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窑:上海的文化名片免费范文_第1页
申窑:上海的文化名片免费范文_第2页
申窑:上海的文化名片免费范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申窑:上海的文化名片十多年间,申窑的创始人罗敬频与俞晓夫、黄阿忠、马小娟、石禅等画家 签约,再从景德镇请来富有经验的窑工制作瓷坯。每个器型都是罗敬频与画家 一起设计,从传统器型蝉蜕而出,现代感很强。这里的瓶或碗,无论多么庞 大,都由手工拉坯而成,拒绝工业化的灌浆胎,从而保证画家拥有很踏实的手 工感。釉面处理也以釉中彩、釉下彩居多,极少釉上彩。玩过陶艺的人都知道,烧窑最终靠的是 “上帝之手 ”,在高达 1300度的气氛 中,器型的完整、釉料的流淌与还原是最不确定的。但这就是这种不确定性, 构成了陶艺的魅力,对艺术家形成难以抵挡的诱惑,也对申窑形成一次次挑 战。最终,申窑获得了成功。这个成功包括两

2、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在艺术创新 上,签约画家创作出一大批具有现代审美理想的陶艺作品,使油画国画的表现 技法在陶艺上获得全新效果。第二层面在文化影响力上,申窑的作品一面世即 令中国陶艺界耳目一新,连景德镇的艺术家也从中获得诸多启发。然后,申窑 连续多年参加上海艺博会,成为人们争睹的亮点。上海有许多陶瓷爱好者,申窑地处偏远,但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每当节 庆长假,就会有许多人一头扎在申窑的工作室里,一玩就是两三天,待自己画 的瓶子盘子出窑时,便是一片惊喜的欢呼。特别是青少年们,在这里真切地认 识了陶艺创作的过程,感觉了中国作为陶瓷母国的荣耀。 2005 年,罗敬频策划 主办了面向青少年的中法两国陶艺交

3、流活动,将上海的当代陶艺推向世界。这一切都呈现出良好的走势,罗敬频春风得意马蹄疾,顺势将申窑的影响 力推向北京,在雍和宫西侧的书院胡同 18号一个四合院里建立 “申窑北京 ”,将 当代陶艺与传统的沉香、书画、竹雕及紫砂等组合呈现给中外文化人士与游 客,使这个不算太大的地方成了介绍中国文化的窗口。以柴窑来挑战单色釉难题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 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有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 白釉等。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 “道 法自然 ”的思想有关。在我国宋代,单色釉瓷器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特别是

4、到了清代康熙、雍 正、乾隆三朝,单色釉瓷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 畅,釉色纯正、明快,有些单色釉瓷器经过高温窑变,釉水自然流淌或变色, 呈现类似抽象画的效果,在光照下更是精美无比。罗敬频开窑试烧就吃足了苦头。不同颜色釉料的呈色剂是不一样的,对温 度与时间的要求也不一样,上下相差几十度,或者窑室还原时气氛不对,都可 能导致窑变不到位,颜色呈现不尽人如意。尤其是一件看似完整无缺的瓷器, 留下一个缩釉点,白璧留瑕,前功尽弃。经过一番痛苦的磨难,申窑烧出多批单色釉瓷器,有青釉、红釉、黄釉、 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在器型上也有突破,吸收了一些当代雕塑的元素 和日本陶瓷的语言,但整

5、体上保持了中国的风格与精神。罗敬频还认为,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 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 “大家闺秀 ”。后来让罗敬频尝到 了更大的苦头,那就是试烧郎窑红。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红釉之一,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由督窑官郎廷极所督 烧而成,故称 “郎窑红 ”。其实,红釉初创于明代,尤以永乐红釉最为名贵,但 到了清代又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力强盛,带动了 制瓷业的快速发展,皇帝对单色釉、特别是喜气富贵的红釉情有独钟,凡明代 已有的品种都要烧造,而且下旨大要有所创新。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在 1300度高温中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

6、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 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 “若要穷,烧郎红。 ”申窑的郎窑红一开始是小规模试制,成功率极低,不到百分之十,但这足 够让罗敬频欣喜若狂了,请来朋友看,也啧啧称奇。罗敬频向自己窑里的师傅 打听,师傅说: “郎窑红的工艺特征是器物外面可以没有开片,但里面肯定会有 开片,故宫里的官窑器也都这样,没有开片的郎窑红史上没有! ”与姚永康大师合作猴娃 姚永康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位联合国陶艺会荣誉会员,其余身份有中国美术 协会会员,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江西省雕塑艺委会主任。 30 年前,上海美术 电影制片厂推出一部动画片瓷娃娃,这是至今唯一一部以陶瓷雕塑、陶艺 美术为载体的动画片,姚

7、永康在片中担任美术指导。姚永康被认为是代表中国当代陶瓷的艺术家。姚永康的瓷塑多以青釉装 饰,与宋代湖田窑接通文化血脉。他的 “世纪娃 ”系列,从明代青花瓷的婴戏图 获得灵感,但又因为造型本身突破传统图像而充满现代感。罗敬频与姚永康比 较熟悉,他对姚老师的人品、艺品都非常敬佩,他认为: “姚永康将中国的水墨 语言运用到陶瓷雕塑上,泥条与泥片的结合如同大写意般酣畅淋漓错落有致。 他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结合得很好的艺术大家,他赋予中国青瓷 以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 ”我也一直关注姚永康的作品,在许多陶艺展上,他的作品让我久久盘桓, 不忍离去,给我很多愉快和启发。我认为姚永康的艺术成就远在景德镇某些名 列前茅但名不副实的艺术家之上。前不久在申窑看到姚永康一只瓷塑猴娃,不 免眼睛一亮。这件作品的釉面呈梅子青,造型看似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