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散文我与地坛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新课导入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作者介绍 史铁生,从小生长在北京。1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18岁年去陕西延安地区插队,21岁因积劳成疾双腿瘫痪回北京住进医院,那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病隙笔记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问题统计1.作者笔下的地坛与“我”有着怎样
2、的关系?(5个组)2.文章第2段,“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两句是不是重复?(4个组)3.为什么作者说那儿是“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3个组)4.怎样理解“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4个组)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5.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什么?为什么先考虑“死”再考虑“生”?(6个组)6. 为什么是“窥看自己的心魂”,而不是走进自己的内心呢?(1个组)7.第7段六个“譬如”如何理解?(5个组)8.作者在园中待过后,是如何做的?对你有何启示?(2个组)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1)史铁生当年为什么来地坛?(2)地坛与史铁生是怎样的关系?(3)地坛中
3、的生命给了我们和史铁生怎样的印象?(4)史铁生来地坛的最初几年一直在想什么问题?想明白没有?(5)史铁生对怎样活的问题想清楚了吗?15年了,史铁生为什么还要不断去地坛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6)此时,地坛又给了他怎样的启示呢?六组“譬如”的景象有没有一些共性特征?地坛给史铁生带来了怎样的启示?(7)史铁生为什么还要“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呢?研习文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问题解析(1)史铁生当年为什么来地坛?文本依据: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
4、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过渡性选择: 在一个被人遗忘的僻静之所,逃避痛苦,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2)地坛与史铁生是怎样的关系?(朗读第3段的重要语句,如“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等语句。)文本依据: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过渡性总结:地坛四百年
5、前有过辉煌,如今变得冷落。史铁生也曾有过狂妄的年龄,如今变得沉静、安祥。对史铁生来说,地坛是与之有着相似命运的知音,史铁生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3)地坛中的生命给了我们和史铁生怎样的印象?重点点拨:先回答给我们怎样的印象,在回答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印象。文本依据:“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6、。”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过渡性小结:同第一处景物描写相比,作者从荒芜中窥出生机。园子中的小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自己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甚至可以说是生机盎然。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4)史铁生来地坛的最初几年一直在想什么问题?想明白没有呢?文本依据: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过渡性小结:对史铁生这样一个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来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
7、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所以,他怎样选择了呢?(5)史铁生对怎样活的问题想清楚了吗?15年了,史铁生为什么还要不断去地坛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文本依据: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过渡性小结:史铁生不断要“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与苦难继续做着内心的挣扎与斗争,继续思考着如何生的问题。既要与无法摆脱的痛苦相依相伴,又要以豁达的心态品味苦难的滋味。对一个心理敏感的作家而言,他的痛苦是双层的,从肉
8、体到精神,这种痛苦比之一般人要体会得更深。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6)此时,地坛又给了他怎样的启示呢?六组“譬如”的景象有没有一些共性特征?地坛给史铁生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文本依据: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
9、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过渡性小结:(落日寂静的光辉、落寞的雨燕、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始终镇静站立的古柏、暴雨激起的草木和泥土气味、秋天早霜后的落叶,)它们形体虽被“肆意雕琢”,生命处于低谷甚至濒临死亡,但它们对生命与欢乐的渴望。对现实生存价值的追求,却“任谁也不能改变”。由此,史铁生悟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并选择了自己活着的方式:残废却不颓废!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7)史铁生为什么还要“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呢? 小结:“味道只能闻”,身临其境才能激起曾经的记忆,激起曾留在地坛的所有情感和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地坛自然成为苦难中的史铁生赖以生存的精神源泉和灵魂归依之所。而地坛留给他的“全部情感和意蕴”也作为他的“往事”,以独有的价值成为他馈赠给所有人的一笔精神财富。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1 总结再次来回顾一下史铁生的这段心路历程:被人遗弃的古园被社会遗弃的人荒芜但并不衰败残疾但并不消极古园被肆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工艺优化实践试题及答案
- 《高效课堂管理》课件
- 采购试题库及答案
- 酒馆转让合同协议书
- 企业卫生承包合同协议书
- 转让饭店合同协议书
- 餐饮外卖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副本怎么写
- 民房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的间隔
- 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处置
-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八年级英语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件第四讲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 会宝岭选矿厂集中控制技术方案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单词表
- 第13讲巧解弦图与面积
- 毕业设计(论文)-CK6150总体及纵向进给和尾座部件的设计
-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 天津市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规定
- 小学心理健康《欣赏我自己》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