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学学 科科: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课 题:题: 13.113.1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热运动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导学学习重点:导学学习重点:1、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一些现象;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1、用分子热
2、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一些现象;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课课 时:时:1 课时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导学过程:导学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它的大小通常以_作单位来量度,我们一般用_来观察它。2、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_、_、_的形式存在。3、固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液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气态物质的特点是什么?在课本上找出来并用铅笔划出来。4、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如何变化?是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此特点?如果不是,你能举个反例吗?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又如何变化?2二、仔细阅读课本,从演示的四个实验(包括第一段的实验)中体会什么样的
3、现象是扩散现象?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举出具体扩散现象的实例吗?三、阅读课本中间部分,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猜测一下课本演示实验中,哪杯水中扩散现象快,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2、前面几个实验能否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3、扩散现象还能说明什么?4、什么叫分子热运动?它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四、阅读课本下半部分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课本图片说明了什么?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为什么?3、结合图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存在形式。课堂导学课堂导学师生共同探究:引入:分子的体积很小,肉眼看不见,怎样知道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1、演示 1:利用准备好的二氧化
4、氮,演示课本上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演示2:向平静的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黑色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了: ;3、将煤堆在墙角处,过一段时间墙皮深处也变黑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3大量事实说明 , 、 、 都有扩散现象。4、演示3: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黑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了扩撒现象跟 有关。5、分子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引入:分子既然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没有非散开,而是聚合在一起呢?6、演示课本上的实验,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了:
5、;气体、固体、液体都能够被压缩说明了: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同时又说明了: ;归纳以上的实验事实得出: ;当堂检测即达标(时量:当堂检测即达标(时量:8 8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10 分)计分:分)计分:1、物质是由_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和_。扩散现象表明_ 。 2、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_。_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 3、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_时候扩散地快,这是因为炒菜时的温度比腌菜时的温度_,分子_的缘故。 4、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
6、,作用力表现为_;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_。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_。5、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6、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7、如图 13-1 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图 13-14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 、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
7、 、分子有一定大小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8、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C、墙里开花墙外香 D、亲戚远来香9、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10、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课堂收获及小结课堂收获及小结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
8、互作用力;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5学学 科科: 九年级物理下册课课 题:题: 13.213.2 内能内能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导学学习重点:导学学习重点: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2、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1、物体内能的概念;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课课 时:时:1 课时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导
9、学过程:导学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1 1、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物体由大量构成,而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每个分子既有分子动能又有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但是一个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例如: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既没有动能,也没有势能,因此它没有机械能,但它有内能。由于物体的内能和物体内的分子有关,所以那些影响分子运动快慢和分子间作用强弱的因素(如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物质种类、物质状态等)会影响物体内能的大6小。 由于影响物
10、体内能的因素比较复杂,在初中阶段不做较深的要求,同学们只需知道:同一物体在物态变化不变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而不同物体不能只以温度作为标准来衡量内能大小,还与其它因素有关,现不做研究,所以如果说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这就错了。只能说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 2、改变内能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或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或向外界放热,内能会减小。例如:冬天如果感到手冷,可以有多种方法提高手的温度,如靠近火炉或暖气片、手捧一杯热水,双手相互摩擦或双手相互拍击等,这些方法都能使手的内能增大。其中手靠近火炉
11、或暖气片、手捧一杯热水属于热传递,而双手互相摩擦和相互拍击属于做功的方法。3 3、做功和热传递的联系与区别、做功和热传递的联系与区别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它们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并不能说这两种方法完全相同,因为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1)做功的过程是物体的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的过程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形式不变。(2)在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功的大小量度内能变化的大小;在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中,热量大小量度内能变化的大小。4 4、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
12、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的观点来看,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因此可以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这里还得说明一下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意义的,我们这里指的都是大量分子的运动情况。内能是一种能的形式,它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跟温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联系,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高温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了多少焦,低温物体
13、吸收了多少焦的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焦。因此只有转移过程中的这一部分内能才可称为热量,如果脱离热传递过程,热量就没有意义,所以,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而不能说“具有”多少热量。7温度和热量是实质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减少,温度(可能)降低。课堂导学课堂导学一、内能1、引入:什么是动能? ,得出分子动能的概念分子动能: ;思考讨论:分子动能的影响因素 ;2、什么是势能? ,引出分子势能概念;分子势能: ;思考讨论:分子势能的影响因素 ;3、什么是机械能: ,引出物体内能的概
14、念;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 ,物体的机械能 (填“可以”或“不可以”)为零,物体的内能 (填“可以”或“不可以”)为零。思考讨论:物体内能的影响因素有 ;4、内能的单位是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引入:要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联系内能的影响因素,想想可以采用什么办法。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 ;(2)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 (3)发生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 , 热量,内能 ,低温物体温度 , 热量,内能 。2、引入:冬天,人搓手会感觉到暖和,是什么原因?课本的图 16.24 都是为什么?演示 16.25,此实验说明了什么?以上事实说明 ;综合归纳得到改变物体内能的
15、方法有 和 两种。当堂检测即达标(时量:当堂检测即达标(时量:5 5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10 分)计分:分)计分: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与_的总和。8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物体吸收热量,_能增加。3、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能、_能,同时还具有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能。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温度降低时,内能_。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温度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温度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
16、_,使空气的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B、两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增加的内能一定相等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分子间扩散也越快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B、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C、0物体内能为零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8、物体的内能是指(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 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9、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
17、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 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收获自我检测收获自我检测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92、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学学 科科: 九年级物理下册课课 题:题: 13.313.3 比热容比热容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
18、力不同;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4、记住水的比热容;5、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6、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导学学习重点:导学学习重点:1、比热容的概念;2、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1、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2、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课课 时:时:1 课时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导学过程:导学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一、思考课本“想想议议”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是:_;10水吸收的热量与水升高的温度之间的关系是:_;结论结论: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则它
19、吸收的热量越_.问题问题: :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沙子吸收的热量多 C.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多二、1.如果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同,那么它们升高的温度哪个多( ) A 水 B 食用油 C 一样多探究课本探究课本: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猜想:_(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较强.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2)怎样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结论
20、结论: :不同物质不同物质, ,在质量相等在质量相等, ,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 ,吸收的热量是吸收的热量是_的的, ,也就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的的. . ( (填填“相同相同”或或“不同不同”)”)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这个物理量,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用符号_表示,它的单位是_,符号是_.水的比热容是_它的物理意义是:_;另外: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1所_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
21、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三、试计算下列物质吸收的热量.1、质量为 1kg 的水,温度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112、质量是 5kg 的水,温度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质量为 1kg 的水,温度升高 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质量为 5kg 的水,温度升高 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如果以 Q 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 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 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 t 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 Q=_.课堂导学课堂导学“中午海
22、边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沙子变凉了,海水却很暖和”;“夏天游泳池边上的瓷砖被太阳晒的很热而游泳池里的水就温度适宜;夜里游泳池边上的瓷砖凉了,而游泳池里的水却比较暖和”。(1)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瓷砖和水的温度不一样呢 (2)猜想假设(学生进行猜想)(3)学生讨论如何设计实验(4)实验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这方面的热学特性,我们做下面的实验(介绍实验装置,讲解观察的内容):两个相同的烧杯。在烧杯中分别装入一定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我们用温度计测量水和煤油温度升高 10和20。由于酒精灯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认为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
23、量相等,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实验时我们观察水和煤油时间。从实验记录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1)相同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12(2)煤油的温度升高的多;(3)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要升高同样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应该长,即,水应该吸收更多的热量;可见,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同样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同样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等这一热学性质,我们引入比热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热。研究表明: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把质量为 2kg,温
24、度为 30的铝块加热到 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 0.88103J/(kg)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 800,质量是 1.5kg,温度降低到 20,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 0.46103J/(kg)3、质量为 500g 的某中物质,温度从 20降到 30,吸收了 2.1104J 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当堂检测即达标(时量:当堂检测即达标(时量:5 5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10 分)计分:分)计分: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
25、一定大C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2、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B 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大C 温度的变化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D 比热容跟热量、温度的变化、质量等因素无关3、对一桶水来说( )重点通过例题强调公式的具体应用,辅助说明能量守恒时的应用计算13A 温度高时,比热容大 B 倒掉一半后,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C 结成冰后,比热容与水还是一样大 D 液态水的比热容是一个确定值,是水的基本特征之一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热容是
26、物质的属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B 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小C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D 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的比热容大收获自我检测收获自我检测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3 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梳理知识梳理知识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4学学 科科: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课 题:题: 14.114.1 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
27、: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利用;2、了解燃料的热值及单位;3、了解热量的计算及意义;导学学习重点:导学学习重点:内能的利用及其应用;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能量的简单计算;课课 时:时:1 课时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课堂导学课堂导学一、内能的获得一、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_能转化为_。二、热值二、热值1、定义:_,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单位:J/kg3、关于热值的理解:、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 、 “某种燃料” 、 “完全燃烧” 。1kg 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 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
28、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 1kg 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15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4、公式:Qmq(q 为热值) 。 实际中,常利用 Q 吸Q 放即 cm(t-t0)=qm联合解题。酒精的热值是 3.0107J/kg,它表示:_煤气的热值是 3.9107J/m3,它表示:_5、炉子的效率:、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公式:=Q 有效/ Q 总= cm(t-t0)
29、/ qm三、内能的利用三、内能的利用1、内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_的转移过程。、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_转化为_。课堂训练1、 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某工厂的工人想了以下一些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B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C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D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2、 下列例子中属于利用内能来加热的是( ) 。A喷气式飞机在飞行 B用高炉熔化铁 C燃气推动发电机转动 D火箭点火发射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一定增大 B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
30、的C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D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具有的内能增大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采用暖气设备供暖,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改善环境卫生16B热电站是利用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发电C用高炉熔化铁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 D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5、 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B内能可以直接用来加热物体C内能可以用来做功 D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变6、燃烧 1m3 的煤气大约放出 3.9107J 的热量,某市管道煤气收费标准为 0.87元/m3,有一户人家一个月内烧煤气消耗 1.17109J 的热量,这个月应交煤气费多少元
31、?7、我国是垃圾生产大国,垃圾的掩埋处理将占用大量土地,并污染土壤和水源,为各种菌毒、蚊蝇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和繁衍场所据统计,2012 年某市城区生活垃圾达 1.4 105t经测算 1t 生活垃圾中,有一半为有机可燃物,每焚烧 1kg 这种有机可燃物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 1kg 干木柴相当已知干木柴的热值 q = 1.2 103Jkg,水的比热容 c4.2 103 J(kg) ,那么(1)若将 2012 年该市城区生活垃圾全部焚烧,可产生多少热量?(2)这些热量若全部被水吸收,可将多少 20的水烧开?8、图 2-12 是一种太阳能汽车。太阳光照射到这辆车电池板上的辐射总功率为8103 W,在晴朗
32、的天气,电池板对着太阳时产生的电压为 160V,并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 10A 的电流。问:(1)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2)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 (3)你认为太阳能汽车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汽车相比,有什么优点?梳理知识梳理知识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7学学 科科: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课 题:题: 14.214.2 热机热机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导学学习重点:导
33、学学习重点:1、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热机的效率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1、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课课 时:时:1 课时导学方法: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导学过程:导学过程:课前导学:课前导学:1、热机的种类有 、 、 、 、 、 等。2、热机是吧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 ,又通过做功把 转化为 18的机械3、汽油机的定义: ;4、冲程的定义: ;5、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的空缺(1)、多数热机是由 、 、 、 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2)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在于: ; (3) 、使机械获得动力的是 冲程,排除
34、尾气的是 冲程;(4) 、填表6、热机的效率: ;7 减少热机污染: ;课堂导学:课堂导学:一、热机演示 1:演示课本上实验,学生认真观察现象。现象是: ;讨论:本实验中实现了哪些能量的转化?以此引出热机的定义项目四冲程气门开合活塞运动能量转化吸气冲程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向 运动 冲程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向 运动能量转化为: 能转化为 能做功冲程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向 运动能量转化为: 能转化为 能 冲程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向 运动19热机: ; 热机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包括 等等。二、内燃机出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模型,指出这两种是最常见的热机:学生先自己阅读内燃机部分的内容,熟悉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35、;1、内燃机包括 和 ,它们的共同点是 ;2、冲程: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分别是 ;3、对照课本图介绍汽油机四冲程的具体工作情况进、排气门情况活塞运动方向吸进或排出的物体能量转化情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思考:四冲程中是否每个冲程都发生了能量转化?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了动力?讨论:根据汽油机的剖面图判断是属于哪个冲程的方法?4、简单介绍一下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异同相同点:相同点:燃料都是在汽缸内部燃烧,一个工作循环都是四个一样的冲程,能量转化是一样的;不同点不同点:燃料不同;汽油机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是喷油嘴;汽油机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纯空气;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
36、燃式。课堂随时练习课堂随时练习1、下列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202、 一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 2400 转/min,那么该汽油机每秒钟工作循环有( )A、5 次 B、10 次 C、20 次 D、40 次3、 图所示为某汽油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丁乙甲丙4、下列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区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吸气冲程吸入的物质不同 B、点火方式不同C、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不同 D、用途不同5、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科学世界:现代汽车6 6、梳理知识梳理知识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21 学学 科科:
37、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课 题:题: 14.314.3 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2、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的效率。导学学习重点:导学学习重点:1、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热机的效率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1、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课课 时:时:1 课时22导学方法: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导学过程:导学过程:一、燃料的热值设问:若烧开同
38、样的一壶水,若分别用干木柴和焦炭,用的干木柴多还是用的焦炭多?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到燃料的热值的概念1、燃料的热值: ;2、对热值的理解:(1)、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2)、燃料是很难完全燃烧的,但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质量等均无关;3、热值的符号:q4、单位:j/kg5、热量的计算:Q=mq讨论: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例题例题 1 1:1 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出 8。51013焦能量,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千克的无烟煤放出的能量(无烟煤的燃烧值是 3。4107焦/千克) 。例题例题 2 2:一钢罐内装有质量为 20 千克的液化石油气,这些液化石油气完
39、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焦。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值为 3。5107焦千克) 。说明:说明:Q=mqQ=mq 此式子是按燃料完全燃烧计算的热量,而燃料燃烧时实际放出的热量比按此此式子是按燃料完全燃烧计算的热量,而燃料燃烧时实际放出的热量比按此式计算出来的要小;而有效利用的热量又比放出的热量要小,所以燃料的使用可以用式计算出来的要小;而有效利用的热量又比放出的热量要小,所以燃料的使用可以用利用率来衡量;因此热机也是有效率的。利用率来衡量;因此热机也是有效率的。二、热机的效率1、热机的效率: ;2、热机的效率一般是比较低的,蒸汽机的效率只有 ;汽油机的效率为 ;柴油机的效率为 。233、思考:热机中燃料
40、燃烧释放的能量去向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4、根据热机中能量损耗的原因,怎样进一步提高热机的效率 ; 例题例题 3 3、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为 ,柴油的热值为 q。将质量为 m 的柴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 Q= ,这些热量通过该柴油机的转化对外所做的有用功 W= 。例题例题 4 4、小型锅炉的效率为 55,烟煤的热值为 2。9107焦/千克,完全燃烧100 千克这种煤放出 2。9109J 的热量,将损失 J 的热量。当堂检测即达标(时量:当堂检测即达标(时量:101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2020 分)计分:分)计分:1、四冲程汽油机四个冲程的工作顺序,正确的
41、是A、吸气、做功、压缩、排气 B、吸气、压缩、做功、排气C、吸气、压缩 排气、做功 D、吸气、做功、排气、压缩2、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3、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改进技术,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 100% C、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吸热的特性 D、冬天晚上要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胀坏水箱4、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这是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这是做功
42、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这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汽油机甲的效率比汽油机乙的效率高,这说明A 甲做的有用功多 B 甲比乙用的汽油少24C 完全燃烧相等的汽油,其内能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甲比乙多D 相同的时间内,汽油机甲比乙所用的汽油节约一些6、热机的热效率总小于 1,下述原因中,错误的是A 热机工作时排出的废气的温度还很高,要带走一部分热量B 热机的一些部件在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做功C 燃料燃烧时使热机温度升高,也要向周围散失一些热量D 许多热机设计和制造不够精良7、造成内燃机效率不高的原因是A、内燃机使用的燃料热值不太大B、燃料燃烧不完全,要损失一部分能量C、排出的废气温度较高,要带走一
43、部分能量D、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散热及克服摩擦做功上8、查表可知:天然气的热值为煤气热值的 2 倍,这表明 A、产生相同的热量,使用天然气的成本为使用煤气成本的 2 倍B、产生相同的热量,完全燃烧天然气的质量为完全燃烧煤气质量的 2 倍C、产生相同的热量,完全燃烧天然气的质量为完全燃烧煤气质量的21D、天然气火焰的温度为煤气火焰温度的 2 倍。9、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 200 kg,烟煤约 80 kg,液化石油气约 30 kg,煤气约 60 kg。这四种燃料中燃料的热值最高的是A、液化石油气 B、煤气 C、烟煤 D、木柴10、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
44、冲程组成的,图 4 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收获自我展示收获自我展示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52、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的效率。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学学 科科: 九年级物理下册课课 题:题: 15.115.1 电荷摩擦起电电荷摩擦起电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说出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说出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2、说出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3、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
45、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所用推理方法;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4、通过做静电实验,培养探究兴趣;导学学习重点:导学学习重点:26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为什么只存在两种电荷及摩擦起电原因;课课 时:时:1 课时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导学过程: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一、预习导学:1、如何才能带电?2、自然界中分为_和_电荷3、电荷之间有什么相互规律?_4、原子由_和_组成,_带正电,_带负电。5、_叫元电荷,用符号_表示。一个元电荷所带的电量是_。6、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_。7、有 A、B 两个带电体,若 A 与 B 相互排斥,而 A 又与带正电的 C
46、相互吸引,那么 A 一定带_,B 与 C 一定能相互_。8、手拿一根金属棒,用毛皮或丝绸摩擦,金属棒一定( )A、不带电 B、带正电C、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一)活动与实践:(一)活动与实践:请同学们准备一些碎纸屑,然后用塑料尺摩擦自己的头发后去靠近碎纸屑,看能发现什么?1、什么是摩擦起电?2、如何定义正电荷和负电荷?3、_叫做电荷量,简称_,单位_,符号_4、摩擦起电的实质:思考: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27体?(二)问题探究:(二)问题探究:1、电荷间相互规律用带电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玻璃
47、棒和橡胶棒,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再用带电的橡胶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橡胶棒和玻璃棒,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结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为了验证物体是否带电,实验室常用_来检验(展示实物,组内相互介绍验电器构造)2、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和 B,使 A 带电,B 不带电,用金属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思考:验电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3、阅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并小组内讨论交流。(1) 、_叫做导体,例如_、_、_。(2)_叫做绝缘体,例如_、_、_。(3)金属导电靠的是_。4、导电和带电的区别:(三)(三)
48、、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把一个带电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一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282、在干燥的空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是因为_;头发越梳越散是因为_3、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说明理由4、有 A、B、C、D 四个带电体,若 A 排斥 B,A 吸引 C,C 排斥 D,已知 D 带正电。那么 A、B、C 物体各带什么电?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不易导电也不易带电 B金属易导电也易带电 C塑料易导电易带电 D金属易导电不易带电知识点整理:知识点整理: 课后反思课
49、后反思 学学 科科: 九年级物理下册课课 题:题: 15.215.2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识记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认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的作用,能画电路元件符号;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能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293、在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导学学习重点:导学学习重点: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画简单的电路图;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电流的形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50、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课课 时:时:1 课时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导学过程: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一、预习导学:1、_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_,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_流经_流向_。2、在金属导体中,是靠_ _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那么负电荷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_。3、电路至少需由_、_、_、_几部分组成,他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4、电路有_、_、_三种状态。5、常见电学器件的符号,如:灯泡_开关_导线_电源_。6、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必须有 _ ,而且电路是_。7、下列元件中,既可以当电源,又可以当用电器的是 ( )A干电池 B蓄电池 C电动机 D开关8、如图 55 所示,开关闭合
51、后,两盏灯同时发光的电路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一)活动与探究:(一)活动与探究:301、这里有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怎样让小灯泡发光呢?如果把小灯泡换成小电动机,你能让它转动吗?(小组讨论,用课桌上的实验器材验证一下。注意:不能用导线直接将电池两端连起来,连接时开关要断开)2、小组内讨论:灯泡为什么能发光,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呢?怎样才能得到持续的电流?3、电路有_、_、_、_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你还能列举出生活中的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吗?4、阅读课本小资料,你学到了什么?5、对照课本,画出下列元件的符号。 (看谁画的又好
52、又快!)电池_开关_灯泡_电动机_电压表_电流表_电阻_滑动变阻器_6、活学活用:请画出能使灯泡发光的电路图(要求:尺规作图)(二)(二)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电流是由于_形成的。2、下列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是( )3、画电路图4、图 4 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 L2被短路的是( )5、实验室有三盏灯,闭合开关时三盏灯同时亮,断开开关时三盏灯同时熄灭,可见这三盏灯的连接。 ( )A串联 B并联 C两盏灯并起来再和第三盏灯串联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16、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能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关于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面流向尖端B从尖端流向地面
53、C没有电流D由地面和空气带电多少决定的。梳理知识,反思教学梳理知识,反思教学 学学 科科: 九年级物理下册课课 题:题: 15.315.3 串联和并联串联和并联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说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例举生活、生32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区别串、并联电路,从而培养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
54、究的良好习惯;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导学学习重点:导学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课课 时:时:1 课时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 实验法导学过程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一、预习导学串联并联定义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电路图实例下图 4 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 L1与 L2串联的是 (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一)活动与实践:(一)活动与实
55、践:利用课桌上的器材,连接一个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看有几种连接方法?33(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连接的准确方法又多)设计电路:(在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总结:串联:_ 并联:_(二)(二)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将开关闭合,两盏灯都发光,将开关断开,两盏灯都熄灭,则这两盏灯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串联也可并联 D无法判断2、为了相互传呼方便,甲乙两个办公室各装了一只电铃,要使任何一方按电键都只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则在如图 58 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3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三盏灯,则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是( )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
56、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串联或并联都不可能4试判断下列各种情况中小灯泡 L1和 L2的连接情况:(l)流过 L1的电流全部流经 L2 ;(2)拿掉灯 L1,灯 L2仍发光 (3)开关同时控制 L1、L2 ;(4)开关 S 断开时,灯 L1发光,L2不亮 5如下左图,当开关闭合时会发生 现象,若要两灯串联,应去掉导线 ;若要两灯并联,应将导线 改接到 .6如下右图所示,当 S1、S2都闭合时 L1、L2、L3是 联;当 S1、S2都断开时 L1、L2、L3是 联,当 S1闭合,S2断开时,L1、L2、L3是 .347. 某同学连接了图所示的错误电路,请改正: 要使电路中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
57、(选填“a” 、 “b” 、 “c”或“d” ) ;要使电路中两灯并联,只要将导线 (选填“a” 、 “b” 、 “c”或“d” )的 接到 梳理知识梳理知识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学学 科科: 九年级物理下册课课 题:题: 15.415.4 电流的强弱电流的强弱主备学校:主备学校: 高峰初级中学 主主 备备 人人: 张耀武 初初 审:审: 高峰初级中学理科教研组35终终 审审 人:人: 陈具宝导学学习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识记电流是有强弱的以及电流的单位;2、说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会读数;3、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4、在电流表的读数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导学学习重点
58、:导学学习重点:电流表的使用;导学学习难点:导学学习难点:如何进行“试触;课课 时:时:1 课时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 探究法导学过程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一、预习导学1.电流是怎么形成的? 2.如何判断电流的方向? 3、测量电流的仪器是_,符号_;电流的基本单位是_,符号_,常见的得电流单位还有_,5mA=_A=_uA。4、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流的仪器,它应该_(填“串联”或“并联” )在电路中,它相当于一根细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小,电流表接线应_,电流表量程一般是_、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一)活动与实践:(一)活动与实践:1、动手后讨论:同一个小灯泡,先后接入一节干电池和
59、两节干电池不同的电源下,比较小灯泡的亮度有何不同。 小灯泡为什么会亮? 哪个电路中的小灯泡更亮一些?为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是表示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代表,它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36其他常用的电流单位是 、 ;1mA= A; 1A= A;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的电流:新 课 标 第 一 网3、认识电流表,并学会读数。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电流表的结构,并填空。表座上有 个接线柱,分别标有“_”,“_”和“_”。这证明此表有 个量程.不同的量程下,每一小格所电表的电流值各是多少呢?我们知道电流是有“正”“负”极的,那么电流表是否也有“正”“负”极之分呢?如果有
60、,三个接线柱中的_可能是正极,_可能是负极。思考:我们利用电流表怎样才能准确读出数据呢?学会读数:讨论:课本问题,尝试进行读数。请组内讨论并总结 “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看那组最完善最快完成。_4、正确使用电流表: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连接电流表”?规则 1:_ _规则 2:_ _ _规则 3:_ _应用:请将桌面上的器材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利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二)问(二)问题探究:题探究:1、电流表要求串联在电路中,若它并联在电路中会造成什么后果?2、电流表接线要求电流“ +进 出”,若接线接反会产生什么后果?373、小明在测量小灯泡电流的实验中,当他连接并检查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书面合同协议书模板: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处理
- 离婚协议中股权分割与共同债务承担三方协议
- 票据代理与融资租赁合同模板(融资租赁公司)
- 班组操作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非洲旅游攻略课件
- 2025年泌尿外科学考试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望洞庭识字课件
- 快递技术员考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吉林地区
- 邮储银行2025衡阳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护坡工程竣工汇报
- 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课件
- 设备设施管理培训课件
- 急诊科护士的病人家属安抚与沟通
- 单位就业人员登记表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
- 万人计划青年人才答辩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课件
-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情况登记表
- 【课件】什么是美术作品+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离婚协议书下载电子版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
- 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