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翠鸟移巢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_)     爱之,恐坠,稍下作巢(_)2翻译下列的句子。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_3从文章看,翠鸟爱孩子的结果是被人偷走了小鸟,由此可知,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_。2.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

2、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cí):祭祀。舍人: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卮(zh)酒:一杯酒。卮,酒器。1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2本文选自_。3解释加点字的字义。  (1)蛇固无足(_)   (2)子安能为之足(_)  (3)遂饮其酒(_)   (4)终亡其酒(_)4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5请你翻译下面的句子。(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_(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_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写得恰到好处,何必画蛇添足,再加几句呢?B.曲阜孔府的建筑,雕梁画栋,十分壮观。C.他答应我的事至今没有兑现,怕只能画地为牢了。D.对古典文学缺乏修养,勉强作旧体诗,往往画虎类犬、不伦不类。7这则寓言告诉人们:_3. 课外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4、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 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2解释“之”字在句中的意思。(1)反归取之。(_)(2)何不试之以足。(_)(3)至之市而忘操之。(_)(_)3翻译下列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宁信度,无自信也。_4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4. 文言文阅读。动筒问难(选自太平广记)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

5、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6)中大笑。博士无以对。注释:动筒:人名。国学:国子监。本句后面的“博士”指的是国子监的学生。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着冠:成年。岂合:怎么能。 坐:通“座”。1解释下列加点词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 达者七十二人:_经传无文:_ 博士无以对:_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2)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_3本文后面说“坐中大笑”,人们大笑的原因是什么?答:_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答:_5.

6、 文言文阅读。1王行思爱马1 有富民王行思,尝养一马,甚爱之,饲sì秣mò甚于他马。2 一日乘往本郡,值夏潦lo暴涨。3 舟子先济jì马,回舟以迎行思,至中流,风聚起船覆fù。4 其马自岸跃入骇hài浪,接其主,苍茫之中,遽jù免沉溺。字词解释:尝:_ 甚:_ 秣:_   值:_  潦:_   济:_   覆:_   骇:_2马啮niè盗髻jì1 董熙载应友人延,至其家豪饮。自午及薄暮,已酩mng酊dng醉

7、矣。2 友人留其宿,熙载曰:“毋wú庸,吾尚可乘马返家。”3 时月黑风骤,未几醉而堕马,僵仆道边,马缰持于手。4 忽有盗过,自喜曰:“天赞我也!”遂尽解其衣,又欲盗其马。5 方俯身执缰,马遽jù啮其髻,竭力挣扎而不得去。6 待熙载醉醒,尽复取所失物,马乃纵盗。字词解释:延:_  薄:_酩酊:_  毋庸: _ 尚: _   骤:_ 未几: _  赞: _方:_  俯:_   遽:_ 髻:_

8、乃:_ 纵:_3“的卢”救主1 刘备屯兵樊fán城,时荆jng州刺史刘表礼焉,然不甚信用。2 表尝延备赴宴,其下蔡瑁mào等欲因取备。备觉之,佯yáng如厕,潜遁去。3 其所乘马名“的dì卢”。备骑“的卢”走堕duò城西檀tán溪水,溺不能出。4 备亟jí曰:“的卢,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yng三丈,遂得以过水。字词解释:屯:_ 延:_ 因:_   佯:_  如:_   遁:_   堕:_  

9、60;亟:_  踊:_4越人道上遇狗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掉尾人言曰:“我善猎,与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归,食sì以粱肉,待之礼以人。狗得盛礼,日益倨jù,猎得兽,必尽啖乃已。或嗤ch越人曰:“尔饮yìn食sì之;得兽尽啖,将何以狗为?”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狗怒,啮niè其首,断其领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huàn狗,而与狗争食,几何不败也!字词解释:掉:_  引:_ 俱:_  粱: _ 倨: _   啖:_ 

10、已:_  与:_啮:_  领:_ 豢:_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5在生活

11、中你遇到过像楚国人那样的人或事吗?请举例说说(不超过200字)。_。7. 阅读天地。两小儿辩日(课内阅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汤”的意思是_,由此可以推测“赴汤蹈火”的意思是:_。3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翻译这句话)_4从“孔子不能决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_的人,论语中的“_”说的就是这种品质

12、。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国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赠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患:担忧。独:独自。下帷绝编:这是两个勤学的故事。“下帷”指东汉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即孔子的“韦编三绝”。迫(dài):到;等到。倍诵:“倍”通“背”,“背诵”的意思。咏:吟咏。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或中夜不寝时或:&

13、#160;_(2)众兄弟既成诵既: _(3)迨能信诵乃止乃: _(4)温公尝言尝: _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众兄弟既已成诵 书不可不成诵B.或在马上 或中夜不寝时C.迨能倍诵乃止 乃终身不忘也D.咏其文、思其义 思而不学则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_(2)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_9. 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1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你还知道出自这本书的一个故事:_。2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去:_  及:_ 汤:_孰:_  决:_ 知:_3翻译下列句子(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10.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父善游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

15、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注释遽:就。任:对待。悖;违反常理,错误。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义项。(1)父善游(_)A善良,慈善   B熟悉   C擅长,长于 D容易,易于(2)见人方引婴儿 (_)A方向,方位   B正,正在   C方法,计策   D才,刚刚(3)人问其故  (_)A事情,事故   B所以,因此 C牧意,有意 D缘故,原因2下对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故事中的要把婴儿往江中投的人,做事违

16、背了常理。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遗传的。C.不能把婴儿等同于其父亲,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孩子父亲善游,孩子长大也可能善游,但不能把可能当作必然。3翻译下面句子。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_11. 阅读短文。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下列句

17、子中加点的字。(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_(2)何不炳烛乎?_(3)臣闻之_  (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_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阳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3翻译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2. 课外阅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

18、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孤:幼年丧父。资:财务,钱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以:用办法。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书:写。闾(l)里:街坊,乡里。1结合语境和注释,理解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孤:幼年丧父。   资:财务,钱财。B.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以:用办法。  以:原因。C.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惟:只是。   务:致力,从事。D.及其稍长,而家无

19、书读。2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关成语。(1)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_(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_3“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_4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自幼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邻里街坊都有藏书,慷慨借给他阅读。D.他刻苦读书,心无旁骛。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哄骗)云“不见”。嘿(同“默”)然大喜,赍(j,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1下列划线字注音及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螳螂执叶伺蝉(sì,等待)     遂于树下仰取叶(zhú,就)B.扫取数斗归(sh,好几)      汝见我不(fu,同“否”)?C.乃厌倦不堪(kn,能忍受)   妻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