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矸石循环硫化床锅炉掺烧煤泥量浅议_第1页
提高煤矸石循环硫化床锅炉掺烧煤泥量浅议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煤矸石循环硫化床锅炉掺烧煤泥量浅议         摘要文章介绍济东新村电厂煤矸石循环硫化床锅炉掺烧煤泥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关键词煤矸石循环硫化床锅炉;煤泥掺烧作者简介王健,研究方向:电厂技术管理,山东济宁,272072山东华聚能源济东新村电厂配有三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济南锅炉厂生产,型号为YG-35/3.82-M7),主要燃用济二矿或济三矿的洗中煤和矸石,2008年洗中煤紧缺价格持续飙升,使电厂的燃料成本占运营成本的比例从71.6%升至74.8%。要想提高效益,节煤就成了重中之重。通过现场调

2、查,煤泥发热量14700-16800kJ/Kg,与洗中煤发热量相近,市场价格每吨要便宜150元。如果掺烧煤泥,就可节约高额的成本,效益非常可观。本文通过大量的调研咨询,结合YG-35/3.82-7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自身结构和燃烧性能特点分析,创新地提出煤泥掺烧方案。一、现状分析1.煤泥煤特性分析。煤泥是选煤厂的副产品,由煤炭、矸石与粘土混合组成,一般浓度(含固量)为72%77,含水率25%31%。颗粒直径小于0.5mm,产量约为入洗原煤的1020,是一种高浓度、高粘度的粘稠物料,其表观粘度变化较大(10104Paos),均匀混合后属于典型的非牛顿流体,流动性小、粘结性大。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3、分析。济南煤矸石循环硫化床锅炉YG-35/3.82-M7所用燃料为济三矿洗中煤和矸石,其低位发热量为12409KJ/Kg。入炉煤粒径要求13mm以下,入炉煤水分<7.5。设计循环倍率为20倍,炉膛高度达28m,截面积较小仅仅3.37m3,具有良好的混合及燃烧区域的扩展,燃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按重量计,入炉燃料仅占床料的1 3,其余是不可燃的固体颗粒,如脱硫剂、灰渣。因此,燃料进入炉膛后很快与大量床料混合,燃料被迅速加热至着火温度,而同时床层温度没有明显降低。上述分析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方案可行。二、实现煤泥掺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由于煤泥具有高水分、粒度细、持水性强、灰分高等特

4、点,必须实施技改投入,降低含水率和粘度,确保煤泥掺烧比例,达到入炉燃烧指标的要求。2.其次,针对易造成碎煤机堵塞、煤仓搭桥、给煤机断煤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实施技改投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3.保证掺烧煤泥增加的灰量正常输送。三、解决方案采用不改变锅炉炉体结构,主要通过煤泥烘干设备将煤泥烘干(一般烘干后煤泥含水量10%)后与原给煤混合在一起,通过破碎后送至锅炉进行燃烧的方案。通过购置生产能力为8±1t/h的郑州鼎力煤泥烘干机,煤泥烘干后水分控制在 8% 以下,粒度控制在 8mm 以下。四、采取的对策和措施1.充分利用厂内空地,对进场煤泥先摊薄晾晒,再通过煤泥烘干设备将煤泥烘干后煤泥呈松散

5、状态,已不具有粘结现象后,对煤泥提取样本化验含水量合格后组堆备用。2.以锅炉设计煤种特性为调节基数,以现锅炉燃用煤种特性为定量,以烘干后煤泥特性为变量,求出掺配方案为煤泥量:现锅炉燃用煤量=15。3.利用新工艺,大胆对振动筛、破碎机的筛板加装变孔自清理装置;给煤机加振打监视装置;锅炉风帽改为防磨防漏渣型;将下渣口周围的风帽制造成一体的风帽等进行了20多项技术改造,推出了5项管理革新。活动中有效利用各种图表、工具,严格按照PDCA循环的步骤,解决了系统堵煤和锅炉掺烧运行稳定的问题,达到煤泥掺烧后输煤、锅炉燃烧的稳定运行。4.将现有4根灰管在过马路后直接斜向连接至灰库底下弯头,取消所有过渡弯头,减少局部冲刷磨损,延长灰管使用寿命,保证掺烧煤泥增加的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