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防专项方案暨应急救援预案目录1 总则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方针,预防建设 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在火 灾事故时 , 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 ,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事故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 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 律规定,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 , 制定本方案。2 编制依据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50720-20112.4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50140-20052.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2、条例3 工程概况3.1施工现场消防和管理体系天润劳务金、兰庭院开来消防天悦门窗智 邦 弱 电鑫中安木门金涛 栏 杆润 生 装 饰天强防水4施工现场防火技术4.1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辨识(1)木方、模板等可燃材料堆放区域。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 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 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2)油漆、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仓库。火灾危险性大, 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 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 B类(液体)以及C类(气体) 火灾。(3)配电室、材料加工房等因电器设备老化或者短
3、路引起的电气火 灾。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救较容易。 火灾类型属于E类(带电)火灾。(4)在建主体工程的外脚手架。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后迅速蔓延, 扑救困难, 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 级。火灾类型属于 A 类(固体物质)火灾。(5)在建主体工程的模板工程。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 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 A类(固体物质)火灾。(6)装饰装修阶段工程所使用的装饰材料等。火灾危险性较大,可 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 火灾类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 7)金属焊接
4、、切割作业时产生引起火灾隐患的火星。起火后,引 起局部火灾。( 8)工人用电过程中违规违章用电,私拉乱接。电线老化、短路引 起的火灾。起火后,造成局部火灾。4.1.2 生活区火灾危险源辨识( 1)活动板房。 工人违规违章用电,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等引起短路起火。 原敷设的电线线路老化造成短路起火。 工人违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工人在宿舍内使用明火,乱扔烟头。火灾危险性大, 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为A类以及E类 火灾。(2)食堂厨房。 使用的天然气、煤气炉等危险品。 电线、电器设备等老化造成短路起火。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
5、,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为 A类、C类以及E类。4. 1.3 办公区危险源辨识 办公设备、电线线路等老化造成短路起火。 在宿舍内使用明火,乱扔烟头。火灾危险性大, 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为A类以及E类 火灾。4.2 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1、加强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 识。向新进场施工作业人员讲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施 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 、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2、划分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区域,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 度。按照三级动火审批制
6、度进行批准作业。(1)一级动火: 禁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 存储过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 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的动火作业。 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接、切割作业。 动火现场堆放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一级动火作业由项目经理填写动火申请表, 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方案后,报公司总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施工。(2)二级动火 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进行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 登高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由动火作业的班组长填写动火申请表, 编制安全技 术措施方案后,报项目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作业。(3)三级动火。在非固定的、 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动火作业。 由所在班组
7、班组长填写动火申请表, 经项目经理审查批准后, 方可动 火作业。3、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 新,保证完整可用。4、在建主体工程室内外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5、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大于 15m可燃材料 堆场及其加工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大于 10m其他临时用房、临 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大于 6m。6、生活区、办公区的活动板房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 a级的材料搭设, 层数为2层。每层建筑面积小于300 ,并设置2部疏散楼梯。每栋 板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大于 3.5m。7、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车道宽度大于 4m,横跨车道架设的 管线高度大于
8、4m。8可燃材料以及易燃材料分类成垛堆放,垛高小于 2m单垛体积小 于50n3,垛与垛之间的间距大于2m。并设置严禁明火标志。9、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生易 燃气体的物资作业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作业场所严禁产生明火, 并应避免产生静电。10、禁止在裸露的材料上以及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11、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配置灭火设备,并设置动火 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12、五级(含五级)以上风力时,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动火作业。13、施工现场禁止明火取暖,火灾燃烧各类废弃材料。14、普通灯具与易燃物品的距离大于 300,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 具与易
9、燃物品的距离大于 500。可燃材料库房内不使用高热灯具,易 燃易爆危险物品库房内使用防爆灯具。15、施工现场存放的氧气、乙炔等气瓶应远离火源,与火源的距离大于10m并采取措施,避免高温和防止暴晒。16、施工现场内存放氧气、 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应保持良好的 通风。气瓶分类储存,空瓶与实瓶分开放置,距离大于 1.5m。17、氧气瓶与乙炔瓶在使用时,工作间距大于 5m气瓶与明火间的 距离大于10m气瓶内应保证有余气,剩余气体的压力大于 0.1。18、生活区厨房操作间炉灶使用完毕后,应将炉火熄灭,排油烟机机 油烟管道定期清理油垢。19、生活区内禁止工人私自改装供用电线路,禁止私拉乱接、使用大 功
10、率电器设备;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宿舍内使用明火。20、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线路安全。21、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22、配备专职消防安全巡查人员,对施工现场火灾隐患进行巡查,发 现火情及时处置或报警。4.3 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备配置4.3.1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1)临时消防设施与在建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进度差距不超过 3 层。(2)在建工程室内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临时消防竖管 2 根,管径为 100。并在主体结构封顶时将消防竖管 设置成环状。在建工程各结构层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以及消防软管接口。 消火栓 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小于 30m。
11、 在建工程每层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在楼梯处设置2套消防水枪、水带、软管,并设置 2 组(4 具)灭火器。一组泡沫灭火器,用于扑 灭固体物质火灾。一组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带电火灾。(3)在建工程室外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为 100,并设置成环状。室外消火栓沿在建工程、 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 布置,与在建工程、 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距 离大于 5m。消火栓的间距小于120m最大保护半径小于150m(4)在下列场所配置灭火器: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配备一组(2具)水型灭火器和一 组( 2 具)二氧化碳灭火器; 动火作业场所。配置1具
12、泡沫灭火器或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可燃材料堆放和使用场所。配置一组(2具)泡沫灭火器或者磷酸 铵盐干粉灭火器; 加工场配置配备一组(2具)水型灭火器和一组(2具)二氧化碳 灭火器; 配电房设置一组(2具)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并在室外设置消防 沙池,配备消防沙铲。4.3.2 生活区、办公区临时消防设施(1)生活区、办公区等用房每层配置 2组(4具)灭火器。一组( 2 具)水型灭火器和一组( 2具)二氧化碳灭火器;(2)食堂厨房配置 2 组( 4 具)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4.3.3 施工现场临时疏散设备( 1)在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指示方向为最近的临时疏散 通道入口;( 2)在作业层醒目
13、位置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3) 在施工现场地面设置临时疏散通道,通道宽度不小于1.5m,并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以及照明设施。4.3.4 办公区、生活区临时疏散设备( 1 )在各楼层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指示方向为最近的临时疏散通 道入口;( 2)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 3)设置应急照明灯具。4.4 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志布置图5 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5.1 应急策划5.1.1 施工现场火灾危险因素分析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人员聚集区、 易燃易爆物 库房和临时堆场、动火作业、电气消防等两大区域和两项项作业。(1)人员聚集区域包括集体宿舍 ,临时办公用房 , 职工食堂等
14、;(2)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堆场包括,氧气和乙炔等易燃易爆物仓库 ,木门窗制作车间 , 模板方料 加工棚和堆场 , 模板施工作业面 , 易燃防水、隔热、填充材料堆场 , 内 外脚手架等;(3)动火作业 包括各种焊接作业、气割作业、热熔作业、金属材料钻切作业、易燃混合气体区明火作业、明火打凿、垃圾焚烧、厨房伙食加工等;(4)电气消防包括 : 变压器、配电房、供电线路负荷控制、生活区大功率电器 施工、易燃混合气体区域送断电作业;(5)周边可能殃及的材料设施5.1.2 法律法规要求(1)集体宿舍、 临时办公用房、 职工食堂等人员聚集区域宜根据 建 筑设计防火第 2.0.7 条、第 5.3.1 条规定
15、, 其结构和装饰材料采用 非燃烧或难燃烧体 ;通廊式宿舍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严禁在地下室 或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内设置集体宿舍; (2)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堆场应禁止明火作业、 游烟等, 封闭式库 房和加工车间应采用防火电器 ; 并配备禁火标志和灭火设施;(3)动火作业应建立审批、采取隔离、配备灭火设施;(4)电气消防应严格按照临时用电设计方案规定 , 做好用电负荷控制。 生活区重点控制电路、 电热棒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 配电线路要设有 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线路连接要做到电气连接 , 送断电要严格遵守 操作顺序;( 5)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 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配备消防 设施、开展
16、消防知识和灭火及逃生常识宣传教育、 公布施工现场消防 设施平立面布置图、 消防疏散平面示意图、 落实定期消防检查和电路 巡查;(6)高层建筑应配备消防水池、水泵、消防水管和随层灭火带。5.2 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5.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组 员:下设:通讯联络组:技术支持组:消防保卫组:抢险抢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5.2.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1)组长职责 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 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 助并实施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
17、, 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 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在紧急状态结束后, 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 的分析和处理。( 2)副组长职责 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 建立应急步骤, 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 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3)通讯联络组职责 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负责应急过程的记
18、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技术支持组职责 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 标明重点部位, 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 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消防保卫组职责 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保护受害人财产。 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6)抢险抢修组职责 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19、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 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 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 评估。(7)医疗救治组 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 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 (如人工呼吸、 包扎止血 、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 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8)后勤保障组职责 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5.3 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应急响应过程分为报警、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活动、扩 大应急、应急终止和
20、后期处置等步骤, 应针对应急响应分步骤制定应 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的程序指导突发火灾事件的应急响应。5.3.1 报警和接警及处置程序(1) 熟知火灾报警程序 发现火灾时,做到沉着、镇静报警,根据观察了解的情况立即先向 应急办公室报告、本部门负责人报告,并以简单方式通知消防队、火 警“ 119”报警,并做好应急处理。 根据火场反馈的情况,应用对讲机或电话进一步向部门领导报告, 并遵照领导指示,调配消防器材、组织人员立即到现场及时扑救。(2) 详细情况报警程序:在查看火情的同时分析起火原因,根据火势拨打报警电话119, 要报清楚起火地址、火势、燃烧的是什么物质;向“ 119”报警时要 沉着冷静,应
21、向接警人员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报警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失火的准确位置; 准确报告失火的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 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 和消防队员如何方便地进入或接近火灾现场等等;(3)启动灭火及应急救援小组:接到火灾报警后,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项目部负责人报告, 灭火 及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项目经理为第一指挥人 如遇特殊情况由项目经理指定指挥人。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火势确定 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组成现场指挥组赶赴现场 实施指挥,并组织应急救援组赶赴现场实施救护。急响应流程及联系电话
22、:(1)紧急事故响应流程图门,安监部门和相关产权设备单位报告一旦发生紧急事故,项目按照“紧急事故响应流程”图,采取有 效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2)应急事故联系电话: 应急联动电话:匪警(治安):110、火警:119。 急救:120。 项目部应急联系电话:54 扑救初起火灾程序和措施 扑灭初起火灾会减少火灾损失 , 杜绝火灾伤亡。火灾初起阶段 , 燃烧面积小 , 火势弱, 如能采取正确扑救方法 ,就会在灾难形成之前迅 速将火扑灭。据统计 , 以往发生的火灾中有 70%以上是由在场人员在 火灾的初起阶段扑灭的。我们应该把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5.4.1 初起火灾的扑灭程序(1)先控制,后消灭
2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和扩大 , 然后在此 基础上一举消灭火灾。 例如,氧气瓶或乙炔瓶着火后 , 要迅速关闭阀门 断绝气源,堵塞漏洞,防止气体扩散 ,同时保护受火威胁的其他设施; 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 , 应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 先控制 ,后消灭在灭火过程中是紧密相连 ,不能截然分开的。特别是 对于扑救初起火灾来说 , 控制火势发展与消灭火灾 , 二者没有根本的 界限, 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应该根据火势情况与本身力量灵活运用这 一原则。(2)救人重于救火当火场上有人受到火势围困 , 首先要做的是把人从火场中救出来 即救人胜于救火。 灾实际操作中 , 可以根据人员和火
24、势情况 , 救人和救 火同时进行 , 但决不能因为救火而贻误救人时机。( 3)先重点 , 后一般在扑救初起火灾时 , 要全面了解和分析火场情况 , 区分重点和一 般。很多时候,在火场上, 重点与一般是相对的 ,一般来说, 要分清以下 情况:人重于物; 贵重物资重于一般物资;火势蔓延迅猛地带重于火 势蔓延缓慢地带;有爆炸,毒害, 倒塌危险的方面要重于没有这些危险 的方面;火场下风向重于火场上风向;易燃 , 可燃物集中区域重于这 类物品较少的区域;要害部位重于非要害部位。(4)快速, 准确,协调作战灾初起愈迅速 , 愈准确靠近火点及早灭火 , 愈有利于抢在火灾蔓 延扩大之前控制火势 , 消灭火灾。
25、协调作战是指参见扑救火灾的所有 组织,个人之间的相互协作 , 密切配合行动。5.4.2 初起火灾的扑灭措施:(1)隔离法:拆除与火场相连的可燃 , 易燃建筑材料;或用水流水帘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隔离带 , 将燃烧区与未燃烧区分隔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 下,将火场内的设备或容器内的可燃 ,易燃液,气体排放 ,泄除,转移至 安全地带。(2)冷却法:使用水枪 ,灭火器等, 将水等灭火剂喷洒到燃烧区 ,直接作用于燃 烧物使之冷却熄灭; 将冷却剂喷洒到与燃烧物相邻的其他尚未燃烧的 可燃物或建筑物上进行冷却 ,以阻止火灾的蔓延。 用水冷却建筑构件 , 生产装置或容器 , 以防止受热变形或爆炸。(3)窒息灭火法
26、:用湿棉被 ,湿麻袋, 石棉毯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表面; 较密闭的房间发生火灾时 , 封堵燃烧区的所有门窗 ,孔洞, 阻止空气等 助燃物进入 , 待其氧气消耗尽使其自行熄灭。5.5 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5.5.1 施工现场疏散方案(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通知相关 领导或部门有关人员。接到警报后,应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 即组织疏散。(2)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 进行疏散。(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事故单位领导 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火灾现场情况, 指挥权上移后, 积极协助做好疏 散抢救工作。4)火灾
27、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5.5.2 正确通报、防止混乱项目领导或疏散组在接报后, 应首先通知火灾区域及附近的人员, 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 员进行有序疏散。5.5.3 应急疏散及救援处置和程序(1)口头引导疏散: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 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 劝说人们消除恐 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 行疏散。(2)广播引导疏散:在接到安全事故报警后, 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火灾广播系统, 将指挥员的命令、火灾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广播内容应包括
28、: 发生火灾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域、 方向和标志, 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 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救生 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3)强行疏导、疏散:如果火灾现场, 直接威胁人员安全, 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 制疏导, 防止出现伤亡事故。 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 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 区域。(4)制止脱险者重反火灾现场对疏散出的人员, 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 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 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火灾现场, 必要时,在进入 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5)被困人员的疏散有关
29、救援队伍到达火灾现场后, 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 散出来,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5.5.4 疏散人员,应注意事项(1)保持安全疏导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摔倒的事故发生。(2)应遵循的疏导顺序 先安排火灾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疏散中应按先老、 弱、后员工、最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 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救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疏散、控制火灾现场,控制火势和火场排烟,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 条件。 逃生中注意自我保护, 学会逃生基本方法, 疏导人员应指导逃生疏 散人员,正确运用逃生方法,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 按其指引方向, 尽
30、快引导人员撤离火灾现 场。 疏导人员应佩戴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手套等)。5.5.5 现场急救措施:( 1)烧伤急救(一般情况的急救)当热力烧伤时,应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迅速卧倒,慢慢就地滚 动,压灭火焰;或用手边不宜燃烧的材料,如大衣、棉被、砂土等迅 速覆盖着火处, 使之与空气隔绝; 也可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的水 池内,坚决制止着火者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焰,以免助长燃烧 并引起头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电击伤应尽快终止电流继续作用, 并将伤员移至安全地带。 除去热源后,面积不大的肢体烧伤可用冷水浸泡 0.51h,以减轻损伤程度和缓解疼痛。沥青烫伤后,用冷水浸泡或用水浇洒,使沥青 尽快冷却,避免热力继续作用,切勿强行撕扯体表的沥青。 去除致伤因素后,首先对危及生命的一些情况,如大出血、呼吸困 难、心跳停止、窒息、中毒等迅速进行抢救。 然后用干净被单、 衣服、 毛巾或灭菌敷料对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份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文
- 2025年VFP考试易错试题及答案总结
- 瓜分计算机二级试题及答案大礼包
- 农村租鱼塘合同协议书
- 逻辑推理考试的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C语言考生指南试题及答案
- 工地包瓦工合同协议书
- 商业砸墙合同协议书模板
- 药店转让合同协议书完整
- 精确判断税务风险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铁路线路工(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沈阳汽车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肿瘤病人发热护理
- 花箱种植合同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中级网络工程师考试历年考试题(详细参考解析)
- 【许林芳老师】-《企业文化构建与落地》
- CJT 244-2016 游泳池水质标准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4年年1一4季度思想汇报7篇
- 光伏发电技术项目投标书(技术标)
- 《现代库存管理:模型、算法与Python实现》 课件全套 杨超林 第1-17章 现代库存管理概述-某家电企业H的制造网络库存优化实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