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研究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森林经理学研究进展作业名称:森林资源评估评价浅析学号:学生:森林资源评估评价浅析引言:森林资源人类重要资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对森林资源 进行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全面评估、评价。这样在开发和利用 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对综合利用森林资源所带来的 价值。本文主要那个阐述森林资源评估的提出背景以及发展过程,最后再进行展望。1、关于概念的界定1.1森林资源1998年我国颁布的森林法实施条例中规定“森林资源,包括 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 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
2、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米伐迹地、火烧 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1。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念是广义的、它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一切被人认 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森林资源是指林地!林木及其空间围生长着的 一切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其生存及发挥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1.2森林资源利用狭义的森林资源利用主要指的是木材产品的利用, 依据森林资源的 概念其利用围应该包括林地、林木、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境的综合 利用2。1.3森林资源评价森林资源评价是在森林资源与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的,过去常称 为森林评价,即其容在不断的扩大3。森林资源评价的含义可以表 述为: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人类需求能由森林所提供,人
3、类对此已有所认识而确定为森林的资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森林资源进 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与论述,以提高人类对森林资源效益的认识, 推 动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过程即称为森林资源评价。2、提出森林资源评价的背景2.1世界森林资源现状2005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了 2005年世界森林资源 评估(FRA2005)的主要结果。2005年全世界森林面积约为 39.52亿 hm,占陆地面积的1/3。2000 - 2005年,全世界每年有1300万hm 的森林因转为农地而消失,但另一方面,由于造林、景观恢复和自然 更新每年增加570万hn其结果是全世界每年减少730万hot在世
4、界各国,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的管理的森林约 4.35亿hnn,占整个 森林面积的11% 1990 - 200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增加了 9600万 hni4。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管理目的之一的森林,超过整个森林 面积的25%然而,提供高价木材或是非木材林产品的树种,以及许 多稀有树种有灭绝之危。全世界平均一个国家有5%勺树种正处于濒临灭绝危机之中。2.2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结果显示:森林面积1.75亿hm,森林覆盖率18.21%,活立木总蓄积136。 18亿m3森林蓄积124.56亿mt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 蓄积列居世界第6位
5、。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hm,蓄积15.05亿 斥,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但是其中问题突出严重5。一、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积0.132hm,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9.421m3,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二、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 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三、质量不高。全国林 分平均每hm蓄积量只有84.73m3,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84.86% 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cm。林木龄组结果不合理,人工林经营水平 不
6、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四、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清查间隔 期有1010.68万hm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全国 有林地转变为非林地面积达 369.69万hn年均达73.94万hot五、 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 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达755421万用。2.3森林资源评估评价的提出综上所述:森林资源具有重大价值,但同时也遭受到严重破坏。对 森林进行合理经营以增加森林覆盖率是21世纪世界各国的追求。而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在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想靠大面积退耕还林、退草造林、以达到恢复的目的已经不可能。同时,目前我国 森林
7、经营水平比较粗放,加之群众生态意识薄弱。长期以来,林业是以木材生产为主,导致了森林过伐或超计划采伐,还有乱砍滥伐及毁 林开荒等现象的出现,使森林的公益效能显著减退,水热循环条件受 到破坏,江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日趋脆弱, 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存环境 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交替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此 种情况下,只有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有效地管理、经营森林,不使 其遭到掠夺式的经营和破坏,保护了自然环境,才能保证社会的持续 发展经济的繁荣进步,才是可行之举。要有效管理,关键在于必须对 现有的森林资源利用适宜性进行合理评价, 做到适地适树、适树适地、 使森林发挥其最佳综合效益,达到森林资源永续
8、利用。3、森林资源评价的研究概况评价过程中,不仅需要测量森林资源现状,监测其动态系统变化, 分析评价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健康及其多功能,还需要对 其发展趋势进行预估7。一、森林生产力的发展,包括自然生产力 和经济生产力。森林自然生产力指在没有人类任何投入情况下, 森林 依靠气候以及土壤水、肥、气、热等自然供给条件所可能产生的有机 物质的数量的总和。未来借助卫星和遥感的生态反演的物理分析, 初 步构建起基于遥感与生态过程的干早区适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从气候因子出发多方位估测森林生产力。 二、进行森林立地区划与分类的 研究。林地是由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和生物等因素构成的自然综 合体,由于
9、构成因素的不同,导致自然界中不同区域林地的立地条件、 质量、生产力、用途和价值等千差万别,不同的林地资源利用方式各 异,有些利用方式会严重破坏林地的质量和生产力,而某些利用方式 却非常适宜,可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林地资源的高效持续 利用。随着35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更多利用 RS的信息获取技术和 Gis技术的信息处理技术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实现了森林立地分类的 高速,计算机自动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了多因素综合分析的 立地分类;信息源地表质地之间的边界清晰,定位和定性准确,提高 了分类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进行森林郁闭度和蓄积量估测 的研究。森林郁闭度是森林调查的一个重要因子,
10、同时也是地类划分、 林分类型、划分小班区划和林分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主要指标(杜文峰 等,1999)。林分郁闭度和蓄积生长量是研究森林资源动态,确定森 林经营措施的重要依据。它不仅是一个经济指标,更多地表现为一个 林业指标,一个生态指标。准确地调查郁闭度,对提高森林调查质量 和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未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 使得对大围森林郁闭度估测成为可能,我们会更多运用计算机科学在 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四、进行森林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包括林 木、林地、林地资源三方面的评价8。在未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 和遥感数据获取越来越便捷,利用遥感数据的现势性强特点,在林地 利用适宜性评价中越显
11、重要。4、森林资源评价的研究展望(1) 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不少学者虽对不同地 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评价,但使用的指标体系不尽相同,其评价结果 也不具有可比性。故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成熟的森林资源评价指 标体系9。(2) 外部不断施加压力的森林资源,部也不断发生群体的变化,所以必须运用GPS吉合RS GIS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监控,来获取实时、有效的数据来进行数据库管理与分析,提高森林资源的评价的准确性,其结果会更为准确。(3) 线性结构模型是大多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采用方式,均由各个单项指标的加权和得出综合指标值。但在很多情况下各指标间未 必呈简单的线性关系,不同区域,不
12、同情况下可能会呈现不同的相关 性,故所得出的模型有时很难有效地反映实际的森林系统功能和状态 10。(4) 在目前众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模型大多要求尽可能包括全面的指标,由此往往存在求大求全的误区,导致指标的数量和种类的不 断增加,而指标的独立性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很难保证。(5) 当前森林资源评价研究的状况是:对实物量的评价强,而价值量的评价较弱;经济效益的评价强,而对公益效益的评价和计量较弱;单项评价较强,而综合评价较弱,森林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有待完善11。5、参考文献:1、 井上由扶著森林评价M.于政中译.:中国林业,1984. 37-612、 高素萍.森林生态效益货币价值评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2:24-29.3、 罗明灿,马焕成.森林资源评价研究概述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6(2): 115-120.4、蔡博峰.世界森林J. 森林与人类.2011 (07): 92-95.5、 石春娜,王立群.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及现状分析J.林业科学.200945(11): 90-97.6、 颖.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评价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2,(2).7、 陆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滑板指导员面试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 制冷技术面试准备突破
- 网络安全产品市场推广计划概述
- 医院康复科柔力球运动康复方法论
- 以用户为中心的打稿机操作者工作手册
- 咖啡店店长手册咖啡师每日工作流程
- 休闲旅游产品的创新思路与实践
- 直播销售工作计划与时间表
- 司仪面试红白理事会流程详解
- 行业标杆企业案例分析学习成功经验与模式
- 2025-2026学年天一大联考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酒店旅游行业共享住宿与旅游新业态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34篇)
- DL∕T 5370-201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 用安全技术规程
-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测试课件
- 河床稳定计算及河相分析
-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及规范课件
- 2021年上海临港外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水利基础知识试题集(带答案)
- 盘源性腰痛的诊治(修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