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 情景说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说明文。作者路甬祥仅仅用了五六百字就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文流感受,让学生质疑问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把课文读熟读懂,理解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理解“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
2、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而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开展的惊人速度。教学重点之二是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从读中学写。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词 二、齐读课题,确立中心。 师:现在,我们齐读课题。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3、,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它还不是一句完整的话。 生: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兴旺,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她加了一个“科学兴旺,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的是不是和她一样? 生:是的。 师:课题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对吧?
4、生:对。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我写在黑板上,你们写在笔记本上。 三、联系生活,学习第2、3、4自然段。 (一) 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生动地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5、0; 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 (二) 学习第2自然段。 师:同学们,咱们在全班交流一下,那些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在哪儿发现的? 生:我是从第四自然段读出来的。“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老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
6、; 师:这是第一,后面呢? 生继续答复。 生:“20世纪,电视、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 、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了不起的成就!课文举出的这么多成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 生:舒适和方便。 &
7、#160; 师: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 生:以前的房子是平房,现在都好几层楼房了。 师:物质生活发生了变化,方便舒适了。 生:以前爸爸妈妈农村住的房子很简陋,现在街上到处高楼大厦,而且很壮观。 师:对,还是物质生活,有没有精神文化方面的? 生:有。人类不能缺了娱乐,以前孩子
8、玩啃过的羊骨头,也没有电脑,现在有电脑,可以跟别人联络。学习方面也可以跟别人交流;还有现在好多同学玩的都是高科技的东西,像笔记本电脑,我觉得这也是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 师: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对这些改变,这些成就,你有什么样的心情? 生:我觉得特别快乐,因为以前有什么事情不能尽兴,写信还要一封一封去传,现在发个短信,发个Email,特别快乐,特别方便。 师:你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吗?来,你把整段话读一
9、读。 生读第4自然段。 师:我们能听出她的快乐的心情。我想问问大家,这段话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他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的呀? 生:第一个方法就是举事例。 师:举了好多例子。 生:对。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拿现在的舒适和方便和过去的王公贵族来比。
10、; 师: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生:第一方法让人知道现在怎么科学兴旺,怎么改变人们精神生活,也在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把现在跟原来比,表现出原来生活的差劲,连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当时的王公贵族是非常奢侈的,他们都想不到我们现在是多么舒适方便,咱们现在的生活比原来历史上几千几万年的历史总和还要好。 师:说了这么多,这些方法、这些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了,更加生动了,对不对? 生:对。
11、0; 师:同学们,我们能感觉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成就带来的,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激情跟读)。 (三) 学习第3自然段。 师:我们从这儿感受到了20世纪呼风唤雨,还从哪儿感受到?再找,继续交流。 生:我觉得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
12、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老师出示第3自然段字幕相机变色)。我觉得有惊人的开展,开展速度特别快,好象一夜之间的变化。 师:了不起的变化,大家从这两句话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我想问问大家:我们祖先的梦想在哪儿呢?这段话里有吗? 生:在神话中只能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师:哪些是他们美好的愿望? 生:千里眼、顺
13、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 师:那现在,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都实现了吗? 生:实现了。 师:哪儿实现了? 生:千里眼是电脑上安的可视屏,我在北京,别人在上海,可以通过电脑看见他们。 生:千里眼还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
14、60; 师:真厉害!天文望远镜看得太远了。 师:腾云驾雾呢?有实现的吗? 生:天上的飞机在天上飞就像是腾云驾雾。 师:全实现了! 学生抢着举手。 师:有说错的吗? 生:还有顺风耳。
15、 师:请你补充。 生: 就是顺风耳,千里之外一通 就听见了, 上还可以实现千里眼, 上有可视屏,一拨 一边用上千里眼,一边用上顺风耳了。 师:对。上节课我们看的 就是可视的程控 。同学们,这些梦想都实现了,其实,何止这么一点点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祖先随便说一种梦想或者美好愿望,都实现了,你能举出一种吗? 生:实现了祖先想到水底去看一看的愿望。 &
16、#160; 生:还有宇宙飞船 , 祖先不可能到外太空去看看。 师:比方说嫦娥。 生:以前挖土都是用锄头,现在用挖土机,用大卡车运。 师:有机器、汽车来帮助。 师:同学们,在人类历史的上百万年间,我们20世纪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梦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哪句诗? 生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 生:无比巨大。 师:你从哪儿看出无比巨大。
18、; 生: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是白的,千万棵梨树同时开花,感觉变化特别大。 师:你说多不多呀? 生:多。 师:你除了读出多,还能读出什么? 生:快,一夜之间,时间很短,闭上眼睛,睁开眼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诗里面既能读出快,又能读出多,我们把这句话一起读读。&
19、#160; 生:二十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来形象。 师:我们祖先的梦想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比照,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课文中为了说明这个成就,比照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那你还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种比照? 生:“人类在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说明那时候特
20、别不方便。 师:还有哪一段中有比照? 生:第4自然段,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师:20世纪我们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梦想,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激情朗读) (四) 学习第二自然段。
21、160;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生: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总和。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也有很大的科学开展,但是合起来没有我们今天科学这么兴旺,这说明科技特别兴旺。 师:这句话要注意,“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 / 上百万年的总和。这样断句,再读读。 生读句子。 师:同学们,是什么使我们发生了如此大的改
22、观和改变? 生:科学。(师板书)。 师:还有吗? 生:发现、创造。(师板书) 师:准确地说是人类(师板书)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创造,然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是不是? 生:是。 师:那你们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创造?
23、 生: 发现在第4自然段“人类登上月球天体。 师:这是什么? 生:发现。 师:创造在哪儿有呢? 生:也在第4自然段,“20世纪,电视、程控 、因特网远洋船舶都是创造的东西。 师:同学们,从找到的事物看,发现和创造有区别吗?
24、60; 生:有。发现是通过探索和研究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找到的规律和现象。 师:对,说对了。什么是创造? 生:创造是创造的意思。 师:能不能用发现和创造说一句话? 生:我国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 师:已经存在的。 &
25、#160; 生:爱迪生创造了电灯。 师:谁能把这段话读读。 指名读这段话。 师:大家一起答复我,20世纪的呼风唤雨靠的是谁? 生:人类。 师:20世纪又靠什么呼风唤雨? 生:科学技术。
26、0; 师:同学们,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怎么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能一起告诉我吗?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7、 师:对了,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自豪,还有什么心情?不同的心情。 生:冲动的心情。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快乐的心情。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让我们带着对课文
28、的体会,带着丰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小组合作着读读。 生读全文。 五、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第一节课你们提出的发现与创造啊,这些疑问都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课文中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科学需要我们带着问题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那我们已经进入
29、二十一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生:我希望汽车把汽油换成太阳能,这样就能更加美化环境,没有空气污染了。 生: 我期待我们能像在飞机上一样,到宇宙航行,到星球上安家,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师:那多好啊! 生:我觉得现在大都是白烟,希望以后做出摩托车不污染环境。
30、0; 师:那生活多么好啊,环境是如何清洁呀! 六、总结全文 师:好,同学们,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生: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奉献。 师:你的志向远大。
31、; 生:我觉得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师:下面,我们行动起来,回去以后把书后面出示的好句子抄一抄,还可以和家长聊一聊科学技术的开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然后把他们说的写下来,回头在班上交流一下。 下课。 板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2、 科学发现 创造?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二情景说明?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科技成就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几百字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开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学习这样的课文,学生起初一定会兴趣盎然,但一旦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这种兴趣也会稍纵即逝。学习这样的科普性的课文,教师应如何抓住学生兴趣,如何既让学生了解20世纪科技的开展与展望科技的未来,更让学生得到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课堂教学中充满浓郁的
33、语文味,才是处理好这篇教材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小朋友写的。请大家认真看老师板书板书课题。说一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想到了什么?生:我想到了龙王呼风唤雨的事儿。生:我想到了想要风就有风,想要下雨就下雨,真奇妙啊!生:我想到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生:我想到了是谁在呼风唤雨?师:大家的联想很有趣的,是啊由这个话题我们想到的多是与神仙魔法有关,而呼风唤雨的世纪又是个什么样世纪呢?下面让我们翻开课文读一读吧。读不通的地方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为止。学生自由读文。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师:你们的神态告诉我,大家读得很投入。谁
34、能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生:课文写了我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你读懂了课题要表述的内容。生:课文告诉了我们20世纪现代科技兴旺,人们生活变化很大。师:你从内容上读懂了课文主要内容。生:课文告诉了我20世纪是人类利用现代科技在呼风唤雨,在改变生活。很好,你抓住课题,读懂了20世纪是怎样呼风唤雨的?师:通过你们自己刚刚的读书,已经有了收获。不过,古人说:学贵有疑。所以,要读懂课文,一定要学会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读懂课文。但学会提问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提真实的问题,二是一定要提自己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请大家看课文,你想弄清什么问题?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
35、: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科学创造?生:20世纪是怎样怎样呼风唤雨的?生:我想知道未来人类会怎样生活?师:根据学生质疑,老师肯定并疏理以上几个主要问题。看来大家越来越会读书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自己细细朗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儿体会到的?用笔把那些句子或语段画下来,可以把你体会到的写在句子旁边。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三、对话朗读,习得言语师:在学生一阵潜心默读之后好的,有的同学已经在文中多处写下了体会,虽然只是一两句话,但老师体会到了你们的认真。现在请大家来交流交流,说说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注意,交流时,先说请大家看第几自然段,然后再读你画的句子,再说“我从中体会到了
36、什么?好,谁先说?生: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朗读。我从中体会到了人类的自豪与骄傲。师:你的朗读就已经充满了自豪之感,你的理解真好。对于这里还有谁有不同说法?生:我从这段中“那么多、出乎意料体会到了作者赞叹、惊讶的感情。师:他会从重点词中体会文章,真会学习。那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这份“赞叹吗生读?师:对另一生你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他很惊讶、赞叹的语气。让我们全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师:老师也听到了,而且老师发现大家把“发现与“创造还特意分得很清楚。说说看,你们认为“发现与“创造有什么不同。出示:人们在地下 了煤矿。科学家 了前所未有电子计算机。生答复略。同样处理“改观与“改变师:这样就叫在阅读
37、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且,大家看,这小小的一个段落,有的读出了自豪与骄傲,有读出了赞叹与惊讶,这样就是读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懂。下面让我们就这样交流阅读吧!生:我从三四自然段中体会到了科技的变化特别快。师;能说说具体的句子吗?生: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师:很好,你们还听出了什么?生:作者用“千和“万来说科技成就很多。师:你不仅说出了诗的意思,还说出了,作者引用诗的目的。赞叹科技开展快、成果多。请你读一读吧。生读。师:你不仅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请你们联想自己知道的,说一说,在过去没有兴旺的科学的农耕社会中,人们是怎样的生活情景呢?生:炎热的
38、晚上,人们摇着树叶扇子,在昏暗的油灯下生活。有的在屋外乘凉,还直说这天气真热师:很好,他让我们看到了农耕社会中,人们酷暑难熬的画面。谁能这样说:古时候,人们没有电灯,晚上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生活没有只能。生:过去,人们没有电灯,晚上只能在油灯下生活;没有空调,只能摇着大扇子解凉;没有汽车,人们只能步行和骑马;没有电视机,就只能师:你的语言真精彩。正是科技开展快,成果多,我们不能不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就让我们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吧,再次感受一下农耕社会的落后和20世纪的科技的进步吧学生自由读。生:老师,我发现作者用过去与现在相比,来说现在科技开展很快。师:你能读懂作者的写法,作者就是用比照的
39、方法在表达科技开展快,科技成果多,你的意见很有价值。就这样,谁来说你还体会到什么?生: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我从中体会到20世纪的人类真了不起,有那么多创造。而且这段中,作者也是用比照的方法来写20世纪人类了不起的。师:因此,你感到生:自豪!你认为人类生:了不起!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赞美20世纪的人类的科技成就吧。师齐读第4自然段。师:大家已经自豪、冲动了。大家注意,文中的“等字可以去掉吗?生:不可以如果去掉,相信你们能把它代替的内容补起来。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把课文读了一遍,只是没读“等字师:老师是说,我们把“等字换成其他的文字。显然前面的学生没明白老师的用意。生:2
40、0世纪,洗衣机、电冰箱、加湿器师:好,你已经明白了。让我们象路爷爷的语言表达一样。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你们看,上月球,用登上月球;下深海,用潜入深海;看天体,用洞察天体,表达尤其恰当。生;恍然大悟生:20世纪,人类欣赏数字音乐,迷上网络。生:20世纪,人类发射卫星,爱上MP4。师:是的,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让人们怎能不说生: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继续吧!生:我从第五自然段中体会到作者对科学的赞美。学生读句子:罗素的话生:我从这段的“确实、“正在和“必将继续几个词语中也体会到了人类对科技的感谢。师:又是两位会读书的同学,我们都应该划
41、下这些重点词,写下这些体会。是的,20世纪是一个生: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既饱含着赞美,更多的是感谢科学的开展,就让我们一起用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话来总结吧齐读。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师:通过读文,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这样课文就理解得更深了。看,对人类的骄傲与自豪,对科学的赞美与感谢全都写在你们的脸上,希望大家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读课文。会吗?生:会。 师:下面让我们也象科学家一样,用“21世纪是_的世纪。说说,未来会是什么样呢?可以借用和模仿书本中的语言。生:21世纪是人类利用科技消除贫穷的世纪。生:21世纪是人类没有环境污染的世纪。生:21世纪是人类利用科技,自由翱翔太空的世
42、纪。生:21世纪是人类利用科技,无所不能的世纪。师:从你们的眼神中,我想很多人心中已有了一份美好的愿望,要实现这些还得靠我们,靠现代科技,最后让我们一起铭记伯特兰·罗素的话吧齐读罗素名句!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二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开展成就的相关资料教
43、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翻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 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 划出来。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学生齐读
44、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创造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自学提示出示课件: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开展成就的语句。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问题:理解农耕社会。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创造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体会比照的说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指导朗读。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网络安全工程师面试技巧与模拟题详解
- 生猪免疫接种管理方案
- 学生宿舍楼智能门禁与安防系统建设
-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网络优化方案
- 2025年数据增强几何变换策略(含答案与解析)
-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个性化教学计划
- 碎石生产线建设与布局方案
- 老旧小区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方案
- “双减”背景下作业减负与提效心得体会
- 银发经济2025展望:老年旅游市场细分需求与定制化产品开发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竹纤维行业市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豆芽成长记录课件
- 公路施工应急预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操作员技能考核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报告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课件(完整版)
- 中国传统文化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汇总最新最全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全套课件
- 洗煤厂安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很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