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的溴化物 (CTAB)主要用于沉淀酸性多糖。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主要用于沉淀膜蛋白和核蛋白。24.5 离子型多聚物沉淀剂l是一类温和的沉淀剂,与目标蛋白成盐。l核酸(多聚阴离子):用于碱性蛋白的沉淀l鱼精蛋白(多聚阳离子):用于酸性蛋白的沉淀32 泡沫分离l2.1 泡沫分离(foam separation)l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因此又称泡沫吸附分离或泡沫分级。42 泡沫分离l2.2 泡沫分离原理l根据表面吸附原理,基于溶液中溶质(或颗粒)间表面活性的差异,表面活性强的物质优先
2、吸附于分散相与连续相的界面处,通过鼓泡使溶质选择性的聚集在气-液界面并借助浮力上升至溶液主体上方形成泡沫层,从而分离、浓缩溶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过程。52 泡沫分离l 2.3 泡沫分离设备和过程l 设备:泡沫柱和消泡器l 分离过程可分为:l 间歇泡沫分离,连续泡沫分离l 表面活性物质泡沫分离,非表面活性物质泡沫分离l 浓缩纯化泡沫分离,提取回收泡沫分离62 泡沫分离l2.4 影响泡沫分离的因素l料液性质,如pH值,离子强度,其他添加剂等l表面活性剂l操作条件,如进料浓度,气泡尺寸,气体流量l泡沫柱高度72 泡沫分离l2.5 应用l2.5.1 泡沫分离的优势l 设备简单,易于放大l 操作简便,能耗
3、低l 可连续和间歇操作l 更适合处理体积庞大的稀料液l 分离效率高82 泡沫分离l2.5.2 实际应用l细胞的收集或去除l蛋白质、多肽和酶的提取分离l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浓缩9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l3.1 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孔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l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其它组份,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10膜的概念与功能膜的概念与功能l在流
4、体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在流体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质称为膜。质称为膜。l被膜分开的流体相物质是液体或气体被膜分开的流体相物质是液体或气体l膜的厚度应在膜的厚度应在0.5mm以下,否则不能称其以下,否则不能称其为膜。为膜。l膜在分离过程中的功能:物质的识别与透膜在分离过程中的功能:物质的识别与透过,界面,反应场。过,界面,反应场。11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l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过或被截留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过或被截留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程,依据滤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
5、程,依据滤膜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故膜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故而可以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而可以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12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1.微滤微滤(Microfiltration,MF) : 以多孔细小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为推动力,使不溶性物质得以分离的操作。 可用于粒子粒径为0.1 m 10 m的过滤。 可应用于消毒、澄清、细胞收集等。如培养基液菌体分离与浓缩,产品消毒。13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2.2.超滤超滤( Ultrafiltration, UF UF) : 分离介质同上,但孔径更小,可分离或浓缩粒子粒
6、径为1nm 50 nm的可溶性物质。 适合于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浓缩,超滤亲和纯化,血浆分离,脱盐,去热原,在生物工程中应用最广。14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3.反渗透(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 渗透和渗透压:渗透和渗透压:渗透:膜(不能透过溶质)两侧压力相等时,在浓度差作用下,溶剂从溶质浓度低的一侧向溶质浓度高的一侧透过的现象。渗透压:渗透现象中,促使水分子透过的推动力。15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l 反渗透:反渗透:定义:在溶质浓度高的一侧施加超过渗透压的压力,使溶剂透过膜的操作。 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
7、,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孔径范围在0. 11 nm之间。3.反渗透(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163.反渗透(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 : 其基本原理为溶解扩散。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作用下,只有溶液中的水透过膜,而所有溶液中的大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及无机物全被戳留住。 主要用于海水脱盐,纯水制造以及小分子产品如乙醇、糖及氨基酸浓缩等。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17微滤 18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超滤和反渗透超滤和反渗透l目的:将溶质通过一层具有选择性的薄目的:将溶质通过一层具有选择性的薄膜,从溶液中分
8、离出来。膜,从溶液中分离出来。l分离时的推动力都是压强,由于被分离分离时的推动力都是压强,由于被分离物质的分子量和直径大小差别及膜孔结物质的分子量和直径大小差别及膜孔结构不同,其采用的压强大小不同。构不同,其采用的压强大小不同。l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常达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常达1 10 MPa。1920l超滤:超滤:需要增加流体的静压力,改变天然过程的方向,需要增加流体的静压力,改变天然过程的方向,才可能发生含有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溶剂流通过膜,此时才可能发生含有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溶剂流通过膜,此时的推动力是流体静压力与渗透压的压差;的推动力是流体静压力与渗透压的压差;l反渗透:反渗透:过程类似于超滤,
9、只是纯溶剂通过膜,而低过程类似于超滤,只是纯溶剂通过膜,而低分子量的化合物被截留。因此,操作压力比超滤大得多。分子量的化合物被截留。因此,操作压力比超滤大得多。l因此,超滤和反渗透通常又被称之为因此,超滤和反渗透通常又被称之为“强强制膜分离过程制膜分离过程”atmpppp0atmpppp021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4.透析:透析: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高分子溶质不能透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高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的亲水膜将溶质溶液与纯水分隔,在浓差的作用下,过的亲水膜将溶质溶液与纯水分隔,在浓差的作用下,小分子溶质透向水侧,水透向溶液一侧。小分子溶质透向水侧,水透向溶液一侧
10、。 透析膜:孔径透析膜:孔径5-10nm,实验室中常用透析袋实验室中常用透析袋 应用:脱盐,血液透析应用:脱盐,血液透析u特点:以浓差为推动力,膜透特点:以浓差为推动力,膜透过通量很小,不适于大规模生物过通量很小,不适于大规模生物分离过程,多在实验室中应用。分离过程,多在实验室中应用。22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5.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l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阻
11、隔作用,实现溶液的淡化和浓缩,的阻隔作用,实现溶液的淡化和浓缩,分离推动力是静电引力。分离推动力是静电引力。23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电渗析的应用:海水和苦水的淡化、废水处理,电渗析的应用:海水和苦水的淡化、废水处理,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的分离纯化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的分离纯化24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l6 渗透气化l利用膜与被分离有机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亲和力不同而有选择的优先吸附溶液某一组分及各组分在膜中扩散速度不同来达到分离的目的.2526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法膜分离法传质推动力传质推动力分离原理分离原理应用举例应
12、用举例微滤微滤(MF)压差压差(0.050.5MPa)筛分筛分除菌,回收菌体,分离病毒除菌,回收菌体,分离病毒超滤超滤(UF)压差压差(0.11.0MPa)筛分筛分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回收与浓缩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回收与浓缩反渗透反渗透(RO)压差压差(1.010MPa)筛分筛分脱盐,淡水制造脱盐,淡水制造透析透析(DS)浓度差浓度差筛分筛分脱盐,除变性剂脱盐,除变性剂电渗析电渗析(ED)电位差电位差荷电、筛分荷电、筛分脱盐脱盐,氨基酸与有机酸的分离氨基酸与有机酸的分离渗透气化渗透气化(PV)压差、温差压差、温差溶质与膜的亲和作用溶质与膜的亲和作用共沸物的分离共沸物的分离(如乙醇浓缩)(如乙醇浓缩)2
13、73.3 膜材料膜材料l 3.3.1 膜材料的特性膜材料的特性l 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1)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较高的压力,一般膜操作的压力范围在较高的压力,一般膜操作的压力范围在0.10.5MPa,反渗透膜的压力更高,约为,反渗透膜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2)耐高温耐高温: :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3)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的水解;的水解;(4)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化学相
14、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5)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6)成本低。)成本低。283.3.2 膜的分类膜的分类l按孔径大小:微滤膜、超滤膜、按孔径大小: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反渗透膜l按膜结构:对称性膜、不对称膜、按膜结构:对称性膜、不对称膜、复合膜复合膜l按材料分: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按材料分: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成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293.3.3 各种膜材料各种膜材料l天然高分子材料:醋酸纤维天然高分子材料:醋酸纤维l有机高分子膜:有机高分子膜:纤维素酯膜、缩合系聚合物(聚砜纤维素酯膜、缩合系聚合物(聚砜类)、聚烯烃及其共聚
15、物、脂肪族或类)、聚烯烃及其共聚物、脂肪族或芳香族聚酰胺类聚合物、全氟磺酸共芳香族聚酰胺类聚合物、全氟磺酸共聚物和全氟羧酸共聚物、聚碳酸酯;聚物和全氟羧酸共聚物、聚碳酸酯;l无机多孔膜:陶瓷膜、微孔玻璃等无机多孔膜:陶瓷膜、微孔玻璃等30不同膜材料的特点与应用不同膜材料的特点与应用膜材料膜材料应用应用特点特点醋酸纤维醋酸纤维常用作反渗透膜常用作反渗透膜也可用作微滤膜和超滤膜也可用作微滤膜和超滤膜截盐能力强,使用温度截盐能力强,使用温度和和 pH 范围有限范围有限天然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再生纤维再生纤维制造微滤膜和透析膜制造微滤膜和透析膜聚砜聚砜主要用于制造超滤膜主要用于制造超滤膜适用温度及适用温度
16、及 pH 范围范围广,但耐压能力较差广,但耐压能力较差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聚酰胺聚酰胺常用于反渗透常用于反渗透耐压能力较高,稳定性耐压能力较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好,使用寿命长。陶瓷陶瓷制造微滤膜和超滤膜制造微滤膜和超滤膜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及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及化学试剂,但造价高。化学试剂,但造价高。无机材料无机材料动态膜动态膜透过通量大,清洗容透过通量大,清洗容易,但稳定性差。易,但稳定性差。313.4 膜的结构特性膜的结构特性l孔道结构孔道结构l对称膜对称膜l不对称膜不对称膜l膜的孔道特性膜的孔道特性l孔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孔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323.5 各种膜组件各种膜组件l由膜、
17、固定膜的支撑体、间隔物及收纳这由膜、固定膜的支撑体、间隔物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一个单元。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一个单元。l目前市售商品膜组件主要有:管式目前市售商品膜组件主要有:管式、中空中空纤维纤维 、螺旋卷绕式螺旋卷绕式 、平板式平板式共同的特点共同的特点尽可能大的膜表面积尽可能大的膜表面积可靠的支撑装置可靠的支撑装置可引出透过液可引出透过液膜表面浓度差极化达到最小膜表面浓度差极化达到最小331 管式膜组件管式膜组件特点:特点: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压力损失少,处理量大压力损失少,处理量大、清洗安装方便、可耐、清洗安装方便、可耐受高压,用途较板式广受高压,用途较板式广泛
18、。泛。u结构:结构:将膜固定在圆管状支撑体上构成管式膜,管式膜并联或串联,收纳在筒状容器内即构成管式膜组件。342 平板式膜组件平板式膜组件l结构:结构:与板式换热器或加压叶滤机相似。由多枚平板膜间隔重叠加工而成,膜间衬设多孔薄膜,供料液或滤液流动。l 特点:过滤板相对独立、过滤面积大、结构紧凑、便于清洗、检修和换膜。但耐受压力低,适于超滤单元操作。353 螺旋卷式膜组件螺旋卷式膜组件l结构:结构:将两张平板膜固定在多孔性滤液隔网上,两端密封,膜上下分别衬设一张料液隔网,卷绕在空心管上构成。l特点:特点: 优点:比表 面积大,结 构简单,价 格较便宜; 缺点:处理 悬浮物浓度 较高的料液 时易
19、堵塞。36 特点是膜堆积密度大、结构紧凑,适合低粘度、渗透产量大、 浓缩倍数较低的料液处理和水处理。螺旋卷式膜组件螺旋卷式膜组件374 中空纤维式膜组件中空纤维式膜组件l 结构:结构:由数百至数百万根中空纤维膜(内径4080m)或毛细管膜(内径0.252.5mm)固定在圆筒形容器内构成。优点:比表面积最大,可方便地进行反洗,造价低,工业上普遍使用 。缺点:易堵塞,对料液要求高。38中空纤维超滤膜成套设备中空纤维超滤膜成套设备 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膜堆积密度大、产水量高、操作压力低、价格低廉等特点,适合粘度较低的料液处理和水处理。 393.6 操作特性l浓度极化模型浓度极化模型l在膜分离操作
20、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在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这种在膜表面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称这种在膜表面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l当膜表面附近的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当膜表面附近的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析出,形成凝胶层,这种现象称为凝溶质析出,形成凝胶层,这种现象称为凝胶极化。胶极化。40操作特性l截留分子量截留分子量( (MMCO)截留曲线:测定分子量不同的球形蛋白质或水溶性聚合物的截留率,
21、所得到的膜的截留率与溶质分子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MMCO只是表征膜特性的一个参数,不能作 为选择膜的唯一标准。应从多方面(如孔径分 布、耐污染能力等)综合考虑。 一般将在截留曲线上截留率为0.90的溶质分子 量定义为膜的截留分子量。41l实际膜分离过程中影响截留率的因素:实际膜分离过程中影响截留率的因素:溶质分子量分子特性l不同分子截留率大小顺序:球形带支链线性;l对于荷电膜,与膜相反电荷的分子截留率较低;l若膜对溶质有吸附作用,截留率增大。其他高分子溶质的影响l其他高分子溶质的存在使溶质截留率增大。操作条件l温度升高,膜面流速提高,截留率降低;l pH=pI时,此时截留率最大。42影响膜分离
22、速度的主要因素l1) 操作形式l终端过滤和错流过滤l2) 流速l3) 压力l4) 料液浓度431.1.污染污染: :l 由于溶质与膜的相互作用而在膜表面和孔内吸附,或因浓差极化,溶质在膜表面产生沉淀或结晶,形成“凝胶层”引起膜性能变化的现象。l 是一个不可逆过程。通常它受到膜的化学特征、蛋白质种类、溶液的pH值、无机盐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l 影响影响: :透过通量大幅度下降;降低目标产物的回收率。膜污染是膜技术应用的最大限制因素。膜污染是膜技术应用的最大限制因素。3.7 膜分离技术应考虑的问题44l 2.防止或减轻膜污染的措施:防止或减轻膜污染的措施:对料液进行预处理;对膜进行预处理;改变
23、操作条件。45 3.膜的清洗膜的清洗: : 膜污染造成膜透水量随运行时间增长而下降。清洗的方法通常可分为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一般指用高速流水冲洗。 化学清洗:通常是用化学清洗剂对膜迸行清洗。膜分离技术应考虑的问题46l清洗剂:清洗剂:水、盐溶液、稀酸、稀碱、表面活性剂、醇、络合剂、氧化剂和酶溶液等。l清洗剂选用要求:清洗剂选用要求:优先考虑水;温水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不损害膜的过滤性能。47l中空纤维膜组件常采用反洗和循环清洗。中空纤维膜组件常采用反洗和循环清洗。483.8 膜分离技术的优点493.9 膜分离过程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膜分离过程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过程过程应用对象应用对象
24、实例实例微滤微滤消毒、澄清收集细胞消毒、澄清收集细胞培养悬浮液除菌,产品消毒,培养悬浮液除菌,产品消毒,细胞收集细胞收集超滤超滤大分子物质分离大分子物质分离酶及蛋白质的分离、浓缩、纯酶及蛋白质的分离、浓缩、纯化,血浆分离、脱盐、去热原,化,血浆分离、脱盐、去热原,膜反应器膜反应器反渗透反渗透小分子物质浓缩小分子物质浓缩单加盐、非游离酸的分离单加盐、非游离酸的分离透析透析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脱除小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离子脱除小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离子50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l定义:定义:膜分离过程与生物反应过程耦合的生物反应装置。l应用于动植物细胞高密度培养、微生物发酵和酶反
25、应过程。51膜分离技术的前景l 由于膜分高技木具有的高效、节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生物制品处理筹优点,因而在下游技术中,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l 根据近几年膜工业发展速度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分析预测:2005年,我国膜市场需求在5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继续保持在15左右,2015年,膜市场需求可望超过200亿元,将占到世界总量的1015。52膜分离技术的设备膜分离技术的设备53作业l 1 沉淀分级分离法中相应的分离技术有哪些,原理各是什么?它们实现沉淀分级的共同原理是什么?l 2 泡沫分离的原理是什么?在泡沫分离中,浓缩纯化和提取回收分离过程的区别有哪些?l 3 微滤、超滤、反渗透、透析、电渗析
26、方法的原理各是什么?l 4 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膜清洗的方法和预防膜污染的措施有哪些?544.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的溴化物 (CTAB)主要用于沉淀酸性多糖。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主要用于沉淀膜蛋白和核蛋白。554.5 离子型多聚物沉淀剂l是一类温和的沉淀剂,与目标蛋白成盐。l核酸(多聚阴离子):用于碱性蛋白的沉淀l鱼精蛋白(多聚阳离子):用于酸性蛋白的沉淀562 泡沫分离l2.1 泡沫分离(foam separation)l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因此又称泡沫吸附分离或泡沫分级。572 泡沫分离l2.
27、2 泡沫分离原理l根据表面吸附原理,基于溶液中溶质(或颗粒)间表面活性的差异,表面活性强的物质优先吸附于分散相与连续相的界面处,通过鼓泡使溶质选择性的聚集在气-液界面并借助浮力上升至溶液主体上方形成泡沫层,从而分离、浓缩溶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过程。582 泡沫分离l 2.3 泡沫分离设备和过程l 设备:泡沫柱和消泡器l 分离过程可分为:l 间歇泡沫分离,连续泡沫分离l 表面活性物质泡沫分离,非表面活性物质泡沫分离l 浓缩纯化泡沫分离,提取回收泡沫分离592 泡沫分离l2.4 影响泡沫分离的因素l料液性质,如pH值,离子强度,其他添加剂等l表面活性剂l操作条件,如进料浓度,气泡尺寸,气体流量l泡沫
28、柱高度602 泡沫分离l2.5 应用l2.5.1 泡沫分离的优势l 设备简单,易于放大l 操作简便,能耗低l 可连续和间歇操作l 更适合处理体积庞大的稀料液l 分离效率高612 泡沫分离l2.5.2 实际应用l细胞的收集或去除l蛋白质、多肽和酶的提取分离l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浓缩62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l3.1 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孔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l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
29、碍层,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其它组份,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63膜的概念与功能膜的概念与功能l在流体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在流体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质称为膜。质称为膜。l被膜分开的流体相物质是液体或气体被膜分开的流体相物质是液体或气体l膜的厚度应在膜的厚度应在0.5mm以下,否则不能称其以下,否则不能称其为膜。为膜。l膜在分离过程中的功能:物质的识别与透膜在分离过程中的功能:物质的识别与透过,界面,反应场。过,界面,反应场。64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l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
30、物质透过或被截留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过或被截留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程,依据滤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程,依据滤膜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故膜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故而可以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而可以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65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1.微滤微滤(Microfiltration,MF) : 以多孔细小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为推动力,使不溶性物质得以分离的操作。 可用于粒子粒径为0.1 m 10 m的过滤。 可应用于消毒、澄清、细胞收集等。如培养基液菌体分离与浓缩,产品消毒。66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2.2.
31、超滤超滤( Ultrafiltration, UF UF) : 分离介质同上,但孔径更小,可分离或浓缩粒子粒径为1nm 50 nm的可溶性物质。 适合于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浓缩,超滤亲和纯化,血浆分离,脱盐,去热原,在生物工程中应用最广。67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3.反渗透(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 渗透和渗透压:渗透和渗透压:渗透:膜(不能透过溶质)两侧压力相等时,在浓度差作用下,溶剂从溶质浓度低的一侧向溶质浓度高的一侧透过的现象。渗透压:渗透现象中,促使水分子透过的推动力。68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l
32、 反渗透:反渗透:定义:在溶质浓度高的一侧施加超过渗透压的压力,使溶剂透过膜的操作。 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孔径范围在0. 11 nm之间。3.反渗透(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693.反渗透(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 : 其基本原理为溶解扩散。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作用下,只有溶液中的水透过膜,而所有溶液中的大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及无机物全被戳留住。 主要用于海水脱盐,纯水制造以及小分子产品如乙醇、糖及氨基酸浓缩等。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70微滤 71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33、超滤和反渗透超滤和反渗透l目的:将溶质通过一层具有选择性的薄目的:将溶质通过一层具有选择性的薄膜,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膜,从溶液中分离出来。l分离时的推动力都是压强,由于被分离分离时的推动力都是压强,由于被分离物质的分子量和直径大小差别及膜孔结物质的分子量和直径大小差别及膜孔结构不同,其采用的压强大小不同。构不同,其采用的压强大小不同。l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常达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常达1 10 MPa。7273l超滤:超滤:需要增加流体的静压力,改变天然过程的方向,需要增加流体的静压力,改变天然过程的方向,才可能发生含有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溶剂流通过膜,此时才可能发生含有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溶剂流通过膜,此
34、时的推动力是流体静压力与渗透压的压差;的推动力是流体静压力与渗透压的压差;l反渗透:反渗透:过程类似于超滤,只是纯溶剂通过膜,而低过程类似于超滤,只是纯溶剂通过膜,而低分子量的化合物被截留。因此,操作压力比超滤大得多。分子量的化合物被截留。因此,操作压力比超滤大得多。l因此,超滤和反渗透通常又被称之为因此,超滤和反渗透通常又被称之为“强强制膜分离过程制膜分离过程”atmpppp0atmpppp074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4.透析:透析: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高分子溶质不能透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高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的亲水膜将溶质溶液与纯水分隔,在浓差的作用下,过的亲水膜
35、将溶质溶液与纯水分隔,在浓差的作用下,小分子溶质透向水侧,水透向溶液一侧。小分子溶质透向水侧,水透向溶液一侧。 透析膜:孔径透析膜:孔径5-10nm,实验室中常用透析袋实验室中常用透析袋 应用:脱盐,血液透析应用:脱盐,血液透析u特点:以浓差为推动力,膜透特点:以浓差为推动力,膜透过通量很小,不适于大规模生物过通量很小,不适于大规模生物分离过程,多在实验室中应用。分离过程,多在实验室中应用。75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5.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
36、分离操作。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l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阻隔作用,实现溶液的淡化和浓缩,的阻隔作用,实现溶液的淡化和浓缩,分离推动力是静电引力。分离推动力是静电引力。76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电渗析的应用:海水和苦水的淡化、废水处理,电渗析的应用:海水和苦水的淡化、废水处理,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的分离纯化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的分离纯化773.2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l6 渗透气化l利用膜与被分离有机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亲和力不同而有选择的优先吸附溶液某一组分及各组分在膜中扩散速度不同来达到分离的
37、目的.7879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技术的类型膜分离法膜分离法传质推动力传质推动力分离原理分离原理应用举例应用举例微滤微滤(MF)压差压差(0.050.5MPa)筛分筛分除菌,回收菌体,分离病毒除菌,回收菌体,分离病毒超滤超滤(UF)压差压差(0.11.0MPa)筛分筛分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回收与浓缩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回收与浓缩反渗透反渗透(RO)压差压差(1.010MPa)筛分筛分脱盐,淡水制造脱盐,淡水制造透析透析(DS)浓度差浓度差筛分筛分脱盐,除变性剂脱盐,除变性剂电渗析电渗析(ED)电位差电位差荷电、筛分荷电、筛分脱盐脱盐,氨基酸与有机酸的分离氨基酸与有机酸的分离渗透气化渗透气化(PV)压
38、差、温差压差、温差溶质与膜的亲和作用溶质与膜的亲和作用共沸物的分离共沸物的分离(如乙醇浓缩)(如乙醇浓缩)803.3 膜材料膜材料l 3.3.1 膜材料的特性膜材料的特性l 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1)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较高的压力,一般膜操作的压力范围在较高的压力,一般膜操作的压力范围在0.10.5MPa,反渗透膜的压力更高,约为,反渗透膜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2)耐高温耐高温: :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3)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
39、清洗过程中)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的水解;的水解;(4)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5)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6)成本低。)成本低。813.3.2 膜的分类膜的分类l按孔径大小:微滤膜、超滤膜、按孔径大小: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反渗透膜l按膜结构:对称性膜、不对称膜、按膜结构:对称性膜、不对称膜、复合膜复合膜l按材料分: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按材料分: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成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823.3.3 各种膜材料各种膜材料l天然高分子材料:醋酸纤维天然高分子材料:醋酸纤维l
40、有机高分子膜:有机高分子膜:纤维素酯膜、缩合系聚合物(聚砜纤维素酯膜、缩合系聚合物(聚砜类)、聚烯烃及其共聚物、脂肪族或类)、聚烯烃及其共聚物、脂肪族或芳香族聚酰胺类聚合物、全氟磺酸共芳香族聚酰胺类聚合物、全氟磺酸共聚物和全氟羧酸共聚物、聚碳酸酯;聚物和全氟羧酸共聚物、聚碳酸酯;l无机多孔膜:陶瓷膜、微孔玻璃等无机多孔膜:陶瓷膜、微孔玻璃等83不同膜材料的特点与应用不同膜材料的特点与应用膜材料膜材料应用应用特点特点醋酸纤维醋酸纤维常用作反渗透膜常用作反渗透膜也可用作微滤膜和超滤膜也可用作微滤膜和超滤膜截盐能力强,使用温度截盐能力强,使用温度和和 pH 范围有限范围有限天然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再生纤
41、维再生纤维制造微滤膜和透析膜制造微滤膜和透析膜聚砜聚砜主要用于制造超滤膜主要用于制造超滤膜适用温度及适用温度及 pH 范围范围广,但耐压能力较差广,但耐压能力较差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聚酰胺聚酰胺常用于反渗透常用于反渗透耐压能力较高,稳定性耐压能力较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好,使用寿命长。陶瓷陶瓷制造微滤膜和超滤膜制造微滤膜和超滤膜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及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及化学试剂,但造价高。化学试剂,但造价高。无机材料无机材料动态膜动态膜透过通量大,清洗容透过通量大,清洗容易,但稳定性差。易,但稳定性差。843.4 膜的结构特性膜的结构特性l孔道结构孔道结构l对称膜对称膜l不对称膜不对称膜l膜
42、的孔道特性膜的孔道特性l孔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孔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853.5 各种膜组件各种膜组件l由膜、固定膜的支撑体、间隔物及收纳这由膜、固定膜的支撑体、间隔物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一个单元。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一个单元。l目前市售商品膜组件主要有:管式目前市售商品膜组件主要有:管式、中空中空纤维纤维 、螺旋卷绕式螺旋卷绕式 、平板式平板式共同的特点共同的特点尽可能大的膜表面积尽可能大的膜表面积可靠的支撑装置可靠的支撑装置可引出透过液可引出透过液膜表面浓度差极化达到最小膜表面浓度差极化达到最小861 管式膜组件管式膜组件特点:特点: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压力损失少,处
43、理量大压力损失少,处理量大、清洗安装方便、可耐、清洗安装方便、可耐受高压,用途较板式广受高压,用途较板式广泛。泛。u结构:结构:将膜固定在圆管状支撑体上构成管式膜,管式膜并联或串联,收纳在筒状容器内即构成管式膜组件。872 平板式膜组件平板式膜组件l结构:结构:与板式换热器或加压叶滤机相似。由多枚平板膜间隔重叠加工而成,膜间衬设多孔薄膜,供料液或滤液流动。l 特点:过滤板相对独立、过滤面积大、结构紧凑、便于清洗、检修和换膜。但耐受压力低,适于超滤单元操作。883 螺旋卷式膜组件螺旋卷式膜组件l结构:结构:将两张平板膜固定在多孔性滤液隔网上,两端密封,膜上下分别衬设一张料液隔网,卷绕在空心管上构
44、成。l特点:特点: 优点:比表 面积大,结 构简单,价 格较便宜; 缺点:处理 悬浮物浓度 较高的料液 时易堵塞。89 特点是膜堆积密度大、结构紧凑,适合低粘度、渗透产量大、 浓缩倍数较低的料液处理和水处理。螺旋卷式膜组件螺旋卷式膜组件904 中空纤维式膜组件中空纤维式膜组件l 结构:结构:由数百至数百万根中空纤维膜(内径4080m)或毛细管膜(内径0.252.5mm)固定在圆筒形容器内构成。优点:比表面积最大,可方便地进行反洗,造价低,工业上普遍使用 。缺点:易堵塞,对料液要求高。91中空纤维超滤膜成套设备中空纤维超滤膜成套设备 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膜堆积密度大、产水量高、操作压力低、价
45、格低廉等特点,适合粘度较低的料液处理和水处理。 923.6 操作特性l浓度极化模型浓度极化模型l在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在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这种在膜表面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称这种在膜表面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l当膜表面附近的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当膜表面附近的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析出,形成凝胶层,这种现象称为凝溶质析出,形成凝胶层,这种现象称为凝胶极化。胶极化。93操作特性l截留分子量截留分子量( (MMCO)截留曲线:测定分子量不同的球形蛋白质或水溶性聚合物的截留率,所得到的膜的截留率与溶质分子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MMCO只是表征膜特性的一个参数,不能作 为选择膜的唯一标准。应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铜电解沉积熔炼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通信固定终端设备装调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课试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采购合同
- 银行综合员试题及答案
- 银行研发面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新员工测试题及答案
- 汨罗书法专业试题及答案
- 法律专业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竹石》教育教学课件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