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9个要点”攻下溶解度曲线_第1页
【中考化学】“9个要点”攻下溶解度曲线_第2页
【中考化学】“9个要点”攻下溶解度曲线_第3页
【中考化学】“9个要点”攻下溶解度曲线_第4页
【中考化学】“9个要点”攻下溶解度曲线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化学】“并要点”攻下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吹要点”攻下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全国中考的重点内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但各地考查情况各不相同。现在我们就来挑战一下噢!|“七嘴八舌”说考情 陕西中考说:必考。多以溶解度曲线结合实物操作图或者表格形式命题,每 年考查的形式均不相同。近 4年均在18题题位考查。 山西中考说:仅2017年未考。除2014年(溶解度表)、2011年(1条曲线+ 实物操作图)外,其余均是考查 2种未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仅2016年在实验 探究题中考查,其余均在填空题中考查。 河南中考说:必考。除2015年(溶解度表)、2010年(一种未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余均

2、是考查两种未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河北中考说:仅2010年未考。常在选择题中以溶解度曲线的形式进行考查, 偶尔也会以文字描述或溶解度表格的形式进行考查。 云南中考说:必考。在选择题、填空与简答中均有涉及。多以三条或两条曲 线的形式考查,但是偶尔也会以一条曲线的形式考查相关知识。 安徽中考说:必考。考查形式多样,考查一条曲线时,曲线走势有“只上升 和先升后降”型;考查两条曲线时,曲线走势有“2升”、“1升1降”和“2降”型。 江西中考说:必考。 曲线的形式包括“1升1降”、“2升”、“2升1 降”等。也会以曲线结合表格形式,或单独以操作图的形式考查。 说来说去还得练1 .(推荐云南、安徽、江西、

3、河北) 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t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t-C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D. 12c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2.(推荐河南、河北) a、b两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0102030105060a溶解度加13.320.9254064B5.5110b溶解度看45.233.82523.22J.818. 715. 1A. 20c时,向100 g水中加入25 g固体a,所得溶液质量是125

4、gB.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50c时,100 g 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18.7 g b物质D.将30c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C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3.(推荐云南、安徽)如图是一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f溶解度依0 20 40 60温度/置A. 60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 gB.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 P点表示60c时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 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该物质4 .(推荐江西)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溶解度<(1) tC时, A、B、C三种

5、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13c时把50g A 放入50g水中得到A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3)将13c时,A 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2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5 .(推荐陕西)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两种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名解度,抖L G G温度/七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kno313.33L663.6no169246NaCl35. 736,036.637.338.439.8(1)根据溶解度表格可知,溶解度曲线图中甲表示 的溶解度曲线。(2)若甲物质

6、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最好采取的方法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3)将tC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无固体物质剩余)升温到12c时,所得甲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 .(推荐江西) t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至12c时现象如图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请结合图示回 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1和图2中的现象,判断符合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图3中的 (选填"a”或"b”);图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 。(2) tC时,

7、甲、乙、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3) 13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C, 一定有晶体析出的是 。7.(推荐陕西)下表是a、b两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8 / 8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a13.320.925406485.5110b45.233.82523.221.818. 715. 1(1) 20c时,向50 g水中加入25 g的固体a,所得溶液质量是 g。(2)将30c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同时升温至 40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 b(填“>”、或“=”)。甲I胸但扣密我”的牯加

8、浓赳(3)如图所示,现有20c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向烧杯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镂,溶解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乙试管内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1.C2.C3.B4. (1) C>B>A(2)饱和1:3(3) B>A>C5. (1)硝酸钾(或KN。(2)降温结晶(3)小于6. (1) a12 c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2)甲 < 丙 < 乙(3)甲和丙7. (1) 62.5(2) >(3)有晶体析出不饱和 专家秘招赶紧看一、溶解度曲线要点1: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 里主,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9、减小 。 方法指导:看曲线的坡度及走向,从左到右看曲线的走势是向上、向下还是平缓。向上表示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甲、乙);平缓表示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趋势不显著(如乙);向下表示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丙)。要点2: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如:P点表示:13c时,甲、乙的溶解度壹受,均为50 g o 方法指导:曲线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描述两条溶解度曲线交点所表示的意义时要指明温度。要点3:溶解度大小的判断与比较如:t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 方法指导: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离不开温度。过该温度对应的点作垂直于横

10、轴的直线,看直线对应的交点的纵坐标:该纵坐标为此温度下对应物质的溶解度。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纵坐标越大,溶解度越大。要点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相互转化如:t(时,将25 g甲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恰好形成甲的 饱和溶液。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变成 不饱和溶液。 方法指导:在一定温度下:若T邈xlOOg溶解度,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歼7溶剂若慢匝X10(取=溶解度,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外翻若3xl00g溶解度,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固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it心加沿质/陈益/低发添划一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漆液升温/加溶刑溶解

11、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不饱和溶液.加洛质/升温/蒸发溶M降温/加溶刖二饱和溶;液要点5: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比较如:tC时,将40 g丙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12c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 方法指导:计算公式需谨记:所有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里1x100% 溶液质量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嬴等鬟*100% 溶解度十IQO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实质是对应温度下 溶解度大小的比较J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C要点6:判断物质结晶的方法溶解度曲线 升降情况结晶方法陡升型(如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缓升型(如乙)

12、恒温蒸发溶剂下降型(如丙)蒸发结晶(或加热)要点7:温度改变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情况如:13c时,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溶质质量分数:乙 丙B.溶剂质量:甲乙C.溶质质量:乙丙D.溶液质量:甲丙 方法指导:饱和溶液温度变化时:(1)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曲线为上升型)。若将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由于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若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均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2)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曲线为下降型)。

13、改变温度时,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与上述分析相反。、溶解度曲线温度UC010203040溶解度/目NaCl35.735.836.036.336.6KN0313.320.93L615.863.9Ca (OH) 20. 1850. 1760. 1650. 1530. 141要点1:从表中直接读取信息(1)同一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氯化钠在10c时溶解度为35.8g ,在30c时溶解度为36.3g。(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如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0.165 g。(3)根据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趋势为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幅度较小 ;硝酸钾的溶解度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