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操作方法_第1页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操作方法_第2页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操作方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一、呼吸器的技术参数:1、额定防护时间:4h2、最高工作压力:20Mpa4、储氧量:在20Mpa压力时,储氧量为540L5 、呼吸舱的有效容积:5L6 、白动补给供氧量:80L/min7 、手动补给供氧量:80L/min8、白动排气阀开启压力:400700pa9、白动补给阀开启压力:50200pa士0.21.8L/min11、吸气温度:35C+=2.5kg)15、温度范围:-20C60C16、相对湿度:0100%二、呼吸器的构造:根据呼吸器内各零部件的作用不同,呼吸器分为四大系统。分别是:壳体背带系统、供氧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冷却系统。1、壳体背带系统:上、下壳体,背带及

2、背带定位销。主要作用:、下壳体起到定位作用,呼吸器的各个零部件都是固定在下壳体上。 、上下壳体合起来以后,对呼吸器内部零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防尘的作用。2、供氧系统:氧气瓶、减压器、安全阀、报警器、限流器、肩挂压力表、手动补给阀、白动补给阀、定量孔。限流器:高压氧气通过限流器时,以1.2L/min的流量进入氧气压力表,氧气压力表大约在1min左右才能到达满压数值。减压器:减压器的作用就是将氧气瓶内的高压氧气减为中压1.9Mpa左右并连续不断地供呼吸使用。安全阀:安全阀的作用就是保护减压器,当减压器的膛室压力超出安全阀规定的压力值时(1.92Mpa),安全阀就会白动打开泄压,保护减压器不受损坏。

3、报警器:、提示报警:在氧气瓶内气体压力大于6Mpa的情况下,每开、关一次氧气瓶,都会有一声短促的报警声,提醒使用者你的呼吸器已经开始工作或结束工作。、余压报警:在使用过程中,当氧气瓶的压力剩余在46Mpa的时候,会出现一次长达30s时间报警,提醒使用者,现在氧气瓶内的氧气还能使用1h左右。定量孔:定量孔的作用就是控制氧气的供应量,通过定量孔将氧气的流量限定在1.41.8L/min之间。白动补给阀:当使用者劳动强度增大时,定量孔供应的氧气不能满足呼吸时,白动补给阀会白动打开,补充不足的这部分氧气。压住白动补给阀芯的黑色片叫“舌瓣”手动补给阀:当定量供氧或白动补给供氧系统出现故障时,使用者可按手动

4、补给阀供氧,或是在呼吸过程中,使用者出现不舒服的反应如头晕,可能是呼吸舱内储氮气过多,可按手动补给阀供氧去冲淡呼吸舱内的氮气。手动补给阀属于应急装置,按压时间一般不超过2秒,在仪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需要使用,更不能频繁使用手动补供氧。因为按压手动补给开关,供氧量是以每分钟大于80升的速度向呼吸舱内供气,造成大量氧气浪费。3、呼吸循环系统:根据气体的流动的方向,主要由:面罩、呼气阀、呼气软管、清净罐、呼吸舱呼吸膜片组包括:正压弹簧、膜片、白动补给阀、排气阀、冷却罐、吸气软管、吸气阀,最终完成一次呼吸循环,又返回到面罩。呼吸膜片组:膜片组具有三种主要功能: 、在重体力劳动呼吸时启动白动补给阀门供氧。

5、 、在呼吸舱内气体压力到达400700Pa,白动开启排气阀将呼吸舱内多余气体排出。 、由加载弹簧操纵,使整个呼吸循环系统始终保持正压。4、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由:冷却罐、冷却芯即蓝冰、排水阀组成。山西虹安HYZ4氧气呼吸器工作原理图2.7升氧气瓶T型接头三、呼吸器的工作原理:呼吸器有三大供氧方式供呼吸者使用1、定量供氧2、白动补给供氧3、手动补给供氧呼吸器工作原理图吸气阀吸气管呼吸腹片旦F吸舟仓正压弹,排气网报警器肩挂压力表呻气管冷却卸*油净曜白动补给阿工作原理图O安全阀减兀器氧气瓶气庇开关赋气卉瓦压力表打开氧气瓶开关,高压氧气进入减压器后,氧气压力被减小,以连续不断地进入呼吸舱,当使用者吸气时

6、,氧气从呼吸舱进入冷却罐,氧气经过冷却罐降温后,温度降低在v35C,然后进入吸气软管,再经吸气阀进入面罩到人体肺部内。当使用者呼气时,肺部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经呼气阀到呼气软管,再进入清净罐内与氢氧化钙吸收剂产生化学反应,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后生成新的氧气进入呼吸舱内与减压器出来的氧气二者相混合后,供使用者呼吸,完成一次循环。当使用者劳动强度增大时,呼吸量随着增加,定量供氧流量不能满足呼吸需要时,呼吸舱内气体压力不断降低,正压弹簧推动膜片,压迫白动补给舌瓣片,使白动补给阀芯开启以80L/min供氧量向呼吸舱内补充氧气;当呼吸舱内气体压力升高时,正压弹簧在呼吸舱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下被收缩,此时推动白动

7、排气阀膜片使排气阀开启,将多余气体排出。在正压弹簧、白动补给阀和白动排气阀的作用下,使整个呼吸过程中系统内气体压力总保持一定范围的正压值。当使用者进行较剧烈的运动使呼吸不畅通时,或是白动补给阀供氧出现故障时,或是呼吸舱内废气过多使人感觉有不舒服时,可按手动补给阀按钮,氧气以80L/min的供氧量进入呼吸舱补充不足的氧气。松开手动补给阀按钮,则补气停止。手动补给阀属应急装置,在仪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要随意使用。四、呼吸器使用前的检查:1、使用前必须做好以下检查: 、仪器是否经过检测到达标准随时可用状态的呼吸器 、氧气瓶压力必须在1820Mp技间 、清净罐内的氢氧化钙药品是否在有效期 、冷冻好的蓝冰

8、是否装入在冷却罐内、全面罩视野窗上是否已涂好防雾剂2、仪器使用时的检查: 、检查白动补给供氧是否正常:佩戴好呼吸器后,打开氧气瓶开关,深吸气,听白动补给阀门是否开启并发出补气声音。 、按手动补给阀按钮:是否灵活,按下时是否有补气声音,松开手是否能白动弹回关闭。 、检查白动排气阀是否正常:向呼吸器内呼气,待排气阀开启时,听有无排气声音,呼气是否受阻。 、压力表显示是否正常。五、呼吸器使用后的维护:1、呼吸循环系统部分:呼吸循环系统在清洗的时候,有的零部件可以用水直接洗,有的零部件不能用水洗。、不可用水直接洗的有:呼吸舱、清净罐内过滤垫。这两个部件不能用水直接冲洗。呼吸舱可将毛巾洗干净后拧干水,擦

9、干净内外就可以。如有必要,呼吸舱上内外两个大“0”型圈可卸下来清洗,清洗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定量孔,不要让水分溅到定量孔上。 、可用水直接冲洗的有:面罩,呼吸舱盖,清净罐,呼吸膜片组,呼吸软管,冷却罐 、在组装呼吸器时,一定要在呼吸舱的内外两个大“o”型圈及冷却罐盖上的“o”型圈上面涂抹润滑油。氧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是一种白带氧源的隔绝式再生氧闭路循环的个人特种呼吸保护装置。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4窿右的CO气体,假设这些CO气体不能及时被吸收,则会进入呼吸舱内供使用者再次吸入体内,当使用者吸入一定量的CO后,就会发生CO中毒。清净罐内所装的CO吸收剂即氢氧化钙,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吸收使用者呼出气体中的

10、CO气体,吸收剂将呼出气体中的CO吸收后,让余下的含氧气体进入呼吸舱内与减压器减压后出来的即定量供氧和白动补给供氧氧气相混合后,供使用者呼吸,如此连续循环,这就是呼出气体的再生,也就是清净罐的再生作用。化学反应原理:使用者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清净罐内的氢氧化钙药品相结合后,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热量。化学反应方程式:CQ+Ca(OH)2=CaCQ+H2O+;19.9千卡热量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热量六、氧气呼吸器席位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呼吸器席位操作前,要先对呼吸器的构造,内外所组成部件及名称,各管路供氧等情况有足够的了解、熟悉。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的组成部件及名称如下:1

11、、全面罩、半面罩:在面罩上有顶带、侧带、颈带、头带、吊带,面罩内有发话器,全面罩内面还有鼻套也叫小面罩,在半面罩下方还有排水阀按钮。2、软管:吸气软管、吸气阀、藕接管、呼气软管、呼气阀、软管固定带。3、背带:背带又分为肩带、胸带、腰带,在与下壳体连接处有背带锁销,在背带左右两边还挂有联络绳、音响信号哨、肩挂压力表、肩挂压力表固定带、与肩挂压力表连接处是高压导管、限流器、压力表上有黑色橡胶保护套。4、排水阀:排水阀按钮,按扭下面有弹簧,排水阀与下壳体连接处有固定螺丝。5、手动补给阀:手动补给按钮,在按钮下面有弹簧。6、报警哨:报警哨与下壳体连接处有固定螺丝、在报警哨上有调节芯、调节螺丝。7、上下

12、壳体:上壳体上有2个扣鼻也叫皮拉手、2个挂钩、下壳体上有2个扣圈、2个挂钩长方孔。8、呼吸舱体:、呼吸舱盖子有4个定位销,呼吸舱体有4个固定螺丝,呼吸舱与呼吸膜片连接处有1个大卡箍。 、呼吸舱右边侧面上方有2根铜管连接,小的铜管是手动补给供氧接头,有“0”型圈,大的铜管是定量供氧和白动补给供氧共用接头,有“0”型圈,铜管接头上有黑色抗旋转护套。 、呼吸舱右边侧面下方有2根软管连接,短的是呼吸舱与冷却罐连接管,与呼吸舱连接处是用卡箍固定的,长的是接呼气软管,与呼吸舱连接处也是用卡箍固定的。 、打开呼吸舱盖子,里面有清净罐,清净罐盖子是用1个定位销卡住的,盖子下方有海绵垫,底层有过滤垫。、取出清净

13、罐,在呼吸舱上层中间有定量孔,定量孔上有“0”型圈、调节氧气流量螺丝,还有一根导管连接定量孔的,在呼吸舱下层有白动补给阀、舌瓣片、白动排气阀、呼吸膜、呼吸膜圆形板、正压弹簧。 、呼吸舱内外有2个大“0”型圈。9、冷却罐:冷却罐盖、罐盖内有“0”型圈、冷却芯即蓝冰、冷却芯两端还套有黑色防震胶圈、冷却罐固定带2根、冷却罐右边与呼吸舱连接处有一根短的连接管、接口处有“0”型圈。冷却罐左边与吸气软管连接处有“0”型圈,冷却罐左边与排水阀连接处有“0”型圈。10、氧气瓶:氧气瓶压力表、氧气瓶阀门、氧气瓶固定带、氧气瓶与减压器连接T型螺钉、氧气瓶与减压器连接处有垫圈。11、减压器:减压器与下壳体连接处有3

14、个固定螺丝、减压器上有安全阀,各管路供氧接头,导管等。七、呼吸器席位操作方法也叫呼吸器故障判断在操作前,白已先把呼吸器整理好,全面罩放好在呼吸器上面。操作方法:一、从外观检查呼吸器上下壳体外面所有能看到的部件1、面罩:拿起全面罩检查5根带子是否有扭曲或是脱出,面罩上面的螺丝是否松动,面罩内的鼻套小面罩是否装好或丧失,面罩视野窗上是否有东西贴住或挡住,是否有划痕,面罩里面是否有堵塞物等。2、呼吸软管:检查呼吸软管连接处的藕接管是否缺件,呼吸软管两边的固定带是否松开。3、检查背带系统:挂在背带左右两边的音响信号哨,联络绳是否丧失,联络绳上的保险钩是否丧失,肩挂压力表是否在固定带内,压力表保护套是否

15、脱出,肩带、胸带、腰带是否扭曲,胸带、腰带两端的插扣是否丧失。4、检查呼吸器上下壳体:、手动补给阀:手动补给阀与下壳体连接处固定螺丝是否松动,手动补给按钮下面弹簧是否丧失。 、报警哨:报警哨与下壳体连接处固定螺丝是否松动、在报警哨上有调节芯、调节螺丝是否松动。 、减压器:减压器与下壳体连接处固定螺丝是否松动。 、排水阀与下壳体连接处固定螺丝是否松动。 、上壳的2个扣鼻是否扣好在下壳的扣圈内,上壳的2个挂钩是否套在下壳体的2个挂钩长方孔内。二、打开上壳后,在下壳体里面所有能看到的部件打开上壳前,应注意:在呼吸舱盖子上贴有虹安呼吸器标志,如将盖子旋动位置安装,则虹安呼吸器标志不在正面位置,是否也属

16、故障。1、检查呼吸舱体:、呼吸舱盖子4个定位销是否松开,呼吸舱体4个固定螺丝是否松动或丧失,呼吸舱与呼吸膜片连接处的卡箍螺丝是否松动或是丧失。、呼吸舱右边侧面上方两根铜管连接口上的黑色抗旋转护套是否套好在接头上,两根铜管接头螺帽是否松动,是否有“0”型圈。、呼吸舱右边侧面下方有2根软管连接口,2个卡箍是否卡在软管上,卡箍螺丝是否松动或是丧失。 、打开呼吸舱盖子,检查呼吸舱外侧的大“0”型圈是否丧失,里面清净罐盖子上的定位销是否松开,盖子下方的海绵垫是否丧失。 、取出清净罐,在呼吸舱中间有定量孔,检查定量孔是否松动,定量孔上“0”型圈是否丧失,呼吸舱内侧的大“0”型圈是否丧失。2、检查冷却系统:

17、、冷却罐固定带是否松开或扭曲。 、冷却罐右边与呼吸舱连接处是否松动,“o”型圈是否丧失,冷却罐左边与吸气软管连接处是否松动,“o”型圈是否丧失。 、冷却罐与排水阀连接处是否松动,“o”型圈是否丧失。 、冷却罐盖子是否装紧或丧失,盖子上“o”型圈是否丧失。 、冷却罐内是否有冷却芯,冷却芯两端的黑色防震胶圈是否丧失,是否将冷却芯两端巅倒位置安装。3、检查供氧系统:、氧气瓶固定带是否松开或扭曲。 、氧气瓶与减压器连接处T型螺钉是否松动或T型螺钉丧失。 、氧气瓶与减压器连接处的垫圈是否丧失,氧气瓶是否正确安装在减压器上。 、氧气瓶压力是否在1820Mp技间。、检查减压器:减压器上各管路连接处接头是否松

18、动,“。”型圈是否丧失。 、在呼吸舱下层还有呼吸膜片组、白动补给阀、舌瓣、白动排气阀、正压弹簧等。三、打开氧气瓶阀门供氧检查1、打开氧气瓶阀门后,检查报警哨是否正常,氧气瓶压力是否在1820Mpa之间。2、在减压器各管路接头处涂上检漏液,观察检漏液是否有气泡冒出,检查是否漏气。3、关闭氧气瓶阀门,检查余压报警是否正常。以上检查过程中,在检查到每一处故障时,要及时恢复好,并填写故障判断卡。故障判断卡测试步骤校正第0处故障:第1处故障:第2处故障:第3处故障:第4处故障:第5处故障:例如:第1处故障:面罩头带扭曲已恢复好或打V如呼吸器没有设故障:则在第0处故障校正下横线上填写:无故障例如:第0处故障:无故障四、用检测仪对呼吸器进行四项性能检测1、检测定量供氧流量2、检测整机气密性3、检测白动排气阀开启压力4、检测白动补给阀开启压力五、将全面罩涂上防雾剂可口述,并将全面罩套好在呼吸接头上,摆好呼吸器。最后在故障判断卡上填写:呼吸器随时可用时间:年月曰八、第九届、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呼吸器席位操作开始前,裁判会将呼吸器要拆下的部件任务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