻,自己是否能够重新换回丈夫的真心如果不能,又能否忍受丈夫在自己眼皮下仍旧我行我素的社交自由?通过对几种不同选择的利弊分析,最终引导胡女士找出相对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基于之前所总结出她最在乎的方面,而以此为条件可以承受其他消极性的后果.案例六

16、: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性格内向,喜欢文学,尤其是喜欢小说.刚入校看到同学谈恋爱.男友提出恋爱,她考虑再三,容许.三个月来,感觉很好.男友长得很帅,对他体贴入微,感到满足.但最近一个月来,赶到无聊与厌倦.每天两人都在一起,想这就是爱情.想一个人在一起,男友来电,总借口推掉.又怕男友认为自己变坏了.心烦意乱.精神不振.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初步判断主要是恋爱问题产生的趋避冲突.由于文学小说的影响,对恋爱产生了理想化的期待,又由于刚入校时看到其他同学的恋爱产生了从众心理.而由于理想和现实脱节,不久产生厌倦感,就是否放弃这段感情发生困惑,一方面渴望重获一个人的自由,摆脱对恋爱的厌烦,另一方面害怕留给对方不良印象,产生动机冲突.咨询思路:首先对来访者表示一定的同感,并让其体会两人初恋的感觉,回味美好的体验.然后再关注于目前的现状,并进一步作具体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