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甲烷的生产工艺及消耗_第1页
氯甲烷的生产工艺及消耗_第2页
氯甲烷的生产工艺及消耗_第3页
氯甲烷的生产工艺及消耗_第4页
氯甲烷的生产工艺及消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甲烷氯化物简介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也称氯仿)、四氯化碳 四种产品的总称,简称 CMS o是有机产品中仅次于氯乙烯的大宗氯系产品,为重要的化工 原料和有机溶剂。发展历史1847年弗雷泽用丙酮漂粉法首先小批量生产了麻醉用甲烷氯化物氯仿。1893年缪勒和杜波依斯提出用二硫化碳液相氯化法生产四氯化碳。|1923年德国赫斯特公司采用甲烷直接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直到1937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装置投产后,甲烷氯化工艺才被广泛采用,成为生产氯甲烷的主要路线。一氯甲烷也可以由甲醇生产,此法到60年代末期已占有重要地位。 ,1 ,1甲烷氯化物系列产品中,一氯甲烷作为甲基氯硅

2、烷的原料,85%以上用于有机硅生产 (基本上是自产自用),作为商品销售的量很少;四氯化碳装置在发达国家按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 蒙约”要求已被关闭(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装置副产的四氯化碳除极少部分销往第三世界国家外,其余的均作为生产原料转化为其它产品予以消化);三氯甲烷大部分用作生产HCFC-22和聚四氟乙烯的原料,作为 HCFC-22的原料逐年在增长;二氯甲烷主要用于脱漆剂、粘合剂溶剂、农药、气溶胶等的生产。目前世界甲烷氯化物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产品和国家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其未来产量的增减也因地区而异。美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将逐年减少。而世界的其他国 家和地

3、区,如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对甲烷氯化物的市场需求量将会保持较快 的增长速率。我国属发展中国家,除四氯化碳外,其他甲烷氯化物产品市场近几年均处于高速生长期, 目前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甲烷氯化物行业调研报告对甲烷氯化物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技术水平、上下游关 联、进出口、项目投资、相关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甲烷氯化物行业状况,并在此基 础上对未来市场格局和市场前景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预测。生产方法氯甲烷的生产方法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甲烷氯化生产四种氯甲烷;另一类则是 采用不同的原料专门生产四氯化碳或一氯甲烷。甲烷氯化物的相关特性氯甲烷制法甲烷在光或热的引发下与氯反应,其过程是:CH

4、4+C12->CH3CL+HClCH3C1+C12->CH2Cl2+HClCH2c12+C12->CHCl3+HCl精心整理CHC13+C12->CCl4+HCl此过程得到的产品是上述四种氯化物的混合物,可通过精储,分离为四种产物。适当调节甲烷与氯的分子比,可使四种氯化物分别达到很高的产率。但甲烷与氯的配比不能过小, 因氯化是强放热反应,配比愈小,生成高氯化物愈多,放出的热量愈大。如不及时移走反应 热,当温度高于 500 c时,就会发生分解爆炸反应而生成炭。为了使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 一般用大量过量甲烷在反应系统中循环,以稀释原料气,移走反应热。如需多产高氯化物, 则可

5、将低氯化物作为循环气返回反应器(见图),以得到所需的氯化深度。甲烷氯化物一般将甲烷、氯、循环气以 2:1:9的体积比,在混合器中混合后,再进入反应器。在 38 0450 C、接近常压下进行反应。反应混合物经冷却、水洗(脱氯化氢)、碱洗、干燥、冷凝,然后送至分离器进行分离。 不凝气体除一部分当作尾气经处理后放空外,其余部分循环使用。冷凝液经精储即得到各种氯代甲烷。甲烷氯化物的选择性大于97%,氯转化率大于 99%。一氯甲烷制法可由甲醇在液相或气相进行反应:CH3OH+HCWCH3C1+H2O液相反应时,将甲醇蒸气和氯化氢通入氯化锌水溶液中,在100150 c下进行反应生成气态一氯甲烷,产物经水洗

6、、冷却、干燥、压缩冷凝等后处理即得产品。气相反应用氧化 铝作催化剂(见固体酸催化剂),在300350 C、0.30.6MPa下进行。后处理与液相法相 同。该过程收率以甲醇计为92%98%,以氯计为 93%95%。四氯化碳制法又分为二硫化碳氯化和有机氯化物氯解两种方法。二硫化碳于30 c下,以铁屑为催化剂可氯化制得四氯化碳:2CS2+6C12->2CCl4+2S2c122s2c12+CS2- - CC14+6S副产硫磺可循环送回二硫化碳生产车间。收率以二硫化碳计为90 %97%。该法的生产成本略高于其他方法,但由于不副产其他氯化姓和氯化氢,氯的利用率高,产品提纯也较 简单,工业上仍有一定的

7、应用。有机氯化物氯解制四氯化碳,原料是氯甲烷、氯乙烯、氯丙烯、氯苯以及氯醇法制环 氧丙烷等生产中的精储残液。原料与氯气在600 c和20MPa下进行氯解反应,可制得四氯化碳(选择性可接近100%),同时也消除了含氯有机物的污染。用途所有氯甲烷都广泛用作溶剂,它们的?§解性强,且具有不燃(除CH3C1外)的优点;,这是因其缺点是均有毒,使用时须采取特殊措施。一氯甲烷可用作低温聚合生产丁基橡胶的低温溶 剂。二氯甲烷常用作涂料、电影胶片、醋酸纤维、碳酸酯等生产中的溶剂,也用于金属脱脂 三氯甲烷则是青霉素、维生素、油脂及生物碱等的萃取剂。止匕外,它们还作为中间体或反应 组分应用于各个领域,其

8、重要性正在日益增大。例如:一氯甲烷是生产甲基纤维素、甲基氯 硅烷、甲基铅的原料和某些农药的甲基化试剂,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主要用于制造氟利昂。 纯净的氯仿,过去作为麻醉剂使用,但因有毒现已不用。四氯化碳也可作为灭火剂 为它不仅不会燃烧,沸点低,遇热易变为气体,而且比空气重,能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而熄 灭。氯仿遇空气或日光分解为光气,故通常贮存时,加入1%乙醇作稳定剂。精心整理年产8万吨甲烷氯化物项目1、概述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四种C1氯烧氯产品的总称。除可作溶剂、脱脂(漆)齐心萃取剂、气雾剂、致冷剂、灭火剂、麻醉剂等以外,甲烷氯化物还是生产医药、

9、农药、有机硅和有机氟系列产品 等的原料。2、市场分析预测国外甲烷氯化物生产情况及市场分析预测预计2010年全世界氯甲烷的总需求量约为150万t/a , 2015年全世界甲烷氯化物的总需求量约为134万t/a ,其中对二氯甲烷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而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需求量却将逐渐减少。产量主要来自亚洲地区,而其他地区的一些装置将相继 关闭。我国甲烷氯化物的生产及市场分析我国2007年甲烷氯化物装置生产能力为100.2万t/a,总的需求量为92.5万t/a ,其中一氯甲烷42万t/a、二氯甲烷21万t/a、三氯甲烷42万t/a (作为HCF方料,出口量1214万t/a ,国内消费量为2830万t

10、/a )、四氯化碳4万t/a。2008年产能 将达108.2万吨/年,预计2010年产能将达161.2万吨/年。从国内目前在建和拟建项目情况来看,二氯甲烷的市场缺口最大,其 次是三氯甲烷,一氯甲烷则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而四氯化碳则被淘汰。3、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产品方案本项目是以甲醇为主要原料,产品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间产品是一氯甲烷。副产品为四氯化碳、31%勺盐酸和93喊硫酸。四氯化碳属 OD刚质,故在本项目需配套建设一套四氯化碳焚烧装置。生产规模本发展规划推荐建设 8万t/a甲烷氯化物装置,年操作时间为8000小时。甲烷氯化物装置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序号产品方案建设规模t/a备注1产品二氯

11、甲烷48000三氯甲烷288002副产品四氯化碳3200配套建设焚烧装置31%(wt)盐酸3733293%(wt)废硫酸.1 168004、工艺技术方案本项目拟推荐采用甲醇法生产甲烷氯化物。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与选择甲醇氢氯化可分为气一固相催化法、气一液相非催化法和气一液相催化法三种。气一固相催化法气固相催化法是以甲醇和氯化氢为原料,在固体催化剂硅胶或三氧化二铝作用下,反应温度在250300c下生成一氯甲烷和水。甲醇的单程转化率为 98.5%,选择性为99.8%。该法的优点是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甲醇的有效利用率较高;缺点是反应器制造技术 较复杂,对原料中的水含量控制较严格,设备投资较大,不适合中小

12、规模生产。气一液相非催化法气液相非催化法由美国 DuPont公司开发成功,即在温度 120C、压力1.06MPa下,液体甲醇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水。 甲醇的单程转化率不高,需分离后进一步反应。该法的优点是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甲醇经进一步反应后,总转化率较高,产品纯 度高,甲醇单耗低;缺点是对设备材质要求较高,不适合中小规模生产。气一液相催化法气液相催化法是以甲醇和氯化氢为原料,在液相催化剂75%ZnCl2溶液作用下,反应温度在 140150c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水。该法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条件缓和,适合于小规模生产;缺点是消耗定额较高,有一定腐蚀。由于本项目甲烷氯化物装置规模8万t/

13、a ,生产能力较小,故采用气液相催化法,反应器选用搪瓷釜。一氯甲烷深度氯化制其它氯甲烷技术方案比较和选择一氯甲烷深度氯化方法可分为光氯化法、催化氯化法和热氯化法三种。光氯化法光氯化法是在液相采用 300500nm的光源照射下,引发氯化反应生成甲烷氯化物。该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低,副反应少,产 品纯度较高;缺点是对原料纯度要求较高,光源装置结构复杂,能耗较高,设备投资较大。催化氯化法催化氯化法是日本德山曹达公司开发成功的,即一氯甲烷在催化剂(即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反应温度80120C,压力0.82.5MPa下反应生成甲烷氯化物。该法的优点是一氯甲烷转化率高,副反应少,反应温度低,设备生产能力大,

14、有利于二氯甲 烷生成;缺点是对设备材质要求较高,设备投资较大。浙江衢州化学工业公司氟化厂引进了该技术。热氯化法热氯化法是过量一氯甲烷和氯气在400420c高温下,反应生成甲烷氯化物。该法的优点是技术成熟,能耗低,设备投资小。缺点是由于高温反应,容易产生高温热解,伴随少量的炭黑产生。5、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原、辅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定额序号名称规格单位吨耗备注1, !i !一原、辅材料r11甲醇一级品t0.382液氯Cl >99.6%,H2比600Ppmt1.133硫酸H2SO 498%kg804液碱NaOH20%kg45固碱kg1.676氯化锌'Jkg0.92二公用工程1新鲜水t102循环水0.4MPa, 30Ct5063蒸汽0.6MPat1.6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