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阅读_第1页
多媒体与阅读_第2页
多媒体与阅读_第3页
多媒体与阅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媒体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这样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多媒体的引进提供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教学信息,改变了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现状,开放了阅读教学课堂,能帮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怎样在课堂上把阅读教学与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感悟。

2、0;    一、激趣创设动感画面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兴趣的产生是阅读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多媒体进入阅读课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情感上表现出高涨的求知欲望和愉悦的成功体验。例如上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根据大部分学生都没见过充满生机的爬山虎这一实际,我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先通过图片展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满墙绿绿的爬山虎、爬山虎脚的样子,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然后再利用动画演示爬山虎怎样往上爬,让学生

3、去欣赏、观察,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了。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小兴安岭春天美丽的情境: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了小溪,淙淙地流着伴着轻柔的乐曲,学生一边聆听着娓娓的朗读,一边欣赏着迷人的景色,完全陶醉了,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二、质疑发展学生思维     现代多媒体的运用,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那个情境之中,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激起,学习热情饱满,并能主动地质疑。如小小的船

4、这篇课文,前两句写“我”在地上看天上的月亮:“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只小船;后两句写“我”已经坐上月亮,在月亮上看见蓝天和星星。作者把月亮比作“小船”,这一极其生动的比喻,表达了“我”想飞上天,坐在月亮的奇想。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呢?我用课件出示“蓝蓝的天”、“弯弯的月亮”,引导学生朗读一、二两句诗,有学生质疑:“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说月亮像小船,而不像香蕉,不像镰刀呢?”我抓住学生的思维爆发点组织学生讨论,有学生说:“香蕉可以吃,不能坐,而小船可以坐。”我加以引导:“看着弯弯的月儿,书上我忍不住想坐上去看一看,那你想不想上去呢?”学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表示想上去。我一边用课件出示

5、摇晃着的月亮,一边播放乐曲小小的船,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然后问:“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纷纷说:“我看见了许多星星正在向我眨眼睛。”“我看见了神舟七号卫星。”、“我看见蓝天上一朵朵美丽的云彩。”瞧!学生的思维在开放的质疑中得到了发展。     三、体验理解重点句段    课文重点部分的词、句、段,是最能集中表现全文的内容的。因此,准确地阅读理解课文的重点,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吃透阅读理解的重点,不仅使学生能看到、听到、充分感受到,而且能促使他们在阅读过程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积极

6、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第3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段, 这一段写出了西沙群岛海底动物的特点,但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这一切是缺乏感性认识的。为此我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1、观赏海底物产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海底物产。2、出示珊瑚图,让学生直观体会"绽开"一词的含义。3、出示不同形状的珊瑚,领略其多姿多彩。4、播放海参和大龙虾活动的课件,理解"蠕动"、"威武"等词语的含义。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不仅弄懂了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而且充分体会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四、演示培养创造能

7、力     实施创新教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是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一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乌鸦利用小石子巧妙地喝到水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乌鸦的聪明。演示完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为乌鸦出谋划策,最后找到了很多方法,如在瓶子里插上吸管,把瓶子倾斜着放这时,教师让学生把他们想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了赞赏。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创新的信心。    五、拓展进行读写迁移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妙辞佳句,优美语段。对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熟读成诵,还可以在写法上迁移,但这种练笔受到时间和情境的限制,学生在仓促之中找不到写作的素材。这时,如果教师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使学生“有话想说,有内容可写”,就为读写结合开创了一个新天地。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学完写鱼的片断后,可以引导学生小结出作者写鱼的方法,然后出示另外四种鱼的图片,学习课文中作者写鱼的方法,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