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电力论文发表_第1页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电力论文发表_第2页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电力论文发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电力论文发表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电力论文发表2011-05-25 09:42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关键字: 电力职称论文,发表论文,职称论文发表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彭建学摘要: 本文就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 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常见问题;对策1 前 言住宅建筑电气一般没有专门技术安全部门负责电气线路的维护管理,加之住户大多对电气知识知之甚少,所以住宅往往是电气事故和电气火灾多发场所。本文就住宅建筑电气设计

2、和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2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1关于住宅电气设计容量问题住宅电气设计容量的设计应留有裕量,包括考虑每户住宅的分支回路数、导线截面、电源插座数量等。一般新建住宅楼的设计寿命为50年,并且住宅电气线路大都采用暗敷,如果电气线路设计容量偏小,导致导线老化过快甚至不能正常使用,则需要进行维修或扩容改造,甚至进行重新设计,这样,不仅费工、费时,费用高,而且影响美观、安全和正常生活。2.2关于回路划分问题 在分支回路数量方面,一般整套住宅的照明设12 个回路,而插座回路往往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按照不同的功能间划分,一个功能间一个插座回路;另一种则是按

3、照不同使用设备划分,用电设备确定且接大功率电器的插座23 个设一个回路,用电设备不确定或接小功率电器的插座总共合起来设12 个回路。前者按功能间划分插座回路,管线交叉较少,使穿线管表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容易达到不小于15mm 的规范要求值,不影响结构质量。但此方法易出现某回路过载而其它回路闲置的现象。例如在我们南方地区,卧室的空调和客厅的空调同时使用的可能性较大,考虑插座回路时宜分开设置,不宜设置在同一回路。另外,在照明回路方面,考虑到厨房和卫生间都比较潮湿,其照明回路宜与其它照明回路分开设置,并根据规范要求予以配接地线,以保证安全。卫生间内若考虑采用浴霸类高功率供热照明器(13KW) 取暖,则

4、宜单独考虑一个回路。在插座布置方面,应该根据不同户型和不同档次加以具体考虑。2.3 关于配电箱的设置问题配电箱不应设在靠近潮湿房间的墙体上,潮湿房间的水份易透过墙体而渗入配电箱内,造成电气事故。这一点设计人员往往容易忽略。按照建筑住宅设计习惯,住宅的卫生间往往设计在靠楼梯侧即住宅入口侧,而楼梯间墙壁和入户两侧恰好是电气设计人员喜欢布置分户配电箱的地方,此时容易造成分户配电箱设置在靠卫生间的墙上。2.4 关于进线电源中性线规格问题对于一幢住宅楼而言,其进户电源一般设计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源。根据规定, 相线截面在16mm2 以下的,中性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相线截面在16mm235mm2 的,中性线

5、截面不小于16mm2 ;相线截面在35mm2 以上的,中性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一半。设计人员进行配电设计时,对三相的负荷进行平衡后,从经济角度考虑,其中性线截面往往按以上规定的下限选取。认为三相负荷平衡时中性线上电流相互抵消而接近零,但在实际工程中笔者曾发现住宅入户电源的中性线电流接近甚至大于相线电流。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住户在用电时,实际三相负荷是不平衡性的,特别是夏天,用户使用大功率空调的不一致有可能使其中两相在运行的空调多,而另一相所连接的空调在运行的少,从而造成三相负荷极不平衡;另一方面,造成中性线电流接近或大于相线电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非线性负荷。例如微波炉、

6、电子镇流器、电脑等,其负荷电流内有大量的多次谐波电流成分。三相负荷平衡回路的中性线中50HZ 的电流互相抵消,但3 、9 、15 等次的奇数倍三次谐波电流则不是被抵消而是叠加,从而使中性线电流接近甚至大于相线电流。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配电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住宅内用电设备的多样性和住户用电的不平衡性,适当选择中性线的截面大小,以确保用电安全。3 住宅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1 关于接地线的接法在住宅配电方案中,配电系统有采用链式结构形式,即一条干线回路连接二至三个分配电箱。此时每条干线的接地线共用,由前一个分配电箱跨接至后一个分配电箱。而在跨接时,安装人员往往忽视了跨接的正确与否

7、,一般习惯的做法是从总箱引出接地线至第一个分配电箱后断开,接地线接到该分配电箱后断开,接地线接到该分配电箱的PE 接线端子,然后再从该PE 接线端子引出接地线至下一个分配电箱。进出该分配电箱的接地线是靠接地端子连接构成通路。笔者认为此种做法有些不妥:当由前一个分配电箱的引出接地线由于某种原因松动时,其后的分配电箱所连接的电气设备将失去保护。若恰好有一电器设备火线碰到连有接地线的设备金属外壳时,其它接有接地线的设备外壳将都带有高电位,这是极其不安全的,会造成触电事故。不仅配电箱的接地线连接时有存在这个问题,插座和需接接地线的灯具接线时也存在类似问题。避免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在接线时采取可靠措施确保

8、接地线构成完整的通路。如把引入引出的接地线头绞在一起,并搪锡或用压接端子压接后再接入接线端子即可。另外,在单芯线作为接地线从配电箱内的接地端子接出时,安装人员为图简单,导线直接穿入接地端子孔内,用螺丝锁紧认为就可以了。其实,这样容易造成连接的不可靠。因为接地端子孔径比单芯导线直径要大得多,而锁紧螺丝又比较小,直接穿入极易松动,造成连接的不可靠。笔者认为,此种情况应先把导线线头打个折再接入线端子便可有效地防止接头松动的问题。类似的还有如导线与开关、插座的连接也存在这样的问题。3.2 关于穿线保护管的敷设现在民用建筑的配电线路一般采用穿保护管暗敷设,常用的保护管有水煤气管、薄钢管、PVC 管等等。

9、这些管在暗敷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金属管路按有关要求应刷漆防腐,应注意埋入混凝土部分的管路不应该刷漆,以确保关于混凝土能很好地粘接在一起,不破坏结构。2) 金属管的连接按规定不能采用对焊接,暗敷设管应采用套管连接,明敷设管应采用丝扣连接,连接前其管口应做好扩口和清理毛刺工作。3) 管路进入配电箱,箱体进线孔不可用气焊或电焊开孔,且多余的敲落孔不能敲掉,管端进箱体应整齐一致,不宜太长或太短,以露5mm 为宜。管与箱体的连接宜用管垫、管帽连接。有些工程管与箱体间采用焊接连接,由于箱体比较薄,容易焊透,且破坏了箱体的保护层,不妥。4) 管路预埋时应注意预埋位置准确,在实际工程中,管路往往伸出楼板后偏离墙体位置,造成后期接管困难甚至管路报废。造成管路偏离墙体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建筑墙体改位或墙体改薄而未与电气专业配合;可能是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不熟悉,测量放线错误造成;也有可能是对于埋管路固定措施不力,在进行混凝土浇捣时的振动和碰撞使管路发生偏移。管路偏位后往往造成接管困难,在楼板打洞接管及影响结构质量又增加漏水的可能性。施工时应力求避免或减少发生此类事。另外,管路预埋后应注意对露出板面部分管的保护,避免在随后的工种交叉施工的过程中折断或压扁管路,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