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各章节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各章节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各章节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各章节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各章节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各章节测试卷第十三章内能同步训练(解析版)一、填空题1 .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 慎“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2 .淮南牛肉汤味道就是香,新鲜的牛肉放在大锅中煮上几个小时,这是利用人们远远就能闻到牛肉汤的香味,这属于 现象,此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且分子的运动快慢和 有关。3 .同时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一段时间后,杯中水的情况如图甲所示:(1)烧杯中是热水,可见物体白分子运动快慢与 有关;(2)如图乙是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实验装置,图甲中的墨水与图乙中的 作用相同。4 .如图

2、所示,在汽缸 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 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温度计的示数将 慎“升高”或“降低”).5 . 一杯水的比热容是4.2 乂 10以咋. "J,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是 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 5 C,水放出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 的,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 (均选填“大”或“小”)。水的比热容大于铁的比热容,让初温相等、质量相等的水和铁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升高的温度大,将铁块放入水中,则热量将从 传递到O6 .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

3、块浸有少量乙醛(乙醛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该实验现象是因为活塞对筒内做功,它的增加.7 .核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常建在海边,其原因之一 是需要大量的水作为汽轮机的冷却剂,这利用了水的 较大。8 .有一个电热器对某液体加热,如图所示是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在5 min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是 1.2 X10 3J,液体的温度升高了 C.若该液体的质 量为1 kg ,则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 §.9 .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

4、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物质为水(选填“甲”或“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大于或小于c水=4.2 X103J/ (kg?C)第13页共146页10 .如图所示是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要化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c甲c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单选题11 .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A.金属原子间有空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金属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 .汽油的热值是 4.6X

5、107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A.燃烧1kg汽油能放出4.6X107J的热量B.完全燃烧1kg汽油能放出4.6X10 7J的热量C.完全燃烧1kg汽油能放出4.6 X107J/kg的热量D. 1kg汽油含有4.6X107J的热量13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A.B.中 烤肉时香味越来越浓RT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滑下滑梯时臀部感到发热C. D表面干净平滑的铅块压紧后结合在一起14 .甲、乙两杯冷水,质量相同,初温也相同.将质量和初温都相同,但温度比水高的金属铜球和铝球轲 °盥)分别投入两杯冷水中, 不计热量损失,水也不溢出,达到平衡时()A.盛铜球的那杯水末

6、温高B.盛铝球的那杯水末温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15 .甲、乙两块质量相同的不同金属,在沸水里加热一段时间.先取出甲将其投入一杯冷水里,当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升高 20 c.再取出甲块,立即将乙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水温又升高20 C.若不计热的损失,则由此可判断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的比热容跟乙相等D.无法确定比热容大小16 .如图,在比较酒精和水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对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进行加热,得到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同一盏酒精灯对两个试管同时加热是为了使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B.

7、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热量不同C.从图线可知水的比热容比酒精的小D.从图线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三、多选题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20 c的水一定比80 c的水含有的热量少B.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 18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C.清水清水和硫酸铜溶液的扩散现象硫酸铜溶液D.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5年后互相渗入19

8、.在下图所本的各种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的墨水使水较快变色,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B.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用力向上提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未脱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比玻璃板不接触水面时大,主要是因为玻璃板上表面受大气压作用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互相渗透,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D.在浓硫酸铜溶液的上面,缓慢加些水,一段时间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扩 散现象四、简答题20.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 请你简要说明.五、计算题21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比较沙子和水的吸热本领”

9、时,选用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 200 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4.2X103 J/(kg ,那么请问:(1)图中a图和b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2)加热满2 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22 .质量为1 kg的铁锅中放有2 kg的水,要把它们从 20 c加热到80 Co已知铁的比热容是 0.46 X10 3J /( kg q,水的比热容是 4.2 X103 j /( kg q。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铁锅和水一共要吸收多少热量?23 .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

10、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2.52 X10 7J,如果这些热量的 50%被水箱内? (c 水=4.2 X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C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10 3J/(kg )六、实验题24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水物随质量糖初始湘度/V加热时Wciin及后温度水6020645备用出602.066RF食用油(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

11、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 “大于” “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25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老师参照课本组装了图的器材,并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实验数据填入到表格中,卜表是实验数据记录: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液体质量<g>初温Ct)末温(t7)加热量的时间(min)水200208煤油200284(1)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2)根据实验结论推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 (填“相同”或“不同”),这

12、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3)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只填出一种即可).26 .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们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入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序号需障sa/e初潟/TCr末温/匕加热时值/鼠口1水200R2882水1002028413探油200202844煤油20020242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1)探究实验中,选择“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为了 .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吸收热量多少的.(2)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 有关;(3)

13、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 有关;(4)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 有关;(5)同学们在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参考答案(解析版)1 .做功【解析】钻木取火时,物体与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木头的内能, 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2 .内扩散温度【解析】内能有两个应用,一是加热物体,二是用来做功;新鲜的牛肉放在大锅中煮上几个小时,这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其内能;人们远远就能闻到牛肉汤的香味,这属于扩散现象,此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且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 . b 温度 棉花【解析

14、】(1)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图甲中 b烧杯中墨水扩散快一些,所以 b烧杯中是热水,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2)图甲中滴入墨水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快慢非常直观地显现出来,采用的是转换法,图乙中的棉花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温度显现出来,采用的也是转换法。所以图甲中的墨水与图乙中的棉花作用相同。4 .降低【解析】当拔去销钉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即活塞向右运动;气体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所以温度计的示数降低。3045 .4.2父10. C) 4.2 x 10 大 小

15、铁 铁 水【解析】(1)比热容与质量无关,所以将水倒掉一半,水的比热容不变,仍然为 4.2X103J/ (kg?C);(2)根据Q3一皿“得,水放出的热量:Q旷用=3 10%(炮式”2炮乂5 = 4.2*101(3)水的比热容较大;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泥土沙石多。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4)水和铁的质量相等,吸收了的热量相等, 领根据Q验二得 t=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铁的比热容,所以铁升高的温度高,铁和水的初温相同,则铁的末温大于水的末温,则将铁块放入水中时,热量将从铁传递

16、到水。6 .空气 内能【解析】由图知道,当用力把活塞迅速按下时,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空 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燃烧起来,所以,这是通过做功 来改变物体内能的。7 .不可再生比热容【解析】(1)核能所需要的核原料无法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所以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用水作为汽轮机的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情况下,可以 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更好。故答案为:不可再生;比热容。8 . 502.4 X10 3【解析】从图可以看出5min内,液体温度升高了 70 C-20 C=50 C。Q 1.2X in5J3,门 口、, -=弋="- 1. J/

17、kg口匚)根据Q=cm 可知,液体的比热容 3tlM与盟' *9 .甲 2.1 X10 3J/ (kg? C)【解析】(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 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所以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一定是甲液体。(2)由图可知:液体的初温是 60 C,加热15分钟后甲液体的末温是 40 C,则水放出的热量:Q 放=c水m水(t水-t0)=4.2X103J/(kg?C)Xm x(60C-40C),由

18、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c水m水Zt=c乙m ( 60 C-20 C) =4.2 X103J/(kg?C) xmx (60 C -40 C).解得 c 乙=2.1 X103J/ (kg?C).10 小于【解析】由图象可知: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会吸收相同的热量,图中所示甲升高的温度高,说明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小。11 A【解析】因为组成钢瓶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油从钢瓶分子间的间隙渗出,故A 符合题意;分子不可能被压小,且与分子运动没有关系,故BCD 不符合题意。12 . B【解析】汽油的热值是 4.6 X10 7j/kg

19、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汽油完全燃烧 时放出的热量是 4.6 X10 7J,故ACD错误,B正确。13 . A【解析】烤肉时香味越来越浓, 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跟温度有关,故A符合题意;压缩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B 不符合题意;滑下滑梯时臀部感到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 C 不符合题意;表面干净平滑的铅块压紧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14 . B【解析】因为铝、铜球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但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由Q=cm t 知道,当分别投入质量相同,初温也相同的甲、乙两杯

20、冷水中时,若假设最后两杯水的温度一样,则铝球释放的热量比铜球的要多,多的这点热量会导致铝球和放铝球的这杯水产生一定的温度上升,所以放铝球的这杯水的温度高,故选B。15 B【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先后将甲乙两金属块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即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于不计热的损失,所以此过程 Q吸=Q放=cm At,即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意知道,当乙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水温又升高20, 即甲金属块比乙多降低了20 ; 所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金属块降低的温度多,即甲的比热容小,故B 正确,故选B。16 . A【解析】A.用同一盏酒

21、精灯对两个试管同时加热是为了使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 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热量相同,故B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 从图线可知水的吸热能力比酒精强,故水的比热容比酒精大,故C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 从图线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故D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17 . CD【解析】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 A错误;B 、 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 B 错误;C、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故 C正确;D 、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

22、的气体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故D 正确。故选 CD 。18 . ACD【解析】A、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杯中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杯中的空气颜色变深,说明空气分子运动到下面的瓶子中,下面的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瓶子中,属于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 A 正确;B 、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 错误;C、刚开始时,水与硫酸铜溶液两者各自独立,界面分明,时间越长,两者混合的越均匀,说明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 正确;D 、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5 年后互相渗入,这是扩散现象,扩散

23、现象主要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 正确。故选 ACD 。19 . AD【解析】A、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 A 正确;第 15 页 共 146 页B、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用力向上提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未脱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比玻璃板不接触水面时大,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错误;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这是铅和金的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 C错误;D、在浓硫酸铜溶液的上面,缓慢加些水,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时间越长,两者混合的越均匀,属于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

24、AD。20 .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晚上降温时,水的比热容大,温度降低得小,使秧苗免受冻害;当白天升温时,水的比热容大,放掉一些水是为了使秧田的温度升高得多些,这样有利于秧苗的生长.【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即在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越小。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晚上降温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温度降低得小,使秧苗免受冻害;当白天升温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放掉一些水是为了使秧田的温度升高得多些,这样有利于秧苗的生长。21 .(1)沙子温度升高得多;图a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图象;(2)4.2 X104 J; (3)0.9X1

25、03 J/(kg )【解析】(1)因为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吸收相同热量时,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从公式二旦可知,沙子温度升得多; ana图物质升高的温度更高,所以图a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2)由b图象可知,水的温度从 20 c上升到70 C,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的热量:Q.“水42 泉】O、(kg式)x 0.2k” (70-200 4.2 ' /J.(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 2分钟的时间内由图知,加热2min ,沙子的温度从20 c上升到250 , “以二250g第=230 ,沙子质量为:皿%=2叫二0一2.,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得沙子的比热容:4.2K1QJ

26、1T530”10工,(啥C)。22 . ( 1 ) 5.04 X105J; ( 2) 5.316 X10 5J【解析】(1)根据Q = cmAt得,水吸收的热量:Q:- crnAtY" 1。,&葭 C),2kg 乂 颔。2。) - 5,04 1 1。工(2)根据Q=cmAt得,铁锅吸收的热量:Q法二限酷母二。4x 1日(如"1kg x。20弋)-2.76 x 10。铁锅和水吸收的总热量:S45Q = Q水+ Q铁=52,口 + 2小】。卜5,3皿1。23 . 30 C.【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被水吸收的太阳能的热量是:Q 吸=50% X2.52 X107 J=1.26

27、 X107 J;由Q吸=c水m知道,水升高的温度是:二Q/c 水 m=1.26 X107J/4.2 xi03J/(kg ? C)xi00kg=30 C24 .升高的温度 水 大于 比热容【解析】(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即保证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另外质量和初温相等,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由数据知,水升高的温度低,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因为水的吸热能力强,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为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

28、能力不同,此实验中,水的吸热能力强于是食第17页共146页用油的吸热能力,在物理学中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25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不同;物质种类;控制变量法(或推理法)【解析】(1 )比较表中数据知道,两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所用的加热时间是不同的,即吸收热量是不同的,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根据(1 )的结论进行推理,则结论应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则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3)(1 )的结论是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出的;由于(2)

29、(3)的结论是由(1 )推理得出的,所以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推理法。26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升高温度质量升高的温度种类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解析】(1 )实验中用同样的加热器,则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才相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才会相同,所以, 用同样的加热器的目的是为了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这样在实验中,就可以通过比较物质升高的温度,来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 2)比较1 、 2 记录知道,使用的是同种物质,温度升高相同,质量大的,加热时间长,吸收热量多;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有关;( 3)比较3、 4 记录知道,使用同

30、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则升高的温度越多,加热时间越长,即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有关;( 4)比较1 、 3 记录知道,使用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的种类不同,则吸收的热量不同,即说明吸收的热量与种类有关;( 5)由以上分析知道,用能直接观察的温度计示数显示不能直接观察的热量变化,采用的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中通过控制加热情况、水和煤油的质量等因素的研究 方法,叫控制变量法。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同步训练(解析版)一、填空题1 .如图所示,该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是 冲程,此冲程将 转化为 t2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

31、,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 的缘故.发动机冷却过程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内能.3 .现在家庭厨房越来越多使用天然气,既方便生活又减少环境污染.每年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输送到东部地区的天然气可达1.2X1010m3,若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天然气的热值是 4X107J/ m3)4 .如图所示,巨型运载火箭将“神舟九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霄:。)火箭上升时,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然后再转化为火箭的 tQ)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因为这种燃料的 较大.5 .天然气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32、,把质量为200 kg、温度为20 C的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为J若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50%被水吸收,则需要完全燃烧 的天然气。(q 天然气= 3.0 X107 j/m 3)6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内 ,对外彳功_次,曲轴转动_圈。如图是汽油机 工作过程中的_冲程。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 3 600 r/min,则该汽油机 每秒内对外做功次。霭7 .某柴油机燃烧2.4kg柴油时,对外做的有用功为 0.9 X107J,该柴油机白勺效率为 (柴油的热值为 3.3X10 7 J/kg )8 .氢的热值是1.4X108J/m3, 5m 3的氢完全燃烧一半,剩下一半的热值是 J/m

33、3.火箭常采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 ,在完全燃烧一样多的燃料时,可以 获得更多的能量.9 . 一辆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 能转化为 以汽油为燃料的某品牌小汽车行驶 100km发动机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1.15 X108J,消耗汽油10kg , 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汽油白热值q汽油=4.6 X107J/kg )10 .张斌是班里的小发明家,刚刚学了热机的他,制作了如图一 113所示的模型, 他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内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揪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1)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后的燃气的 (2)在这一实验

34、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A.揪动电火花发生器B.盒内的酒精C.盒盖跳起的现象D.盒盖跳起的瞬间盒内出现的现象(3)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的冲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二、单选题11 .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化情况是()A.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温度降低,内能减小C.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温度降低,内能增大712 .一台柴油机,功率为70kW,机械效率为40%,已知柴油的热值为42 x io雁,当它正常工作时,每分钟消耗的柴油是()A. 0.25g B. 250g C. 0.4g D. 400g13 .如图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符合

35、内燃机的工作循环顺序的()军 石 两 TA. 丁、甲、丙、乙B.乙、甲、丁、丙C.甲、乙、丙、丁 D.乙、丁、甲、丙14 . 一个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飞轮转速是2400r/min,则此柴油机每秒钟内完成()A. 30个冲程,做功15次 B. 60个冲程,做功15次C. 60个冲程,做功30次 D. 80个冲程,做功20次15 .下列四种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中,只有热传递方式的是()A.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B.水蒸气把壶盖顶起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时感到冷D.闭合开关,电灯发光16 .已知烟煤的热值是 2.9 X107J/kg,那么()A. 2 kg的烟煤燃烧时,一定能放出5.8X10 7

36、J的热量B. 1 kg的烟煤完全燃烧,一定能放出 2.9X107J的热量C. 2 kg的烟煤温度降低1 C时,放出2.9X107J的热量D. 10 kg 烟煤的热值是 2.9X108J/kg17 .火力发电的原理是将煤燃烧,给水加热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再推动发电机高速转动,然后产生电流;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C.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18 .如图所示,晓彤和小雪自制了一些实验器材,关于它们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早乙关TA.图甲是简易的热机,它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来工作的

37、B.图乙是电磁秋千,它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来工作的C.图丙是皮筋动力小车,它是利用平衡力来使车前进的D.图丁是泡沫塑料切割机,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三、多选题19 .汽油机和柴油机有很多的异同点,下列有关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内燃机B.在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的只有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C.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只做一次功,活塞往复两次D.柴油机压缩冲程末的温度比汽油机高,燃料燃烧更完全,效率比汽油机高20 .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则 ()A.拉

38、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四、简答题21 .在炎热的夏天,赤脚走在河岸边,你会感到砂石烫脚,再走入河中时,觉得河水凉快,这是为什么?五、计算题22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天然气给 lO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 6min内天然气表的示数由 3365.89m 3变为了 3366.05m 3,水的比热容为 4.2X103J/(kg,天然气的热值约为 3.2 X107j/m 3。求:(1)天然气完全燃烧产

39、生的热量:(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3)天然气烧水时的热效率。23 .用煤气灶将50kg、20 c的水加热到60 C,需要燃烧热值为 q=4.2 X107j/kg的煤气0.8kg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c=4.2 X103j/kg。求(1) 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将50kg、20 C的水加热到60 C需要的煤气的质量。(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六、实验题24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四图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三烧杯中a、b液

40、体的质量必须 (选 填“相等”或“不同)(2)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记录数据如下表:液体质鱼/g升温10c所需时间/s升温20 c所需时间/s升温30 c所需时间/sa306489124b3096163220在此实验中,用“升高温度”).来表示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选填“加热时间”或 你认为两种液体中,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 (选填“ a”或" b”)25 .小明同学探究了 “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 “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0)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选用组器材(选填“甲”、“乙”).甲组实验是通过 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

41、的多少.0)甲组实验中,正确操作后收集到如下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Bi间/min01234温度/ “沙子20252934J9水2021222324(4)甲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D.盛放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5)乙组实验中,将质量相等的两种燃料A和B放入燃烧皿中,点燃后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加热,燃烧相同的时间后发现B加热的水升温多,此时 (“能”、“不能”)说明 B燃料的热值大.参考答案1 .做功内 机械【解析】由图知道,此时汽油机气缸的两个气阀都是

42、关闭的,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所以,此过程是做功冲程;在此冲程中,燃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2 .压缩 大 热传递【解析】发动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发动机冷却过程中汽缸散热,水吸热,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3 . 4.8 X1017J【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天然气的热值是q=4 X10 7J/ m3,由Q二mq知道,这些天然气1(1717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nq1:_&#

43、39; 4 I"!;、 八 I ' .14 .机械热值【解析】(1)火箭上升时,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使飞船的机械能在增加,即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飞船的机械能;(2)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5 . 6.72 X10 74.48m 3【解析】水吸收的热量:Q吸=cm=4.2 X103J/(kg ? C)X200kg X(100 C-20 C )=6.72X107J;5.72 x8,. Q 1,344 1D J由题知,Q吸=50% Q放,则m 列%由Q放=4 V得:%I 1,3443=4 48

44、 m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V=":.,何:6 . 12 吸气 30【解析】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工彳过程中曲轴转 2圈,完成4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1个工作循环外做功1次;由图可知,当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时,该冲程是汽油机的吸气冲程;3 600 r/min 相当于60r/s ,所以工30个工作循环,共做功 30次。7 . 11.36%【解析】因为柴油的热值是:q=3.3 X107J/kg ,所以2.4kg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mq =2.4kg X3.3X107 J/kg=7.92 X10 7 J,由W/Q 知道,该柴油机的效率是:W/Q X100%=0.9 X107J/7.92

45、 X107JX100% =11.36%8 . 1.4 X108热值大【解析】氢的热值是1.4 X10 8J/m 3,热值是燃料的属性,5m 3的氢完全燃烧一半,剩下一半的热值不变,仍为 1.4X108J/m3;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就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根据11:-1知,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9 .内 机械 25%【解析】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根据题意知道,小汽车发动机100km 牵引力所做的功是: W= 1.15X108 J,消耗汽油10 kg ,而10k

46、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Q=mq =10kg X4.6 X10 7 J/kg=4.6 X108 J;所以,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丫=W/Q X100%=1.15 X108J/4.6 X108JX100% 25% o10 .内 D 做功【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酒精燃烧后会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盒盖飞出去,即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2)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的是瓶塞跳起的瞬间盒内出现的现象,故选D;(3)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11 A【解析】压缩冲程中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 内能,气体内能增大,温

47、度升高。12 . B【解析】每分钟柴油机做的功:W=Pt=70 X103WX60s=4.2 X106J,W 43屈_7每分钟消耗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达一福一 40% -J ,Qttx io-jm = =: = 0.25kg = 250g每分钟消耗柴油的质量:44s侬。13 . A【解析】甲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移动,是压缩冲程;乙图中排气门开启,活塞向上移动,是排气冲程;丙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移动,是做功冲程;丁图中进气门开启,活塞下移,是吸气冲程;正确的顺序是:丁甲丙乙。14 . D【解析】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两周,由四个冲程组成,对外做功一次。单缸四冲程柴油

48、机的飞轮转速是2400而皿=40r/s,即此柴油机每秒钟飞轮转40圈,则完成20个工作循环,80个冲程,对外做功 20次.15 . C【解析】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 A不符合题意;B.水蒸气顶起壶盖,是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冬天手摸户外的金属时感到冷,手的温度高,而金属的温度低,手接触金属,热量上后传递给金属,是热传递,属于能量的转移,故 C符合题意;D.闭合开关,灯泡发光,是电能转化为光能,故 D不符合题意.16 . B【解析】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体积以及是否完全

49、燃烧都无关.A、2kg 的烟煤完全燃烧时,根据 Q=mq=2kg X2.9 X10 7J/kg=5.8 X107J,但是 2kg的烟煤燃烧时不一定是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5.8 X107J,故A错误;B、因为烟煤的热值是 2.9X10 7J/kg ,所以1kg的烟煤完全燃烧时,一定能放出2.9 X 10 7J的热量,故B正确;第29页共146页C 错误;C 、 2kg 的烟煤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热值无关,所以D、10kg烟煤的热值不变,仍是 2.9X10 7J/kg ,不是2.9X108J/kg ,故D错误;17 . A【解析】煤燃烧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推动

50、发电机高速转动,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能的转化过程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18 B【解析】A、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 、电磁秋千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工作的,故B 正确;C 、转动螺旋桨,与其连接的皮筋扭转并绷紧,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松手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螺旋桨的动能,小车的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相互,不是利用平衡力来使车前进的,故C 错误;D 、泡沫塑料切割机,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D 错误。19 . ACD【解析】A、柴油机和汽油机都属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将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

51、械能,故A 正确;B 、工作过程中,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故B 错误;C、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共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连杆转两周,飞轮转两周,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一次,其它三个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故C 正确;D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在压缩冲程中压缩程度大,做有用功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大,故D 正确。故选 ACD 。【解析】A、拉动绳子过程,绳子与金属管相互摩擦做功,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A正确;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故 B正确;C、塞子跳起时,

52、管内气体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 C错误;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部分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部分会通过热传递散发到空气中,故D错误。21 .砂石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夏天在相同的日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砂石升高的温度高于水升高的温度。因此,人在砂石上感到烫脚,再走入水中,水的温度低于砂石温度,又会感觉凉快。【解析】砂石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夏天在相同的日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砂石升高的温度高于水升高的温度.因此,人在砂石上感到烫脚,再走入水中,水的温度低于砂石温度,又会感觉凉快.22 . ( 1 ) 5.12 X106J;(2) 2.52 X106J;(3) 49.2%【解析】(1)根

53、据题意知,消耗的燃烧天为:V二3366.05mL3365.89mL 0.16/天然气的热值q天然气=3.2 X107J/ m3,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1邛q6Q加一 Vq太新,一016m X 3,2 R 10'J/m - 5,12 X1DJ;(2)水的质量m水=10kg ,由图知水温度升高 At = 80-20 = 60,水吸收的热量:Q3一即水.At-4.2x 同(啥0C) x 10kg x 60- 2 52 工祗.(3)烧水时的热效率:现 z 2.52>=1U6J rn = X 0()% = K 1(X)% k 49.2%Q股S.12冥时Jo23 . (1) 3.36 X107J; (2) 8.4 X106; (3) 25%【解析】(1)由Q柘mq知道,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 放=mq =0.8kg X4.2 X10 7 J/kg=3.36 X107 J;(1)由 Q 吸=cm 知道,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Zt=4.2 X103 J/ (kg?C) X50kg x(60 C-20 C) =8.4 X106 J现S.4、10 J= x H。 = x 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