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 .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错Ge)。2 .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3 .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4 .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5 .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
2、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7. PN结*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PN结的导通电压-硅材料约为0.60.8V,错材料约为0.20.3V。8. PN结的伏安特性二.半导体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错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错管0.1V。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1)图解分析法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a)二极管电路(b)图解分析2)等效电路法直流等效电路法*总
3、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三种模型(Q理想模型(b)恒年源模型(c)折线模型微变等效电路法三.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稳压管的伏安特性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特点1 .类型-分为NPN和PNP两种。2 .特点-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最低;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与基区接触面积较小;集电区掺杂浓度较高,与基区接触面积较大。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 .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组态共发射极组右出)共集电极
4、组态的共基极组态2 .三极管内各极电流的分配/CN+/cHO/e=/bn+/CN=/h+,C3=/bn-/cbo*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表明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K=小'/bn+(1+/式子,£FQ=(1+/)E。称为穿透电流。3 .共射电路的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同二极管3测试电路(b)输入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饱和管压降,用UCES表示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截止区-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饱和区-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4 .温度影响温度升高,输入特性曲线向左移动。温度升高IcBO、IcEO、Ic以及B均增加。3 .低频小信号等效模型(简化)(t)输出特性曲线(
5、C)筒也的H参数等效电路rbe-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输入电阻,5-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正向电流传输比,常用B表示;4 .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及其原则1 .VT、Vcc、Rb、Rc、Ci、C2的作J2 .组成原则-能放大、不失真、能传输。五.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1 .直流通路与静态分析* 概念-直流电流通的回路。* 画法-电容视为开路。* 作用-确定静态工作点* 直流负载线-由Vcc=IcRc+Uce确定的直线基本放大电路的习惯厕法*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S)改变神(b)谀变/八)改变K亡1)改变Rb:Q点将沿直流负载线上下移动。2)改变Rc:Q点在Ibq所在的那条输出特性曲线上移动。3)改变Vc
6、c:直流负载线平移,Q点发生移动。2 .交流通路与动态分析* 概念-交流电流流通的回路* 画法-电容视为短路,理想直流电压源视为短路。* 作用-分析信号被放大的过程。* 交流负载线-连接Q点和Vcc'点Vcc'Uceq+IcqRl酌直线。3 .静态工作点与非线性失真(1)截止失真* 产生原因-Q点设置过低* 失真现象-NPN管削顶,PNP管削底。* 消除方法-减小Rb,提高Q。(2)饱和失真* 产生原因-Q点设置过高* 失真现象-NPN管削底,PNP管削顶。* 消除方法-增大Rb、减小Rc、增大Vcc4.放大器的动态范围(1)Uopp-是指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峰值。(2
7、)范围*当(UCEQ-UCES)>Uopp=2Uomax=2IcqRl'。jl江(mA)由M。乂;交靠CT打瓦(h)输出特性图解法(Vcc'-UCEQ)时,受Jif1|1Aj写二二二尤M-/L-i1!1o输入特性图解法*当(Uceq-Uces)<(VccUceq:(Uceq-Uces)。*当(Uceq-Uces)=(Vcc'Uceq六.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1.静态分析(1)静态工作点的近似估算-_-f7BEQCQX尸1BQ法°CEQ=rCC'(2)Q点在放大区的条件欲使Q点/、进入饱和区,应满足2.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时,受饱和失真限制,Uo
8、pp=2Uomax=2),放大器将有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压。IT0+>CI:IT-o+kct炉电明U小1砧+所Y加53SJ-a)基本共射放大电路(h)4流通路Rb>BRcit尸TK1Vl也/晨1w<5T-*-H交流通幽*放大倍数L=区=叫口!1-丁k0Oie*输入电阻占UR=±±=Ls1AG网4F""心?!”&卜。血&oZria(b)微变等效电路i_坨L.-,帆:4&+坨国+禺”=%"be*输出电阻稳定工作点放大器&=*%七.分压式稳定工作点共射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1 .静态分析UCEQ用JCC-
9、CQ(&+生)号十&输入电阻2 .动态分析*电压放大倍数4与=M埼公+(1+/04在Re两端并一电解电容Ce后Hi=7?bl/?h2/rl>e+(l+/?)2?el在Re两端并一电解电容Ce后7?i=JRbl/Zffb2/rbe*输出电阻&总公八.共集电极基本放大电路1 .静态分析jr_一】BEQ-7?b+<1+/>(H)共集电极梏本放大电路(b)H参数等效电路CQ出租BQ2 .动态分析* 电压放大倍数n>e+(i+m* 输入电阻玛二曲讥5+(1+网&网)* 输出电阻心二区二所PT1+/3.电路特点*电压放大倍数为正,且略小于1,称为射极
10、跟随器,简称射随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结型场效应管(JFET)1.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N-JFET结构及电路符号Cb)P-IFE丁结构段电路符号2.nti4=av,p,演央厮轨进'"门小陶'"口工=ttcj-UtTVj穿购和区3Jy越-5V30拽|上区«t/v输出特性输出特性曲线(可变电阻区、放大区、截止区、击穿区)转移特性曲线Up截止电压n世止区。哈刖4v输出特性(b)转移特性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T)分为增强型(EMOS)和耗尽型(DMOS)两种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d(a)EMOS结构及电路符号h)
11、DMOS结构及电路符号2.特性曲线*N-EMOS的输出特性曲线(a)增强型输出特性(口噜强型转移特性诒=?s=(时6耳乂1)* N-EMOS的转移特性曲线"式中,Ido是Ugs=2Ut时所对应的iD值。* N-DMOS的输出特性曲线CC饪尽型输出特性u)耗尽型特移特性iD=0处的值是夹断电压Up,此即产磨一1)E-MOS的跨导gm-场效雨管微变等效电路注意:UGS可正、可零、可负。转移特性曲线上曲线表示式与结型场效应管一致。三.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1 .漏极饱和电流IDSS2 .夹断电压Up3 .开启电压Ut4 .直流输入电阻Rgs5 .低频跨导gm(表明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R=_m
12、秘*“族=常数四.场效应管的小信号等效模型(a)原理电路五.共源极基本放大电路1.自偏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分析f;DSQ=1DD-DQ(Kd+&)动态分析Au=:*虫*工fi1+看m改写若带有Cs,则/?i=及自长口之附U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分析(a)原理电路之-GSQ=-77;-1DD"l)Q/,DQ=-口-守尸或=左。(整-»Up匚工Idsq=Id-【rq(R4+&)*动态分析鼻C)微变等效电路;_o_=gm致若源极带有Cs,则此=/?+7?=/?耳2u方一1+疏见火工户/?d六.共漏极基本放大电路(a)电路组成(b)微变等效电路R=Rg+Rq
13、/Rg?网。吓二/荔*静态分析fGSQ="Ta-fDD-rDQ式£pdfo(等口)工或IDSQ=。w佻屑_禺PrLDD-DQ&*动态分析a=”一算m/U-西一l+多级放大电路一.级间耦合方式1 .阻容耦合-各级静态工作点彼此独立;能有效地传输交流信号;体积小,成本低。但不便于集成,低频特性差。2 .变压器耦合-各级静态工作点彼此独立,可以实现阻抗变换。体积大,成本高,无法采用集成工艺;不利于传输低频和高频信号。3 .直接耦合-低频特性好,便于集成。各级静态工作点不独立,互相有影响。存在零点漂移”现象。*零点漂移-当温度变化或电源电压改变时,静态工作点也随之变化,致使
14、uo偏离初始值零点”而作随机变动。二.单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1.中频段(fL44H)=*=&】坦一冬总1以rbHerbe乳*&R+&rbf2.低频段(f<L)Ci,“<It+1-JI-.已低频段阻合把参数等数电路_tism上乜11s1叫2Mg4|0,。加口A10/lWi-3-l1/1©,二柒二普而展9oct?_-Lg!甑加1l'-45c/dpcir产叫tut)啦o,班方毗ic(yLj中频段混合打参数等效电路波特图-幅频曲线是20lgAusm=数,相频曲线是“18003 .高频段(f斗H)高频段泡合IT参数等效电路d£-S4'
15、;20-4U1120iaku|DU3/1.0A1Q4】口吭1-20dB/ipc/-5.F-45*-S9.29(-PO*加呼三蚯”1匹叫叮、,IXx1-45*/dec/4 .完整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dBfSnigpLvI完陋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频晌曲线Jfifr分距式共射电路低频段混合贷参数等效电踣Aism3班#)Q+j*h)(1十")。十Wh)三.分压式稳定工作点电路的响应1 .下限频率的估算小灰百店2 .上限频率的估算分东式共射电路高频段混合”参数等效电路四.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1.频响表达式201gl4|=20回4Hk201g凤小十201g14tli尹=仍+*2+一+伊
16、n=E稣k=l2.波特图-54叶一WKl/dEj3此卸叫1|-!;_.iri6dB网级:端;LBWI;L单级率寸谷;前1功率放大电路一.功率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1 .甲类工作状态导通角为3600,Icq大,管耗大,效率低。2 .乙类工作状态Icq=Q导通角为1800,效率高,失真大。3 .甲乙类工作状态导通角为180°360°,效率较高,失真较大。二.乙类功放电路的指标估算1 .工作状态任意状态极限状态理想状态%2 .输出功率UornimUom=Vcc-UcEsUomWccTTT_omJt(c)功放电路的】,作状态3.直流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2%cc=%C1(4V)二C;
17、1Gm4.管耗5.效率Pc1m=0.2PomJj=B-=,="叫叫%理想时为78.5%3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 .问题的提出在两管交替时出现波形失真一一交越失真(本质上是截止失真)。2 .解决办法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CL-利用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上的压降产生偏置电压。动态指标按乙类状态估算。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TL-电容C2上静态电压为Vcc/2,并且取代了OCL功放中的负电源-Vcc。动态指标按乙类状态估算,只是用Vcc/2代替。4 .复合管的组成及特点1 .前一个管子c-e极跨接在后一个管子的b-c极问。2 .类型取决于第一只管子的类型。3 .B
18、=.中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一.集成运放电路的基本组成1 .输入级-采用差放电路,以减小零漂。2 .中间级-多采用共射(或共源)放大电路,以提高放大倍数。3 .输出级-多采用互补对称电路以提高带负载能力。4 .偏置电路-多采用电流源电路,为各级提供合适的静态电流。二.长尾差放电路的原理与特点1.抑制零点漂移的过程-当TfTei、iC2?/E1、iE2TETfBE1、UBE2JTb1、iB2,/ci、匕2卜Re对温度漂移及各种共模信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被称为共模反馈电阻2静态分析1)计算差放电路Ie/C1=C2用/El='EE-殖7设Ub=Q则Ue=-0.7V,得''叫/十2公
19、2)计算差放电路Uce?双端输出时?'CEI-tIT一'I-<1%代-仁?单端输出时(设VT1集电极接Rl)对于VT1:,G=,C/CEi=E'Cl"E=L'ci+0*7"c"l对于VT2:半:边差模交流通路UC2=PCC-%述c,f/CE2=UC23.动态分析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双端输出?小(1-Ail-t一一及+”+(1+例R网?单端输出时从VT1单端输出:1122Rs+rbe+(l+/?XV2)l从VT2单端输出:I?Lidl25£+?已+(1+/?)(4/2)2)差模输入电阻坳=2四+9+。+用于3)差模输
20、出电阻?双端输出:KuF2%?单端输出:*ml*%三.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当UI在+Uim与-Uim之间,运放工作在线性区«oodWod(w+-«.)四.理想集成运放的参数及分析方法1 .理想集成运放的参数特征*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od-0s* 差模输入电阻Rid一美* 输出电阻Ro-0;* 共模抑制比KCMR>8;2 .理想集成运放的分析方法1)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电路特征一一引入负反馈* 电路特点一一虚短”和虚断”:U+=U,虚短”-/+=z.=0虚断”-2)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电路特征一一开环或引入正反馈* 电路特点一一输出电压的两种饱和状态:当U+>
21、;U-时,Uo=+Uom当U+<U-时,Uo=-Uom两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零:i+=i-=0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输入广r输出反馈放大器组成方框图,反馈概念的建立£i+A#* 开环放大倍数A* 闭环放大倍数Af* 反馈深度1+AF* 坏股增益AF-1 .当AF>0时,Af下降,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2 .当AF=O时,表明反馈效果为零。3 .当AF<0时,Af升高,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4 .当AF=1时,Af一0°。放大器处于“自激振荡”状态。二.反馈的形式和判断1 .反馈的范围-本级或级间。2 .反馈的性质-交流、直流或交直流。直流通路中存在反馈则为直流反馈,交
22、流通路中存在反馈则为交流反馈,交、直流通路中都存在反馈则为交、直流反馈。3 .反馈的取样-电压反馈: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压;具有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短路时反馈消失)电流反馈: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流。具有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输出短路时反馈不消失)4 .反馈的方式-并联反馈:反馈量与原输入量在输入电路中以电流形式相叠力口。Rs越大反馈效果越好。反馈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串联反馈:反馈量与原输入量在输入电路中以电压的形式相叠力口。Rs越小反馈效果越好。反馈信号反馈到非输入端。5 .反馈极性-瞬时极性法:(1)假定某输入信号在某瞬时的极性为正(用+表示),并设信号的频率在中频(2)根据该极性,逐级推断出放
23、大电路中各相关点的瞬时极性(升高用+表示,降低用表小)0(3)确定反馈信号的极性。(4)根据Xi与Xf的极性,确定净输入信号的大小。Xid减小为负反馈;Xid增大为正反馈。.反馈形式的描述方法某反馈元件引入级间(本级)直流负反馈和交流电压(电流)用联(并联)负反馈。四.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1.2.3.4.5.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cL4fllAF扩展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及抑制干扰和噪声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加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1+AF倍1+AF倍1+AF倍1+AF倍五.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 .产生自激振荡
24、的原因附加相移将负反馈转化为正反馈。2 .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若表示为幅值和相位的条件则为:M户卜1=+1)冗(为整数)信号的运算与处理分析依据-虚断”和虚短1.基本运算电路反相比例运算电路R2=Ri/Rf2.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R2=Ri/Rf"o=。反相求和运算电路R4=Ri/R2/R3/Rf反对求和运算电路同相求和运算电路单运放加减运算电路.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i.积分运算=-RC-燃处塔导忸题基本微分电路dt4 .同相求和运算电路Ri/R2/R3/R4=Rf/R55 .加减运算电路Ri/R2/Rf=R3/R4/R5信号发生电路一.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25、人为的直接引入正反馈)自激振荡的平衡条件:|一|即幅值平衡条件:i广1相位平衡条件:网1'LQ2 .起振条件:«*_幅值条件:"X相位条件:x2"工3 .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分类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1)放大电路建立和维持振荡。(2)正反馈网络-与放大电路共同满足振荡条件。(3)选频网络以选择某一频率进行振荡。(4)稳幅环节使波形幅值稳定,且波形的形状良好。*正弦波振荡器的分类(1) RC振荡器-振荡频率较低,1M以下;(2) LC振荡器-振荡频率较高,1M以上;(3)石英晶体振荡器-振荡频率高且稳定文氏电桥振荡器电路二.RC正弦波振荡电路1. RC串并联正
26、弦波振荡2. RC移相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相式板曲蹲.LC正弦波振荡电路1 .变压器耦合式LC振荡电路判断相位的方法:断回路、引输入、看相位f=(a)集电极得谐(b)发射极调谐(c)基极调谐2 .三点式LC振荡器*相位条件的判断-射同基反”或三步曲法(1)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哈特莱电路)电感反馈二点式振痴器2 2)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电路)(a)电容三点式振痂器(3)串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lb)克拉谈电路(c)JK控振薄器并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西勒电路)西勒电路(5)四.石英晶体振荡电路1,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Ca)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b)等效电路2,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串联型石英品体振荡器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组成框图直流电源的组成框图?电源变压器:将电网交流电压变换为符合整流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整流电路:将正负交替的交流电压整流成为单方向的脉动电压。?滤波电路:将交流成分滤掉,使输出电压成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电路:自动保持负载电压的稳定。.单相半波整流电路1.输出电压的平均值UO(AV)0o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合作协议书
- 渔业养殖合作与资源恢复协议
- 珠宝品牌加盟合作协议
- 品牌推广与服务供应协议
- 酒店业智慧酒店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营方案
- 电子政务系统集成实施合同
- 农村环境改善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协议
- 假期旅游证明IT行业(7篇)
- 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服务协议规范
- 农村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合同书
-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练习(三)-2025届中职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教版(2023版)
- 情境+任务驱动作文(兼审“情境”与“任务”)-2024年中考语文重难点复习专练(江苏)学生版
- (二模)临沂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新疆巴楚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5月份联合考试语文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小学四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模版
- 配电网故障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2025-2030中国聚甲醛(POM)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