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单元电路_第1页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单元电路_第2页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单元电路_第3页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单元电路_第4页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单元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 引言引言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一个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一个直接耦合直接耦合高增高增 益益的的多级放大多级放大电路。电路。 本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本章涉及的主要问题: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构成及特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构成及特点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功率放大电路及交越失真功率放大电路及交越失真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类型、使用注意事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类型、使用注意事项第第5章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单元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单元电路5.2 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5.2.1 组成组成1. 输入级:输入级:采用双

2、端输入高性能的差分放大电路。输采用双端输入高性能的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大,差模放大倍数大,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强,入电阻大,差模放大倍数大,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强,静态电流小。静态电流小。2. 中间级中间级:提供高的电压增益,以保证运算放大器的运提供高的电压增益,以保证运算放大器的运算精度。中间级的电路形式多为差分电路和带有源负载算精度。中间级的电路形式多为差分电路和带有源负载的高增益放大电路。的高增益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结构图集成运算放大器结构图5.2.1 组成组成3. 输出级:输出级:互补对称输出电路。输出级应具有输出电互补对称输出电路。输出级应具有输出电压范围宽、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

3、强)、非线性失压范围宽、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非线性失真小等特点。真小等特点。4. 偏置电路:偏置电路:为各级放大电路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为各级放大电路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电流。电流。 集成运算放大器结构图集成运算放大器结构图5.2.2 集成运放的符号和电压传输特性集成运放的符号和电压传输特性uI PuI NuI NuI PuOuOuI PuI NuI NuI PuOuO(a) 常用符号常用符号(b) 标准符号标准符号符号符号电压传输特性电压传输特性-Uom +Uom 线性放大区线性放大区 非线性区非线性区0 非线性区非线性区5.3 多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耦合方式RLRSUiU

4、oUsA1A2An5.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1. 直接耦合直接耦合直接耦合特点直接耦合特点 能放大直流信号能放大直流信号 易于集成易于集成 静态工作点不独立静态工作点不独立 零点漂移现象零点漂移现象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阻容耦合特点阻容耦合特点 静态工作点独立静态工作点独立 不能放大直流信不能放大直流信号,低频特性差号,低频特性差 不易集成不易集成2. 阻容耦合阻容耦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变压器耦合特点变压器耦合特点 静态工作点独立静态工作点独立 阻抗变换阻抗变换 高频、低频特性差高频、低频特性差 不能传送直流信号和缓不能传送直流信号和缓慢变

5、化的低频信号慢变化的低频信号 不易集成不易集成3. 变压器耦合变压器耦合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4. 光电耦合光电耦合光电耦合放大电路光电耦合放大电路光电耦合器及其传输特性图光电耦合器及其传输特性图光电耦合特点光电耦合特点 光耦两侧电气隔离光耦两侧电气隔离 可以不共地可以不共地 抑制电干扰抑制电干扰5.3.2 零点漂移零点漂移uot0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由于前后级直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由于前后级直接相连,前一级的零漂电压信号会和接相连,前一级的零漂电压信号会和有用电压信号一起被送到下一级,而有用电压信号一起被送到下一级,而且逐级放大。因此,零点漂移可以通且逐级放大。因此,零点漂移可以通过

6、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被逐级放大,从过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被逐级放大,从而使输出端的零点漂移现象更加严重,而使输出端的零点漂移现象更加严重,且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放大倍数越且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放大倍数越高,零点漂移越严重。高,零点漂移越严重。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采用分压偏置共射基本放大电路采用分压偏置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采用温度补偿,利用热敏元件来补偿晶体管参数的变化采用温度补偿,利用热敏元件来补偿晶体管参数的变化 采用采用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结构结构输出电压的漂移输出电压的漂移1C2CB1C2CB2B2CUUUUUU5.3.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电位移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电位移动电位移动直接耦合

7、放大电路电位移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采用采用NPN和和PNP三极管结合的方法三极管结合的方法解决电位移动问题:解决电位移动问题:NPN和和PNP组合电位移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组合电位移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n1iunu2u1uIOu.iAAAAUUA5.3.4 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算1. 输入电阻法:输入电阻法:在计算前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时,在计算前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时,将后一级的输入电阻作为前一级的负载考虑。将后一级的输入电阻作为前一级的负载考虑。2. 开路电压法:开路电压法:将前级作为后级的信号源来考虑,将前级作为后级的信号源来考虑,信号源的电压为前级的开路电压

8、,信号源的电阻为信号源的电压为前级的开路电压,信号源的电阻为前级的输出电阻。前级的输出电阻。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1. 输入电阻法输入电阻法be2i2L1rRRbe1i2c11be1L1c11u1)/()/(rRRrRRAbe2c22u2rRAbe2be1c2be2c121be2be1c2i2c121u2u1u)/()/(rrRrRrrRRRAAA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实例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实例等效电路等效电路)(L1be1c11u1RrRAbe2c2be2c1be2be2c2o1i2i2u2rRrRrrRRRRAc1be2c2

9、c1i2c2uu1u2be1c1be2be2be1be2(/)=RrRRRRAAArRrrrr ()=()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2. 开路电压法开路电压法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实例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实例等效电路等效电路5.4 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1. 镜像电流源镜像电流源RUVI)(BECCRRRc2o2IIII UBE1= UBE2=UBE;IB1= IB2BC2BC1REFR22IIIIII)21 (C2 I由于两三极管完全对称,故:由于两三极管完全对称,故:5.4.1 电流源电流源1=2=E2E2E1E1I RI R忽

10、略两三极管忽略两三极管BE结压降的差值,结压降的差值,有:有:RC1E1IIIoC2E2III由于,由于,oE1RE2IRIR因此,因此,CCBE1RE1VUIRR式中式中2. 比例电流源比例电流源BE1BE2E2E2UUI RBE1BE2C2E2E2UUIIR由电路图可知:由电路图可知:TE1TROC2E2E2E2C2lnlnUIUIIIRIRICCBE1RVUIR3. 微电流源微电流源C3RC1B3C13C1C23 E3C33C1C2E3C2121IIIIIIIIIIIII晶体管电流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电流之间的关系:RR2OC3212IIII 可得,可得,4. 威尔逊电流源威尔逊电流源BE

11、0E0E0BE1E1E1BE2E2E2BE3E3E3UI RUI RUI RUI R由电路图可知:由电路图可知:E0E0E1E1E2E2E3E3I RI RI RI RRE0o1E1o2E2o3E3I RI RI RI R如果电流放大系数足够大,则有如果电流放大系数足够大,则有5. 多路电流源多路电流源5.5 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简称差放)能差分放大电路(简称差放)能放大两个输入信号之差放大两个输入信号之差,差放只对输入信号的差有响应。由于它具有优异的差放只对输入信号的差有响应。由于它具有优异的抑制零点抑制零点漂移漂移的特性,因而成为集成运放的基本单元电路。的特性,因而成为

12、集成运放的基本单元电路。典型差分放大电路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是由对称的两个共射基本放大电路,通差分放大电路是由对称的两个共射基本放大电路,通过射极电阻过射极电阻Re耦合构成的。耦合构成的。晶体管晶体管VT1、VT2特性一致特性一致 1= 2= UBE1=UBE2= UBE rbe1= rbe2= rbe5.5.1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典型差分放大电路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电路参数对称,即电路参数对称,即 Rc1=Rc2= Rc Rs1=Rs2= Rs1.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2.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3.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4.

13、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5.5.2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方式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方式交直流信号交直流信号直流信号直流信号OuI 1tI 2tuO+Uom-UomuI1uI2差模信号:差模信号:两个幅度相两个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等、极性相反的信号直流信号直流信号交直流信号交直流信号OuI 1t+UomOuI 2t+UomuI1uI2共模信号:共模信号:两个幅度相两个幅度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等、极性相同的信号5.5.3 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1. 信号的分解信号的分解 例例:设设 uI1=5V、uI2=1V,求,求uId、uIc共模输入信号:共模输入信号:V32

14、I2I1Icuuu差模输入信号:差模输入信号:V4I2I1IduuuI1IcId12uuuI2IcId12uuu这对信号可以分解为:这对信号可以分解为: 在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于线在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于线性放大电路,可利用叠加原理得出输出电压性放大电路,可利用叠加原理得出输出电压OudIducIcuAuAu定义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定义差模电压放大倍数OdudIduAu定义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定义共模电压放大倍数OcucIcuAu2. 差模放大倍数和共模放大倍数差模放大倍数和共模放大倍数EEeEQ1BEQs1BQ12VRIURI 对对IEQ1, 用用2Re等效等效才

15、有相同的压降。才有相同的压降。esBEQEEBQ2BQ12)1 (=RRUVII输入回路电压方程:输入回路电压方程:5.5.4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CQ1cCEQ1EQ1eCCEE2IRUIRVVesBEQEEBQ2BQ12)1 (=RRUVIIBQ1CQ2CQ1=III)2(= =eC1CQ1EECCCEQ2CEQ1RRIVVUU基极电流: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集电极电流:晶体管的管压降:晶体管的管压降: 通过以上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求解与共射放大通过以上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求解与共射放大电路一样,只不过发射极电阻用电路一样,只不过发射极电阻用2Re替代。替代

16、。1. 双入双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双入双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中点交流地中点交流地 ue=0 05.5.5 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双入双出差放的差模工作方式双入双出差放的差模工作方式双入双出差放的微变等效电路双入双出差放的微变等效电路L21cL/RRRbeSLidodidodud2121rRRuuuuA差模放大倍数差模放大倍数besid2rRR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入电阻Rid求双入双出差放的差模输入电阻求双入双出差放的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出电阻差模输出电阻Rodcod2RR 根据输出电阻的定义,应将源输入电压短路,保留根据输出电阻的定义,应将源输入电压短

17、路,保留内阻内阻RS;将负载电阻;将负载电阻RL开路。开路。求双入双出差放的差模输出电阻求双入双出差放的差模输出电阻(a) 集电极集电极C1输出输出(b) 集电极集电极C2输出输出 双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工作状态与双入双出差双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工作状态与双入双出差放差别不大,只是单端输出只获取了两集电极之间输出变放差别不大,只是单端输出只获取了两集电极之间输出变化量的一半,故电压增益比双入双出差放减半。化量的一半,故电压增益比双入双出差放减半。2. 双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双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双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双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besid2rRRodcRR

18、od1od1bLLudidid1bsbesbe22 ()2()uui RRAuui RrRr LcL/RRRC1从从C1输出为负输出为负从从C1输出输出双入单出差放的微变等效电路双入单出差放的微变等效电路C2besid2rRRodcRRod2od2bLLudidid2bsbesbe22 ()2()uui RRAuui RrRrLcL/RRR从从C2输出为正输出为正从从C2输出输出双入单出差放的微变等效电路双入单出差放的微变等效电路 (a) (b)输入信号的变换输入信号的变换22IdIId2Id1uuuu3. 单入双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单入双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单入双出差分放大电

19、路及其等效电路单入双出差分放大电路及其等效电路L21cL/RRR 就差模信号而言,单端输入时电路的工作状态就差模信号而言,单端输入时电路的工作状态与双端输入时完全一致,故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与双端输入时完全一致,故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模放大倍数与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模放大倍数完模放大倍数与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模放大倍数完全相同,其它指标也相同。全相同,其它指标也相同。beSLidodidodud2121rRRuuuuAbesid2rRRcod2RR差模放大倍数:差模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出电阻:差模输出电阻:)(2beSLudrRRAbesid2rRRcodRR差模放大倍

20、数:差模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出电阻:差模输出电阻:4. 单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单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动态分析单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单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及其等效电路 双入双出双入双出 双入单出双入单出 单入双出单入双出 单入单出单入单出 输入输入 双端输入双端输入 双端输入双端输入 单入可转单入可转 单入可转单入可转 换为双入换为双入 换为双入换为双入 输出输出 C1和和C2 C1对地或对地或 C1和和C2 C1对地或对地或 之间输出之间输出 C2对地输出对地输出 之间输出之间输出 C2对地输出对地输出 发射极交发射极交流电位流电位Ue Ue=0

21、 集电极集电极 双出双出 RL /2 单出单出 RL 双出双出 RL/2 单出单出 RL 负载电阻负载电阻 RL中点交流中点交流0 RL中点交流中点交流05. 差分放大电路动态差模工作状态汇总差分放大电路动态差模工作状态汇总beSLudrRRA)(2beSLudrRRA 差模输差模输 入入电阻电阻 输出输出 电阻电阻besid2rRRcod2RRcodRRbeSLudrRRA)(2beSLudrRRAcod2RRcodRR 差模电差模电 压增益压增益双端输出:双端输出:0c2c1ocuuuOcucIc=0uAu单端输出:单端输出:Oc1Luc1uc2Icsbee =(1) 2uRAAuRrR5

22、.5.6 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动态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动态分析共模输入下的差分放大电路共模输入下的差分放大电路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udCMRucAKAudCMRuc20lgdBAKA 差分放大电路很难做到完全对称,零点漂移也不能完差分放大电路很难做到完全对称,零点漂移也不能完全被克服,但将受到很大的抑制,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全被克服,但将受到很大的抑制,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信号的能力( (抑制零漂的能力抑制零漂的能力) )用共模抑制比来衡量。即用共模抑制比来衡量。即 若若双入双出差分放大双入双出差分放大电路完全对称,则电路完全对称,则uc0ACMRK LudsbeeCMRLucsbe

23、sbee2() (1) 2RARrRKRARrRrR 若单端输出,若单端输出,5.6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互补功率放大电路5.6.1 概述概述导通角导通角 360;效率效率 50% 。导通角导通角 180;效率效率 78.5% 。导通角稍大于导通角稍大于 180;效率效率 接近乙类。接近乙类。导通角导通角 180。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晶体管的工作状态功率放大电路的核心问题:功率放大电路的核心问题: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 效率效率 功率器件的散热功率器件的散热 非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 功率放大电路(简称功放)能够向负载提供足够的输功率放大电路(简称功放)能够向负载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出功率。功率放大电路必须考

24、虑效率问题,效率低的原因功率放大电路必须考虑效率问题,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静态工作电流大。为了降低静态时的工作电流,晶主要是静态工作电流大。为了降低静态时的工作电流,晶体管从甲类工作状态改为乙类或甲乙类工作状态,但同时体管从甲类工作状态改为乙类或甲乙类工作状态,但同时产生了失真问题。产生了失真问题。平均电流下降,静平均电流下降,静态功耗虽然减小,态功耗虽然减小,但失真严重但失真严重ie1OtT2T晶体管乙类工作状态失真严重晶体管乙类工作状态失真严重5.6.2 乙类互补功率放大电路乙类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为了解决乙类状态下的失真问题,常采用乙类互补输为了解决乙类状态下的失真问题,常采用乙类互补输出电

25、路,它是由一对特性一致的出电路,它是由一对特性一致的NPN和和PNP晶体管,按射晶体管,按射极输出器的电路形式组合而成。极输出器的电路形式组合而成。乙类互补输出级乙类互补输出级1. 电路组成电路组成 (a) (b) (c) ie1Otie2OTtOtuoTT2T2 正负半周合成的波形图正负半周合成的波形图2.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正负半周波形合成的原理正负半周波形合成的原理iE1iE2 因晶体管存在死区,若因晶体管存在死区,若输入信号小于开启电压,则输入信号小于开启电压,则晶体管不导通。晶体管不导通。 所以乙类互补输出电路所以乙类互补输出电路在输入信号正、负半周交替在输入信号正、负半周交替过零处

26、,因过零处,因晶体管存在死区晶体管存在死区,导致集电极电流为导致集电极电流为0,从而,从而形成的形成的非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称为交,称为交越失真。越失真。Otuiuo死区3. 交越失真交越失真 交越失真交越失真 为消除交越失真,可给晶体管稍稍加一点偏置,为消除交越失真,可给晶体管稍稍加一点偏置,使之处于微导通状态,消除死区,即工作在甲乙类工使之处于微导通状态,消除死区,即工作在甲乙类工作状态。只要一加入信号,晶体管立刻导通。作状态。只要一加入信号,晶体管立刻导通。 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输出信号输出信号 交越失真的波形交越失真的波形输出功率输出功率 输入、输出均为正弦波:输入、输出均为正弦波:L2o

27、momomooo222RUIUIUP负载上的最大不失真功率(忽负载上的最大不失真功率(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时):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时): L2CCL2maxomomax22RVRUPtUusinomo4. 参数计算参数计算PT电源功率电源功率晶体管的管耗晶体管的管耗 L2omLomCCoVT22=RURUVPPP 晶体管的管耗等于电源输晶体管的管耗等于电源输出功率与向负载提供功率之出功率与向负载提供功率之差,具有非线性的关系差,具有非线性的关系OP10.64Uom/VCCPVPoLomCC0LomCC0CCCCV2)d(sin)d(1RUVttRUVtiVP管耗管耗 最大管耗曲线最大管耗曲线对

28、晶体管的管耗表达式求微分,可以得出:对晶体管的管耗表达式求微分,可以得出:omaxL2CCLCCCCL2omLomCCTmax4 . 02)64. 0(64. 0222=PRVRVVRURUVPomaxT2maxT1max2 . 0 PPP 当当Uom=0.64VCC时,管耗的最大值为时,管耗的最大值为 对互补输出级的一只晶体管对互补输出级的一只晶体管PTOP10.64Uom/VCCPVPo最大管耗最大管耗 最大管耗曲线最大管耗曲线 VT1和和VT2参数对称,参数对称,如电容如电容C足够大,两管足够大,两管发射极的静态电位可达发射极的静态电位可达VCC/2,计算方法可参照,计算方法可参照双电源

29、乙类互补对称功双电源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率放大电路。5.6.3 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当输出功率较大时,要求输出级功率晶体管提当输出功率较大时,要求输出级功率晶体管提供较大的集电极电流供较大的集电极电流iC,但大功率管的,但大功率管的值一般都不值一般都不大,这就要求输出级的前一级为它提供较大的基极大,这就要求输出级的前一级为它提供较大的基极电流驱动电流驱动iB,即末前级也应该是一个功率放大级。为,即末前级也应该是一个功率放大级。为了得到高的功率放大管,往往采用了得到高的功率放大管,往往采用复合管复合管。5.6.4 复合管复合管 组成复合管的条件组成复合管的条件:每

30、只管都处于放大状态,前:每只管都处于放大状态,前一管的输出电流和后一管的基极电流方向必须一致。一管的输出电流和后一管的基极电流方向必须一致。 四种类型的复合管四种类型的复合管由相同类型的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由相同类型的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 :BB1ii C1B121B11212B1(1) i()iii 212121BCiiBEB1 be1B2 be2B1be11be21ui ri rirr BEbebe11be2B1urrri复合管的输入电阻为复合管的输入电阻为 :复合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复合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 :由不同类型的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由不同类型的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 :复合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

31、复合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 :21211复合管的输入电阻为复合管的输入电阻为 :bebe1rr结论结论 :由两个相同类型的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其类型与原来相由两个相同类型的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其类型与原来相同。复合管的同。复合管的=12 ,复合管的,复合管的 由两个不同类型的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其类型与前级晶由两个不同类型的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其类型与前级晶体管相同。复合管的体管相同。复合管的=12 ,复合管的,复合管的bebe11be21rrrbebe1rr5.7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和种类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和种类 (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ud:集成运放在无外加:集成

32、运放在无外加反馈时,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与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之比称反馈时,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与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之比称为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ud 。通用型集成运放的。通用型集成运放的Aud大都在大都在80dB100dB左右。左右。 (2) )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入电阻rid : rid是集成运放在输入差模信是集成运放在输入差模信号时的输入电阻。号时的输入电阻。 (3)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 KCMR:共模抑制比等于差模电压放:共模抑制比等于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大倍数 Aud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Auc之比的绝对值,也之比的绝对值,也常用分贝数来表示。常用分贝数来表示。5

33、.7.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 (4)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失调电压UIO 及其温漂及其温漂dUIO/dT:由于集成运放由于集成运放的输入级电路参数不可能完全对称,的输入级电路参数不可能完全对称,输入电压为零时,输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不为零。输入失调电压是指为了使输出电压为零而出电压不为零。输入失调电压是指为了使输出电压为零而在输入端加的补偿电压。在输入端加的补偿电压。输入失调电压的温漂是指温度每变化输入失调电压的温漂是指温度每变化1时,时,输入失调输入失调电压的变化量。电压的变化量。 (5)输入失调电流输入失调电流IIO 及其温漂及其温漂dIIO/dT:反映集成运放的反映集

34、成运放的输入级差分对管输入电流的不对称程度。输入级差分对管输入电流的不对称程度。B2B1IOIII (6)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偏置电流IB :输入级差分对管输入电流的基极输入级差分对管输入电流的基极(栅极)(栅极)偏置电流的平均值,即偏置电流的平均值,即)(21B2B1IBIII (8)最大差模输入电压最大差模输入电压 UIdmax: UIdmax是不至于使输入级是不至于使输入级差分管反向击穿损坏的最大差模输入电压。差分管反向击穿损坏的最大差模输入电压。(9)- -3dB带宽带宽 : 当频率升高使当频率升高使Aud下降下降3dB时的信号频率。时的信号频率。(10)转换速率转换速率SR :maxOd

35、dtuSR ,表示集成运放对大信号表示集成运放对大信号快速变化跟踪的能力。快速变化跟踪的能力。(11)单位增益带宽单位增益带宽 f c : 使使Aud 下降到下降到1时所对应的信号频率时所对应的信号频率 。 (7)最大共模输入电压最大共模输入电压 UIcmax: UIcmax为输入级能正常放大为输入级能正常放大共模信号时,容许输入的最大共模信号。共模信号时,容许输入的最大共模信号。型号型号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入电阻()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失调电压(mV)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dB)转换速率转换速率(V/s)CF74121062900.5LF3531012510013LF3561012310012TL

36、08210125100131. 几种典型的通用型运算放大器参数几种典型的通用型运算放大器参数5.7.2 集成运放的种类集成运放的种类通用型通用型2. 几种典型的高速、宽带型运算放大器参数几种典型的高速、宽带型运算放大器参数型号型号单位增益带宽单位增益带宽(MHz)转换速率转换速率(V/s)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入电阻()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dB)LM7331202700.2510650LM31815703106100AD962060022002106605.7.2 集成运放的种类集成运放的种类高速和宽带型高速和宽带型3. 几种典型的高精度、低噪声型运算放大器参数几种典型的高精度、低噪声型运算放大器参数型号型号输入失调电输入失调电压(压(V)输入失调输入失调电流(电流(nA)失调电压失调电压温度系数温度系数(V/)共模抑制共模抑制比比(dB)OP07250.31.0V/Month110OP2730150.2108OP371070.2108LM72520020.6120NE553250010051005.7.2 集成运放的种类集成运放的种类高精度低噪声型高精度低噪声型4. 几种典型的高输入阻抗型运算放大器参数几种典型的高输入阻抗型运算放大器参数型号型号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入电阻()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偏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