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本科课程教案第1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动物生物化学的概念;2 熟悉动物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3 了解动物生物化学的开展简史;4 了解动物生物化学与动物生产和动物健康的关系;5 掌握动物生物化学的学习方略。重点、难点重点:动物生物化学的概念。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课前认识5分钟;2动物生物化学的涵义15分钟;3动物生物化学开展简史35分钟;4动物生物化学与动物生产和动物健康15分钟;5动物生物化学学习方略15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2 讲
2、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什么是动物生物化学,其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2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参考资料1美 路易斯N. 马格纳. 李难,崔极谦. 王水平译. 生命科学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2郑集. 中国早期生物化学开展史.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93美 加兰E. 艾伦. 田洺译. 20世纪的生命科学史.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2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 掌握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概念与特征;重点、难点重点: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难点:肽键,二
3、面角,-螺旋和-折叠结构。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动物生物化学的概念5分钟;2讲述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0分钟;3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性质25分钟;4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45分钟;5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对照蛋白质结构模式图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蛋白质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执行什么功能?2 自然界存在多少种编码氨基酸,怎样对其进行分类?3 肽键有什么特点,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什么影响?4 -螺旋和-折叠结构有什么特点?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4、.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李庆章, 吴永尧. 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20043阎隆飞, 孙子荣. 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结构.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3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 熟悉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蛋白质的理化性质;3 了解蛋白质别离纯化与测定技术。重点、难点重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难点: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变性与复性。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三维结构5
5、分钟;2讲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0分钟;3讲述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0分钟;4讲述蛋白质的理化性质20分钟;5介绍蛋白质别离纯化与测定技术20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2 讲授重点内容;3利用Flash动画演示蛋白质变性与复性过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作业布置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高级结构与蛋白质功能有何关系?2 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蛋白质有什么特点,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3 蛋白质有哪些重要性质可用于别离、分析和鉴定?利用这些性质建立了哪些别离、分析和鉴定方法?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
6、2阎隆飞, 孙子荣. 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结构.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3汪玉松, 邹思湘, 张玉静. 现代动物生物化学.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4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三章 核酸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核酸的一级结构;2 掌握DNA的结构与功能;3 掌握RNA 的结构与功能。重点、难点重点:核酸的一级结构, 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难点:核酸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DNA双螺旋结构。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由蛋白质一级结构引出DNA一级结构5分钟;
7、2讲述DNA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45分钟;3讲述RNA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35分钟;4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图片增加学生对核酸结构的感性认识;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是什么?2 试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P.C. Turner.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 科学出版社. 第二版,20043Lodish H, Berk A, Zipursky SL, Matsudaira P. Molecular Cell Biology. Fourth ed
8、ition. NY: Freeman, 2000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5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三章 核酸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2 熟悉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3 熟悉核酸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4 了解DNA一级结构测定与DNA 的化学合成。重点、难点重点: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难点:DNA的变性、复性,DNA的溶解温度。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DNA的二级结构5分钟;2讲述基因及基因组的概念15分钟;3讲述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10分钟;4讲述DNA的变性与复性30分钟;5介绍核酸酶和限制性内切酶的作
9、用10分钟;6介绍DNA一级结构测定与DNA化学合成15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2 讲授重点内容;3利用Flash动画演示DNA变性与复性过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作业布置1 什么是DNA变性?简述影响特定核酸分子Tm 的因素?2 什么是基因与基因组?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P.C. Turner.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 科学出版社. 第二版,20043Brown T A. Genomes. NY: Wiley, 1999.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6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四章 酶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酶催化反
10、响的特征;2 了解酶的命名和分类;3 熟悉酶的组成与辅酶。重点、难点重点:酶催化反响的特征,酶的组成与辅酶;难点:酶催化反响的特征。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引出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5分钟;2讲述酶催化反响的特征15分钟;3讲述酶的命名和分类10分钟;4讲述酶的组成15分钟;5介绍维生素与辅酶40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2 讲授重点内容,举例说明维生素的作用以及其与辅酶的关系。作业布置1 简述酶和一般催化剂的共性及特性。2 酶分哪几类?说明酶的国际命名法与酶编号的原那么。3 举例说明维
11、生素的辅酶辅基形势及其主要功能。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陈石根, 周润琦. 酶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3袁勤生. 现代酶学.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7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四章 酶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 掌握酶的作用机理;重点、难点重点:酶的活性部位和必需基团,酶作用的专一性机理;难点:酶作用的诱导契合学说。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酶的组成与辅酶5分钟;2讲述酶的活性部位和必需基团20分钟;3讲述酶
12、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5分钟;4讲述酶作用的专一性机理30分钟;5介绍酶作用的高效性机理15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2讲授重点内容;3利用Flash动画演示酶作用的专一性机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作业布置1 酶作用的专一性假说有哪些?各自要点是什么?2 酶原及酶原激活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3 什么是酶的活性部位?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陈石根, 周润琦. 酶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3袁勤生. 现代酶学.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8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四章 酶教学目
13、的和要求1 掌握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规律及其机理;2 了解几种重要的酶;3 了解酶的别离纯化和活力测定。重点、难点重点: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规律及其机理;难点:米氏常数的意义,抑制剂对酶促反响速度的影响。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酶作用的专一性机理5分钟;2讲述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及其机理50分钟;3介绍几种重要的酶20分钟;4介绍酶别离纯化和活力测定知识10分钟;5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及其机理;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有
14、哪些?2 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3 何谓同工酶?举例说明其分子结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4 何谓共价调节酶?举例说明其如何通过自身活性的变化实现对代谢的调节?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陈石根, 周润琦. 酶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3袁勤生. 现代酶学.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9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五章 生物氧化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生成ATP的氧化体系和其他生物氧化体系;2 了解生物能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重点、难点重点:氧化磷酸化,NADH呼吸链和FADH2电子传递链;难点:氧化磷酸化的作
15、用机理。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总结前面静态动物生物化学内容,引出生物能学5分钟;2介绍ATP是生物体通用的能量货币10分钟;3讲述氧化磷酸化及其作用机理40分钟;4讲述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作用20分钟;5介绍其他的生物氧化体系10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氧化磷酸化作用及其机理;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什么是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2 简述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3 细胞液中产生的NADH是如何氧化的?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
16、,20052郑集, 陈均辉. 普通生物化学.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Reginald HG, Charles MG. Biochemistry, 2nd ed, 1999, by Harcourt Inc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0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六章 糖代谢教学目的和要求1重点掌握糖酵解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重点、难点重点:糖酵解途径;难点: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 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生物能学的相关知识5分钟;2介绍食物中糖的来源10分钟;3介绍糖的主要生理功能10
17、分钟;4讲述糖酵解途径及其能量变化过程40分钟;5糖酵解的调节和生理意义20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糖无氧酵解过程;2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写出糖酵解途径及其关键酶?2试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Berg JM, Tymoczko JL, Stryer L. Bio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NY: Freeman, 20023林雪松, 韩德文, 张悦. 医用生物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1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六
18、章 糖代谢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糖的有氧分解途径;2 重点掌握磷酸戊糖途径。重点、难点重点:糖的有氧分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难点:糖的有氧分解途径中能量流动过程。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糖酵解途径,引出糖的有氧分解过程5分钟;2讲述柠檬酸循环及其能量流动过程40分钟;3介绍柠檬酸循环的调节10分钟;4讲述磷酸戊糖途径20分钟;5介绍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及其意义10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糖的有氧分解过程和磷酸戊糖途径;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写出糖的有氧分
19、解途径,并计算1mol葡萄糖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生成多少ATP?2 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Berg JM, Tymoczko JL, Stryer L. Bio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NY: Freeman, 20023林雪松, 韩德文, 张悦. 医用生物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2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六章 糖代谢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糖的异生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2 熟悉双糖和多糖的分解与合成。重点、难点重点:糖异生作用;难点
20、:糖异生过程。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反刍动物体内糖的来源引出糖异生10分钟;2讲述糖异生过程30分钟;3讲述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10分钟;4讲述双糖和多糖的分解与合成过程30分钟;5课后小结10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糖异和双糖和多糖的分解与合成过程;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丙酸如何异生成葡萄糖?2 总结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和糖异生之间的相互关系。3 写出糖原分子中葡萄糖残基的连接方式。4 糖原降解成游离的葡萄糖需要什么酶?糖原合成需要哪些酶?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
21、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Berg JM, Tymoczko JL, Stryer L. Bio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NY: Freeman, 20023林雪松, 韩德文, 张悦. 医用生物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3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七章 脂代谢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脂肪的分解代谢;2 掌握酮体的代谢及其利用。重点、难点重点:脂肪分解代谢过程;难点:脂肪酸氧化过程以及能量变化过程。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简单介绍脂类的分类5分钟;2讲述脂肪的
22、分解10分钟;3讲述脂肪酸的氧化过程以及其过程中的能量变化40分钟;4介绍脂肪酸的其他氧化方式5分钟;5讲述酮体的生成与利用25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脂肪酸氧化过程;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试述脂肪酸氧化过程,并计算1mol 16C的棕榈酸彻底氧化分解可生成多少mol ATP?2 酮体生成有何生理意义?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Reginald HG, Charles MG. Biochemistry, 2nd ed, 1999, by Harcourt Inc3沈同, 王镜岩.
23、生物化学.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4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七章 脂代谢教学目的和要求1重点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2熟悉甘油磷脂、鞘磷脂和糖脂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重点、难点重点:脂肪的合成代谢;难点:饱和脂肪酸合成过程。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脂肪分解代谢,引出脂肪合成代谢5分钟;2讲述脂肪的生物合成过程30分钟;3介绍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10分钟;4介绍脂肪酸碳链的延长10分钟;5介绍脂肪代谢的调节10分钟;6介绍甘油磷脂、鞘磷脂和糖脂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20分钟;7课后小结5分钟
24、。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2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合成脂肪需要哪些原料和能源物质?它们分别来自哪些代谢途径?2胆固醇在生物体内有哪些生物转变?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Reginald HG, Charles MG. Biochemistry, 2nd ed, 1999, by Harcourt Inc3沈同,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5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八章 含氮小分子代谢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蛋白质的营养功能;2重点掌握
25、氨基酸的一般代谢;3熟悉个别氨基酸的代谢。重点、难点重点:蛋白质的营养功能,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难点: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尿素循环。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总结糖、脂类物质代谢,引出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代谢5分钟;2讲述蛋白质的营养功能,强调概念10分钟;3讲述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25分钟;4讲述氨的代谢去路和-酮酸的代谢去路30分钟;5介绍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5分钟;5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尿素循环过程;2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有哪些种?其中哪一种最重要?2 写出
26、尿素合成的全部反响过程。3 氨基酸脱掉氨基后碳骨架的代谢去路有哪些?4 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和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各是什么?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李庆章, 吴永尧. 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20043Reginald HG, Charles MG. Biochemistry, 2nd ed, 1999, by Harcourt Inc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6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八章 含氮小分子代谢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氨基酸的生物合成;2掌握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和核苷酸的合成代谢;3了解核酸的酶促降解,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重点、难点重点
27、: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引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5分钟;2讲述氨基酸的生物合成30分钟;3讲述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和核苷酸的合成代谢30分钟;4介绍核酸的酶促降解10分钟;5介绍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10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氨基酸生物合成过程;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分解的大致过程如何?其分解的终产物有哪些?2 嘌呤环与嘧啶环上各原子的来源如何?它们合成的共同原料是什么?3
28、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大致过程如何?4 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大致过程如何?5 写出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反响。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李庆章, 吴永尧. 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20043Reginald HG, Charles MG. Biochemistry, 2nd ed, 1999, by Harcourt Inc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7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DNA的半保存复制和DNA生物合成过程;2 掌握参与DNA生物合成的酶;3 熟悉DNA的损伤与修复;4 熟悉体内DNA的重组过程。重
29、点、难点重点:DNA的半保存复制,DNA的生物合成过程。难点:随后链的复制,冈崎片段。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总结动物生物化学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内容,引出信息流的知识5分钟;2讲述什么是DNA的半保存复制及其发现过程15分钟;3讲述参与DNA生物合成的酶15分钟;4讲述DNA的生物合成过程30分钟;5介绍DNA的损伤与修复过程15分钟;6介绍体内DNA的重组过程5分钟;7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DNA半保存半不连续复制过程,DNA损伤与修复过程;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何谓DNA
30、的半不连续复制?试述冈崎片段的合成过程。2 DNA复制时双链是如何解开的?3 哪些因素能引起DNA变性?生物机体是如何修复的?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P.C. Turner.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 科学出版社. 第二版,20043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Raff M, Roberts K, Walter P.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Fourth edition. NY: Garland Science, 2002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8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九章 核酸
31、的生物学功能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RNA生物合成的模版和酶;2 重点掌握转录过程,3 熟悉真核生物RNA转录后的加工。重点、难点重点:RNA生物合成的模版和酶,转录过程。难点:转录过程。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回忆DNA复制过程5分钟;2讲述RNA生物合成模版和酶30分钟;3讲述RNA生物合成过程30分钟;4介绍真核生物RNA转录后的加工20分钟;5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RNA生物合成过程;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RNA转录有哪些特点?2 简述转录的起始、延长和终
32、止过程。3 简述RNA聚合酶的组成及其作用。4 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加工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P.C. Turner.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 科学出版社. 第二版,20043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Raff M, Roberts K, Walter P.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Fourth edition. NY: Garland Science, 2002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19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
33、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翻译的起始、肽链的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肽链的折叠与加工;2 了解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那么。重点、难点重点: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翻译的起始、肽链的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难点: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温习RNA生物合成过程,引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5分钟;2讲述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15分钟;3介绍肽链合成的场所10分钟;4讲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30分钟;5介绍肽链的折叠、加工与转运20分钟;6介绍中心法那么5分钟;7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
34、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遗传密码有哪些特点?2 试述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3 试述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折叠形式。4 什么是中心法那么?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Berg JM, Tymoczko JL, Stryer L. Bio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NY: Freeman, 20023Reginald HG, Charles MG. Biochemistry, 2nd ed, 1999, by Harcourt Inc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20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
35、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节;2 掌握重组DNA技术的根本操作过程;3 熟悉基因表达调节的根本概念及原理;4 了解核酸鉴定与重组DNA技术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节,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节;难点: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简单温习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引出基因表达调节内容5分钟;2讲述基因表达调节的根本概念和原理10分钟;3讲述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节30分钟;4讲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节15分钟;5讲述重组DNA技术的根本操作过程
36、15分钟;6介绍核酸鉴定与重组DNA技术的应用10分钟;7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何谓操纵子?根据操纵子模型说明酶的诱导和阻遏。2 何谓衰减子?说明它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意义。3 真核基因表达调节的特点有哪些?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Alcamo IE. DNA Technology. Second edition. San Diego: HAP Harcourt, 20013P.C. Turner.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 科学出版社. 第二版
37、,2004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21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十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教学目的和要求1重点掌握细胞水平的调节。重点、难点重点:物质代谢细胞水平的调节;难点:酶活性的调节。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概述代谢的生理特点15分钟;2讲述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30分钟;3讲述代谢过程的细胞水平的调节40分钟;4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作业布置1 名词解释阻遏 诱导 限速酶 反响抑制2 试述糖、脂、蛋白质、核酸各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3 细胞水平的
38、代谢调节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简述其作用机制。4 反响抑制有哪些种类?各是如何调节代谢反响的?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李庆章, 吴永尧. 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20043Reginald H, Charles MG. Biochemistry, 2nd ed, 1999, by Harcourt Inc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22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十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教学目的和要求1 熟悉组织器官水平的调解;2 了解整体水平的调节。重点、难点重点:组织器官水平的调解;难点:激素调节的作用机制。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
39、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通过提问简单温习代谢的细胞水平的调节10分钟;2讲述组织器官水平调节35分钟;3讲述整体水平的调节40分钟;4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利用动画和图片演示激素调节的作用机制、饥饿与进食的代谢变化以及运动和应激的代谢变化;2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作业布置1 名词解释 第二信使 膜受体 胞内受体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李庆章, 吴永尧. 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20043Reginald HG, Charles MG. Biochemistry, 2nd ed,
40、 1999, by Harcourt Inc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23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十一章 水、无机盐代谢和酸碱平衡教学目的和要求1 重点掌握水的代谢和体液的酸碱平衡;2 熟悉钠、钾、氯的代谢。重点、难点重点:钠、钾、氯的代谢。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简要介绍动物组织机能的生物化学5分钟;2讲述体液及体液间的交流20分钟;3讲述水的代谢20分钟;4讲述钠、钾、氯的代谢20分钟;5讲述体液的酸碱平衡20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试述水和钠、钾、氯的代谢在动物机
41、体内如何实现调节的?2 什么是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哪些途径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Shils ME, Olson JA, Shike M, Ross AC. 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ninth 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19993林雪松, 韩德文, 张悦. 医用生物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24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十二章 血液生物化学教学目的
42、和要求1 重点掌握红细胞及其代谢;2 了解血液的化学成分,血浆蛋白质。重点、难点重点:红细胞及其代谢;难点:血红蛋白的性质及功能。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教学进程安排:1简要介绍血液的化学5分钟;2讲述血液的化学成分15分钟;3讲述血浆蛋白质的种类、含量、血浆蛋白质的代谢及其与疾病的关系20分钟;4讲述红细胞及其代谢20分钟;5讲述血红蛋白的性质及功能25分钟;6课后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2 讲授重点内容。作业布置1 简述血浆中主要有哪些蛋白质。2 简述红细胞的代谢特点,这些特点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 血红蛋白有哪些功能?什么是高铁血红蛋白、氧和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主要参考资料1邹思湘. 动物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第四版,20052林雪松, 韩德文, 张悦. 医用生物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3Berne RM, Levy MN. Physiology. fourth edition. St. Louis: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家庭电器维护服务协议
- 护理三基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带答案
- 2025液化天然气储运安全考试练习试题有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
- 2025危险品押运员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大赛考试题库50题(含答案)
- 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案
-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教案设计
- 侵犯通信自由罪法律解析
- GB 1589-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可直接下载使用(word版)
- 施工组织 题库(长沙学院,肖婧)
- 超星尔雅学习通《电影与幸福感》章节测试含答案
- 员工的自我赋能培训教学课件
- 线性矩阵不等式概要课件
-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识别公共标志|冀美版(2014秋)
- 高中数学 对数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课件
- 中药方剂学课件.ppt
- 船舶航次安全风险评估管理须知制度
- 电力电子课设 DCDCPWM控制电路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