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职业化及职业化管理之初探(定稿)_第1页
企业员工职业化及职业化管理之初探(定稿)_第2页
企业员工职业化及职业化管理之初探(定稿)_第3页
企业员工职业化及职业化管理之初探(定稿)_第4页
企业员工职业化及职业化管理之初探(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员工职业化及职业化管理之初探吕小军摘要: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所谓职业化管理,第一,靠法治而不是靠人治,即企业内部是法治组织而非人治组织。在一个职业化管理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对老板的约束。第二,职业化的管理是要靠程序和规则来管理企业,而非凭兴趣、感情来管理企业。第三,在职业化管理的企业,员工个人是靠能力和品德取得职业的岗位,而不是靠出身和关系谋取职业。本文通过对职业化管理成功案例的剖析,根据职业化及职业化的基本理论,阐述职业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企业实施职业化管理的举措。关键词:企业员工 职业化 职业

2、化管理一、企业员工职业化的内涵1、企业员工职业化的概念及成功案例随着工业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无论什么都要求讲究科学,当今社会“职业化”已经成了科学管理的代名词,许多人有识之士认为企业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职业通常可理解为工作,即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那么什么又叫做职业化呢?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素奇先生认为职业化就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分为三个部分,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三者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职业意识;职业意识在职业化过程中起着关

3、键性的作用。现代著名讲师余世维博士曾将职业化分为: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像个做事的样子这就可以叫做专业化的工作技能;看起来像个内行的样子即是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就是做事情力求完美,尽量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指的是职业人应该具有: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的职业化素养。香港经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陈育辉先生在嘉木职业化,首先要忠诚自己一文中把职业化解释的最为精练“职业化,老板用打工的心态决策,老板不要做员工的事情。员工用老板的心态打工,员工不要想老板的事情。”从言语上人们看职

4、业化似乎并不难懂,但事实上职业化在人们的身上又有多少能得到体现,它对我们每个职业者又有什么影响,人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理解。在此,笔者列举两个职业化的典范,从中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案例一,台湾的“诚品”书店,目前已是全亚洲第一品牌书店。这家书店是家复式书店,里面可以看书、买书,油画有挂又卖,还可以喝到特色咖啡和吃到简单的小点心。人们走进书店首先会看到非常光亮的实木地板,装修典雅温馨,可以坐在地板上看书;书店24小时都放着不同风格的轻音乐,即使凌晨两点,不想睡觉或睡不着觉的人都可以去那里看书;每周一、三、五下午两点到五点举办各种类型的名人讲座;最难能可贵的是,只要顾客说出想找的目前世界上出版过的任

5、何书籍,该书店就会想尽办法去帮助寻找到。该书店之所以能成为亚洲第一就在于书店的老板到全体员工都非常职业化。案例二,国内一家叫“面包心语”的面包店,他们有一句行语,即:像做耐克一样做面包。吃过他们做的面包的人都知道,他们的面包外形新奇可爱,每家连锁店的店面设计都非常专业化,明亮干净的展示柜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员工们统一整洁的着装给人以放心的感觉,所以做成了一个响亮的面包品牌并成为上市公司。其之所以成功,也离不开员工的职业化和企业对员工职业化的管理。2、企业员工职业化的具体内容企业员工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内容。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是职业化素养中最根本的内容,如

6、果我们把整个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化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职业化的具体内容有如下方面:(1)企业员工必须遵循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内容,即: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职业化素养。(2)企业员工职业化素养更多的体现在员工的自律方面。企业只需对其所有的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进行培养和引导,帮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化素养,而不必对员工职业化素养进行强制性的约束。(3)企业员工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的表现在遵守行业和企业的行为规范方面。职业化行为规范包含着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行为规

7、范,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行为规范,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能在进入某个行业或某个企业的较短时间内,严格按照行业或企业的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所处职业的行为规范。(4)企业员工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的反映在做事情的章法方面。企业章法的来源:一是企业规章制度要求的;二是通过培训、学习形成的;三是长期工作经验积累形成的。通常,企业通过监督、激励、培训、示范来形成公司统一的员工行为规范。由此,人们对一家公司优劣的评判,首先是对公司员工所表现的行为规范的评判。(5)企业员工职业化技能是企业员工对本岗位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职业化技能大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资质,学历认证

8、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等,通常就是进入某个行业某个级别的通行证。其次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某种专业化东西的一种专业认证,比如会计,就必须拥有会计上岗证、或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做精算的,就要拥有精算师资格证书。学历认证和资格认证都是有证书的认证,但是在现实中,还有一种没有证书的认证,就是社会认证,社会认证通常根据某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如某个行业著名的专家、学者,即便没有证书认证,社会也会承认,这就表示这个人在某个行业领域中的资质。(6)企业员工职业化技能还表现在通用管理能力方面。每一个人,在企业中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必须与其上司、下属、同事等交往,形成一系列的关系链

9、,在这些关系链中,必然就产生了向上级汇报工作、向下级分配任务,以及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与配合。同时,一个员工还必须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时间的管理、心态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这些通用的管理能力,是员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间都必须具备的能力。通用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它与职业资质互补形成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这么说,一个职业资质和通用管理能力都比较高的员工,他的整体工作能力一定是良好的。由此可见,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必将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一个团体职业化程度高的企业,它必将会成为一个社会信誉度和美誉度都高的企业。二、企业员工职业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及

10、举措管理是集中人的脑力和体力达到预期目的的活动,那么企业员工职业化管理就是采用职业化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的活动。笔者认为职业化管理,应该首先对员工进行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训练,使员工的意识和活动得到规范并且专业化,从而进行有效的组织分工,充分运用大家的知识和智慧创造价值,并在此同时能持续地自我优化的活动。1、职业化管理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克服随意性。人本身都带“随意性”,为杜绝工作中的随意性,单凭强制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员工职业化素养提高的问题,职业化素养更多的体现在员工的自律上,因此,企业必须对其所有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进行培养和引导,帮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化素养。(2)有利于提高

11、整体合力。“一根筷子易断,一百根筷子的承受力就相当的强”,这用来说明如果大家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就会形成相当强大的实力,这就需要一种精神支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思想是永恒的,“励志笃行,戒骄戒躁;勤于创新,敏于思考。”企业要想拥有无限的生命力,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与企业生存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等。(3)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职业化管理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对公司创造最终价值的贡献巨大,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4)有利于规范言行。没有规矩

12、,不成方圆,企业通过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进行监督、激励、培训、示范来形成公司员工统一的行为规范,从而让管理循序渐进,使企业高效稳定的发展。(5)有利于打造职业化团队。通过培训,帮助公司员工打造成一支有专业化水平的团队,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2、职业化管理的举措所谓职业化的管理,第一,靠法治而不是靠人治,即企业内部是法治组织而非人治组织。在一个职业化管理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对老板的约束。只有老板自己受到约束,按照规则制度办事,职业化的管理才能建立起来。第二,职业化的管理是要靠程序和规则来管理企业,而非凭兴趣、感情来管理企业。企业最重要的日常事务应该程序化、规则化,对事不对人。第三,

13、在职业化管理的企业里,个人是靠能力和品德取得职业岗位的,而不是靠出身和关系谋取职业。职业化管理的举措包括以下方面:(1)职业化管理要与企业规模相对应。职业化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企业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没有必要实行职业化管理,否则揠苗助长反而害了企业。(2)职业化管理应循序渐进。企业要改变管理薄弱现状也要循序渐进,一些时机不成熟的东西不能强行去改,要逐步规范管理。急于强行职业化,只能是适得其反。(3)企业的领导者应具备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要有宽广的胸怀,有才识有胆量。灯下理论认为企业像灯一样,自己的意识到达什么程度,灯照亮的范围就有多大,但是灯下面往往看不清楚。因此,企业内部可能存在

14、着隐性危机,这就要求领导者应具有危机意识,面对各种经营风险,要有胆量和勇气去妥善处置。(4)企业员工应不断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如果企业员工缺乏职业意识,那么其他如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团队意识、效率意识等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意识也无从谈起,因而就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就不能专业地去完成工作。(5)引进职业经理,完善职业化管理。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成功的企业不会采用一人当家的做法,而是有一个良好的经理班子”。因此,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引进职业经理,完善职业化管理。原有企业的领导者应支持职业经理的工作,有意识地放弃家长式的权威管理,如果领导者不能或不愿放弃家长式的权威,就不可能真正地支持职业经理的工作。而职业经理要实行职业化管理,首先冲击的就是领导者本人的利益,因此领导者必须自己先脱胎换骨,积极地去支持持职业经理工作。(6)建立职业信任意识。职业化管理最大的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