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上交教案-(1)模板_第1页
天坛上交教案-(1)模板_第2页
天坛上交教案-(1)模板_第3页
天坛上交教案-(1)模板_第4页
天坛上交教案-(1)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天坛一、概况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历经嘉靖朝扩建和清乾隆朝改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祭坛。天坛(Temple of Heaven) 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位置位于北京外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与先农坛隔街相对也是京城中轴线的东面,内城的南郊 、 规制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占地共亩,外墙垣东西约为米,南北为米内坛墙东西米,南北米共有坛墙两重内坛也是北圆南方(分两组祭坛,郊天的圜丘和祈

2、谷的祈年殿,两组各有自己的配殿)。 、 天坛的建筑组成a .圜丘组群:圜丘坛,皇穹宇(圜丘,主体建筑由三层台基组成,祈天用圜丘坛,采用三层露天圆台皇穹宇,放先祖牌位) b.祈年殿组群:祈祷丰收用的,布局是模糊空间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c.斋宫:皇帝祭天前夕,居住持斋之所有壕沟,围墙等防御设施的固定住所d.丹陛桥(×米)e.神乐署:神乐乐队的长期住所牺牲所:饲养牺牲品的场所三、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为表现天的精神功能需要、 采用宏大的用地规模故宫×天坛×公顷,比皇帝高,创造天的气氛 、 总体布局,轴线偏东(为什么?) 、 从建筑形象表现天a.以圆象天,圜丘,皇穹宇的外

3、围墙的圆形墙,祈年殿b.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取得开阔的气势c.通过高台基(圜丘,祈年殿),重檐屋顶(祈年殿)来扩大建筑体量d.用纯净色彩表现天(蓝色) 、 创造崇天的境界提供了两个看天的视点,祈年殿和圜丘同时又用丹陛桥来连接圜丘和祈年殿,形成了一条看天的路线 、 运用了一系列象征的手法 a. 数的象征祈年殿的柱子,檐柱根(时辰)金柱根(月)同时两者又是节气,加上井口柱根(四季)为星宿圜丘台基的直径上,×丈丈,中×丈丈,下×丈丈,形成三层台基圜丘的地面铺石为,×,×,××为阳数之极 b. 几何图形的象征内外坛墙的形式是北圆南

4、方,体现天圆地方c. 方位象征 建筑,主建筑坐北朝南,最高等级,斋宫坐西朝东,次之丹陛桥,神道为正中,御道,王道分别在西东突出皇权和天的关系另牌位,版的位置 d. 色彩象征祈年殿的三重檐(蓝色)反映出天不是神圣的色彩,而是理性的光彩6、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的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占地273公顷,有四个故宫那么大。可很多人说感觉不如故宫大。其实,天坛公园所辖面积是200公顷,其余被天坛医院,崇文体育场给蚕食了。乾隆还改造了天坛的门。门关乎风

5、水,甚至关乎区域的兴旺发达。原来天坛只有一个西门(祁谷坛门),乾隆皇帝认为祭天祁谷应各走各门,故又在南边开了个门,即天坛医院的那个门。天坛的总体布局是“一条天街夹两坛”。在古代,农业和天同等重要,这种意识同样体现在了天坛里。皇帝在圜丘祭天,在祁年殿祁谷。重农重天,皇帝日子才好过。所以我们现在也在讲三农问题。北京原来没有外城的时候,天坛的位置处于南郊,所以祭天坛叫祭南郊。本来天坛的轮廓是马蹄状,现在变成了蘑菇状。一次,一位外国朋友说道,“天坛现在成了T恤衫了”。牺牲所,就是现在天坛医院所在的地方,里面还能找到一段残留的墙迹。天坛整体平面由两层围墙划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西侧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

6、牲所及舞乐人员暂住的神乐署,主要祭祀建筑则配置在内部的中轴在线,由南向北依序为圆丘、皇弯宇及祈年殿,都是中国少见的圆形建物。圆丘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是一个露天的、层层内缩的三层圆坛,以汉白玉石建成,为皇帝祭天之所在,有外方内圆两重墙与东西南北四座门。中国古代以奇数为阳,所以不论台阶、栏杆甚至铺面石块,数量上都采奇数。皇弯宇为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建,内部供奉祭祀典礼所需的“昊天上帝”牌位,采单檐圆攒尖琉璃瓦顶,殿宇由内外两圈共八根柱所撑起,结构奇巧,其外一圈环形围墙,与圆形建筑所造成的特殊回音效果,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历法融于结构的祈年殿位于北端

7、的是天坛最具代表意义且最高大的建筑一-祈年殿,它是祈求谷物丰收的祭坛,创建于明永乐年间,原是方形殿宇,于嘉靖二十四年(1夕巧年)修建时改为圆形三重檐建筑,使建筑形式更具体呈现“天圆地方”的思想内涵。在内墙范围之内,还建有皇帝祭天时暂居的斋宫,但为了强化皇帝的安全设施,斋宫四周围以深壕。祈年殿在明嘉靖年间重修时称为泰享殿,圆形攒尖屋顶以上青、中黄、下绿琉璃瓦分别代表天、地、谷,主要作为祈祷五谷丰收之所。清乾隆年间改称祈年殿,以青色代表天,故将三重檐全部改为青色。可惜光绪十五年(1889年)受雷火之灾而毁,不过因此建筑事关国运,遂依明朝形制重建。如今祈年殿前设祈年门,后为皇乾殿,左右有配殿,拥有一

8、个独立完整的领地。迥异于宫殿及庙堂的配置天坛位于北京城东南郊,在内城与外城之间,古时为一片宁静之绿野平畴,占地极广,其平面呈南方北圆的形状,即东北、西北角是圆的,东南、西南角是直的,所谓“乾圆坤方”,乾在上,坤在下,其形状隐含哲学上的意义,普遍运用到中国的印章、玉圭、坟墓及古碑,甚至于粤北客家的围龙屋上。中国坛庙形制之来源“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观察宇宙所得的概念,继而发展出祭天用圆、祭地用方的基本思想,其实,汉代的礼制建筑已有外圆内方之制,而中国重要的发明罗盘,内层有太极、五行、八卦,外层是天干、地支,仿佛就是一个圆形建物的平面图。佛教自印度传来时,盛行的“曼茶罗”代表佛教的须弥山,是一个美好境界的缩影,而中国的道教,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基本上是由虚无到丰盛,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些宗教理论都演变成中国坛庙建筑形式之指导法则。祈年殿直径26米,高度38米,坐落于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与三重檐相呼应,外观如同天和地的连结,非常和谐。顶端以金黄色宝顶作终结,落雨时,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