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气体和对人体的伤害_第1页
有害气体和对人体的伤害_第2页
有害气体和对人体的伤害_第3页
有害气体和对人体的伤害_第4页
有害气体和对人体的伤害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害气体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 一、甲醛(化学分子式HCHO,分子量:30.03):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 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37%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 。故在室温时极易挥发,随着温度的上升挥发速度加快。甲醛的散发途径: 木材本身在温度和湿度作用下散发微量甲醛。脲醛树脂在制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残留一部分游离甲醛向外散发。人造板在固化过程中,一部分线性树脂未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分解成自由状甲醛向外界散发。部分固化不完全的树脂在热和水分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而形成游离甲醛向外散发。甲醛的发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2、高,各种原料制成建筑装饰材料已走入家庭。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公认具有代表性的是化学物质甲醛。造成甲醛污染的建筑装饰材料以及其他原因有:1、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和加入减水剂的水泥墙面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2、装修材料及家具中的胶合板、大芯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碎料板)的粘合剂遇热、潮解时甲醛就释放出来,是室内最主要的甲醛释放源。3、UF泡沫作房屋防热、御寒的绝缘材料。在光和热的作用下泡沫老化,释放甲醛。 4、用甲醛做防腐剂的涂料、化纤地毯、化妆品等产品。 5、含有胶水的服装、箱包等。甲醛污染危害严重的场所: 新购买的家具和装修的居室、办公室、博物馆、图书馆、会议室、宾馆、KTV包房和家具

3、商场、建材商场等。甲醛的危害: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 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 时, 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 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 ,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

4、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 时,会立即致人死亡。3RF.rE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人类有70%的病症与室内环境有关,我国每年有12万人死于室内污染,90%以上的幼儿白血病患者都是住进新装修房一年内患病的。装修完房子,买回新家具后,室内甲醛污染引起的会不以下症状: 1、屋子里长时

5、间充满刺激性的气味;2. 人体免疫力下降,经常容易感冒;3. 不吸烟而感到嗓子不适、呼吸不畅;4. 有群发性的皮肤过敏现象;5. 家人共有一种现象的疾病,离家后症状却明显好转;6. 新婚夫妇长期不孕查不出原因,孕妇正常怀孕婴儿畸形;7. 妇女月经紊乱,出现失眠、头晕、疲倦8.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二、氨 气 (NH3)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 0.5),可感觉最低浓度为 5.3ppm。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

6、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氨是从哪来的呢?专家判断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混凝土防冻剂,另一种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凝固速度,使用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速度,国家在这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污染室内空气的情况,可是北京地区近几年大量使

7、用了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不断增高。另外,室内空气中的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氨水已成为建材市场中必备的商品。氨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呢?为了证明空气中低浓度的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影响,专家们监测了在接触 3-13 毫克/立方米浓度的氨的室内环境中工作的工人们,历时 8 小时,每组 10 人,与不接触氨的健康人比较,发现接触 13 毫克/立方米的人,尿中尿素和氨含量均增加,血液中尿素则明显增加。另外,专家们

8、提供的养鸡场鸡舍中氨气对鸡的影响的资料,也可作为参考。由于鸡粪中产生大量氨气,所以当鸡舍空气中氨气达 20ppm(相当于 15.2 毫克/立方米),持续 6 周以上,就会引起鸡肺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力降低,易感染疾病;如达 50ppm,数日后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频率降低,并出现死亡。所以,鸡舍空气中氨浓度要求控制在 20ppm 以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室内空气中低浓度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9、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所以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害比酸性物质深而且严重。三、苯(C6H6)1、慢性苯中毒主要苯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2、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期时,齿龈和鼻黏膜处有类似坏血病的出血症,并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表现为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等症状。以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使骨髓造血机能发生障碍,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若造血功能完全期接触苯系混合物的工人中再生障碍性贫血罹患率较高。3、女性对苯及其同系物危害较男性敏感

10、,甲苯、二甲苯对生殖功能亦有一定影响。育龄妇女长期吸入苯还会导致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紊乱,初时往往因经血过多或月经间期出血而就医,常被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而贻误治疗。孕期接触甲苯、二甲苯及苯系混合物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呕吐及妊娠贫血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专家统计发现接触甲苯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工人的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苯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西方学者曾报道,在整个妊娠期间吸入大量甲苯的妇女,她们所生的婴儿多有小头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缺陷。专家们进行的动物实验也证明,甲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鼠血中甲苯含量

11、可达母鼠血中的75%,胎鼠会出现出生体重下降,骨化延迟。四、氡(222Rn)是空气中主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是一种比空气重7.5倍的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它是由土壤、岩石、水、天然气、建材等环境介质中的镭226衰变而成,并通过介质的空隙透析到空气中。它的半衰期为3.85天,也就是说,一定数量的氡原子,经过3.85天后,由于放射性衰变,有一半氡原子变成钋、铅、铋等放射性金属原子。这些金属原子称为氡子体。氡它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常温下氡及子体在衰变时释放出、等射线,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很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累积。长期吸入高浓度氡最终可诱发肺癌。由于氡与人体的脂肪

12、有很高的亲和力,氡能在脂肪组织、神经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和血液中广泛分布,对细胞造成损伤,最终诱发癌变。氡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19种主要环境致癌物之一,且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主要致癌物。氡不仅会增加患癌尤其是肺癌、败血症等疾病的可能,而且会因为对人体细胞的机质性损伤带来对子女甚至第三代的潜在伤害。氡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主要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1确定性效应表现为: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机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2随机效应主要表现为肿瘤的发生。由于氡是放射性气体,当人们吸入体内后,氡衰变产生的阿尔法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

13、辐射损伤,诱发肺癌。专家研究表明,氡是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认为氡是室内重要致癌物质。室内环境中的氡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一、是来自于地下地基土壤。地基土壤的扩散,通过地表和墙体裂缝而进入室内;二、是来自于地下水。研究证明,水中氡浓度达到104贝克立方米时,便是室内的重要氡源;三、是来自于室外大气。室外大气中的氡会随着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四、是天然气的燃烧。在烧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时,如果室内通风不好,其中的氡全部释放到室内;五、是来自于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特别是一些矿渣砖、炉渣砖等建筑材料(通常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镭)和

14、那些含铀高的室内装饰材料,如花岗岩和瓷砖、洁具等。2002年1月1日实施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民用建筑工程不能交工。五、萘(Naphthalene、Naphthalin)俗称焦油樟脑、萘饼,为白色鳞片状或粉状结晶, 有特殊的臭味,故也有人把它叫作臭丸.萘用途广泛,过去它一直是居民家中最常用的衣物防蛀产品,工农业常用作消毒剂、杀虫剂及防腐剂等,也是制造某些氢化萘、染料、合成树脂、制药和溶剂等的主要原料.萘是由煤焦油分离提炼出来的二环芳香族化合物,常温下挥发性高,它在工业和商业上广泛应用.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萘蒸气、萘粉尘可引起皮炎、眼结膜炎或白内障、急性重度中毒

15、者临床上还出现中毒性脑病、血管内溶血等,导致心、肝、肾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简称MODS),如救治不当,会危及生命.六、臭氧(O3)臭氧,是地球上存在的天然物质,因大气臭氧层的存在而广为人知。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和广谱高效杀菌剂,具有独特的腥臭味。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电机放电时产生一种异味。1840年德国科学家舒贝因(Schonbein)将此异味确定为O3,而命名为OZONE(臭氧)。自此以后,欧洲的科学家率先开始研究臭氧的特性和功用,发现广谱的灭菌效果后,开始工业生产应用,其中瑞典一家牛肉公司用于臭氧对

16、牛肉存储的保鲜,自1870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在19世纪,人们就认识到了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发现臭氧对木材、稻草、淀粉、植物色素、天然橡胶、脂肪、动植物油与酒精等物质都有氧化作用。1868 年,德·格贝斯(de·Gebeth)获得了臭氧应用技术的第一项专利,用臭氧将煤焦油混合物氧化为适于涂料、油漆使用的产品。1873年,欧洲将臭氧在食糖精制和亚麻漂白方面投入使用。一百多年来臭氧应用已深入到多个领域,对人类的生产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臭氧应用按用途分为水质处理、化学氧化、食品加工保鲜和医疗四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与设备开发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世界已经形成了独立的臭氧

17、技术产业和部门,1973年建立的国际臭氧协会(IOA)设在加拿大。该协会每两年一次举办国际会议交流各国发展臭氧技术的论文、报告,发达国家都普遍建立了IOA地区性组织,进行学术交流。 二战以后,国际上臭氧应用技术获到了长足发展。首先,1902年,德国帕德博恩建立了第一座用臭氧处理水质的大规模水厂,开创了臭氧水处理的先河,现在世界上已有数千座臭氧水厂欧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自来水厂应用臭氧已达到普及程度。矿泉水、纯净水厂家几乎都装备了臭氧设备。美国七十年代初开始利用臭氧处理生活污水,主要是为了灭菌消毒、去除污染物、脱色等达到排放标准。日本则在缺水地区将污水用臭氧处理后作为中水使用。美、日、德、法

18、等国家近年来都建立了大规模的臭氧污水处理厂。其次,工业应用臭氧也已非常普遍,主要用于化工、石油、造纸、纺织和制药、香料工业。食品行业的应用更为普及, 1904年欧洲就利用臭氧对保存牛奶、肉制品、奶酪、蛋白等食品进行保鲜处理,三十年代末,美国80%的冷藏蛋库都安装了臭氧发生器。二战后,欧美、日在食品果品、蔬菜保鲜中将臭氧运用到储存、制造、运输等各个环节。在医疗方面,二战时日本就利用臭氧进行人体理疗,俄罗斯则用于强气(臭氧化空气)体育人应用。目前,国际上在医疗方面已有多种用途:如病房、手术室的空气消毒,利用臭氧水进行医用器械消毒,采用臭氧进行牙科疾病治疗(口腔手术及保持口腔无菌),采用臭氧与放射理疗结合治疗癌症,喝臭氧水治疗妇女病,注射臭氧气体治疗瘘痔、静脉曲张等。在保健方面,日本、台湾流行吸强气(含低浓度臭氧的空气)以强身,用臭氧化水淋浴身体杀体菌和美容。现在流行的高科技美容,事实上就是应用臭氧。 臭氧消毒技术是近年才引入食品加工业的一项卫生消毒新技术。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己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臭氧气体和臭氧水的杀菌消毒特点,使其具备了在某些食品生产环节替代现行紫外线和化学消毒方法的优势。还能解决某些食品不能采用热消毒办法的问题,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