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741287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_第1页
GB741287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_第2页
GB741287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B741287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畴本规程适用于繁育小麦良(原)种的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和农户繁育小麦种子。2.1 2名词讲明产地检疫指健康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选地、选种和田间、室内检验及签证。2.2健康种子指按本规程所列检验方法检验未发觉本规程第3章所列植物检疫对象的小麦种子。3.1.1 3植物检疫对象3.1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小麦矮腥黑穗病TilletiacontroversaKuhn小麦黑森痿蚊Mayetioladestructorsay毒麦LoliumtemulentumL.3.2省、白治区、直辖市补充植物检疫对象3.2.1小麦一般腥黑穗病Tilletiafoetid

2、a(Wallr)LiroTilletiacaries(DC.)Tul.小麦线虫病Anguinatritici(steinb)Filipjevetstekn.小麦全蚀病GaeummanomycesGraminis(sacc.)Arxetoliver4健康种子的生产4.1选地及土壤处理4.1.1生产地选择在无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区或轻发生地区但具有一定隔离条件的无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块。生产地确定后,种子繁育单位或农户应在播种前一月向当地植物检疫部门申请产地检疫。经审查后,填写小麦种子产地检疫申报表(表1)。表1小麦种子产地检疫申报表申报单位(户)繁育地点种植地块编号种植面积亩品种种子来源批准单位备注12

3、34567合计4.1.2在小麦全蚀病发生地区,用苯来特、粉锈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其他通过试验证实在当地有效的药剂进行土壤消毒。4.1.3在小麦矮腥黑穗病发生地区,用五氯硝基苯喷撒土壤或其他有效药剂消毒土壤。4.1.4在小麦一般腥黑穗病以土传为主的发生地区,用五氯硝基苯等药剂消毒土壤。4.2选种及种子消毒处理4.2.1生产地应选用健康种子。调入种子应附有植物检疫证书并报请当地植物检疫部门验证或复检。4.2.2泥(盐水)、机械选种以汰除菌瘦、虫瘦、毒麦粒和小麦植株的残渣碎屑。汰除物集中销毁。4.2.3在黑森瘦蚊发生地区,用甲拌磷、吠喃丹或其他通过试验证实有效的药剂进行拌种后播种。4.2.4在小麦

4、一般腥黑穗病发生地区,用拌种双、福美双、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等药剂拌种后播种。4.3生产地的防疫措施4.3.1生产小麦种子的地块与小麦田间试验地块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隔离条件。4.3.2生产地不得使用病田桔杆饲喂牲口的粪肥和用病田桔杆近制的肥料。严禁和邻近田块串灌或大水漫灌。4.3.3在小麦黑森瘦蚊、全蚀病等发生地区,采纳轮作换茬、高茬收割等措施。4.3.4在毒麦发生地区,用除草酬等除草剂防除。4.3.5生产地收成的种子必须单收、单打、单贮,并防止污染。4.3.6发生有检疫对象的植株赶忙拔除集中销毁,并通知生产单位或农户作进一步查除。5检验、签证5.1检验5.1.1田间检验:繁育单位和农户协同植检

5、部门进行。拔节、抽穗期检验小麦黑森瘦蚊、毒麦、小麦线虫病、小麦全蚀病。乳熟期检验所有对象(检验方法和田间识别症状详见附录A)。将检验结果填入小麦种子田间检验记录表(表2)。表2小麦种子田间检验记录表检检检发生情况备检验项目7验验验小麦矮腥黑穗病小麦黑森瘦蚊小麦一般腥黑穗病小麦粒线虫病小麦全蚀病毒麦检验时期日方数期法量发病发病有虫有虫发病发病发病发病发病发病毒麦毒麦株株株%株株%株株%株株%株株%株株%注拔节抽穗期乳熟期5.1.2室内检验:生产地经田间检验种子收成后,必须抽样进行室内检验(方法详见附录B)。检验结果填入小麦室内检验报告单(表3)。表3小麦室内检验报告单送检年月日检验年月日标本编号

6、检验对象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人备注5.2签证5.2.1凡两次田间检验及室内检验后均未发觉检疫对象的,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合格证见表4)。表4小麦种子产地检疫合格证单位或农户:字第号一九年度单位(户)申报第号种植地块繁育品种小麦种子亩,估量总产kg,经产地检疫未发觉检疫对象,符合小麦健康种子标准,准予作种用,特发此证。签证机关签证人年月日注:本证一式三联,第一联为存根;第二联交繁种单位(农户);第三联交种子收购部门(或用户) 本证书半年之内有效,但只限本单位(户)该批种子使用。本证不作检疫证书使 用。5.2.2在田间检验、室内检验过程中,有一次发觉带有检疫对象的,不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但种子经检

7、疫部门同意处理后,可在当地生发区使用。发生田应注意轮作倒茬,其桔杆不得作饲料,作肥料时,须经高温堆置。附录A小麦检疫对象的田间检验方法及症状识别(补充件)A.1调查方法拔节抽穗期采取逐块逐行踏查的方法;乳熟期在全国目测的基础上,对疑似发生的点片有针对性的调查。未发觉可疑对象的,采取棋盘式调查方法,5亩以下的块块取点数许多于10点;520亩的地块取点数许多于15点;2050亩的地块取点数许多于20点;50亩以上的地块取点数许多于25点;每点面积为0.51.0m2。A.2田间症状A.2.1黑森痿蚊:小麦苗期,黑森痿蚊幼虫在分桑节处为害后;小麦植株表现矮小,心叶短小或无,随后变黄枯死。小麦拔节后,幼

8、虫多数在地面上的1、2节上为害,被害植株由取食处折倒,呈祈祷状。田间检查若发觉可疑植株,剥开叶鞘检查,发觉幼虫和围蛹后,带回室内进一步鉴*A.2.2小麦矮腥黑穗病:病株矮化,在严峻为害的田块里,小麦穗头形成两层,健穗在上面一层,病穗在下面一层;病株分桑比健株多50%以上。病穗比健穗稍长、稍宽,小穗排列较紧密,并略带扭曲状,与一般腥黑穗呈疏散状又有所差异。病穗的小穗常有57个菌痿,菌痿多为圆形,不易被手指所碾碎,有鱼腥味。病穗多数籽粒变为菌痿,也有部分小穗为健穗,甚至同一粒中部分完好。A.2.3小麦一般腥黑穗病:当小麦行将成熟而健穗变黄时,病穗一样较矮,颜色较健穗深,保持灰绿色或灰白色。病穗的典

9、型特点是颖片张开,露出灰黑色或灰白色菌痿;菌痿别处有一层灰色薄膜,用手指微压,容易破裂,散发黑色粉末,此即病菌的冬抱子。菌痿有鱼腥味。病穗的籽粒多数变为痿,但也有部分小穗仍为健粒,甚至同一粒部分完好,部分有病。还有一些病粒,外表完好,状如健粒,但胚内则有抱子堆。A.2.4小麦全蚀病:拔节后,病株表现矮小,叶片稀疏,白上而下发黄极易识别。病菌侵染部位仅限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小麦灌浆至成熟期,病株早枯,穗部发白,远看与健株形成显明对比。在土壤潮湿条件下,全蚀病菌的外生菌丝在茎基12节处大量繁育,形成许许多多的菌丝结,重叠缠绕在茎基表面,形成一层黑色菌丝鞘,愈向茎的较低部位菌丝体愈紧密,颜色愈

10、深,群众称之为“黑膏药”或“黑脚”。早死病株地面的叶鞘内则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子囊壳。病株须根呈黑色,切断后可见根组织内部(根轴)也呈黑色。“白穗”、“黑膏药”和“黑根”是区别于其他根病的重要标志。发觉可疑病株带回室内做进一步鉴定。A.2.5小麦线虫病:小麦抽穗后症状专门明显,颖片张开、凌乱,穗较短小,有芒品种呈钝角状横向或扭曲。病穗绿色较健穗为深,变黄也稍脆。病穗的全部或部分籽粒变为虫痿,虫痿最初青绿色,以后变为紫褐色,外壁增厚,比表粒短而圆,坚硬而不易被掐碎。如将虫痿切开,加水一滴,稍后,即的白色丝状物游出,此即线虫。A.2.6毒表:幼苗基部紫红色,后变绿色,成株茎杆光滑坚硬,肥活田中植

11、株比小麦矮,瘠薄田中比小麦植株高。穗形狭长,穗轴平滑,两侧有轴沟,呈波浪形弯曲。每穗有819个小穗,互生于穗轴上,每个小穗26个花,排成两列,其腹面可见明显的小穗节段,小穗第一颖缺,第二颖大,长短与小穗差不多,因此,俗称小尾巴麦子。毒麦与其他近似种的区别:黑麦草小穗含715花,外辞无芒。多花黑麦草小穗含715花,外辞有长5mm!勺芒。细穗毒麦小穗含46花,颖短于小穗。欧毒麦小穗46花,颖短或等长,或长于小穗,颖有5脉,芒自外辞顶伸出。毒麦小穗含花46个,颖短或等长,或长于小穗。颖有67脉,芒自外辞顶端稍下方伸出。毒麦变种长芒毒麦,芒长,每小穗911个籽粒。田毒麦芒短,每小穗有78个籽粒。附录B

12、小麦种子抽样及室内检验方法(补充件)B.1种子抽样及筛检B.1.1抽样方法:种子入库前,抽取代表样品,带回室内进行检查。包装材料在100件以下,取一份样品;101500件,取二份样品;5013000件取三份样品;3000件以上取四份样品。散装物资以100kg比照一件运算。每份样品重1000g。B.1.2筛检:将所取样品倒入二层规格筛内(上层筛孔2.5mm;下层筛孔1.5mm),过筛后将二层筛物分别倒入两个白瓷盘内,摊开用肉眼或手持放大镜检查,最下层细小筛出物倒在黑底玻璃板上,用5060倍双筒显微镜观看。通过筛检确定是否带有菌瘦、线虫虫瘦、毒麦及小麦全蚀病病株碎屑。如发觉可疑物而肉眼不能确定的,

13、应进一步作室内检验。B.2室内检验B.2.1洗涤检验:将小麦样品按四分法提取两份试样,每份50g,分别倒入三角瓶,各加入100mL蒸馆水,用力振荡510min,再将全部洗液分别倒入清洁离心管中,以1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倒出上清液,底部的沉淀物加入1mL席尔氏液,再摇动离心管,用清洁吸管吸取悬浮液滴于玻片上,一个样品镜检5个玻片。在鉴定矮腥或网腥冬抱子时,每个样品必须测量2530个抱子,即测量冬抱子网脊的高度,胶质鞘的厚度。凡是70%以上的抱子网脊高度集中在1.52.5m,胶质鞘厚度集中在2.03.0m,应确定为矮腥,低于那个数值的应确定为网腥。检查矮腥黑穗病、般腥黑穗病冬抱子特

14、点见下表。三种小麦腥黑穗病菌的形状特点比较项目光腥网腥矮腥菌瘦麦粒状麦粒或近圆状圆形坚实网纹无有有网目大小顷无243.56网脊高度顷无0.51.51.53胶质鞘厚度gm无1.5以下24B.2.2小麦黑森瘦蚊、小麦全蚀病、毒麦、小麦线虫病的室内检验:B.2.2.1小麦黑森瘦蚊围蛹检查:围蛹色泽大小形状似亚麻种子,平均4.4mm,有的可达5.9mm,前端小、呈钝圆,后端大且具凹缘,呈不对称菱形。围蛹内含白色三龄幼虫,蛹裸式,前期乳白色,中期桔红色,后期褐黑色,有头前毛一对,专门短,前胸缘有一较长呼吸管。幼虫检查:幼虫初孵化时为红褐色,取食脱皮后变为乳白色半透亮状,纺锤形,沿背部中央有一半透亮绿色条带。围蛹里的幼虫在胸腹面有一个“Y”形骨质胸叉,此为幼虫鉴定的要紧特点。B.2.2.2小麦全蚀病拔节期调查,若发觉可疑病株,带回室内洗净泥土,将变黑的细根剪成3mm长的小段,浸入毗嚏液内快速透亮或放入苯酚、二甲苯(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