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否定句法的功能认知视角_第1页
英汉否定句法的功能认知视角_第2页
英汉否定句法的功能认知视角_第3页
英汉否定句法的功能认知视角_第4页
英汉否定句法的功能认知视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汉否定句法的功能认知视角提要:本文对比分析英汉否定词not和“不”在线性分布、否定辖域和句法否定中表现出的句法特征,旨在梳理英汉否定现象及其句法特点的功能认知基础经济原则;同时,提出将经济原则这一主线贯穿于纷繁复杂的否定现象研究中,以进一步增强对否定现象的解释力。AFunctionalandCognitivePerspectiveonNegativeSyntaxinEnglishandChineseRethinkingoftheEconomyPrincipleLiuShu-yan(ShanghaiOceanUniversity,Shanghai201306,China)Thispaperex

2、aminesintermsofoccurrence,negativescopeandsententialnegationontwoimportantnegators,namelytheEnglishnotandtheChinesebu.Indoingso,itattemptstosortoutfromtheperspectiveoffunctionandcognitiontherationalethatunderliesthecomplexphenomenaofnegationtheprincipleofeconomy,whichgivesfurtherexplanationtoexplana

3、toryadequacy.1 引言“进步并非出自早起人之手,而是来自于想方设法偷懒的懒汉们”。科幻大师RobertA.Heinlein在TimeEnoughforLove中深刻再现了人类行为所遵循的一条根本性原则: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收益。在不断拓展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人们孜孜不倦地实践、思考、阐述和印证这一原则。语言学家关注Zipf的“省力原则”(姜望琪2005)、Martinet的“语言经济原则”(徐志民1994)、Grice的合作原则、Leech的经济原则等。向明友对相关理论中的经济原则作过较为详细的评介(向明友2004)。本文尝试从经济原则出发,考察英汉语中两个主要否定词的句法特征,力图

4、在以往对否定现象纷繁复杂的解释背后找寻更为经济、合理的依据。2 not和“不”句法特征对比中的经济原则英语中最为重要的否定词有not和no;汉语中最为常用的否定词有三个,分别是“不”、“没”和“别”。以往否定词对比研究多以传统语法为框架,重描写与概括(陈平1991),轻句法意义分析和对比。例外的情况是惠秀梅从逻辑出发,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的交叉点上研究俄汉语中的否定(惠秀梅2004,2006,2007)。本文比较not和“不”,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同属副词的两者在分布上有许多共同点;其次,两者在否定辖域的解读方面体现出相同的原则;最后,两者在生成语法框架内可以获得相似的句法地位。这也与传统语

5、法从语义和用法角度将not和“不”配对相吻合。2.1 分布2.11 独立出现Not的单独使用,多出现在口语中。对于“不”的单独使用,陆俭明指出,“不”单说时可用于“答话、接话和自述句”;单独作谓语时,能够用于“答话和自述句,而不怎么能用于接话”(陆俭明1982:2741)。可见,not与“不”的单独使用都受到一定限制,严格说来,属于口语语法现象,或者是由口语依赖上下文以及允许大量省略等现象生成的。从量的角度看,not或“不”单独出现,确实很经济。然而,由于经济原则要求确保交际目的的实现,因此不得不考量“质”的一面(Grice1989),如何寻求质与量的最佳平衡,使话语表达具有足够的信息量就显得

6、尤为重要。在否定词独用的情况下,上下文就成为有效的补充手段。2.12 构词Not可以参与构成复合词。与not相比,“不”的构词能力更强。作为否定词素,“不”既可以直接参与构词,也可以出现在动补或形补结构中,构成其可能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和其他词根构成的词中,如果去掉“不”,剩余部分往往不能独立存在。2.13 与其他句法成分共现Williams指出,not的分布特点与英语中其他否定副词相近,区别在于not不能出现在+时态前(Williams1994)。从与其他主要语法成分共现的角度看,语料(随机取自BNC)表明,not可以与DP,VP,AP,ADVP,PP等共现,可以作替代语。此外,它还体

7、现在习惯用语中。与此相比,“不”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在“不”与VP的共现中,V并不能涵盖所有动词。黄伯荣的统计显示,前面能加“不”的动词有1209个词条,占所统计动词词条总数的78.51%(黄伯荣1998)。这组数据引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汉语语法能在多大程度上形式化?经过进一步考察,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汉语语言现象的语法解释中,有必要保留语义的一席之地。对于AP,李宇明(1999)从语义角度解释“不”与形容词的关系,而我们完全可以从句法角度重新解读:“不”在与其他语法项共现中体现的特点是由其非现实性决定的。要知道,完全本真的、现实的“空缺”、“空无”与语言无关,也可能就不会出现在语言之中。因此,

8、我们只考虑非现实的“不”。当“不”与ADV哄现时,须要注意,否定词不一定只否定临近成分,也可以否定整个短语(王力1985),即整体否定。至于PP,并非所有的介词短语都能与“不”共现。2009年刘淑艳英汉否定句法的功能认知视角第3期如上文所示,not和“不”可能和以上各类句法成分共现,那么它究竟否定这些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呢?2.2 否定辖域从理论上讲,否定词可以否定句子的任何部分。对此,学者们早有论述(Kiparsky&Kiparsky1979,沈开木1984)。如果从经济原则入手,解释可以更加明晰:not和“不”可以有不同的否定中心,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多种解读往往不能使听者获得更大信息

9、量,相反却可能使问题复杂化,加重听者的认知负担。由此,要否定的内容通过上下文或重音等手段得到突显,多种意义也在语用中得到消解。对于离开上下文及其他语用因素解读否定句,Quirk指出,否定辖域通常从否定词开始,延续到从句末或最后一个附加语之前(Quirk1985)。吕叔湘认为,“不”在句子里的否定焦点一般是末了一个成分,即句末重音所在(吕叔湘1985),而如果前面有对比重音,焦点就移到对比重音上。当句中出现修饰语时,否定中心常在修饰语上。Gabbay&Moravcsik指出,句子的每一部分都是必要的,若修饰成分不被否定,则没有必要添加修饰语(Gabbay&Moravcsik197

10、9)。至此,经济原则不言自明。与not不同的是,“不”除以上的解读之外,往往还带有情态意义,这似乎是修饰语原则所不能涵盖的。例中“我不去了”的预设可以是“我原本想去的”或“我原本打算去的”。这样的情态意义在“不”字句的句法描述中也至关重要。 我不去了。我不想去了。(张伯江1996:16)通常情况下,否定词的移动会引起否定辖域的变化,否定词总是尽可能地靠近被否定部分,使否定意义的解读更加省力,这是认知经济原则的体现。然而,否定词提升现象例外。对于英汉语表示感知、见解或心理活动的部分动词来说,否定词置于其前还是其后并不会使意义发生很大变化。当然,否定词移位前后的句子意义可能存在差异。例如: a.I

11、expectitnottohappen.b.Idontexpectittohappen.与语义和语用角度的解释(Lakoff1979,沈家煊1989)相比,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否定词的提升本质上因为经济原则要求否定词尽量靠近否定中心。将否定词置于此类动词后直接否定所叙述的内容,表达的语气强于否定表达看法的动词本身。2.3 not和“不”的句法分析在考察两者的分布及否定辖域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两者在句法否定中的体现。2.31 not作为NegP的中心语在对not的句法分析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其作为否定短语NegP的中心语(Pollock1989,Baker1991,Williams1994)。另

12、一个论据是,假设not在句法地位上是普通副词或连接到XP的中心语,其相关的否定特征就只能投射到这个中心语的投射结构上,结果是否定的范围受到限制。2.32 “不”作为NegP的中心语虽然生成语法历经很大的发展,早期的分析方法仍有可取之处,如藤守信(1974)的分析就体现了否定词尽量靠近否定中心的特点。在此后的研究中,分别有粘合理论、焦点理论(李宝伦潘海华1999),将“不”作为副词、否定短语的修饰语、否定短语(鲁守春2001)等分析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权衡与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将“不”作为副词或修饰语,都有一个弊病:既然“不”不是中心语,其相关特征就只能投射到所在的中心语结构上,这样否定辖

13、域就受到了限制,直接的结果是句法描写局限于成分否定,而无法体现句法否定。解释的一致性无法得到满足,其句法体现就很难实现经济原则的要求。我们还可以借助两个检验方法。Williams指出,VP删除可以视为一种补语空缺现象,是一般副词所不具备的(Williams1994)。Not和“不”都支持VP删除。“不”的句法地位与汉语中其他副词不同,因而有“我不”,却没有“*我非常”。第二个检验方法是:在移动现象中阻碍效应(blo-cking)只出现在具有相同短语类型(phrasaltype)的成分之间。由于汉语中不允许由V到T的移动,换个角度看,既然否定词处于非论元(non-argument)的位置,如果它处于指示语的位置而非中心语,必然会影响A'-position最大投射的移动。而中“这事儿”的移动并未受到阻碍,这说明“不”不处于指示语的位置,而是NegP的中心语。a.我不知道这事儿。b.这事儿我不知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有理由认为not和“不”都可以作为NegP的中心语,而由于“不”可能带有情态意义,其句法体现与not有所不同。3结束语通过考察英汉语否定词not和“不”在线性分布、否定辖域和句法否定中表现出的特征,我们发现,以往研究在上述方面的论述很有价值,但对否定现象的认识与解读却比较松散零乱。如果以经济原则重新审视,并加以验证、整合,否定现象作为一个系统便渐渐清晰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