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某县境,为某县新堡乡街板沟村办煤 矿,该矿距宁(武)一静(乐)公路 8km,其间有简易公路可通,距北同 浦铁路线某煤炭集运站55km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矿井现状街板沟煤矿为某县新堡乡街板沟村办煤矿,始建于1982年,2006年2 11月,换领采矿许可证,证号 矿区面积为0.6608 km, 准采标高1700-700米,准采石炭系2#、3#、5#煤层,生产规模为21万 吨/年,有效期为2006年11月-2009年11月。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为 X040707060Y2G2设计能力:6 万吨/
2、年,有效期为 2005年1月-2005年 12月。本矿采用立井-斜井联合开拓,主立井方位 0°,长264米;副斜井 方位90°,长260米;回风斜井方位16°,长165米。采煤方法为悬移 支架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中央边界式通风。静乐吴家庄、化北屯供电 站10kV双回路供电,高压下井。现采5#煤层,上距3号煤底板5867m平均65m煤层厚11.94 12.72m,平均12.33m,中夹二层炭质泥岩夹矸,夹矸厚 0.120.19m,结 构较简单。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2)井田及周边小煤矿开采情况: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本矿周缘的煤矿:井田西南炭
3、窑沟煤矿,其余周边无在批煤矿,均为空井田。周边煤矿暂无越层越界现 象,对本矿井开采无大的影响。今后矿方在临近边界处开采时,应认真调 查邻矿开采情况,查清邻矿废弃巷道和采空区分布情况, 以防止相互贯通 引发各类事故。3、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2)、市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供的省某县新堡乡街板沟煤矿生产矿井地 质报告;3)、2005年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05990号文关于对某贾家堡煤 业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的批复;4)、矿方委托我所编制该矿设计的委托书;5)、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安 全基本条件核准书、矿长证;6)、煤质检
4、验报告、瓦斯鉴定资料;7)、市煤炭工业局“忻煤行字2008 号文。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本矿位于某煤田中西部地带,井田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 60° -80 °。按照省政府“关小建大”、“科技兴煤”的煤炭产业政策, 为进一步提升某县煤炭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煤矿开采正规化、生产集中化、 回采工艺科学化,提高资源回收率,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根据市煤炭 工业局忻煤行字(2008)号文,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拟进行采煤机械化升级改造,改造后设计生产能力达到450kt/a。二、项目概况:1 、拟建地点: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某县境,为某县新堡乡街板沟村办煤矿,该矿距宁(武
5、)一静(乐)公路 8km,其间有简易公路可通,距北同 浦铁路线某煤炭集运站55km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2、建设规模与目标:根据矿井资源条件及某县煤炭总体发展规划,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任 公司采煤机械化升级改造后建设规模为 450kt/a的矿井。设计指导思想:在贯彻执行国家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及煤炭工业规程规的 前提下,以矿井资源条件及开采条件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 矿井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为中心,结合矿井技术装备及某街板沟煤矿有限 责任公司目前的生产管理水平及现生产井的实际情况,确定方案经济上要合理、技术上应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 先进设备,并满足矿方要求和实际 生产、生活的需要,充分
6、利用该矿原有井巷工程,平面布置要最大限度的 少占耕地,充分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工程量,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推荐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设计生产能力450kt/a。开拓方式:立井-斜井联合开拓。巷道布置:本矿采用采区前进式开拓,5#煤层为特厚煤层,按急倾 斜特厚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新布置521采区开采,采区双翼布置,采区西 至+1520辅助运输大巷煤柱,东至521采区界线,北至井田边界煤柱,南 至井田边界煤柱,布置正规工作面生产,采区以521采区运输眼、运料眼 与行人眼为中心双翼布置,与原有回风大巷沟通。采区行人眼、运料眼基 本沿煤层底板掘进,运输眼沿煤层顶板掘进。首采工作面运输平巷、回风 平
7、巷沿煤层走向掘进沟通并形成切眼。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2005年10月编制的省某县新堡乡街板 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能够满足本次设计要求,但对本矿井水文资 料了解程度较低,矿方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不断收集矿井地质资料, 进 一步提高地质资料可信程度。建议在井底车场附近及井田中部、 北部补打 钻孔,提咼地质勘探程度。2、本矿为急倾斜、特厚煤层,设计 5#煤层采用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 分段机采放顶煤采煤法。矿方在今后采掘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生产工人素 质,掌握采煤工艺,防止事故的发生。3 、本设计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施工前必须有可行性研究 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
8、、并进行正规的施工图设计。第一章矿井建设条件第一节概况一、地理概况:一)矿区位置与交通: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某县境,为某县新堡乡街板沟村办煤 矿,井田走向长670m宽约1356m面积0.6608km2,矿区该矿距宁(武) 静(乐)公路8km其间有简易公路可通,距北同浦铁路线某煤炭集运 站55km,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地理坐标为:东经111° 54 50111° 55 26北纬 38° 34 22 38° 35 20。二)自然地理该区位于管涔山南麓芦芽山区,地形陡峻,地貌,位于汾头上游,地 形切割强烈,水系、植被发育。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为于
9、矿区西部, 海拔标高为+1735.0m,最低点为于矿区东部,海拔标高为+1575.0m相对 高差 160.0m。该区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 6.2 C, 一月份平均温度-10C,七月份 平均温度20C,年降雨量470-700mm无霜期120天。有一河流从矿区中部流过根据(78)省震字29号文,本区地震烈度为6度。三)区周边煤矿开采情况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本矿周缘的煤矿 :井田西南炭 窑沟煤矿,其余周边无在批煤矿,均为空井田。周边煤矿暂无越层越界现 象,对本矿井开采无大的影响。今后矿方在临近边界处开采时,应认真调 查邻矿开采情况,查清邻矿废弃巷道和采空区分布情况, 以防止相互贯通 引
10、发各类事故。二、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本矿地处省某煤田中西部地带,区地质勘探程度较低,国家“ 一 五”规划某煤田为重点产煤区。因此,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对矿产 资源开采管理力度的加强,政府鼓励建设和发展资金投入充分、生产规模 大、机械装备水平高、安全性好、煤炭回收率高、采用新工艺合理开发的 矿井,本井田煤炭资源丰富,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实现规模化、高效益 生产,是本矿井机械化改造和建设的当务之急。第二节矿井外部建设条件一、交通运输条件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某县境,为某县新堡乡街板沟村办煤 矿,井田走向长670m宽约1356m面积0.6608km2,矿区该矿距宁(武) 静(乐)公路8
11、km其间有简易公路可通,距北同浦铁路线某煤炭集运 站55km,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二、电源据现场调查,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供电电源由化北屯35kV变电站以10kV线路供给作为主供电源,距离10km另一回从静乐县吴家庄35kV变电站以10kV线路供给作为矿井备用电源,距离10km形成双回路 供电,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三、水源现本矿生活用水主要靠附近村庄的水井供给,水量、水质符合饮用水 标准。井田奥陶系岩溶水为良好的供水水源, 今后矿井可考虑打深水井取 奥陶系岩溶水作为矿井生活用水,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为充分利用当 地水资源,生产用水可部分利用净化后的矿井排水。四、其它某县以农业和工业并重共
12、同发展,主要工业为煤炭、化工、焦化、建 材等。区耕地面积较少,并多为梯田及山坡地。农作物以碗豆、土豆、玉 米等为主,建矿材料及生活必需品均可在本县解决。矿区剩余劳动力较多, 粮食基本上自给自足。第三节矿井资源条件一、地质构造及煤层:一)地层:矿区大部分被第四系黄土、残坡积覆盖,仅在沟谷中出露有古生界二 叠系的地层。赋存地层主要有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上第三系上新统(N2),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F2s )、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Rx)、组(Pis)、石炭系上统组(Gt )、中统组(C2b)、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Qs),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 奥陶系中
13、统上马家沟组(Qs)由一套灰黄色泥灰岩,黄色、黄绿色白云质灰岩,灰岩,角砾状灰岩, 豹皮状灰岩,钙质页岩组成,厚度200m2. 石炭系中统组(C2b)本组地层厚度为,平均30m平行不整合于中奥陶系上 马家沟组灰岩侵蚀面上,下部为海陆交替相的铁铝岩建造。自下而上一般 由式铁矿、铁铝岩、铝土岩及铝质粘土岩组成。上部为灰色页岩、砂质页 岩和灰白色石英砂岩,中夹石灰岩,但稳定性差。另外还可见到2层薄煤, 均属不可采煤层。3 .石炭系上统组(Gt)本组地层厚度为62.21119.0m,平均107m为本区主要的含煤地层 之一,呈海陆交替相的含煤建造。由灰或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炭质页 岩、灰白色石英砂岩、
14、煤、石灰岩及海相页岩组成。含可采煤层2、3、5号煤层,主要赋存于中及中下部。煤层有变薄、分叉现象。本组中部所夹 石灰岩,含有蜿足类化石,横向变化大,层次不定。本组底部与组地层之 间,以一层较薄的砂岩为界,为石英砂岩,其分选良好,粘土胶结,层位 较稳定,相当于西山的晋祠砂岩。本组含晚石炭系统希瓦格筵和网格长身贝等标准化石及少量假蛋形 脉羊齿和长椭圆楔叶等早期华夏植物化石。4. 二迭系下统组(Rs)本组厚30.985.0m,平均48m属陆相含煤岩系,由灰色砂质页岩、 灰黑色页岩、灰白色石英砂岩组成。中夹煤及碳质页岩,主要赋存于下部, 横向变化大,稳定性差,分叉、变薄和尖灭现象显著。含 1-3层,均
15、为不 可采煤层,植物化石较多,其中以多脉带羊齿甚为繁盛。5. 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Rx)本地层厚107.5211.1m,平均120m为黄绿、杏黄色陆相沉积岩系, 可分为二个岩段。第一段为黄绿和灰绿色厚层状硬砂岩,黄绿色和灰绿色 砂质页岩及少量灰黑色页岩组成,下部偶含煤线及炭质页岩;第二段以黄 绿和杏黄色厚层状石英砂岩、黄绿和紫红色砂质页岩为主,中夹少量灰和 黄绿色页岩,底部分界砂岩偶含砾石。6.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本组地层厚268.7348.1m,平均280m为杏黄、黄绿和紫红色陆相 沉积岩系,可分为三个岩段。第一段:以杏黄、黄绿和紫红色页岩、砂质页岩和黄绿、灰白色石英 砂岩组成
16、。第二段:以灰白、灰黄和黄绿色厚层状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杏 黄色砂质页岩和紫红、黄绿色页岩组成。第三段:以紫红色页岩、砂质页岩和黄绿色粗粒石英砂岩组成。本组地层厚694.4931.3m,平均710m,为紫红色和砖红色陆相沉积 岩系,可分为三个岩段。第一段:以暗紫色和黄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紫红色页岩、砖红色泥岩和砂质泥岩组成。第二段:以浅紫红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夹少量紫红色泥岩、页岩和 砂质页岩组成。第三段:为一套砖红色、暗紫红色砂质泥岩和灰白、暗紫红色长石石 英砂岩组成。7. 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F2sh)本组地层厚694.4931.3m,平均710m,为紫红色和砖红色陆相沉积 岩系,可
17、分为三个岩段。第一段:以暗紫色和黄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紫红色页岩、砖红色泥岩和砂质泥岩组成。第二段:以浅紫红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夹少量紫红色泥岩、页岩和 砂质页岩组成。第三段:为一套砖红色、暗紫红色砂质泥岩和灰白、暗紫红色长石石 英砂岩组成。8. 上第三系上新统(N2)本组地层厚050m按成因类型可分为三段。下部洪积相,主要为 棕红色、紫色砂砾层;中部冲积相,主要为一套韵律性清楚的棕红色砾岩、 砂土、粘土及粘土岩;上部湖相洪积相为红色粘土,含三趾马化石及数层 水平钙质结核。9. 第四系上更新统(Q)不整合覆盖于下伏基岩地层之上, 由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厚 5-100m,广泛分布于山坡及
18、梁顶。10. 第四系全新统(Q)为冲洪积物及残坡积物,分布于沟谷底部,厚 05m。二)、构造:1、区域构造本矿区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吕梁一太行断块之某一静乐块坳之中段,即某一轩岗到新堡一杜家村之间的向斜构造西翼,向斜轴向北北东向。2、矿区构造本矿区地层总体为向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为北北东向,倾 角60-80。区未发现断裂构造及陷落柱,地层连续性好,构造简单。三)、煤层:1、含煤性:矿区含煤地层主要为组和组。组厚 48m含有01、1号2层煤;组厚107m含2、3、4、5号4层煤,2、3、5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 均为不可采煤层,煤层总厚度 20.81m,含煤系数19.4%o2、可采煤层
19、:2#煤位于组上部,其顶板上距 K2砂岩约14m煤层厚4.164.22m,平均 厚4.19m。中夹一层碳质泥岩夹矸,夹矸厚 0.20m左右,结构简单。顶板 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细砂岩。3#煤位于组上部,其顶板上距2#煤底板8-15m,平均10m煤层厚3.06 3.11m,平均3.09m。中夹一层碳质泥岩夹矸,夹矸厚 0.20m左右,结构 简单。顶板为粗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5#煤上距3号煤底板5867m 平均65m 煤层厚11.9412.72m,平均12.33m,中夹二层炭质泥岩夹矸,夹矸厚 0.120.19m,结构较简单。顶 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煤层特征表(表1-3-1 )地层 单位
20、煤层 编号厚度(m)平均层 间距(m结构稳定性最小最大平均组24.164.224.19简单稳定81533.063.113.09简单稳定58 67511.9412.7212.33较简单稳定二、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本矿区属中低山区,地势北高南低,沟谷发育,无常年流水,全为季 节性河流,只雨季才形成暂时性水流,汛期水体由北西向南东流入汾河。2、含水岩组(1)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为卵石层,多分布于沟谷,一般为透水弱含水层,厚020.00m,相对隔水层为亚粘土,属浅埋型上层滞水,极弱富水。(2)石炭系碎屑岩类孔隙含水层岩性为含砾粗砂岩,中细粒砂岩,灰岩及煤层,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 富水性较强,为煤层
21、直接充水层,据邻区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11.56L/S。3、隔水层区隔水层为泥岩、粉砂岩,分布于上、下石盒子组和组、组和组。4、地质构造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本井田为一单斜构造,层间裂隙水大都沿岩层倾斜方向运移,并向深部汇集。但要注意井田可能有的断裂构造带对井田的开采影响。由于某种原因地层的错动,可使煤层直接与含水层接触,使含水层直接结煤层充水, 同理岩层的错动破坏了原有隔水层的作用,使得上下含水层在断层附近产 生了水力联系,这些因素都会对煤层的开采产生一定的影响。5、矿井水文地质类型:5#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上覆砂岩含水层, 含水层富水性较弱,矿井 水主要来自断层顶板的渗入,大气降水是矿坑充
22、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充水 程度与降水量有关,且随季节性变化。按生产能力210kt/a计算,矿井正 常涌水量为10.5m3/h,最大涌水量为17.5m3/h,根据富水系数法,矿井生 产能力达到450kt/a时,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2.5m3/h ,最大涌水量为 37.5m3/h ,本区奥灰水位标高在本次地质报告中未载明,建议矿方在进行采煤方 法改革前尽快在施工水文钻孔,以探明矿井下伏奥灰水位,确保施工及采 掘的安全。综上所述:本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6、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本区的涌水主要来自煤层上覆各含水层的渗入,大气降水渗入是矿坑充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充水程度与降水量有关,且呈季节性变化。矿坑
23、水主要来源煤层以上各含水层的砂岩裂隙水,其水压大,水量小。一般不会影响煤层开采。奥灰水本区奥灰水位标高在本次地质报告中未载明, 建议矿方在进行采煤方 法改革前尽快在施工水文钻孔,以探明矿井下伏奥灰水位,确保施工及采 掘的安全。采空区积水5#煤层露头附近有采空区存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边探边采,防止采 空区涌水事故的发生。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新生界孔隙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 补给,富水性受季节影响较大,大气降水多形成地表径流,对矿坑一般不 产生充水作用。组和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 煤层的顶底板砂岩裂 隙含水层为直接充水层,煤层顶底板砂岩的上覆和下伏含水层为间接充水 层。本区
24、地表水在雨季补充地下水,成为矿坑间接充水因素。 2#、3#、5# 煤层均为裂隙充水矿床,2#煤层矿井充水类型为直接进水型, 3#、5#煤 层为间接进水型。矿井在初采期,由于巷道的开掘及采场作业破坏了地层的平衡,隔水层破坏,使煤层上覆含水层的水进入巷道,矿井涌水量增大,当静储量趋 于干枯时,动储量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这样,涌水会明显减少,在雨季 涌水又会有所增大。7、矿井涌水量预测该矿现开采5#煤层,矿井涌水量为10.517.5m3/h (按21万吨/年), 充水岩层为顶板以上的砂岩含水层,水量主要来自顶板裂隙淋漏及古空区积水沿煤层底板下渗。矿井涌水量主要受雨季影响,在雨季及其延后的半 月,矿井
25、涌水量明显增大。采用邻近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煤矿比拟法预测, 确定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采煤机械化升级改造后(按45万吨/年),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2.5m3/h,最大涌水量为37.5m'/h,矿井水源从生 产实践中观察,主要为顶板裂隙渗水及采空区积水。 关于矿井涌水量的预 测,在开采井田下山深部煤层时涌水量可能会增大。但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开采深度的增加及其它地质条件的变化, 可 能引起涌水量的变异,因此,以上预测仅供参考。要注意防止地质构造带及破碎带煤层上覆含水层和奥灰岩溶水突水的 可能。在断裂构造部位和隔水层薄(或缺失区)要注意煤层底板的岩溶水 突水问题。在开米时,若米掘工作面
26、出现滴(出)水量增加等现象时,应 采取超前探水等预防性措施,避免造成矿坑突水事故。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深度加深,产量增加等都会使矿井涌水量增大, 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对导水、突水等可能事故进行积极的防预。该矿始建以来,尚未发生过较大水害,但仍需加强对水害防治工作。三、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据市煤炭工业局“忻煤安发2007506号文”关于全市99座30万吨 /年以下矿井2007年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通知;.,33本矿井2007年鉴定结果:瓦斯绝对涌出量1.9m/min,相对涌出量3.9m/t ; 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9 nVmin ,相对
27、涌出量3.9 nVmin ,矿井瓦斯等级: 低。虽然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但在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 开 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可能增加,防止局部瓦斯积聚,应随时对瓦斯涌 出量进行测试,并加强管理。2、煤尘:5#煤样测试结果为火焰长度400mm加岩粉用量80%有爆炸性。3、煤的自燃:该矿在做5#煤层爆炸性测试的同时对煤的自燃倾向性也做了测试,其结果为吸氧量0.8524cm3/g,自燃等级为I级,为容易自燃煤层。4、煤尘爆炸特性参量根据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验报告的容,煤尘云最大爆炸压力(MPa : 0.58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Pa/s): 19.04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g/m3):
28、010煤尘云最大爆炸指数(MPm/s): 5.141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C):780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C):2505、顶底板条件2#煤:顶板为砂质泥岩,厚度 6-8m,底板为细砂岩,厚度4-5m,顶 板较难管理。3#煤:顶板为粗砂岩,厚度0.6-1m,底板为砂质泥岩,厚度1-3m, 顶板较难管理。5#煤:顶板为砂质泥岩,厚度 2-7m,底板为砂质泥岩,厚度4-6m, 较易管理。5#煤层属结构简单稳定可采的厚煤层,其顶底板好管理,适应短壁工作面采煤顶板随采随放的条件。6、地温和地压:据生产矿井调查,未发现有地温异常,地压显现不明显。四、煤类、煤与煤的用途:(一)物理性质和煤岩特性:
29、1 .煤的物理性质褐黑、黑色,风化后呈褐黑色,玻璃、沥青光泽,比重为 1.23-1.43 , 硬度3.5,易染手,生节理不发育、较发育,断口参差、阶梯状,细、 宽条带结构,层状构造,燃煤发浓烟、淡烟。煤岩类型较为复杂,有光亮型、半亮型、半暗型与暗淡型,煤层中下 部多以光亮、半亮型为主,其它次之,而上部及底部多以半亮型、半暗型 及暗淡型为主,光亮型次之。2.显微煤岩类型以混合暗亮煤亚型,混合亮暗煤亚型为主,混合暗煤亚型、混合亮煤 亚型次之,偶见丝质暗煤亚型。有机组分总量一般占7195%其中镜质组占少量在约12%半丝+丝 质组占2244%稳定组占1.85.6%。镜质组,以无结构镜质体,均质镜 质体
30、为主,基质镜质体次之,块状镜质体及半镜质体少见,多呈条纹或条 带分布。丝质组,以无结构丝质体,结构丝质体粗粒体为主,氧化丝质体, 火焚丝质体少量。丝炭菌类质体,炭化浑圆体罕见。稳定组,以小孢子 体,角质体为主,木拴体小量,大孢子体罕见。煤岩类型是以混合暗煤型、混合亮暗煤亚型、混合暗煤亚型为主,混 合亮煤。(二)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1、化学性质、工艺性能(1)2号煤原煤:水份 1.36-2.65% ,平均 1.88%;灰份 14.74-35.69% ,平均23.89%; 挥发份 23.80-37.97%,平均 28.93%;全硫 0.61-2.55%,平均 0.62%;磷 0.005-0.
31、%,平均 0.025%;发热量 ,平均 32.65MJ/kg。精煤:水份 1.06-1.58%,平均 1.25%;灰份6.44-14.77%,平均 8.75%; 挥发份 31.99-37.97%,平均 35.09%;全硫 0.45-1.01%,平均数 0.99%;磷 0.002-0.%,平均0.%;胶质层厚度,平均11.3mm 粘结指数平 均为62。确定该层煤为中灰、低硫的气煤。(2)3号煤原煤:水份0.57-1.15%,平均 0.91%;灰份 11.57-35.77%,平均23.89%; 挥发份 26.95-38.10%,平均 32.84%;全硫 0.35-0.55%,平均 0.45%;磷
32、0.003-0.065%,平均 0.017%;发热量 ,平均25.72MJ/kg。精煤:水份 0.59-1.31%,平均0.90%;灰份 5.38-16.16%,平均 9.27%; 挥发份24.68-36.56%,平均31.55%;胶质层厚度11-23mm平均16.9mm 粘结指数平均为64。确定该层煤为中灰、特低硫的气煤。(3)5号煤原煤:水份 1.28-1.44%,平均 1.36%;灰份22.77-29.61%,平均26.19%; 挥发份 39.67-40.86%,平均 40.27%;全硫 0.54-0.97%,平均 0.76%;磷 0.002-0.004%,平均 0.003%;发热量 ,
33、平均23.64MJ/kg。精煤:水份 1.38-1.41%,平均 1.40%;灰份 5.21-10.18%,平均 7.70%; 挥发份36.15-37.15%,平均36.65%;胶质层厚度9-13mm平均12.1mm粘 结指数平均为63。确定该层煤为中灰、低硫的气煤。原煤5# (煤质化验资料):分析水(Mad :1.74%灰分(Ad) 903%挥发分(Vdaf) :38.19%焦渣特征(CRC :6固定碳(Fc,d ) :56.23%全硫(St,d ) :1.51%发热量(Qgr,d ) :30.85%2. 煤类: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矿区2、3、5号煤 层均为中
34、灰、低硫的气煤(QM。(三)煤的工业用途:该煤可作为良好的动力用煤,可用于交通运输及一般工业锅炉用煤 和民用煤,另外还可作为炼焦配煤。五、地质勘探程度:1. 1957年,华北煤田地质局在省北部及其相邻的井陉一蔚县一带进 行1: 20万煤田地质综合普查,提交有及井陉、广灵于蔚县煤田地质报 告。2. 1958年,省煤管局143队在某煤田进行了 1:5万煤田地质普查工作, 面积2000km,提交有省某煤田地质普查报告。3. 60-70年代,省地矿局区调队进行了 1:20万、原平、静乐、五寨幅 区调工作。4. 1984-1986年,省地矿局211队和第三水文队在某县化北屯煤矿区 进行详查,同时对外围也
35、进行了远景评价,提交有省某煤田化北屯矿区 详查地质报告。5. 1986-1987年,省地矿局211队在某煤田南部进行了远景调查工作, 提交有省某煤田(南部)远景调查地质报告。6、2005年10月,省第三地质勘察院编制的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 任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以上各项地质工作结合已有巷道探明情况,参考临近矿资料,均对本井田的设计及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矿巷道的不断延伸,揭露了一定的地质情况。为理顺开 采程序,做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使采改后现有生产系统发挥更大效益。 为提咼地质勘探程度,建议在井底车场附近补一钻孔。第四节建设条件综合评价一、井田主要特点:1、地理特点:井田地处某煤
36、田中西部地带,本矿区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吕梁一太行断 块之某一静乐块坳之中段,即某一轩岗到新堡一杜家村之间的向斜构造西 翼,向斜轴向北北东向。属于大陆性气候,地震基本烈度为 6度。2、地质特点:井田位于某煤田中西部,本区以黄土覆盖为主,主要可采煤层为5#煤层,属特厚煤层,赋存稳定,储量丰富,煤层硬度中等,顶底板条件较 好,瓦斯含量低,煤层具有自燃性,煤尘具爆炸性,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 类型。二、资源可靠性:本区属于某煤田中西部地带,自1957年开始进行地质勘探工作至今, 本次设计前由市煤田地质勘探队2005年10月编制的某街板沟煤矿有限责 任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能够满足本次设计要求。三、外部协作配
37、套条件:本井田交通运输条件方便,煤炭可就近供给某、阳方口等煤炭集运站;供电电源:由化北屯35kV变电站以10kV线路供给作为主供电源,距 离10km另一回从静乐县吴家庄35kV变电站以10kV线路供给作为矿井 备用电源,距离10km形成双回路供电。现本矿生活用水主要靠附近村庄的水井供给,水量、水质符合饮用水 标准。井田奥陶系岩溶水为良好的供水水源, 今后矿井可考虑打深水井取 奥陶系岩溶水作为矿井生活用水,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为充分利用当 地水资源,生产用水可部分利用净化后的矿井排水。综上所述,本矿井煤炭储量丰富,地质构造简单,资源赋存条件好, 外部协作条件配套,开采技术条件优越,煤质优良,有
38、可靠的用户,具有 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有条件建设成为现化化矿井。 此外,某街板沟煤 矿有限责任公司的采煤机械化升级改造建设, 可有效地促进某县地方经济 的发展。第二章市场预测第一节产品市场供需预测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生产总值2010 年比2000年翻一翻,预计国民经济年增长7鸠上。“十五”、“ 一五” 期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工业结构调整,能源需求总量增加, 但增长速度趋缓。能源及煤炭需求趋势是: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等 增长速度加快,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有所下降,但仍占60%以上;全社会技术进步加快,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效果更加明显; 电力工
39、业的燃煤,电厂发电量仍以较快速度增长,对煤炭需求持续增加;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在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的推 动下,煤炭消费增长量不大;居民生活用能继续向天然气、石油液化气、 电能等方面转变,用煤量将逐步减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测2010年国煤炭需求量为 25.00亿t,2020年为29.00亿t。第二节产品目标市场分析1. 国煤炭市场现状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长期以来,煤炭生产与消费量在一 次能源中占70%以上。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 的影响,煤炭消费量开始大幅下降,导致全国煤炭生产严重过剩,煤炭市 场疲软,煤价下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40、2000年一季度。2000年入夏以 来,煤炭市场和煤炭价格在主要消费地区开始略显恢复性增长。煤炭市场出现转机,首先离不开国民经济运行的大环境。2000年以来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国有企业增强了活力。经济增长拉动了对煤炭 消费的需求,国煤炭供需出现恢复性增长,表现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从整体上看,华东地区和中南、西南地区的煤炭市场价格上涨比较明显。其次,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促使主要用煤行业特别是电力、冶金、化 工、建材等高耗煤行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也使煤炭消费需求较快增长。 2007年我国GPD增长8%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6%,促使煤炭消费不断增加,有力地拉动了煤
41、炭市场需求。2. 国煤炭需求预测21世纪初期,我国能源需求总量稳步上升,煤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但仍以煤炭为主。综合考虑未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 产业发展、高效洁净能源加快利用、环境保护、节能技术、能源供应经济与安全因素,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预测,煤炭需求量预测2010年国煤炭需求量为 25.00亿t,2020年为29.00亿t第三节市场竞争力分析1. 该矿产品特点该矿所产气煤,为中灰、低硫煤,煤质较好。2. 煤炭用户及销售情况目前,该矿所生产的原煤主要通过公路运往某、化北屯、阳方口等煤炭集运站,部分民用。3. 该矿煤炭市场前景广阔本井田以配焦煤为主,是市场上紧缺煤种
42、之一,尤其是随着浅部煤炭 资源的估竭及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会进一步加 大,因此结该矿进行采煤机械化升级改造建设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第三章建设规模与服务年限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一、井田境界:经省国土资源厅号采矿许可证批准(有效期限2006年11月一2009年11月),该矿准采石炭系组2#、3#、5#,其井田 境界座标为:准采标高为1700-700m,井田面积0.6608km2。井田围由以下 6个拐 点坐标圈定:6°带(中央子午线111°)1、X=4273040.00 Y =19580190.002、X=4272955.00 Y =19580500.
43、003、X=4271660.00 Y =19580210.004、X=4271780.00 Y =19579660.005、X=4272685.00 Y =19579865.006、X=4272655.00 Y =19580070.00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本矿周缘的煤矿 :井田西南炭 窑沟煤矿,其余周边无在批煤矿,均为空井田。周边煤矿暂无越层越界现 象,对本矿井开采无大的影响。今后矿方在临近边界处开采时,应认真调 查邻矿开采情况,查清邻矿废弃巷道和采空区分布情况, 以防止相互贯通 引发各类事故。二、矿井资源/储量计算:该矿井田2#、3#、5#煤层保有资源/储量为25010kt,其
44、中 5#煤层保有资源 / 储量为 14230kt(111b 级 3090kt,333 级 11140kt)。根据矿井防水煤(岩)柱的种类,结合生产矿井留设煤柱的实践经验, 确定本矿安全煤柱的尺寸如下:井田边界煤柱30m大巷一侧留设隔离煤柱25m采空区防透水安全煤柱按50m留设。井筒保安煤柱:按照表土层岩层移动角45 °,基岩移动角72°进行计算。矿井资源/储量计算表(表3-1-1 )煤层 编号水平块段 号储量级别斜面积(mf)煤层平均 真厚度(m)视密度t/m3资源/储 量(万t )块断地层 平均倾角333111b5+1390古115984011.48P 1.3378o空1
45、221440011.481.3378o空2211380111.48P 1.3378o130920240011.481.3330978o+7001111472981611.48P 1.33111478o3+13901912207153.091.3378o+70013618794753.09P 1.3378o2+139011242227604.191.3378o+70015028794754.19P 1.3378o查明合计1992567累计查明2559保有合计1977542现保有2501矿井5#煤层可米储量计算表(表3-1-2 )煤层 编号煤层 真厚度(m)保有资 源储量 (万t)煤柱损失(万t
46、)可采八就日 储量(万t)可采期(a)井筒 煤柱井田边 界煤柱采空区煤柱断层 煤柱5#11.48142320621316484013.3备注工业广场、开米动用储量在计算地质储量中已剔除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矿井设计年工作日330天,每天两班生产,一班准备,每班工作时间 8小时,日净提升运输时间16小时。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根据目前该矿实际情况,考虑到管理水平及建设资金等因素, 矿井设 计生产能力450kt/a,储量备用系数取1.40,则矿井服务年限为:T矿二Q/A K=1476/ (45X 1.4 ) =23.4 (年)T5#=Q/A- K=840/ (4
47、5X 1.4 ) = 13.3 (年)第四章井田开拓与开采第一节井田开拓一、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本井田为一单斜构造,层间裂隙水大都沿岩层倾斜方向运移, 并向深 部汇集。但要注意井田可能有的断裂构造带对井田的开采影响。由于某种原因地层的错动,可使煤层直接与含水层接触,使含水层直接结煤层充水, 同理岩层的错动破坏了原有隔水层的作用,使得上下含水层在断层附近产 生了水力联系,这些因素都会对煤层的开采产生一定的影响二、井筒及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1、井筒形式选择:本井田采用立井-斜井开拓,主立井位于井田中部,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位于井田西部,主立井采用箕斗提升,担负矿井煤炭主提升、进风、行 人、排水、管线敷
48、设等任务;副斜井采用单滚筒提升绞车作辅助提升,担 负矿井运送设备及材料辅助提升、进风、行人、出矸、管线敷设等任务; 回风斜井安装两台轴流式主要通风机运转,担负矿井回风、行人等任务; 三个井筒均可作为矿井安全出口。现有开拓方案合理,本次设计均利用现 有井筒。2、地面工业广场位置选择:本次设计利用现有主井地面工业广场。三、主要开拓方案本矿井田中部主立井采用箕斗担负矿井主提升任务,井田西部副斜井采用单滚筒提升绞车作辅助提升,利用回风斜井回风,矿方目前采用主立 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开拓,现有开拓方案合理,本次设计均利用现有开 拓系统。开拓方案不再进行方案比选。四、水平划分及开拓巷道布置本矿采用立井-斜
49、井开拓,主立井倾角90°,长264米;副斜井方位90°,倾角23°,长260米;回风斜井方位16°,倾角23°,长165米。 5#煤层为特厚煤层,按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巷道布置,布置521采区开采, 采区双翼布置,采区西至+1520辅助运输大巷煤柱,东至521采区界线, 北至井田边界煤柱,南至井田边界煤柱,布置正规工作面生产,采区以 521采区运输眼、运料眼与行人眼为中心双翼布置,与原有回风大巷沟通。 采区行人眼、运料眼基本沿煤层底板掘进,运输眼沿煤层顶板掘进。首采 工作面运输平巷、回风平巷沿煤层走向掘进沟通并形成切眼。1、开采水平划分及数目的确
50、定根据矿井开拓布置,本矿采用大巷采区开拓,开拓水平为1200水平, 全井田划分为1个水平、1个采区(前期)开拓。2、开采准备方式的选择该井田煤层倾角为60-80。,因此确定该矿井5#煤层采用急倾斜特厚 煤层水平分段机采放顶煤采煤法。五、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本次设计开采5#煤层,1390m水平为一个采区,采用后退式开采。六、井筒:1、井筒数目及用途: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布置三个井筒:即:主立井、 副斜井、回风斜井。各井筒用途如下:主立井:箕斗提升,主要用于提升煤炭、运送材料及设备、进风及管 线敷设等。副斜井:担负矿井运送设备及材料辅助提升、 进风、出矸、管线敷设、 行人等任务。回
51、风斜井:担负矿井回风等任务。三个井筒均可作为矿井安全出口。井筒特征表表4-1-1井筒名称主立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口坐标纬距X4272226.6534272207.2244272239.432经距Y j19579947.82919579818.526P19579848.828:井口标高(m1619.7801624.4741619.675方位角(度)0 °90°16° :井筒倾角(度)90°23°23°井筒深度或斜长(m264260165井筒直径 或宽度(m)净5.02.63.0掘进5.73.33.7井筒断面(卅)净19.66.288.01
52、掘进125.59.3610.9砌壁厚度(mn)300300300材料砼粗料石粗料石井筒装备单绳箕斗,设 金属梯子间轨道、扶水、水沟、 台阶等扶水、水沟、台阶等备注现有改造现有改造现有改造2、井筒装备及布置:主立井:米用园形巷道,米用混凝土砌碹支护,碹体厚度300mm 装备2JK-2.5/30X型矿井绞车提升,敷设照明电缆、排水管、动力电缆、 设梯子间、扶手等;副斜井:半园拱形料石砌碹,装备 JTK-1.6 X 1.2单滚筒绞车牵引1t 矿车作辅助提升,设轨道、水沟、台阶;回风斜井:半园拱形料石砌碹,井口装备FBCDZ-6N17A型防爆对旋 式轴流通风机两台,井筒设台阶、水沟、扶手。七、井底车场
53、: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硐室支护均采用半园拱形粗料石砌碹。5#煤层运输石门、采区运输平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至井底箕斗煤 仓卸载,主煤仓下口设给煤机将原煤通过主立井提升绞车牵引箕斗提升出 地面。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运输。第二节井下开采一、首采区位置:本矿5#煤层根据矿井开拓布置,首采区布置于井田中部,首采工作 面为52102工作面。二、采区巷道布置:本矿5#煤层为特厚煤层,按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新布置521采区开采,采区双翼布置,采区西至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东至+1390水平,南北至井田边界煤柱,布置正规工作面生产,采区以521采区运输 眼、运料眼与行人眼为中心双翼布置,通过回风联络眼与+1
54、560m回风大巷沟通形成矿井通风系统。采区行人眼、运料眼基本沿煤层底板掘进,运 输眼沿煤层顶板掘进。首采工作面运输平巷、回风平巷沿煤层走向掘进沟 通并形成开切眼。三、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1、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矿井开采5#煤层,煤层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如下: 井田批准开采煤层为5#煤层,位于组下部,煤层平均厚度为12.33m,赋存稳定。 煤层倾角60-80 °。 为低瓦斯矿井,自燃倾向性为I类,属容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本矿5#煤层的赋存条件、现有生产系统布置情况及矿井生产能力,设计推荐采用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机采放顶煤采煤法。由于本矿煤
55、层厚度12.33m,设计采用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机采 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采面支护采用ZH2400/16/24型放顶煤液压支架进行支护,支架间距1.0m,循环进度0.8m,支架长度2.8m;机头机尾采用端头支架支护。采用三八制,二班生产,每班推5个循环,一班检修。2、工作面采煤、装煤、运输方式及设备选型综采工作面的采、装、运工序全部机械化。 机械设备的选择首先满足技术先进, 生产可靠,提高综采设备的开 机率,达到高产高效。同时各设备间要相互配套,保证运输畅通,并增加 运输环节的缓冲能力,以期达到采运平衡,最大限度地发挥综采优势。 创造快速连续开采的条件,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减少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牧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进展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备用配件批发考核试卷
- 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2025届第五高考测评活动高三元月调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萍乡市栗县2024-2025学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检测指导卷含解析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物理:示波器的奥秘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晋中学院《幼儿舞蹈创编与技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理工学院《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饶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天水师范学院《字体设计、版式设计、InDesign版式设计项目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告制作、宣传用品、宣传物料采购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 机械专业英文简历
- 项目管理服务收费标准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终结性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9
-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频次确定
- 2022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勾股定理 杨静
- 2BE水环真空泵使用说明书
- 某高速公路监理管理及工程质量监理要点
- 2022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升学模拟大考卷(二)数学试卷(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