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个案_第1页
【精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个案_第2页
【精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个案_第3页
【精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个案_第4页
【精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个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 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一、典型案例患者,女性,53 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 3 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 小时”于 2010 年 8 月 29 日 10: 20 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住院。3 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 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患者于 2 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颈部发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当地医院”就诊,急诊以“

2、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既往患糖尿病5 年,高血压病3 年,高脂血症2 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家族史。查体:体温36.8 C,脉搏92次/min ,呼吸24次/min ,血压80/50mmHg神志清合作,扶入病房,体型稍胖,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 92 次 /min ,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显示:H、m、aVF导联ST段抬高,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化验室结果示:WBC+数6.2X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

3、增快;CK-M科高,AST起病后10小时升高,5天后下降至正常。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功能IV级2、原发性高血压3、糖尿病4、高脂血症二、治疗要点入院后立即置于ICU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3天,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 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三、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 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为了利于病人饮食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

4、清洁,以增进病人的食欲。2、活动与休息 发病后1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最初的 24小时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并保持情绪稳定,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功能训练。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 后可允许病人坐床边椅,协助患者进餐、洗漱,在患者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患者参与部分自理活动。第57天后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患者活动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测下进行,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宜。若活动时心率比安静时心率增加 2030次/分钟或1520次/分钟(服

5、用 B受 体阻滞剂后),血压降低1015mmHgU:或血压异常增高,心电图上表现出心律 失常或ST段移动,患者主诉乏力、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心前区疼痛时,应立 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3、氧疗护理 遵医嘱给予24L/min持续或间断的鼻导管吸氧。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4、 保持大便通畅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而患者年老体弱,胃肠蠕动功能差,加之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担心弄脏床单。因此护士必须耐心解释便秘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危险,同时指导病人采取通便的措施,保持排便通畅。如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并及时添加纤维素丰

6、富的食物,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 加适量温开水同饮;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进肠蠕动。嘱病人勿用力排便,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使用开塞露。(二)心电监护(1)置病人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专人监护,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35天。( 2) 观察有无心律失常。若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多源性室性早搏,则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50100mg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0.51mg肌注或静 滴。(三) 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使用吗啡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疼痛轻者可用可待因,定时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并及时询问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随时监测血压变化,维持收缩

7、压在100mmHgZ上,防止血管扩张太快出现低血压。(四)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常为突然发病,且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患者入院后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慌、急躁,这些负性情绪对疾病极为不利。负性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扩大。同时,还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疾病痊愈。多接触患者,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说明不良情绪和心理对疾病的不利,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其次,要同患者多交谈,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

8、同的心理疏导。( 五 ) 溶栓护理心肌梗塞发生不足6 小时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溶栓治疗,护士应做好以下工 作:询问患者是否有脑血管病史、活动性出血、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消化性 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溶栓禁忌证;准确、迅速配制并输注溶栓药物; 注意观察药物的溶栓效果及不良反应,是否出现寒战、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是否有皮肤、粘膜、内脏及颅内出血;使用溶栓药物后,定时描记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并询问患者胸痛有无缓解,心电图ST段有无改变。溶栓后2 h内评估胸痛是否迅速缓解和消失是判断冠脉再通的有效指标。溶栓方法:用 尿激酶100万150万I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 内滴完,

9、现配现用。辅助用药,口服抗凝剂:肠溶阿司匹林片 300 mg,波立维300 600 mg。溶栓后配合低分子肝素(克赛 40 mg或达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每12 h 1 次维持疗效,疗程57天,继以肠溶阿司匹林片、波立维口服。(六)潜在并发症的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持续监测。 发现频发室早 5个/分钟、多源室早、 RonT现象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时立即通知了医生,医嘱立即缓慢静脉推注利多 卡因等药物,警惕室颤或心脏停博发生。 密切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因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更容易并发心律失常。备好了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于床旁,随时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最初几天内甚至在梗死演变期

10、均可发生左心衰竭。护士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尿少等表现,避免情绪烦躁、饱餐、费力排便等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预防心力衰竭。(七) 健康指导1、 调整和改变生活方式:宜低盐、 低糖、 低脂、 低热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饱餐,适量减肥;克服急躁、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2、避免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控制危险因素;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避免受凉,用力大便。3、运动指导: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而有规律的循序渐进运动,不宜剧烈活动,以不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为原则。4 、用药指导:遵医嘱坚持用药物,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复查。

11、5、自救指导:嘱患者心梗发作时应就地休息,放松心情;呼救,及时拨 打120,切勿人勉强行走;有条件,可立即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消心 痛、迅速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自救。四、 护理体会( 1) 通过对本例患者的护理,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必须具备娴熟的护理技能、敏锐的观察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往往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变化快,患者往往胸痛窒息濒死感,大汗,情绪紧张恐惧,害怕死亡,患者对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依赖,护士面对紧张地抢救和病情危重的工作局面,需要熟练的护理技能,如接诊病人,安置抢救床、接氧气、监测生命体征、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集各项检查标本、静脉给药等,如果没有较过硬的护

12、理技能,在这种局面下如何体现“抢救”的价值。同时,护理在这过程中还要往而不乱,冷静分析观察患者胸痛的部位、性质等,并予以积极给予止痛治疗。( 2) 通过此患者的护理本人了解了心肌梗死的护理配合。感受最深的还有: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很快,作为护理人员应时刻警惕患者病情随时发生变化的可能,即使是该患者病情趋于好转也不可放松警惕,且该信息同样也要告知患者家属,让他们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防患者病情恶化,家属不理解。( 3)通过本例病人的护理,充分说明溶栓治疗是抢救心梗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改善AMI 的近远期预后,溶栓越早效果越好,应该在6 h内完成。 而溶栓后患者的康复与溶栓前的

13、准备以及溶栓后的监测、护理息息相关。因此作为护理工作人员应了解溶栓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监护水平,才能提高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大大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4) 锻炼自我,在参与本例病人的抢救过程中,我能把在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临床,独立完成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有效的接氧、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合理的指导病人饮食、静脉留置套管针、静脉采血标本、肌内注射等护理技能操作。并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稳定患者和的情绪,获得了患者 的信任、理解和配合。( 5) 通过本次抢救获得了不少新知识,如进一步学会了对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并 能通过心电监护能准确地观察病人生命征、心电图变化,为及时抢救病人提供重要的护理依据参考文献1 .姚景鹏,陈卫红.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02,第1 版,115-1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