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污水BOD与COD关系的探讨_第1页
城污水BOD与COD关系的探讨_第2页
城污水BOD与COD关系的探讨_第3页
城污水BOD与COD关系的探讨_第4页
城污水BOD与COD关系的探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污水BOD与COD关系的探讨摘要:从BOD与COD的构成及降解动力学出发,探讨了BOD与COD的相关关系,得到了BOD5与COD的相关模型。应用某城市污水的实测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适用性。提出并讨论了当量耗氧系数和城市污水最大BOD5/COD之值。1前言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是用来表明废水特性,评价废水处理构筑物效率的重要指标。COD是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水中有机物氧化为简单稳定的无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其测定历时短,不受毒物限制,测定设备简单易于普及。BOD表示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代谢所消耗掉的溶氧量,它间接地表示了水中

2、可生化有机物的量。尽管BOD作为评价有机污染和生物处理构筑物性能的综合指标已被广泛采用,但是它测定所需历时长(一般用5日计为BOD5),不能及时迅速地反映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情况,测定条件又要求严格,且易受到水中毒物、营养条件以及菌种的干扰,因此不易操作分析。近年来,诸多环境学工作者在快速测定BOD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以30CBOD代替BOD51,用固定化微生物传感器测定BOD2等;另一方面试图寻求废水中BOD5与COD之间的相互关系35,以期能根据测得的COD值和其相关方程预报出BOD5的值。本文拟从BOD与COD构成和降解动力学出发,对BOD与COD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求得城市污水BOD5与

3、COD的关系模型。2BOD、COD特点的分析COD组成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污水中许多能被重铭酸钾氧化的有机化合物,不一定能被生物化学作用氧化,某些无机离子如硫化物、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亚铁离子等可被重铭酸钾氧化,却不能被BOD实验测定出含量来。因化COD值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物质(CODNB)和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CODB),表示成关系式为:COD=CODB十CODNB(1)CONNB与COD分析以往对BOD5和COD相关性的研讨中,大多是假设COD中的CODNB为常数。这一假设显然不符合实际,从普遍意义上讲CODNB不可能是常数,而是一个时间序列的随机变量。对于同一种

4、废水、在同一断面取样,取样的时刻、取样时的外部条件、测定中的误差以及测试反应进行的程度等会使COD值具有随机性,从而使CODNB也具有随机特性,但并不意味着两个值完全不具有确定性。如前述,CODNB无非是由两类物质造成,即不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不能被生物所利用的还原性无机盐。就工业污水而言,如果生产工艺流程固定,生产的产品、原料和生产条件相同,那么污水中COD的相对组成应该是稳定的,即CODNB/COD的比值应保持不变。对于某一地区的生活污水而言,由于生活习惯、生活条件、食物结构变化不大或基本相同,那么排出的生活污水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相对组成应该是稳定的,即是CODNB/COD的比值也应

5、保持为常数。按照这一原则,假定:CODNB=KCOD(2)BOD与COD的分析BOD与COD的关系,可根据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生物化学过程加以分析,如图1。作为微生物营养基质、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COD),一部分通过微生物的呼吸代谢(异化作用)被氧化分解为无机物;另一部分通过合成代谢(同化作用)成为细胞物质,即表现为合成细菌体Ma,而Ma一部分通过内源呼吸而无机化,另一部分则表现为菌体的增殖。因此实际上BODUwCODB,而应CODB,且应有如下关系:污水中的Yl行内阙+图1有机物降解模式BODU=ACODB+BC-CODB=(A+BC)CODB(3)式中BODU总生化需氧量CODB可被微生

6、物降解的化学需氧量A呼吸代谢氧化有机物的比例系数B合成代谢氧化有机物的比例系数C内源呼吸氧化细胞物质的比例系数3COD与BOD5的相关关系3.1相关方程有实验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基质的降解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模式来描述,亦即有dc/dt=-KCC(4)dl/dt=-KLL(5)式中CCODB的浓度LBOD的浓度t时间在只要满足有氧条件、有机物质参与生化反应这一概念下,反应器内剩余系式:工人1一一一一灯)式中有机物在生物降解时伴随的耗氧当量系数由式(6)得:lima=limJ-*OO8BOD和剩余COD量的降解,应存在如下关LoG(7)式中Lo、Co生化反应开始时CODB与BOD的浓度因此有,在反应

7、进行得很彻底时:BODua=COD;又因BOD$=BODu(l-c-54)(8)(9)由式(1)和(2)得:CODB=(1-K)COD(10)将式(9)、(10)代入式(8)得:=BOD$a=(1-K)*GOD即BOD5=(1勺)COD(11)令Kf=&(1-K)(l-eT4),则得t*ODS=K/COD(12)1COD与BODb溺定值序号CODbod5序号CODBOD,1627.63607370.91802555*5340504.02903238.11259383.02104437,828010372.42005300.018011324,01626457.028。COD(mf/L)图2CO

8、D与BOD匚的回归关系5表i为重庆市某污水干管总排放口处的实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上述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直线方程为:BOD5=0.57COD(13)回归直线如图2所示。3.2直线回归方程的检验在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后,其规律性强不强以及能否利用它来根据COD的测定值预报BOD5彳!?是这类回归经验方程实用性好坏的关键。因此,必须通过对回归直线方程进行假设检验,即检验线性回归模型是否成立,而最终归结为回归系数的检验。根据数理统计知,检验线性回归的方法是:给定显著水平a,计算得:aj7二户,七3;(14)的数值,若|T|ta/2ZMU认为线性回归显著。式中T统计变量-回归系数的无偏估计值Xi自

9、变量实测值自变量算术平均值S*一方差的无偏估计值ta/20)自由度为(n-2)的t分布n子样容量2城市污水BOD.实测值与预报值比较序号实测值(tng/L预测值(mg/L)绝对设墓(mg/L)相对谡差(%)I360357.732.270.62340316.642136&93125135.72-10.72一8.64280249.5530.4510.95180171.09.05.06280260.4919.517.07180211.41一31,4117.58290287.282.720.99210218.31一8.311%010200212.27-12-2716*111162184.68-22.6

10、8-14,0平均0.17-3-7此处,取a=1%经计算T=4.9431,查表ta/2(9)=3.24986因为Tta/2(9)所以线性回归显著。BOD5与COD两者线性相关性很好。研究废水BOD与COD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的目的之一,是利用易测的COD指标来预报废水的BOD5。如表2所示城市污水BOD5的实测值与预报值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预报的最大绝对误差为-31.41mg/L,最大相对误差为-17.5%;平均绝对误差为0.17mg/L,平均相对误差为-3.7%o因此可以认为预报的精度较高。4讨论耗氧当量系数a的意义由式(3)和式(7)有:一G(1小和)_G4+3C),Gdf)=G(lr”1小

11、叼(15)=(A+EC)匕夫式(15)说明,耗氧当量系数a是呼吸代谢、合成代谢和内源呼吸代谢的综合指标,是随生化反应进程历时变化的一个过程变量,它与BOD和CODB的反应速度常数有关,表达了BOD与COD之间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关于BOD与COD的简单常数比例关系。而系数A、B、C是一种描述物质比例关系的状态量,因此a把过程量和状态量联系了起来。仅当BOD和CODB的反应速度常数相等(KL=KC)时或者反应历时足够长时,它才在数值上等于呼吸代谢氧化比例系数加上合成代谢氧化比例系数与内源呼吸比例系数乘积的和,并且对于同一种污水才可能是常数。也就是说不同污水具有不同的BOD与CO

12、D比例关系,是由于所含有机物的性质和数量不同,以及反应器内微生物生长状况、生化反应过程和微生物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产生的。关于最大BOD5/COD的值由前面分析知:BOD5G4+B.C).ca-mCOD;=(A+B*C)(1-)(16)CODCODbBOD,BOPsCODCOD;=(A+5CXl-eO(17)由此可见,BOD5/COD的值直接与BOD的降解速率常数(KL)有关,也与A、B、C代谢常数有关。这些系数可以通过平行的间歇式生化培养实验来确定,在20c下连续培养20d以上,逐日测定其同一份培养液的COD和BOD并分析培养液的组份,回归有机物降解过程线确定KL和比例系数A、B、C值。对于城市污水,一般认为A=1/3、B=2/3、C=0.87,在20c时KL=0.23贝UBOD5/COD的最大值为0.593,本试验测得的BOD5/COD最大值为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