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信道March 22.第八章 信道n8.1 引言n8.2 信道定义和分类n8.3 通信信道实例 n8.4 信道数学模型n8.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n8.6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n8.7 分集接收n8.8 信道容量n8.9 信道复用.8.1 引言n信道n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n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8.2 信道定义和分类n狭义信道:信号传输的媒质n广义信道:信号传输媒质+相关通信设备n编码信道、调制信道 .信道分类n按照信道输入输出端信号的类型n连续信道(模拟信道)和离散信道(数字信道)n按照信道的物理性质n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信道等n按照信道的
2、参数稳定性n恒参信道:信道的性质(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如:有线信道、光信道、部分无线信道等n随参信道:信道的性质(参数) 随时间变化如:部分无线信道等.8.3 通 信 信 道 实 例 n恒参信道n有线信道n光纤信道n无线电视距中继信道n卫星信道.8.3 通 信 信 道 实 例 n随参信道n地面移动通信信道(1) 多径信号、多径传播(2) 传播性质随时间变化基站手机tRP门限t.8.3 通 信 信 道 实 例 n随参信道n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地球30km600km(1) 多径信号、多径传播(2) 传播性质随时间变化.8.3 通 信 信 道 实 例 n随参信道n对流层散射信道(1) 多径信号、多径传播
3、(2) 传播性质随时间变化地球1012km.8.4 信 道 数 学 模 型 n连续信道模型n输入和输出信号都是连续信号n离散信道模型n输入和输出信号都是离散信号.8.4.1 连续信道模型n连续信道的性质n具有一对(或多对)输入和输出端n大多数信道是线性的n信号经过信道会有延时,并还会受到固定的或时变的损耗n无输入信号时,在信道的输出端仍有噪声输出 .连续信道的等效模型n时变线性网络.连续信道的等效模型(2)n多端时变线性网络.连续信道模型n线性算子n非时变随参信道时n时变恒参信道n加性干扰n人为干扰邻台干扰、开关干扰、工业电器设备等自然干扰闪电、大气中的电磁暴、宇宙噪声等内部干扰电阻的热噪声、
4、半导体散弹噪声、电源干扰等n窄带干扰单频干扰,幅度和相位变化的正弦波脉冲干扰突发的幅度和占空比随机变化、占空比很小的 脉冲起伏噪声时间上连续变化、频域上具有很大的带宽.按随机噪声性质分类单频噪声:外台信号脉冲噪声:电气开关合断噪声、工业电火花起伏噪声:热噪声、散弹噪声、宇宙噪声加性噪声来源分类人为噪声:外台信号、电气开关合断、点火系统自然噪声:天电噪声来源于雷电、磁暴、宇宙射 线、太阳黑子内部噪声:系统设备内部本身产生的各种噪声, 电阻器热噪声、电子管、半导体管中 的电子起伏(散弹噪声)连续信道模型.8.4.2 离散信道模型n编码信道的数学模型反映其输出数字序列和其输入数字序列之间的关系 n概
5、率关系.二进制离散信道模型n可用转移概率矩阵表示.四进制离散信道模型.8.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恒参信道非时变线性网络( )x t( )( )( )y tx th t( )( )x tX( )( )y tY( )( )( )YXH()( ) |( )|jHHe .8.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 信号经过信道不失真的要求0( )()y tkx tt0( )j tHke不失真要求0( )()h tktt.8.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 信号经过信道不失真的要求 带宽有限时.8.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 信道的时延特性及群时延特性 d
6、 ( )( )dG 信道的群时延特性信道的时延特性 cos t经过信道后,变为|H()| cos t+()=k cos t-() = - () = - ()/ .8.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 信道的时延特性及群时延特性 信道的时延特性 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经过信道的时延 例: () = () + 0 () = - () + 0 )/信道的时延特性为常数时,不会引起信号波形失真.8.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 信道的时延特性及群时延特性 信道的群时延特性 一般来说,与信道的时延特性不同 例: () = () + 0 G() = - d() /d 信道的群时延特性为
7、常数时,不会引起信号包络失真 ()-HH 2()1 ()0相同区域不同区域.例8.5.1.例8.5.1.例8.5.1网络对信号包络Acos t有群时延t0,对cosct无时延.例8.5.2 已知已调信号s(t) = m(t)cosct为窄带信号,在s(t)的频带范围内信道的幅频特性为常数(设为1),相频特性为: () = -( -c) t0 + 0, t0和0为常数,求s(t)通过信道的输出,并分析结果 解:用低通等效法 由s(t)的窄带特性,其解析信号为( )( )cosj ( )sin( )cjtccz tm ttm ttm t e( )( )( ) ( )LLs tm tSM00( )
8、j tLHe00( ) ( ) ( ) ( ) j tLoLLSSHMe.例8.5.200( )()jLostm tt e00( )( )()ccjtjtjoLoz tst em tt ee00( )R ( )()cos()oocs tz tm ttt结果分析:(1) t0 是信道在 =c附近的群时延(2) 信道的时延特性为 () = - () / = - (-c) t0 + 0 / 0= c t0 时, () = t0 为常数, () = - t0 ,理想相频特性 0c t0 时, () 不是常数, s(t) 有相应的相位频率失真 m(t) 无失真,其延时等于群时延.8.6 随参信道特性和对
9、信号传输的影响n8.6.1 随参信道的数学模型随参信道的特点:(1) 对信号的衰减随时间变化(2) 对信号的时延随时间变化(3) 多径传播 .8.6 随参信道特性和对信号传输的影响n8.6.1 随参信道的数学模型)(tbnna)(nTtg)(tsA)(tbtccos)(trALiiciittttbt1)(cos)()()(tsAna)(nTtgtccosn发送信号表示第i条路径信号衰耗因子,随时间随机变化表示第i条路径的传输时延,也是时间的随机函数表示第i条路径的传输时延,也是时间的随机函数.)()(ttici)(trALiiciittttbt1)(cos)()(11( )( ) cos( )
10、 ( )cos( ) sin( ) ( )sinLiiiciLiiicir tAtt b tttAtt b ttt8.6 随参信道特性和对信号传输的影响n8.6.1 随参信道的数学模型窄带随机过程.8.6.2 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n平坦性衰落.8.6.2 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n平坦性衰落222( )()exp(2)p ( )1 2 ,p瑞利分布均匀分布.8.6.2 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n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相干带宽fs=1/Ts,max Ts, f fs若f s f,不同的频率分量受到不同程度的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2( )12cos()2jjHee 8.6.2 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
11、影响n频率选择性衰落021123)(Hf225相干带宽si(t)=Acost延迟Acost-)so(t)=Bcos(t+).8.6.2 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n频率选择性衰落不为常数时, so(t) = B(t)cosct+ c (t)= B(t)cosct+(t)幅度和相位均有随机调制,输出不再是单一谱线,发生频率弥散0fc)(fSf.8.6.2 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n移动信道的多普勒扩展及相干时间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相对运动,使接收信号的载频发生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fd= fmcos,fm=v/= vfc/c, fc-fm fr fc+fm多普勒扩展Tc 1/fm相干时间反映了信道冲击
12、相应的时变性.8.6.2 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n移动信道的多普勒扩展及相干时间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相对运动,是接收信号的载频发生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fd= fmcos,fm=v/= vfc/c, fc-fm fr fc+fm多普勒扩展Ts Tc 或Rs fm快衰落信道、时间选择性衰落Ts fm慢衰落信道.8.6.3 抗衰落措施n扩频技术n交织技术n纠错编码技术n自适应信道均衡技术n分集技术.8.7 分集接收基站天线1天线2天线Md接收合并一路低于门限的概率两路完全不相关的概率两路完全相关的概率. 宏分集宏分集* 也称为“多基站”分集* 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方向上, * 同时和小
13、区内的一个移动台进行通信* 分集数N越大,分集效果越好,N增大* N增大,改善是有限、系统复杂* N=24基站手机基站基站控制处理8.7 分集接收. 空间分集空间分集发发分集分集* 多副天线发射相同的信号* 天线数M=24 * 天线之间的距离d应足够大 通常d 为10 20个波长 * 一副天线接收天线1天线2天线Md接收合并发送处理8.7 分集接收. 空间分集空间分集收收分集分集* 一副天线发射* 多副天线接收相同的信号* 天线数M=24 * 天线之间的距离d应足够大 通常d 为10 20个波长 基站天线1天线2天线Md接收合并8.7 分集接收. 空间分集空间分集收发收发分集分集* 多副天线发
14、射相同的信号* 多副天线接收相同的信号* 天线数M=24 * 天线之间的距离d应足够大 通常d 为10 20个波长 *发射天线天线数M 1,接收天线天线数M 2 等效分集数M 1M 28.7 分集接收. 频率分集频率分集* 多载波上同时发送相同的信息* 载波之间的间隔足够大,大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接收端分别解调、处理后合并8.7 分集接收. 时间分集时间分集* 在不同的时间上发送相同的信息* 时间的间隔足够大,大于相干时间* 接收端分别接收、处理后合并8.7 分集接收. 极化分集极化分集* 同一副天线上同时发送极化方向相互垂 直的两路电磁波* 两路无线信号载有相同的信息* 接收端分别解调、处理
15、后合并* 空间分集的特殊情况* 节省空间8.7 分集接收. 角度分集角度分集* 同一副天线上同时发送方向不同的两路 无线信号* 两路无线信号载有相同的信息* 相关性较差* 接收端分别解调、处理后合并* 空间分集的特殊情况* 节省空间8.7 分集接收. 路径分集路径分集RAKE接收接收* 多径信道 接收到的信号是经过多路反射的、散射 等的传播路径后信号的叠加* 多路信号载有相同的信息* 分离多径,分别接收、合并* 分离多径信道 利用PN码的相关性,对各 路分别进行相关接收,提 出不同延时的相关峰* 合并8.7 分集接收搜寻检测中频信号合并PN(1)PN(2)PN(3)PN(). 合并合并技术技术
16、* 选择式合并 性能较差 接收多路中,选择最强信号* 等增益合并 性能较好 接收多路,无加权加到一起* 最大比合并 性能最好 接收多路中,最强信号加权因子大,即在合 并后的信号中占的比重大;反之加权因子小, 在合并后的信号中占的比重亦小8.7 分集接收. 合并合并技术技术N(分集支路数)(分集支路数)a 为最大比值合并为最大比值合并b 为等增益合并为等增益合并c 为选择式合并为选择式合并SNR支路支路SNR合并合并log210864212345678910abc8.7 分集接收.8.8 信道容量 n离散信道n连续信道.8.9 信道复用 n频分复用频分复用FDMn时分复用时分复用TDMn码分复用码分复用CDM. 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是在发送端对所发信号的时间参量进行正交分割,形成许多互不种叠的时隙。在接收端利用时间的正交性,通过时间选择(选通门),从混合信号中选出相应的信号 8.9 信道复用 . 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8.9 信道复用 T1T2Tn帧T1T2Tn帧T1T2Tn帧tT2T2T2(逻辑)信道2tT1T1T1(逻辑)信道1t(逻辑)信道nTnTnTnt. 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例: PCM基群帧8.9 信道复用 TS0为帧同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资金借贷合同范例
-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查的重要性
- 企业内部实验室应急管理与实施案例
- 企业用房购买合同范例
- 医疗数据共享的保障者-区块链技术的角色与挑战
- 医疗技术IP保护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 主机租赁服务合同范例
- M视域下浅析优化患方对诊疗记录保密的措施与问题应对
- 个人猪场租赁合同范例
- 公共服务合同范例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中测试卷
- 钣金生产车间安全培训
- (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政治试卷(含答案)
- 模具维护保养培训
- 2025年中考语文常考作文押题《10个主题+15篇范文》
-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桥梁水下结构内部缺陷超声波检测基于技术
- 儿童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高效时间管理培训的技巧
- 2025年河南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雪亮工程)运维服务方案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