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历届高考试题汇集(1999-)_第1页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历届高考试题汇集(1999-)_第2页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历届高考试题汇集(1999-)_第3页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历届高考试题汇集(1999-)_第4页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历届高考试题汇集(199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历届高考试题汇集(1999-2004年)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1999年全国高考题) ( ) *指不含墨西哥的北美洲。(1)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2)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3)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 (4)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A、(1)(4) B、(2)(3) C、(3)(4) D、(1)(3)2、图2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2000年广东高考题) ( )A、 、 、3、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2000年上海高考题) ( )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 B、

2、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 4、图314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的国家是:(2000年高考山西文综试题) ( )图314A、 B、 C、 D、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日本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回答56题(2000年广东高考综合能力测试题)5、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 )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6、表1资料表明,那时: ( )A、美国能源利用效率最高 B、日本能

3、源利用效率在降低C、印度能源利用效率及发展趋势均优于我国 D、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其他三国表1: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次能源消费(20世纪80年代平均值)中国日本印度美国消费量(以美国为1)1年增长率()下表中人口数、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78题。(200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人口(万人)4192371036182543510GDP(亿元)18569121488932238铁路长度(km)18731654194123231092年均降水量(mm)100015001100140050010003086020700面积(万km2)3817193

4、9727、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8、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 (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 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 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读右图回答910题。(2001年上海卷综合能力测试题)9、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

5、比重约是: ( )A、93% B、23% C、13% D、60%10、与 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根据下图回答下列1112题:(2001年全国高考粤豫卷综合能力测试题)11、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 (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国 D、德国12、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 B、 C、 D、13、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2001年

6、上海高考题)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14、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中,平均人口密度最高是:(2003年上海高考题) ( )A、南亚 B、欧洲 C、亚洲东部 D、北美洲东部图1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1回答l516题。(2003年江苏高考题)15、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K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K了两倍16、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图7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7-19题。(2004年江苏高考

7、题)17、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 A、 B、 C、 D、18、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19、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1回答20-23题。(2004年广东高考题)表1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加拿大335美

8、国30156埃及703503中国129934英国241963印度313559日本3363054荷兰4321601孟加拉国910135920、“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21、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22、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23、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 )A、日本、埃及 B、中国、印度 C、美国、加拿大 D、孟加

9、拉国、美国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24-25题。(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地区总人口(万人)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961381625383726724、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 )A、 B、 C、 D、25、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B、 C、 D、二、综合题:26、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1999年全国高考题)(1)选择(将所有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D、应该加强耕地保

10、护,抑制这种趋势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A、开垦草原 B、围湖造田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改善耕地质量(2)回答: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_ 。27、图315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解答:(1998年上海高考试题)图315(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A国 ;B国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国 ;B国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 ;B国 。28、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2001年广东高考题)(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

11、2的省有(写简称)_、_、_、_;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_。(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29、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请阅读表格中资料(1991年)回答问题。(2000年上海高考综合能力测试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可采取的对策是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可采取的对策是 30、读下列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2001年

12、上海高考题)(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的增加。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 存在的问题: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 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31、阅读表1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02年广东高考题)表1 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l)1900年,在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中,人均GDP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2)20世纪,人口占世界百分比上升的大洲或地区有 GDP占世界百分比下降的

13、大洲或地区有 。(3)19952000年,非洲和欧洲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4、00,试分别说明非洲和欧洲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 。32、当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或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不相适应时就会出现各种人口问题。读图表回答:(2002年上海高考题)(1)读“中国人口增长及其自然变动”图。1994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 ,当年非农业人口数是 亿。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 。(2)从“中国人口增长及其自然变动”图中截取1960年至1990年30年间非农业人口变化资料,完成下列表格和相应曲线图。单位:亿年份(年)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全国人口

14、606非农业人口3非农业人口比例(%)211816172126 19601990年非农业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19601990年非农业人口比例曲线图(3)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根据下列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A、 ;B、 。世界中国美国俄罗斯A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B1998年人均GDP(美元)5020775315202300读“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图,我国人口还存在的问题是: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这种现象已有显著改善。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33、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读图6并分析:(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

15、试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后果。主要原因是 。直接后果是 。34、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2004年上海高考题)(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4)

16、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人口与环境历届高考试题汇集(1999-2004年)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CCBCBDBDBB11121314151617181920AADABCACDC2122232425CBABB二、综合题:26、(1)、D 、C、D(2)人口增加和城市化发展,城建、工交、农村住房占用大量耕地,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可耕地后备

17、资源不足等原因。27、(1)属老年型人口 属年轻型人口(2)将使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国防兵力不足等;将产生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太高,就业问题严重,少年儿童素质差等(3)应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实行以控制人口数量、节制生育, 降低人口出生率为中心的人口政策,这是当今世界人口政策的主要潮流28、(1)鲁 豫 苏 台 渝 (2)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3)乌鲁木齐、兰州、包头 29、人口增长慢、严重老龄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人口增长快、年龄构成轻,计划生育30、(1)外来流动人口 增强社会的活力 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的经济秩序会造成一些压力;对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等 (2)老龄化 青壮年负担过重及赡养照顾众多孤寡老人等 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制度等 31、(l)北美,非洲。 (2)亚洲、非洲 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3)非洲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人口贫困化),欧洲人口停止增长(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3.4亿 28(2)填表;绘图单位:亿年份(年)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全国人口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比例(%)15(3) A、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仅占世界人均数的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