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工程专业沉降变形观测要求_第1页
铁路桥梁工程专业沉降变形观测要求_第2页
铁路桥梁工程专业沉降变形观测要求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梁工程专业沉降变形观测具体要求1、一般规定(1)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梁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 认桥基础沉降、梁体变形等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 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 设计计算方法, 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 进 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要求 。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3)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 提出改进措施, 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 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 降观测资料, 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4)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

2、,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核查, 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 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2、桥梁变形控制标准(1)梁部梁部变形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 轨道铺设后, 无砟 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 10mm。(2)桥梁墩台 桥梁墩台基础的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墩台均匀沉降量(无砟轨道):w 20mm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无砟轨道):w 5mm 对于高速铁路, 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 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 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 验证,积累观测数据 。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3)框构

3、桥、旅客地道及涵洞框构桥、 旅客地道及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 应计算其沉 降,铺设无砟轨道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相应地段路基的控制标准。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3、变形观测方案( 1)观测点布置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 需要在梁部、 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 标。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 6 个;连续梁的一联根据联长的大小 设置1828个观测标;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 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 承台观测标随 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1 )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 土预制梁,每

4、30 孔选择 1 孔设置观测标。其余现浇梁逐孔设置观测 标。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三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 度的精度。每孔梁设置观测标 6 个,分别设置在支点、跨中;连续梁 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三孔一联设置 1828 个观测标,四孔 一联设置 32 个观测标,分别在支点、跨中及 1/4 跨中附近设置;特 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规定设置观测标 。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2)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茕桢广鳓鯡选3)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 -1 、观测标 -2,观测标-1 设置于底层 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 -2。埋设位置详见下图所示4)桥墩观测标的埋设观测点原则上应设

5、在墩身上,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以上0.5m1.0m左右;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足 4.0m时,桥墩观测标可设置在 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 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埋设位置详见上图 所示 。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5)桥台观测标的埋设观测点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观测标埋设详见下图所示籟丛妈羥为贍债蛏练淨。桥台正面1'桥令观测禄-4桥令观测穌7/桥台观测标-2桥台现测樣-1% !桥台侧面桥台平而桥台观测标T唏台观测棕-46

6、)梁体变形观测标的埋设详见下图所示7)每座涵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在基础施工时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基础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置, 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4个,涵身施工后转移至帽石顶。观测标的埋设详见下图所示。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7/线路涵轴纯11中U摑洞基础观测点布置图站祠基础(2)观测标构造袖涓況悻观测点布査1)梁体沉降变形观测标观测标采用© 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承台、涵洞观测标也参照梁体观测标埋设。见附图 5.2-5所示: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2)墩身沉降变形观测标采用© 14mn不锈钢螺栓。见图5.2-6所示:20 mtn制航

7、锚關砂浆210020> L 3O12040x40x220(3)观测方法1)下部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 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 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本标段沉降观测点位按要求布设于墩(承) 台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桥梁墩(承)台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2)对于梁体的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变形应以两支 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 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 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变形量。具体水

8、准路线观测 如下图所示,其中测点1, 2, 3, 4构成第一闭合环,测点3, 4, 5, 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 。 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r.nT71W th观测t向桥梁梁部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4、观测资料要求(1 )桥梁梁体和墩台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士1mm读数取位至0.1mm观测标埋设后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 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所有观测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 须清晰,不得涂改;观测、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 行整理,填写统一表格。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 有关单位 。 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观测

9、数据按照统一格式(详见附表)填写,每月将采集的数据进 行整理,其格式详见附表。观测数据要求结合施工过程,详细记录各个施工节点前后的观测 数据。如架梁时间、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时间以 及铺轨时间 。 坛搏乡囂忏蒌鍥铃氈淚。观测数据要进行抽检,并由监理单位对观测资料进行确认。(2)框构桥、旅客地道及涵洞框构桥、涵洞的观测数据要求与桥墩台要求一致。参照桥墩台数据要求。5、观测频次(1)梁体徐变变形观测自梁体预应力张拉开始至无砟轨道铺设前, 应系统观测梁体的竖 向变形。预应力张拉前为变形起始点,变形观测的阶段及频次要满足 下表要求。 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梁体徐变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

10、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梁体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预应力张拉期间全程张拉前后各1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桥梁附属设施安装全程安装前后各1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碴 轨道铺设期间> 3个月1 次/1、3、5d,后期1次/周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 月03个月1次/月残余徐变变形(长 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2)墩台沉降观测每个墩台从承台施工后,就要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以后根据F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墩台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 或1次/

11、周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 至墩身或墩顶预 制架梁前全程1次/周预制梁架设全程前后各1次梁 桥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 或1次/周桥 位 施 工 桥 梁制梁前全程1次/周上部结构施工中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后各1次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桥梁主体工程完工 无碴轨道铺设前> 6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 不宜少于2个月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 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3)涵洞沉降观测涵洞施工完成后,应系统观测涵洞的沉降。各阶段观测频次要满 足下表要求。涵洞顶填土沉降观测应与路基沉降观测同步进行。涵洞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涵洞基础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