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机支撑脚下模板加固处理方案说明_第1页
布料机支撑脚下模板加固处理方案说明_第2页
布料机支撑脚下模板加固处理方案说明_第3页
布料机支撑脚下模板加固处理方案说明_第4页
布料机支撑脚下模板加固处理方案说明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RG.CORP.建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广电兰亭荣荟)K1地块布料机支撑脚模板加固处理方案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2013年11月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2.1 工程建设概况12.2 建筑设计概况2三、加固处理措施2处理措施3支撑体系4四、施工注意事项6五、其他6附件一:布料机支撑脚模板计算书7、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钢管脚手

2、架扣件GB15831-20066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江正荣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1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8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

3、标实施手册武城建201012号19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BC.3.QESMS.01-2011,版本:C20广电建荣K1地块工程施工图纸2013-421广电建荣K1地块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工程名称广电兰亭荣荟(建荣村城中村改造)K1地块工程地址长丰大道以南、古田四路以西的建荣业园内建设单位武汉广电海格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武汉巾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单位珠海巾建筑设计院武汉分院监理单位湖北天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质量监督部门武汶市研口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总包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本工程由5栋3层商业楼、1栋26层写字

4、楼、3栋33层住宅楼组成。地下室升-层,局部战时六级人防。平时作为汽车库、仓库、配电房、设备机房等使用。2.2建筑设计概况建筑设计概况一览表建筑功能1、2、3#为住宅楼,18#楼为办公楼,ABCDE为商业楼建筑类别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19667.73m2规划用地面积23193.63m2地下建筑面积17027.63m2地上建筑面积101813.99m2建筑平面横轴编号D-1D-32轴纵轴编号D-AD-c轴横轴轴线距离131.5m纵轴轴线距离140.7m,下建筑层高人防区层高3.8m非人防区3.4m主体建筑层数及层局1、2楼地上3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06.9m标准层图2.9m3#楼

5、地上3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05.5m标准层图2.9m18#楼地上2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09.75m标准层图3.75m商铺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5.3m层(Wj/安全等级二级防火分类一类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类别rn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场地类别n类结构抗震等级三级抗震设防烈度六度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形式桩基承台基础主体结构形式1、2、3#住宅楼为男力墙结构,18#办公楼为框架男力墙结构。ABCDE商铺为框架结构。地下室为框架结构。屋盖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地卜室混凝土强度等级底板顶板外墙内墙柱水池侧壁承台基梁基础垫层楼梯等圈过梁等C35、P6C35、P6C45、P6C35C45、P6

6、C35、P6C15C35C201、2、3#楼墙柱-1F5F:C45,6F10F:C40,11F15F:C35,16F20F:C30,21F梁板斗35:35,6F10F:C30,11F以上:C25。18#楼墙柱-1F7F:C45,8F11F:C40,12F20F:C35,21F以上C30。梁板-1F7F:C35,8F18F:C30,19F以上:C25。商铺ABCDE墙柱C30梁板C30板厚地卜室180mm、200mm、250mm、300mm、700mm、900mm(柱帽)主体100mm、110mm、120mm、130mm、150mm。注:130、150mm板厚非布料机施工、加固处理措施由于楼层较

7、高,3层以上采用地泵浇筑混凝土。为方便操作,拟在施工楼面安装简易混凝土布料机,采用人力驱动布料。布料机安置的牢固与否将直接对其他工序施工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布料机的支设非常重要。为确保布料的稳定和其他工序施工的安全、正常进行,必须对布料机的支撑部位进行加固处理。本工程采用的简易混凝土布料机,重约1440kg,由四个脚支撑固定,平均每个支撑脚承重360kg。3.1处理措施.施工时,布料机支撑脚必须放置于支模立杆正上方,且不能直接搁置于模板或者钢筋上,每个支撑脚下需加铺600mmx600mmx100mm木垫块。布料机支撑脚木垫块布置平面图如下:布料机支撑脚木垫块布置平面图.每个支撑脚下模板支撑需在原

8、有模板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四根钢管立杆,分别在支撑脚所在立杆的前、后、左、右二分之一原立杆间距处增设,使支撑脚下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缩小为原设计的一半,立杆端部加设可调U型顶撑,立杆底部必须加设50mm厚木质垫块,所增设钢管立杆必须与原模板支撑体系有效连接为一个整体3.布料机放置的整个区域,模板小横杆间距调整至200mm以内4.布料机放置区域的周围四面架设竖向剪刀撑,形成加强型模板支撑架构5.其他设置同原模板支撑体系布料机支撑脚楼面模板支撑立面图如下:板受力钢筋3.2支撑体系加固处理完成后,本工程使用布料机楼层的模板支撑体系为:用A48X3.5钢管搭设600布料机支撑脚OF厂支撑脚木垫块小横杆/

9、巨板模板增加支撑立杆增加支撑立杆布料机支撑脚楼面模板支撑剖面图大横杆600600室内满堂脚手架,钢管立杆上端加设可调节U型顶撑。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200mmX600mm1200mm,在布料机的每个支撑脚下所在区域立杆纵横向间距降为原来的一半为x600mm,步距1500mm,在距离楼地面200mm处设第一道水平杆,并根据层高加设23道水平杆。钢管立杆底部必须加设50mmx100mm方木做垫块。钢管顶端超出顶层横杆中心线150mm,顶撑可调手柄至板底托梁间距须不大于150mm。板底纵横向均加设水平支模杆。水平支撑大横杆采用A48X3.5钢管,小横杆采用50x100mm木方,间距300mm,放置布料

10、机的整个区域,支模小横杆间距降为200mm板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支模时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将模板面起拱。为增加满堂支撑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模时纵横向均需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的角度为45060。,具体设置详见模板施工方案中所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布料机放置的区域,由布料机四个支撑脚所围合的矩形区域四面周围必须架设竖向剪刀撑,形成连续闭合剪刀撑形式。如下图所示:模板支撑架立杆布料机支撑脚区域加设支撑立杆布料机支撑脚垫板布料机所在区域模板支撑平面图四、施工注意事项.布料机支撑脚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于模板或者钢筋上,且底部必须有支撑立杆。.布料机支撑脚所在区域支撑立杆底部必须加设50mmx

11、100mm方木垫块。.每一层混凝土施工时,布料机支撑脚放置位置须与前一层施工时相同。.每次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检查支撑立杆的加固是否稳固。.每次混凝土施工前责任工长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五、其他模板及支撑架的其他施工措施,请参照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以及本工程模板施工方案。附件一:布料机支撑脚模板计算书板计算厚度取120mm。布料机按1440kg计取,每只脚重360kg,每只脚占用面积约为0.36m2,换算为均布荷载则为10.0kN/m2。模板支撑体系选用A48X3.5钢管,搭设扣件式室内满堂脚手架+可调式U型顶撑。钢管支撑立杆的纵横向间距为600x600mm,在距离

12、楼地面200mm处设第一道水平杆(扫地杆),并根据搭设高度加设2-3道水平杆,步距1500mm。钢管立杆底部采用50X100木方做垫块,顶部加U型顶撑,钢管顶端超出顶层横杆中心线150mm,顶撑可调手柄至板底托梁间距须不大于150mm。板底纵横向均设水平支模杆,小横杆采用50X100mm木方,顶托梁(大横杆)采用A48X3.5钢管。支模时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将板模起拱。支撑体系图示如下:IL-描昌钢管纵向钢管/顶托梁,H"8-h支撑、构造及材料基本参数如下:支撑及构造参数支撑立杆采用的钢管(mm):48X35;横向间距或排距b(m):0.60;纵距l(m):0.60;步距h(m):1.

13、50;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3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H(m):2.85;板底模:18mm木胶合板;板底支撑小横杆:50mmx100mm方木,间距为200mm;水平支撑大横杆(顶托梁):48X3.5钢管,间距600mm。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钢筋混凝土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布料机荷载标准值(kN/m2):10.00根据现场实际,为了安全和稳定,18mm木胶合板、50x100mm方木、A48X3.5钢管分别以15mm木胶合板、40X90

14、mm方木、A48X2.8钢管验算。计算参数如下:15mm厚木胶合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7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50;40x90mm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3.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50;A48X2.8钢管有效截面积A(mm2):397.6;钢管截面惯性矩I(mm4):1.0193X105;钢管截面抵抗矩W(mm3):4.247X103;钢材的弹性模量E(N/mm2):2.06X105;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5、):fc=205N/mm2;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125N/mm2;其他参数: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楼板计算厚度(mm):120.00;施工平均温度(C):28.000。(1)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0.9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600XI5X15/6=2.25义104mm3;I=600XI5XI5X15/12=1.6875Xl05m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12.132kN/mr*卜F'i£:L1ri|;3f1ri83200200200面板计算简图荷载计算静荷

16、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以及布料机的自重(kN/m):q1=25X0.12X0.6+0.35X0.6+10X0.6=8.01kN/m;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1+2)x0.6=1.8kN/m;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计算跨度(板底支撑间距):l=200.00mm;q作用在面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q=1.2X8.01+1.4X1.8=12.132kN/m最大弯矩M=0.1X12.132X0.20X0.20=0.048528kN-m;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式中,(T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

17、N/mm2);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t=0.048528X106/2.25X104=2.1568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2.1568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抗剪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l一一计算跨度(板底支撑间距):l=200.0mm。q一一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计算如上q=12.132kN/m;面板的最大剪力:V=0.6X12.132X200=1455.84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式中,t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3;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

18、(N):V=1455.84N;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600mm;hn面板厚度(mm):hn=15.0mm;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1.500N/mm2;面板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r1435.84/(2X600X15.0)=0.24264N/mm2;面板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r=C24264N/mm2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1.500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挠度计算公式为:式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则q=q1=8.01kN/m;l计算跨度(板底支撑间距):l=200.00mm;E面板

19、的弹性模量:E=7500.0N/mm2;面板最大允许挠度值:V=200/400=0.5m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X8.01X2004/(100X7500X1.6875X105)=0.0686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686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0.5mm,满足要求!(2)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40X90X90/6=5.4X104mm3;I=40X90X90X90/12=2.43X106mm4;板底支撑方木计算简图(mm)荷载的计算: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以及布料机的自重(kN/m)q1=25X0.12

20、X0.20+0.35X020+10.0X0.20=2.67kN/m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设备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q2=(2+1)x02=0.6kN/m;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式中,M方木跨中计算最大弯距(N-mm);l计算跨度,l=600.0mm;q线荷载设计值:q=1.2X2.67+1.4X0.6=4.044kN/m;最大弯距:M=0.1ql2=0.1X4.044X0.6X0.6=0.145584kN-m;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式中,(7方木白弯曲应力计算值(N/mmM

21、计算的最大弯矩(kN-m);f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t=0.145584X106/5.4X104=2.696N/mm2;2,满足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2.696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要求!方木抗剪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V方木计算最大剪力(N);l计算跨度:l=600.0mmq作用在方木上的侧压力线荷载,q=4.044kN/m;方木的最大剪力:V=0.6X4.044X600=1455.84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弋1455.84/(2X40X90)=0.6066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5N/m

22、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6066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5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作用在方木上的压力线荷载,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则q=q1=2.67kN/m;l计算跨度,l=600.00mm;E方木的弹性模量:E=9500.0N/mm2;最大允许挠度值:V=600/400=1.5mm;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2.67X6004/(100X9500X2.43X106)=0.101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101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1.

23、5mm,满足要求!(3)板底水平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多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以及布料机自重(kN/m2):q1=25X0.12+0.35+10.0=13.35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1+2=3.0kN/m2;则集中力:P=(1.2Xq1+1.4Xq2)X0.6X0.20=(1.2X13.35+1.4X3.0)X0.6X0.20=2.4264kN均布荷载取支撑钢管的自重:q=3.121kg/m=9.8x3.121=31N/m=0.031kN/m水平支撑钢管计算简图如下:水平支撑钢管剪力图如下:4.411.4

24、2水平支撑钢管弯矩图如下: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位移图如下:.呈七二tun0.37a.37P=q1X0.9X0.2=(25X0.12+0.35+10)X0.6X0.2=1.602kNL60E1M2L6021.6021.602L6021.602L.6CEL.602仃irwif0-3/岬口/i(rvf什?mirnifirfnuiMljftifiLVym。ii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461.19kN-mm;最大变形:Vmax=0.37mm;最大支座力:Qmax=8.07kN;水平支撑钢管抗弯强度验算钢管截面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其中,钢管杆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25、M=461.19KN-mm弯矩作用平面内钢管截面抵抗矩:W=4.247X103mm3;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x461.19X103/4247=108.59N/mm2;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Z08.59N/mm2不大于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水平支撑钢管抗剪强度验算钢管的最大剪力为V=8.07KN钢管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式中,T钢管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N/mm2);V钢管计算最大剪力(N):V=8.08X103N;A钢管的截面面积(mm2):A=397.6mm2;fv钢管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125N/mm

26、2;钢管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2X8.07X103/397.6=40.594N/mm2;钢管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40.594N/mm2小于钢管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125N/mm2,满足要求!水平支撑钢管挠度验算经过计算得到:丫二0.37mm;水平支撑钢管最大容许挠度:6|00/4=0=1.5mm;水平支撑的最大挠度v637mm与最大容许挠度1v5mm比较接近,基本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若采用U托顶撑,则不需要验算。(5)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脚手架的自重(kN):Ngi=0.097X2.85=0.

27、27645kN;模板的自重(kN):Ng2=0.35X0.6X0.6=0.126kN;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X0.12X0.6X0.6=1.08kN;静荷载标准值NG=NGi+NG2+NG3=1.48245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设备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活荷载标准值Nq=(1+2+10)X0.6X0.6=4.68kN;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2Ng+1.4Nq=1.2X1.48245+1.4X4.68=8.33094kN;(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式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N=8.33094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601cm;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3.976cm2;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247cm3;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用一一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用=205N/m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