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生产企业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锂电池生产企业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锂电池生产企业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锂电池生产企业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事故类型:本公司所涉及特种设备有:货梯、储气罐、 压缩气瓶;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有: 起重事故、 压力容器 (气 瓶)爆炸事故;主要危险源: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的使用场所。1.2 危险程度分析1.2.1 电梯事故危险程度分析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载货电梯。载货电梯在行 使过程中,由于电梯使用、维修、维护保养不到位、未按期 检测检验或检测检验过期等原因,导致电梯设备自身或外在 (人为)因素发生损毁、失效、故障而造成人员伤亡(包括 坠落、剪切、挤压、撞击、触电、起重伤害等) 、财产损失 等事故。其主要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2、1)因电气故障引起的电梯事故:主要是电气安全开 关频繁动作、控制柜电气元件或电气线路保护失效、或其他 人为干扰而产生的信号使其误动作、电线老化等原因导致电 梯事故。(2)因机械故障引起的电梯事故:主要是运动部件之 间卡死、安全钳未动作、曳引力不够、包闸皮磨损使包闸臂 动作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电梯事故。(3)其它原因导致电梯事故:如停电、缺相、供电电 压不稳或机房、井道进水造成电气线路短路等原因导致电梯 事故。(4)因钢丝绳锈蚀、断股、齿轮严重磨损、螺栓断裂、 电源开关、电气线路故障等原因造成的起重伤害事故。( 5)起重操作工未经专门的培训,未持证上岗,违反 安全操作规程、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等造

3、成的起重伤害事故。事故影响范围:电梯内乘客及电梯门附近人员;其危险 等级是危险的。1.2.2 压力容器(储气罐)、压缩气瓶事故危险程度分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储气罐,本公司所使用的储气罐 属压力容器,储气罐在使用过程中。如员工操作错误、违章 作业、违章指挥,或储气罐的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 未定期效验或失效,或设备缺陷导致储气罐超压,引发压力 容器爆炸事故。事故影响的范围:空压机房。其危险等级是 危险的。氮气瓶的使用过程中, 因受热、 撞击、瓶体缺陷等原因, 可能导致气瓶爆炸。事故影响的范围:注液车间。其危险等 级是危险的。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1 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本预案的组织机构

4、及职责与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预案综合预案的第三章相同。 本预案以现场抢险组为主导 具体见图 3。3 处置程序3.1 事故响应分级与条件公司应急响应分为三级:三级响应、二级响应、一级响 应。一级响应为公司最高响应级别。(1)三级(部门级)应急响应 发生较轻突发事件时,处于现场控制能力范围内,未波 及到其他部门和场所,能被公司某个部门(班组)可利用正 常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某个部门(班组)职权范围内通 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资等。(2)二级(公司级)应急响应事件超出现场的控制能力范围,或可能波及到其他部门 或整个公司,但尚处于公司可控状态内,未波及到公司外 必

5、须利用公司的一切可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 紧急情况,但在公司可控制范围内。(3)一级(社会级)响应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时,已超过公司事故应急救援能 力,或者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事故影响到公司周边 企业或社区时,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 援或者建议启动上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2 事故及事故险情报告程序和内容A、公司设置24小时报警电话:(0755) 33611882-5661 ,公司事故应急指挥部人员、各职能组长联系电话已程贴于各 部门经理办公室和保安值班室。B、发生事故后,第一发现人可用固定电话或手机报警 120或(0755) 369391 20 、 369336

6、33-8120 (海山人民医院) 、 110。C、一旦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事发部门负责人,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公司应 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事态紧急时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刻报 当地消防、急救等部门,并指挥现场处置,防止事故扩大;D、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事故基本情况等内容; 在启动本应急预案的同时,由通讯联络组组长立刻向滨 海街道办事处安监办、海山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通讯及联 络方式见附件二) 。E、事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 地点、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报 告人姓名、电话等。F、在向

7、滨海街道办事处安监办、海山区应急指挥中心 等部门报告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在应急处置 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3.3 响应程序3.3.1 接警通常情况下,事发部门负责人对安全事故采取如下几种 接警方式:(1)巡查人员发现事故已经发生而人工报警; ( 2)员 工或其他人员发现事故已经发生而人工报警; ( 3)其他方式 接警。接警及报告内容如下:(1)特种设备事故发生部门; ( 2)事故发生的时间、 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 4)事故已 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及事故已影响范围;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3.2 响应级别的确定事发部门负

8、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警后,立即前往事 发现场进行确认,经确认确属安全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内对 现场事故情况作出级别判断,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的级别及发展情况。3.3.3 应急启动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通过广播、手机等方式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和资源迅速投入到 应急救援行动中。公司的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事态发展情况 及事故的响应级别,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应急响应。3.3.4 救援行动(1)应急指挥部接警后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应立即发出 预警信号,启动并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做好现场指挥、领 导工作;(2)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故类型、严重程度等调集相 应的应急小组和应急物资,立即进入

9、应急救援行动;(3)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应按照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在应 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展开应急救援行动;(4)现场人员在应急救援小组的指挥下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3.3.5 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抢险组、现场救护组在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下,根据 现场应急救援的要求有序的提供所需物质装备,若部门或公 司无法提供的物质装备,应向周边其他单位或签订联动联防 协议单位或专业救援机构请求技术、物质装备的支援。3.3.6 应急疏散避险现场保卫组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根据事故实 际情况和公司应急指挥部指令设置警戒区域,按预先设定的 疏散路线、安置点,有序的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并阻止无关 人员进入事故现场,防止事

10、态扩大造成其他人员伤害。3.3.7 扩大应急响应程序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生地 点、类型及严重程度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应响应级别。 如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的趋势,由公司应 急总指挥将响应级别提高至上一级响应。事故造成的危害程 度超出企业自身控制能力,或者要波及影响到公司周边企业 和社区时,需要政府提供援助支持的,通讯联络组组长应将 情况及时上报当地政府,请求启动相关的政府应急预案。政 府预案启动后,指挥权上移,公司应急救援组织应积极配合 政府应急处置工作。3.3.8 应急救援行动要求( 1)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切不可随意行动,保持冷静, 必须按照“员工和应急

11、救援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措 施优先”的原则,快速组织先期抢险与救援;(2)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要在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和现 场指挥的统一领导下,迅速按照预案的要求和方案或指挥员的指令,完成各项应急救援工作任务;( 3)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要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力 量赶赴现场进行应急救援抢险;(4)各应急救援人员和公司全体员工要本着遇事冷静, 互相协调,通力配合,不慌不乱的原则,尽快完成报警、救 援、疏散、保护现场等各项工作;(5)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要立即清点人数后,向 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人员情况。如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 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相关情况。人员疏散及物资转 移时,要充分利用

12、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应急灯、疏散指示 标志等有序进行,防止造成拥挤、踩踏等事故;( 6)抢险结束后,应急人员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 无误后由总指挥下达人员撤离现场的命令,并指定人员对现 场实施警戒保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确保现场的原始 状态,随后进入善后工作处理阶段。3.3.9 控制事故扩大措施(1)抢险人员进入危险区必须佩戴防护和救护装备与 设备,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抢救时要随时注意风向的变化, 避免发生意外伤亡;( 2)抢险人员应集体行动,相互照应;(3)要带好通讯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4)通讯联络组组长及时与公安、消防、医疗救护取得联系,以便与专业队伍共同协调行动,互相配合,提

13、高救 援效果;(5)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 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6)救援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应急 救援;(7)事故现场发生了不可控制的情况时,应急救援人 员不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现场指挥部应根据情况发出 撤退的指令;(8)确认紧急情况结束后,危险已经消除,待指挥部 发出命令后,全体员工方可重新进入现场。3310 应急恢复待事故调查工作全部结束后,解除警戒,组织人员进行 现场清理工作,组织灾后重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 环境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本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见图3.3。车间(部门应急力量)现场抢险组警戒疏散组现场救护组二级应

14、急启动通讯联络组响应升级现场抢险组厂级应急增援现场清理洗消图6-2深圳市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图4 处置措施4.1 电梯事故应急处置(1)现场抢险组(电梯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采取 如下处置措施:A. 首先确定电梯轿厢所在位置;B. 关闭电梯总电源;C. 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厅门、轿厢门 ;D. 疏导电梯内操作人员离开轿厢,防止跌伤;E. 重新将电梯厅门、轿厢门关好 ;F. 若被困人员无人发病、无人受伤,则现场救援行动 可以终止。G若电梯故障所致,组织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尽快检查 并修复。(2)电梯内的操作人员在电梯操作过程中出现异常速 度时,应手扶轿壁,并侧身双腿保持弯曲,以减轻对电梯急 停的不适应。待电梯停下后,迅速利用轿内应急电话或者手 机与值班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取得联系 ; 将受困信息发给公 司应急指挥部或安全主任,告之电梯停留的所在位置、轿内 人员情况,如人数、年龄、身体状况和联系方式等。保持镇 静和体力。(3)如果轿内照明熄灭了,每个轿内的应急照明装置 会自动启动。出口板一旦打开,安全开关动作会使电梯停止 不动,千万不要尝试强行推开电梯内轿门,电梯天花板若有 紧急出口,也不要爬出去。如果出口板意外关上,电梯就可 能突然开动令人失去平衡,在漆黑的电梯井道内,乘客可能 被绊倒,或因踩到油垢而滑倒,从电梯顶上掉下去。(4)乘客呆在轿厢内,待救援人员到现场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