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_第1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_第2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_第3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_第4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钢、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用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E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第二步:取少量A、B、C、D溶液,分别滴加E溶液,现象为: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和D溶液均无明显现象。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则:(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是。【答案】BaC2CuSQ+2NaOH=Cu(OH)2J+Na2SO4复分解反应【解析】【分析】

2、E溶液为蓝色,则E是硫酸铜;硫酸铜与A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则A是氯化银;硫酸铜与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则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铜沉淀能溶于硫酸,加入C,沉淀消失,则C是硫酸,故D是氯化钠。【详解】(1) A是氯化银,故填:BaC2;(2) B是氢氧化钠,E是硫酸铜,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填:CuSQ+2NaOH=Cu(OH)2J+NS2SC4.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2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甲的化学式

3、为;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答案】H2022H2O通电2H2T+02T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均含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所以丙是氧气,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甲会分解生成氧气和乙,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分解生成乙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通电式为:2H2。2H2T+Qf,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3 .“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

4、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inArn2B叁MM化挺CarOH)-CDCuSQ,|(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一,写出甲牌中物质与B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填标号),他们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甲一。【答案】CDBA2HCl+CaOH2=CaCb+2H2。ABDC【解析】【分析】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

5、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二氧化碳、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的有:盐酸、硫酸铜;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有:铁、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钙。【详解】(1)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甲一C一D一B-A,甲牌中物质与B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2)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二氧化碳、硫酸

6、铜;能与铁反应的有:盐酸、硫酸铜;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有:铁、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钙,由以上分析,只有二氧化碳与一种物质反应,如果氢氧化钙先出掉后,最后剩余二氧化碳的话,二氧化碳就不能出掉了,所以A玩家的牌出不掉;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他们的出牌顺序为甲一BfDC。4.同学们玩过“化学扑克”牌吗?它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如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盐酸HC1二

7、氧化服CO;氢氧化钙Ca(OH):铁Fe硫酸铜CuSOi(填标号),该反应的基本类型(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甲一C写出B玩家牌中物质与D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写出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B物质的俗名是.【答案】DBACa(OH)2+CuSQ=CaSQ+Cu(OH)2J复分解反应灭火熟石灰【解析】【详解】(1)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顺序是:甲fCDB-A;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8、a(OH)2+CuSQ=CaSQ+Cu(OH)2J,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氢氧化钙又叫熟石灰或消石灰。5.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1) A的一种用途是。(2) B、E的化学式分别为、。(3) E-F的化学方程式为。(4) B-A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作导线H2CQCQ+H2O=H2CC3H2+CuO=Cu+H2O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9、,A是紫红色金属,所以A是铜;R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灭火剂是水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水;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C是盐酸;盐酸会转化成B、D,B、D都会转化成铜,所以B是氢气,D是氯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1)A是铜,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铜的一种用途是:作导线(合理的答案都可以);(2)因为B能转化为铜,所以B是氢气;而E能灭火,所以E是二氧化碳。BE的化学式分别为:H2、CO2;(3) E-F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Q+H2O=H2cO3;A(4) B-A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点睛】本题提

10、供的重要信息是:A是紫红色金属,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首先根据A是紫红色金属,推出A是铜,然后根据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推出C是盐酸,再根据,E、F都能用于灭火,且还能相互反应,推出E、F。6 .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一”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俗名是;(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

11、的化学方程式为;(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种。【答案】生石灰Fe2O3+6HCl=2FeC3+3H2O或F殳O3+3H2sQ=Fe2(SQ)3+3H2ONaOHNaOH和Ca(OH%7【解析】本题是推断题,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

12、选择或解答即可。(1)根据图示可知,A是某元素+2价氧化物,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A可能是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2)M是一种酸,H是单质,G是氧化物,H、G都与酸反应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G是氧化铁,M是盐酸(或硫酸),已知的元素中铁有+2和+3价,对应的盐有亚铁盐和铁盐,因此H是铁,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殳O3+6HCl=2FeC3+3H2O或Fe2O3+3H2SQ=Fe2(SO03+3H2O;(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是氢氧化钙,E是碱,其

13、中金属元素显+1价,氢氧化钙能车t化为E,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E可能是氢氧化钠,E能转化为D,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D可能是碳酸钠,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的F(盐酸或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没有剩余,氢氧化钙可能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OH、NaOH和Ca(OHt;(4)氢氧化钙能转化为C,氢氧化钠能转化为C,C是盐,则C是碳酸钙。M是酸,A-H八种物质中能与能与酸发生反应的有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D(碳酸钠

14、),E(氢氧化钠),H(铁),G(氧化铁)7种7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五个试剂瓶,分别盛有NaOH溶液、CuSQ溶液、BaC2溶液、稀盐酸和稀硫酸。鉴别操作如下:(1)呈蓝色的溶液为CuSC4溶液。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Q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2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此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为(填化学式)。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

15、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ABa(OH)2溶液BAgNQ溶液CMgD酚配溶液【答案】产生蓝色沉淀H2SO4BaCl2=BaSO4,+2HClNaClC【解析】【详解】(1)呈蓝色的溶液为CuSQ溶液。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Q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2溶液。CuSQ溶液与BaC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Q溶液与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故填:产生蓝色沉淀(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2溶液,能与BaC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

16、Q+BaC2=BaSQJ+2HC1;故填:H2SO1+BaC2=BaSQJ+2HC1(3)根据反应可知,氯化钠为反应产物,且可溶解在水里,故此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为NaCl;将五种溶液混合,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铜元素全在氢氧化铜沉淀里,滤液里无铜离子,试管中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说明滤液中没有氢离子,滤液加入硫酸钠后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没有钢离子。A、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因此加入氢氧化钢后可能有沉淀生成,故不符合题意;B、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因此加入硝酸银后有沉淀生成,故不符合题意;C、溶液中没有氢离子,因此加入镁后没有明显现象,故符合题意;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液中没有氢离子,滤液呈

17、碱性或中性,所以加入酚配可能会有明显现象,故不符合题意;故填C8 .有一固体混合物A,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M队0%:BaCl?、'比。,、同孤12四种物质中的几种物质。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恰好都完全迸行)。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1)气体B的化学式为;沉淀G的化学式为。(2)滤液F中的溶质为。(3)混合物A的可能组成情况有种。(4)写出生成沉淀D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CQMg(OH)2硫酸钠、氯化钠(或NazSQ、NaCl)3H2SO4+BaCI;=BaS04l+2HC1【解析】【分析】有一固体混合物A与过

18、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气体B为二氧化碳),说明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则白色沉淀E为碳酸钙;滤液C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G(G为氢氧化镁),说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氢氧化镁和氯化镁同时存在,沉淀D加稀硝酸不溶解,说明生成了硫酸银,则混合物一定含有氯化钢。【详解】(1)由分析知,气体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Q;沉淀G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2)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硫酸和氯化钢反应生成氯化氢,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

19、化镁沉淀,故滤液F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氯化钠(或NazSQ、NaCl);(3)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银,一定含有氢氧化镁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都含有,故混合物A的组成情况有3种;(4)氯化钢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J2=BaSO+l-+2HCl9 .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八、B、D、E、F、G、H、1等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A、E、E、F是单质,工D、G、H、1是化合物。白色沉淀蓝色沉淀DA(1)写出A、F的化学式:af。(2)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GT:;.o【答案】H2CCQ+Ca(OH"

20、CaCOJ+H2O2CuO+鬲温2Cu+C。T【解析】【分析】根据蓝色沉淀D应是氢氧化铜,可知光亮红色的B单质是铜,和氧气加热得到的黑色固体H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物C就是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D;再根据气体A能和黑色固体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可知气体单质A具有还原性,是氢气,再根据黑色固体F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固体E,固体E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A,进一步确定A为氢气,固体E为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黑色固体F是碳,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碳在高温条件下能还原H氧化铜生成铜;则气体G是二氧化碳,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21、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I,将各物质带入框图检验合理,推断成立。【详解】(1)由上分析可知A为氢气,化学式为H2;F为碳,化学式C;(2)G是二氧化碳气体,I是碳酸钙,由图示可知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Q+Ca(OH片CaCOJ+H2O;F是碳,H是氧化铜,B是铜,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南温2Cu+CQT。【点睛】常见的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碳粉、铁、二氧化镒;红色的固体有:铜、氧化铁、红磷;还原性物质有碳、一氧化碳和氢气;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银、硫酸

22、银、氯化银都是白色沉淀;在溶液中铜离子显蓝色、铁离子显黄色、亚铁离子显浅绿色;等等,掌握这些特征进行推断即可。10.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B、D、E都属于氧化物,且A、E为黑色固体;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GY、Z为无色气体,其中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F浅绿色溶液(1)反应中A物质的作用是;(2)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的化学式;(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中G物质除有机物(如甲烷)外,还可能是【答案】催化作用COFe+2HCl=FeC+H2T(H2SQ也可)碳酸【解析】A、B、D、E都属于氧化物,A、E为黑色固体,黑色固体

23、有碳粉、铁粉、和氧化铜、二氧化镒、四氧化三铁;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常考的有H2O和H2O2的组合和CO和CQ的组合;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可推测Y是CO或者SQ;X是最常见的金属,为铁。综上,A为MnO2,B为H2O2,C为O2,D为H2O,E为Fe3O4;F为亚铁盐的溶液(如FeC2);G为H2CO3(合理即可);X为CO2,丫为CO。【详解】(1) MnO2为催化作用;(2) CO获彳#Fe3O4的氧元素变成CQ,具有还原性;(3)可以是Fe和HCl或者Fe和H2sQ;(4)G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那么可以是燃烧反应,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甲烷,乙醇,蜡烛等,也可以是分解反应,如

24、碳酸。11.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3)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一定含有。写出(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答案】CuSO4、Na2SO4CaCO3、BaCl2BaCO3【解析】【详解】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说

25、明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碳酸钙或硫酸钠和氯化银;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钢不能同时存在;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钢,一定不含硫酸钠。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一定含有CaCO3、BaCL(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BaCO3。考点:物质的推断及转化12.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氧化物,C、D、E均属于碱,E为蓝色。(1)写出化学方程式B:。(2) D的化学式是

26、:;(3) C的一种用途是。【答案】Ca(OH2+CO=CaCOj+H2QNaOH改良酸性土壤。【解析】【分析】根据"为蓝色”,则E为含有铜离子;根据“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氧化物”,则A为氧化钙;根据“GD、E均属于碱”,则C为氢氧化钙;结合图框,则B为碳酸钙,D为氢氧化钠,E为氢氧化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详解】(1)反应CB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O。(2)根据分析,D为氢氧化钠,故D的化学式是:NaOH;(3)根据分析,C为氢氧化钙,故C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13. A、B、C、D是初中

27、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一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 D的化学式为。(2) 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3)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答案】CQ酸隹CQ+Ca(OH)2=CaCO3J+2NaOH或Na2CQ+Ba(OH)2=BaCQJ+2NaOH复分解反应【解析】【分析】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D是二氧化碳,C和二氧化碳会相互转化,所以C

28、可以是碳酸钠或碳酸钾,A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可以和碳酸钠或碳酸钾反应,所以A可以是盐酸,B会与盐酸、碳酸钠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钢),验证,正确。【详解】(1)经过分析可知,D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Q;(4) 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酸;(3)由上分析可知B与C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或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是:&CQ+Ca(OH)2=CaCQJ+2KOH(合理即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14.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A的最高价金属氧化物,D

29、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E属于碱;F属于盐。则:“表示相互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C的化学式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类型。F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uSQFaO3+6HCl=2FeC3+3H2O复分解反应NstCQ+Ca(OH)2=CaCQJ+2NaOH【解析】【分析】根据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A是铁,B是A的最高价金属氧化物,所以B是氧化铁,D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盐酸,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0、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C是硫酸铜,E属于碱,F属于盐,E会与硫酸铜反应,和F会相互转化,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车所以E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将猜想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猜想正确。【详解】C是硫酸铜,化学式为CuSQ;B与D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3+3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F转化为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31、:Na2CO3+Ca(OH)2=CaCQJ+2NaOH。【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5.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钢、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0加水的质量g图1加入稀硝酸的尚量g图2固体的质量2固体的质量gI.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n.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酬:溶液,酚酗:溶液不变色;m.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

32、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从C到D液体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3) 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观察有无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减小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钢氢氧化钠硝酸钠、硝酸钢、稀硝酸硝酸银【解析】【分析】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钢、氢氧化钠都是可溶于水的物质,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

33、想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银;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钢和硫酸钢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酬:溶液,酚酗: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详解】(1)由分析可知,沉淀为碳酸钢和硫酸钢的混合物,BC段时碳酸根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钢、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钢不和稀硝酸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随着稀硝酸的加入,从C到D液体的pH减小;(2)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银;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酗溶液,酚酗溶液不变色,说明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34、;(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硝酸钢、硝酸钠、过量的稀硝酸;(4)因为目前不能确定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可通过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固体产生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16.已知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其中B溶液呈蓝色,F的浓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G是应用最广的金属单质,H是植物光合作用中必不可少的气体,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E与F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与E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与E反应产

35、生氨味气体。("-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F的化学式为;(2)E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如图所示物质间转化的反应中,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化学方程式为:O【答案】H2SC4BaOH2+2NH4Cl=BaCl2+2NH3+2H2OFe+CuCl2=Cu+FeCl2CO2+Ba(OH)2=BaCO3,+2H2O【解析】【分析】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溶液呈蓝色,说明B是含有铜离子是盐溶液,F的浓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则F是硫酸,G是应用最广的金属单质,则G是铁,H是植物光合作用中必不可少的气体,则H是二氧化碳,

36、B与E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则E中含有氢氧根离子,E与F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E是氢氧化银,C与E反应产生氨味气体,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则C是氯化俊,B是氯化铜,A是硝酸银,H和I可以相互转化,且I和E、F都能反应,则I是碳酸盐。【详解】(1) F的浓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则F是硫酸,个F的化学式为H2SO4。(2) B与E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则E中含有氢氧根离子,E与F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E是氢氧化银,C与E反应产生氨味气体,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则C是氯化俊,故E与C反应是氯化俊和氢氧化钢反

37、应生成氯化钢、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Ba(OH)+2NH4Cl=BaCl2+2NH3+2H2O。(3) G是应用最广的金属单质,则G是铁,C与E反应产生氨味气体,BC分别与A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则C是氯化俊,B是氯化铜,B与G反应是氯化铜和铁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Cu+FeCl2。(4)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A与B、C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与G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钢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J+H2O。【点睛】B溶液呈蓝色,说明B是含有铜离子

38、是盐溶液,F的浓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则F是硫酸,G是应用最广的金属单质,则G是铁,H是植物光合作用中必不可少的气体,则H是二氧化碳。17. A、B、C、D、E是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一”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人体缺乏A元素会引起贫血,B溶液呈蓝色且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B和D含有相同的阴曷子°(1) C应是化合物中的类;E的化学式是。(2) 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答案】碱H2O减小2NaOH+H2SO4=Na2SQ+

39、2H2O【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B、C、DE是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人体缺乏A元素会引起贫血,因此A是铁;B溶液呈蓝色且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因此B是硫酸铜;B和D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因此D是硫酸;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C是氢氧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钠都能转化成E,因此E是水。【详解】(1)氢氧化钠属于碱,因此C是碱类;故答案为:碱;H2O;(2)A是铁,B是硫酸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因此溶液的质量减小;故答案为:减小;(3)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NaOH+H2SC4=Na

40、2SQ+2H2O。【点睛】在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水分子前的系数。18.图中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F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B是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成分,E是无色气体,F是红棕色固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aFbITZ0"F1B,E。(2)写出F-C化学方程式:。(3)写出足量的B与F发生反应的现象为。高温【答案】HClCO3CO+Fe2O3=2Fe+3CO2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黄色【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A可由生石灰和水

41、反应制得,则A为氢氧化钙;B是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成分。则B为盐酸;由于F是红色固体,能与盐酸反应,能转化为无色的气体,则F为氧化铁;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先下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则E为二氧化碳,C为铁;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等反应转化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等转化为二氧化碳,代入题中验证,符合题意。【详解】由分析可知(1)B的化学式是HCl,E的化学式是CQ;(2)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衣蛾和二氧化碳,F-C的化学方程式是:Wj温3CO+Fe2O3=2Fe+3CO2;(3)F是氧化铁,B是稀盐酸,两者反应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黄色。【点睛】本

42、题为框图型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从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19. 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A、B、C、D>E、F、G分别是二氧化碳、铜粉、炭粉、氧气、盐酸、石灰水、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B和另一个字母为气体物质,F为红色固体物质.(产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则字母E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字母G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为;写出字母D和E代表的物质发生反J+HNO【分析】若A、B、C、D、液中的一种,其中E、F、G分别是二氧化碳、铜粉、炭粉、氧气、盐酸、石灰水、硝酸银溶B和另一个字母为气

43、体物质,F为红色固体物质。则F为铜粉,结合图框,则推测:A为炭粉,B为二氧化碳,C为石灰水,D为盐酸,E为硝酸银溶液,G为氧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详解】E为硝酸银溶液,物质的化学式是AgNO3;G为氧气,用途为医疗急救;D和E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是硝酸银和盐酸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gNO3+HCl=AgClJ+HNOAgNO3+HCl=AgClJ+HNO故答案:AgNO3、医疗急救、20. 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又称气肥,C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它是金属氧化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

44、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有关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略去.)(1)已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已知反应、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一种相同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答案】C+QCO2Ca(OH)2+Na2CO3=CaCQJ+2NaOHNa2CO3+2HCl=2NaCl+H2O+CQT【解析】【分析】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则B是二氧化碳;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常常以与其他

45、物质反应最多或最少的物质为突破口.解题方法如下:先按题中物质顺序写好,然后把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线相连,找到最多或最少的连线物质,然后用假设法往下做.该题解法是:B是二氧化碳,A能转化成C和B,则C可能是氧化钙,A可能是氧气,D可能是氢氧化钙,E能生成二氧化碳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E可能是盐酸,F可能是碳酸钠,然后代入框图,推断合理则正确。【详解】(1) B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则B是二氧化碳,已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利用假设法,设A为氧气,B二氧化碳,C为氧化钙.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其中是钙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氧化点燃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46、酸钙,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点燃填C+O2=CO2,(2)根据题意:反应、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一种相同元素.利用假设法,D为氢氧化钙,E盐酸,F碳酸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其中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无现象,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1+2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Na2co3+Ca(OH)2=CaCO3J+2NaOH;Na2cO3+2HCl=2Na

47、Cl+H2O+CO2。【点评】解答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题目的明显或隐含条件,逐一导出其他结论,并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符合即正确。21.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1)写出化学式:B_,F。(2)写出C

48、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O(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答案】(1)HCl,CuSQ.(2)NazCQ+Ca(OH)2CaCQJ+2NaOH(3) CuO+H2sOCUSQ+H2O;置换反应.(4)单质.【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卜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根据“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所以A是硫酸,硫酸会转化成酸B,所以B是盐酸,根据“CM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C为氢氧化钙;根据“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49、,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所以D是氢氧化钠;根据“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E为亚铁离子的溶液;根据“时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则F为硫酸铜;根据“购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所以推测G是氧化铜,H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根据分析可知:B为HCl,F为CuSQ;(2)反应CD,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QJ+2NaOH;(3)根据分析可知:A是硫酸,G是氧化铜,则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

50、SQ+H2O;F转化为E,即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故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AB为酸,CD为碱,EF为盐,GH为氧化物,故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单质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2.现欲探究一固体物质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FeC3、CuC2、NaCk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白色沉淀F的化学式为。(2)溶液C中肯

51、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3)滤液G中共存在种溶质。(4) 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理由是。(5) 固体物质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6)写出过程中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BaSQAgClNO、C-4氯化铁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蓝色沉淀CuC2、Ba(NO3)2CuCl2+2NaOH=Cu(OH)2+2NaCl【解析】【分析】硫酸根离子和钢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钢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铁离子会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据此进行分析【详解】(1)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稀硫酸会生成白色沉淀B,所以A中一定含有硝酸

52、钢,硝酸钢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所以C中含有硝酸;向溶液C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所以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BaSQ,白色沉淀F的化学式为AgCl;(2)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C中肯定有硝酸和氯离子存在,所以溶液C中肯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NOJ、C;(3)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E,所以A中一定含有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所以D中含有氯化钠;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中肯定含有氯化铜和硝酸银;所以A物质经过反应,C溶液中有硝酸和氯化铜;A物质经过反应,D溶液中有氯化钠和硝酸钢;CD再经过反应,G溶液中有硝酸钠、硝酸钢、硝

53、酸铜、硝酸,所以滤液G中共存在4种溶质;(4) 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铁,理由是: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蓝色沉淀;(5)固体物质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CuCbBa(NO3)2;(6)过程中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JNaCl。【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23.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完成转化中,可在NazCQ溶液中加入的物质类别是(选填序号,A.氧化物B.酸C

54、.碱D.盐)。(3)写出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反应时一定发生的现象是;若反应出现蓝色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能够逆向转化的有(填序号)。【答案】复分解反应BDNaOH+HNQ=NaNO3+H2O产生白色沉淀CuC2+2NaOH=Cu(OH)2J+2NaCl【解析】【详解】(1)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2)碳酸钠能与盐酸(属于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属于盐)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填:BD;(3)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55、的反应,即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填:NaOH+HNO3=NaNO3+H2O;(4)硫酸钠能与硝酸钢反应生成硫酸钢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故填:产生白色沉淀;CuC2+2NaOH=Cu(OH)2(+2NaCl;(5)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24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

56、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反应中A物质的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其名称为.高温(写一点即可);【答案】催化作用3CO+Fe2O33CO2+2Fe涂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E为固体氧化物,且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说明可以判定,由于AB反应生成物中竟然依旧有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B为过氧化氢,而D是水;从反应的角度也A,说明A为催化剂,而BD是液体,所以应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催化下分解,C可能为氧气;CD(氧气和水)和X(金属)能够反应生成E,在初中只有铁生锈是这样三种物质,所以X为铁,而E主要成分为铁锈.而E和盐酸反应得到黄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