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消化处理试验研究_第1页
污泥消化处理试验研究_第2页
污泥消化处理试验研究_第3页
污泥消化处理试验研究_第4页
污泥消化处理试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污泥消化处理试验研究             摘要针对长春市拟建设日处理能力为39万m3一级污水处理厂投产后产生的初沉池污泥进行可消化性的研究,旨在为北郊污水处理厂提供污泥消化处理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必要基础资料。试验结果表明一级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可消化处理。消化后的污泥中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均不超过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可作为农业肥料。 关键词城市污水 一级处理 初沉池 污泥消化 Abstract: Sludge digestion experimen

2、t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primary sludge from the Changchun WTP which will be built with capacity of 390 thousand cubic meters per day to investigate the digestibility and to get information for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sludge digestion facility. The results is fair and approved that the contents o

3、f heavy metals and other hazard substances in the digested sludge is low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pollutants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sludge (GB4284-84). It will be best as fertilizer.1消化试验的工艺流程及装置本次试验采用两套消化装置,一套用来作污泥投配比试验,另一套用来作一次加泥的消化历程试验。1.1消化工艺的流程图1.2污泥消化试验装置消化装置的主体是有机玻

4、璃柱,有效容积13L,消化柱周围用电热丝加热,用继电器和节点温度计进行恒温控制,上部用泥斗加泥,下部出泥管排放消化后的污泥,柱中心装设搅拌装置,产生的气体通过消化柱上端出气管进入集气瓶,从集气瓶出来的气体经过气体流量计随时记录产气量。在消化柱内设玻璃连通管用做观测柱内液面高度和测定pH值。2试验内容、方法及条件试验污泥是取自截流污水沉淀试验每天排放的新污泥。2.1投配比试验消化柱首次加泥13kg,待污泥培养接近成熟后开始每天按投配比例加泥,排泥量按投加量及消化柱的玻璃连通管的液面严格控制。柱内保持恒定泥量,随时观测柱内温度和产气状况,柱内不断均匀搅拌,速度为20r/min。2.2消化历程试验一

5、次性加泥13kg,中间过程不加新泥也不排泥。2.3主要分析项目含水率、pH、VSS、碱度(抽测)、产生的气体测定CH4、CO2、CO、H2。表1消化试验控制条件投配比试验(柱)消化历程试验(柱)4%投配率5%投配率首次投泥量/L131313每日投泥量/mL520650投加时间每日一次每日一次控制温度/33±0.533±0.533±0.5搅拌方式连续连续连续消化前后污泥取样量/g2020203主要考察的内容3.1投配比试验(柱)初沉池污泥消化前后含水率;不同投配比情况下的产气量;气体成分含量;污泥消化率;单位污泥产气量(L/L);初沉池污泥VSS平均含量(g/L)。

6、3.2消化历程试验(柱)考察消化过程中pH变化;产气量的变化情况;污泥消化周期。4试验运行情况4.1污泥投配比试验(柱)柱从8月22日装泥,直到8月30日前为污泥培养阶段。在此段时间内pH在5.56.8之间,产气量很少,从8月31日起产气量逐渐增加,9月1日开始向柱内进泥和排泥,到9月5日产气量基本平衡,其pH迅速提高到7.2以上,9月9日气体成分分析结果也可看出甲烷比例已达到43%以上。说明厌氧消化的两个阶段兼性厌氧菌和甲烷菌的代谢达到平衡,消化正常运行。从9月9日到9月21日,按4%投配比共运行16天。柱从9月26日重新装泥,至10月6日10天时间为污泥培养阶段,在此阶段内pH在5.55.

7、8之间,产气量很少,从10月7日产气量增加,同时进行5%投配率的进泥和出泥,到10月9日产气量已达到平衡,柱内pH上升到7.2以上,10月9日气体分析结果甲烷比例已达到77%,说明代谢平衡,消化正常。从10月9日开始,到11月7日结束,正常运行29天。4.2一次投泥消化历程试验柱从9月13日加泥,至10月10日基本不产气,共运行28天,每天测定柱内pH值并记录产气量,监测碱度变化。5试验结果统计及分析(见表2)表2污泥消化试验结果统计表投配比试验消化历程试验柱柱4%投配柱5%投配92.6325.597.27.77.15碱度/mg/L2 3002 4002 700污泥消化率/VSS%48.454

8、8.5635.48日平均产气量/L/d10.8113.30单位污泥产气量/L/L20.7920.46单位VSS产气量/L/g1.061.02美国污水处理厂设计手册(0.50.75)分解单位VSS产气量/L/g2.182.10美国污水处理厂设计手册(0.871.12)单位污泥VSS量/g/L19.6520.13VSS负荷/g/(L . d)0.791.01 . d),大于4%投配比0.79g/(L .表3气体成分分析表日期柱日期柱4%投配比CH4/%CO2/%N2/%H2CH4/%CO2/%N2/%柱5%投配比从本次试验两种投配比率单位VSS产气量看,均高于美国污水处理厂设计手册所提出的值。另外

9、VSS产气量和分解单位VSS产气量均高于美国污水处理厂设计手册所给的值,基本原因是美国污水处理厂污泥是混合污泥,本次试验是初沉池污泥。5.2污泥消化历程试验结果分析柱进行消化历程的试验,考察整个污泥消化周期,并了解污泥消化各时期产气及pH值变化规律。图1和图2为全程消化过程产气量和pH值变化曲线。图1消化历程产气量曲线图2消化历程pH变化曲线整个产气过程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产气量达到高峰前,产气量逐日增加。消化过程由酸性发酵向碱性发酵阶段过渡,开始阶段pH值低,酸度高,后一阶段碱度升高,pH值升高到7以上,产气高峰过后实际上柱内有机物含量下降,营养不再过剩,产气量逐日下降,当泥中可分解的有机物

10、消耗将尽以后,产气消化过程结束。可见消化周期为28天29天。从产气量变化曲线中可以看出消化12天左右产气量达到高峰,pH值在7.5左右产气量最大,说明甲烷菌消化控制pH在7.5左右最为适宜。开始阶段抽测的碱度为170mg/L,后一阶段抽测的碱度为2 700mg/L。分析结果可见前一阶段CH4含量低,N2含量高,中后期CH4含量高,CO2和N2含量低。         6消化后污泥毒害物质含量的测定对消化后污泥中的毒害物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监测,结果见表4。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长春市污水厂消化后的污泥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农用

11、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污泥中N、P含量较高,重金属和其它毒害物质均较低,因此可作为改良土壤用。表4污泥样品检测结果7.43.083未检出14 570P/mg/kg2 689.62 627.04 710.53 324.414.5137污泥消化试验结论(1)长春市伊通河截流污水一级处理的污泥可以消化处理。沉淀污泥有机物含量较高,VSS含量达到50%左右,单位污泥VSS可达到20g/L左右。(2)污泥的可消化率较高,可达到48%以上(按VSS计)。(3)单位污泥的产气量较高,可达到每升湿污泥产气20L左右(投配率4%5%)。(4)单位VSS的产气量较高,可达到1L/g左右。(5)试验4%投配率污泥负荷为0.79g/(L . d),5%投配率为1.01g/(L . d),产气运行良好,可作为污泥消化设计的参考。(6)污泥采取中温消化33±0.5是可行的,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