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输设备日常维护探讨_第1页
光纤传输设备日常维护探讨_第2页
光纤传输设备日常维护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纤传输设备日常维护探讨    摘 要 光纤传输设备信息容量大,网络的可靠性要求高,特别注重环境要求。做好基础工作,故障发生时有充分准备,才能迅速排除故障,减少经济损失。文章就光纤传输设备日常维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光纤传输;机房环境;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1-097-01 光纤通信作为传输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的地位。回顾光纤通信的发展史,在短短20年时间里,已经历四代变迁;第一代短波长850 nm多模光纤系统,传输速率50 Mbit/s-100 Mbit/s,中继段10 Km;第二代

2、长波长1310 nm多模、单模光纤系统,传输速率140 Mbit/s,中继段20 Km -50 Km;第三代长波长1310 nm,单模光纤实用化通信系统,其传输信号为PDH的各次群信号,中继段50 Km ;1988年后至今为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开始建立了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网络,传输速率2.5 Gbit/s,中继段80 Km,传输波长转向1550 nm,并开始采用光纤放大器(EDFA)、波分复用(WDM)等技术。 光纤通信迅速发展,由它突出优点所决定:如传输距离长,通信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体积小,造价低廉等优点。特别是波分复用技术的出现,使得通信容量成百倍增长,成为当前主要传输方式

3、。 光纤通信传输一旦中断,将发生区域性网络瘫痪。因此,做好干线传输设备日常维护,网管巡视,出现故障时准确定位,迅速排除故障,是保障传输系统正常运行最基本的要求。 1 传输机房环境要求 1.1 传输机房要达到密闭、环境清洁、无灰尘 北方地区风沙大、雾霾严重,灰尘无孔不入,灰尘是机房设备的大敌。不注重机房除尘,设备故障率将上升。 设备运行产生热量,很容易将灰尘吸附到设备内部,覆盖在设备板件上,使电模块散热能力下降,设备在过热的环境长期工作,性能不稳定,严重时则烧坏设备板件和电源。 灰尘中含有水分和腐蚀物质,腐蚀电路板,使绝缘电阻下降,甚至造成短路;还可导致接插件锈蚀而接触不良,造成设备工作异常。

4、灰尘还可进入光接口硬件连接处,使衰耗变大,产生误码,造成传输性能下降,甚至中断业务。 1.2 传输机房温湿度要求 机房的温度要求15-25;相对湿度要求40%-75%,机房温度过高时,设备器件正常散热效果将下降,不利于设备正常运行。 机房湿度太小则易产生破坏性静电,设备故障率上升。湿度过大设备易生锈且容易发生短路故障。 平时设备维护中,应按要求及时清理防护网,保证设备处于正常的通风状态,以防设备内部温度过高烧毁板件,造成系统中断。 维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机房巡视制度,定期做好门窗、设备表面、空调过滤网、地板的尘土清洁。限制外来人员进入机房。 1.3 传输机房防静电要求 机房维护人员应按要求穿防静电

5、服、防静电鞋进出,遇故障拔插设备板件时,能断电的须断电后再操作,不能断电的须佩戴防静电手链(需要良好接地)、防静电手套等。 设备板卡拔出后,应及时装入防静电袋中保存。 设备中集成电路工作电压只有几伏、十几伏,发生静电放电时,人体有电击感觉的放电电压就达上千伏,如无任何防护措施,手接触板件时,易造成集成模块击穿,设备将损坏无法恢复,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静电防护措施。 2 对传输设备须了如指掌 1)要熟悉设备机架、板卡上各种按键、指示灯的含义、了解告警的各种级别,熟悉各告警字节的含义,熟悉设备型号、配置情况、板件功能、接口情况、组网情况、设备的供电系统情况和网管环境应用。 2)平时按照规范进行数据

6、采集工作:各端站、中继站光线路板发、收光功率值,光线路全程衰耗值,灵敏度等。注重数据积累,故障时,及时发现问题,为故障准确定位赢得时间。 3 及时发现网络不安全因素,避免故障发生 今天,互联网、专用网等数据业务发展迅猛,对网络传输层面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效、透明传输尤为重要。误码率(BER:bit error)则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传输精确性的指标,通常(BER10E-8),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光信号衰减过大、光功率异常、光色散、信噪比大、光纤非线性大、光器件性能劣化等均可产生误码。轻则使传输数据发生丢包现象,降低传输效率,严重时可导致网络瘫痪。 3.1 从日常测试中发现问题 定期须做接

7、入层24小时误码测试。分析报告结果,能及时发现问题。如报告有问题,则可查看网管上接入端口当前告警、光板的15分钟性能、24小时性能值。正确判断高阶故障,如光板故障、光缆故障;低阶故障,如交叉连接故障、支路板故障、端口物理连接故障;查看远端告警情况,可判断室内、室外故障。室内故障有:设备板卡故障、电源故障、时钟故障、端口物理连接故障等,从而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故障隐患,为迅速排除故障争取时间。 3.2 做好设备网管日巡视 每日应按要求对设备告警状态和网管告警信息进行巡视。除了外界伤害造成断纤或其他突发事件外,设备异常、光缆性能劣化引起的线路衰耗大等情况,均有告警信息上报网管。及时捕捉告警信息,有时还

8、可避免故障的发生。 我们曾在网管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某2.5G SDH设备接入端口A、B、C站及沿途各站均有大量的告警信息上报。(该设备为链状组网结构由A、B、C、D、E各站依次连接)。经查看后发现只有B站东向光板接收上报大量的告警信息:B1、B2、B3、S1、HP-RDI-,而A站西向光板、B站西向光板、C站东西向光板及其他下行站东西向光板均正常。 由于B站东向光板收到大量高阶误码信息,B站东向光板通过光缆直接与A站西向光板相连,又报远端缺陷指示(HP-RDI),而B站下行各站光路均正常,因此判断为A-B站间光缆A站发纤故障。此时系统中的2M业务没有故障申告,155M数据业务已有丢包现象,于

9、是紧急倒纤处理,避免了传输中断发生。故障原因为A站发纤光缆接头处性能劣化。 4 平时做好应急预案,提高故障时应急反应能力 1)制定应急故障处理流程。对链状结构系统自愈能力差的问题,重要2M、155M通道,采用不同传输系统的空闲通道作备用,以备故障时应急倒纤用。平时准备好应急倒线所用2M缆、尾纤、法兰盘、光衰耗器等, 2)定期对备用光纤进行测试,做好记录;注意数据积累,光缆故障发生时可及时与原始数据对照,能准确故障定位。 3)利用波分空闲波建立波分系统第二保护波道。时刻保证设备主备波系统均处于良好状态。 骨干传输系统组网一般采用环型结构,环中每个结点通过两个光路首尾相连,形成闭环。利用并发选收性,实现自愈功能。但是环中若出现了两个断点,网络的自愈能力将失去,增加第二备波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小结 1)传输设备正常运行需要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机房干净清洁、温湿度达标;设备注意防尘、防静电等尤为重要。 2)平时做好基础工作,熟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