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太阳能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_第1页
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太阳能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_第2页
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太阳能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_第3页
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太阳能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_第4页
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太阳能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由VIP000000016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应用技术 Applied Technology 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太阳能领域中的 发展与应用 于 洋 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辽宁大连 116000 摘 要 结合传统能源及目前太阳能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对机械自动化在太阳能领域中 , 并主要针对其在太阳能光伏 产业领域和光热产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太阳能 ; 开发利用 ; 光伏产业 ; 光热产业 中图分类号 TH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174-02 0

2、 引言 近年来 ,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是世界上各个国 家重点关注的热点科研问题 , 随着人类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 , 煤、 石油以及天然气等传统形式的能源能够被开发利用的已越来越少 , 国际舆论对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也开始越来越高度 关注。据世界相关能源权威调查机构统计分析 , 世界上剩余的可 开采石油量可供人类开采的时间长度大约只剩下 40 年 , 天然气可 供开采的时长大约还剩 61 年 , 煤碳资源大约还能开采 230 年。而 且在我国 , 传统形式的能源储备量大约只占世界上常规能源总储 量的 10% ; 另一方面 , 长期大量使用传统形式的化石能源 , 已经 对地球

3、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 , 地球生态环境也正在逐步严 重恶化。 针对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问题 ,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 家都已制定并实施了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 正逐步 促进着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在目前可利用的 可再生能源中 ,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且其受其他因素的 影响相对风能、水能来讲较小 , 其开发利用的技术发展的相对较 快。因此 ,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科研机构和院校都在加大力 度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 , 使得太阳能利用在光伏产业方 面发展迅速。根据世界光伏产业相关的发展报告统计显示 , 最近 1020 年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研究开发并生产

4、成功的速度越来越快 , 最近几年的平均增长率甚至超过了 40%。 1 机械自动化在太阳能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但是 , 我国在太阳能能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我国还没有自己掌握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核心技术 , 机械设备的 自动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 对太阳能开发利用 过程中无法更好地处理尾气的闭气循环利用等问题 1。而且现在 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设备系统越发复杂、设备规模也越发庞大、各 设备间以及设备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联系也 越来越紧密 , 这些都对 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目前我国对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 , 本文主要对

5、机 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在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方面的应 用进行相关的探讨。 2 机械自动化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的发展应用 光伏发电产业在未来将成为人类用电电网的支柱和方向 , 随 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 , 以及在世界上其它国家对 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带动下 ,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的 发展规模也迅速扩大 , 发展速度也大幅增长 , 相应的太阳能光伏 设备与产品的产能与销量也节节攀升。但是 , 我国在太阳能光伏 产业方面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 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目前 , 我国国内投建的大部分多晶硅提纯项目中 , 晶硅提 纯技术采用的都

6、是经改良的西门子法 , 国际上太阳能光伏产业技 术发达厂商控制着晶硅提纯的先进核心技术 , 我国多晶硅提纯技 术的发展相对还很不成熟 , 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还远没有达到 世界先进水平 , 对太阳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尾气的循环利用技术还 较落后 , 开发成本过高。因此 , 研究并掌握多晶硅的提纯核心技术 , 逐步提高机械设备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程度 , 是我国太阳能光 伏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2)用于沉积 Si3N4 层的 PECVD 设备 , 在产能和技术水平层 面上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机械设备的价格也大幅低于进口 的设备价格 , 因此在国内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产商的青睐。 但是 ,

7、 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 距, 主要反应在设备的自动装卸片方面。 3)对于硅片切片设备的要求 , 应确保硅片切片后表面充分平 整、没有明显的划痕 , 切片的几何尺寸误差应不超过 0.5mm, 切 片上任意两个弧线弦线长度相差应不大于 1mm。随着切片技术的 不断发展 , 硅片厚度也逐渐减小 , 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硅切片最 薄厚度已经突破了 180mm, 而我国的硅切片厚度最好时还只能到 200mm。可见 , 我国硅切片设备的高度自动化和精细化的发展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 4)相比于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的国际先进水平 , 我国还没 有完全掌握全自动丝网印刷技术 ,

8、 因此几乎所有的国内太阳能开 发利用产家 , 不得不从国外以昂贵的价格购买丝网印刷设备。 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通常情况下包括由光伏电池组件、 逆变器、控制器和蓄电池组等部件构成 , 该系统运行的关键是机 械组件的自动化控制和信息智能化处 理。例如 , 已有学者发明了 一种能自动跟踪太阳移动的太阳能利用设备 , 该设备主要由自动 跟踪系统、太阳能转换器、盛有液体的平衡箱、支撑框架及结构、 弹簧等构成 , 实现了太阳能开发利用过程中跟踪的高自动化和智 能化 , 且设备结构相对简单、造价较低 , 适合多种不同形式和规 模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设备 2。但目前我国在逆变器、控制器和 蓄电池组等部件

9、的技术水平还十分有限 , 尤其是相应的检测仪器 设备、设备监管仪器、运行监控设备的生产还没有达到大规模、 高自动化智能化的流水线式生产水平 , 生产成本相比较高。 客观地说 ,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 与传统能源开采利用的成本相比 , 首先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 太阳能开采过程中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 如何降低进行大规 模开发应用的成本问题。在全世界都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背景 下, 我过应加强对光伏产业先进设备的研发力度 , 全面提升机械 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 才能使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3 机械自动化在太阳能光热产业领域的发展应用 对太阳能光热进行开发

10、利用的产业主要包括有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水器以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太阳能建筑。其中 , 太阳能 热水器将太阳能热利用的较充分 , 但其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 ; 太 阳能建筑集成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国际上正在重点开发的新技术 , 其对机械自动化的要求也较高 ; 三者相对来说 , 利用太阳能热发 (下转第173页) 科技传播 2010?7(下) 174 Applied Technology L=L1+L2-C1-C2 式中 : L1从初应力至松油前千斤顶缸体伸长值 ; L2从初应力至 2 倍初应力缸体伸长值 , 并作为 0 至初应 力的推算值 ; C1千斤顶内 5060cm 钢绞线的伸长值 , 一般为

11、 45mm, 也 可计算得出 ; C2 力 筋 回 缩 和 锚 具 变 形 值 ,对 于 夹 片 式 锚 具 按 规 范 取 6mm。 3)预应力采用引伸量和张拉力双控 , 引伸量误差在 ±6% 范 围内 , 每一截面的断丝率不得大于该截面总钢丝数的 1%, 且不允 许整根钢绞线拉断。 4)钢束的张拉顺序 :N1、N2、N3。钢束张拉时两端对称 , 均匀张拉。 5)钢束伸长量的量测方法 : (1)开始张拉前应将所有的钢绞线尾端切割成一个平面或采 用与钢绞线颜色反差较大的颜料标出一个平面 , 在任何步骤下量 测引伸量均应量测该平面距锚垫板之间的距离 , 而不可量测千斤 顶油缸的变位量

12、, 以免使滑丝现象被忽略。 (2)预应力张拉的操作 0 初应力(10%k) 2 倍初应力(20%k) 1.00k (持荷 2min)回油、锚 固。锚固时可采取两端同时补足预应力值 后锚固 , 也可先在一端锚固后 , 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后锚固。 (3)张拉过程中 , 用钢尺准确量取 , 并记录每一张拉值下对 应的伸长量。每次张拉完后要有完整的原始张拉记录 , 且应在监 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6) 箱 梁 预 应 力 钢 束 管 道 应 在 预 应 力 钢 束 张 拉 后 24h 时 内 压 浆 ,水 泥 浆 配 合 比 为 :水 泥 :减 水 剂 :膨 胀 剂 :水 : =0.94 : 0.

13、013 : 0.06 : 0.329, 水灰比为 0.35, 减水剂采用 TD-J 型高效减水 剂。膨胀剂采用的是 TD-UEA 型膨胀剂。在实际施工中每桶水泥 浆配合比为 : 水泥 : 减水剂 : 膨胀剂 : =150 : : : 水 2.1 9.4 55.9 。在实际调制中 , 水泥浆宜控制在 1418s 之间。水泥浆自 调制到压入管道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3045min。 (上接第174页) 电对机械自动化的要求最高 , 目前利用太阳能热发电的系统主要 包括 3 种类型 : 塔式系统、碟式系统和槽式线聚焦系统。例如 , 相关学者研发的一种完全自动控制式太阳能采暖装置 3, 该设备 的突出特

14、点是将太阳能热水器与散热器、泵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 并同时将温度控制仪、时间控制仪与泵相连接 , 使整个采暖装置 系统实现了高度智能化的自动控制 , 与传统的采暖技术相比 , 该 装置具有充分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 既可通过温度进行控制 , 又 可利用时间进行控制的高智能化自动控制功能。该装置正常运行 时自身可进行最佳状态调整而不需要经常进行人工调整 , 使用方 便, 节能环保。 应用技术 7)压浆工艺 孔道压浆顺序是先下后上 , 要将集中在一处的孔一次压完 , 若中间因故停歇时 , 应立即将孔道内的水泥浆冲洗干净 , 以便重 新压浆时 , 孔道畅通无阻。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由最低点的 压浆孔压入 , 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压浆分两次进行 , 每一孔道宜于两端先后各压浆一次。两次的间隔时间以达到先压 注的水泥浆充分泌水又没有初凝为度 , 一般为 30min 45min。压 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 , 压浆的压力以保证压入孔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