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强酸与弱酸的比较浓度均为0.1 mol·L1的强酸HA与弱酸HBpH均为1的强酸HA与弱酸HBpH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pH: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体积相同时与过量的碱反应时消耗碱的量体积相同时与过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c(A)与c(B)大小加水稀释100倍后pH的大小溶液的导电性水的电离程度1 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NH4Cl固体硫酸NaOH固体水加热加入少量MgSO4固体A B C D2(2011·新课标全国卷,10)将浓度为0.1 mol·
2、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Ac(H) BKa(HF) C. D.3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电离平衡常数1.7×105K14.3×107 K25.6×10113.0×108 (1)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2)同浓度的CH3COO、HCO、CO、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
3、序是_(填编号)。(4)常温下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E.4(2011·福建理综,10)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5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同体积、同物
4、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5)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6下列事实中一定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常温下某CH3COONa溶液的pH8 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
5、泡很暗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2.1 CH3COONa和H3PO4反应,生成CH3COOH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pH<3A B C D7(2010·大纲全国卷,9)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8求算下列溶液中H2O电离的c(H)和c(OH)。(1)pH2的H2SO4溶液c(H)_,c(OH)_。(2)pH10的NaOH溶液
6、c(H)_,c(OH)_。(3)pH2的NH4Cl溶液c(H)_。(4)pH10的Na2CO3溶液c(OH)_。925 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NaClNaOH H2SO4(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 B>>> C>>> D>>>10下列操作会促进H2O的电离,且使溶液pH>7的是A将纯水加热到90 B向水中加少量NaOH溶液C向水中加少量Na2CO3溶液 D向水中加少量FeCl3溶液11 下列四种溶液中,室温下由水电离生成的H浓度之比()是pH0的盐酸 0.1 mo
7、l·L1的盐酸 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的NaOH溶液A1101001 000 B011211 C14131211 D1413231225 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B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13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_pH<7的溶液 c(H)c(OH)的溶液 c(H)1×107 mol·L1c(H)>c(OH
8、)的溶液 0.1 mol·L1的NH4Cl溶液14判断下列溶液在常温下的酸、碱性(在括号中填“酸性”、“碱性”或“中性”)。(1)相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3)相同浓度NH3·H2O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 ()(4)pH2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5)pH3的HCl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6)pH3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7)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8)pH2的HCl和pH12的NH3
9、183;H2O等体积混合 ()151 mL pH5的盐酸,加水稀释到10 mL pH_;加水稀释到1000 mL,pH_7。16在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2)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 L与pHb的硫酸V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_。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aVb_。17某温度(T )下的溶液中,c(H)10x mol·L1,c(OH)10y mol·L1,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为_,则该
10、温度T_25(填“>”、“<”或“”)。(2)在此温度下,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pHa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表所示。实验序号Ba(OH)2溶液的体积/mL盐酸的体积/mL溶液的pH22.000.00822.0018.00722.0022.006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a_,实验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_mol·L1。(3)在此温度下,将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与0.1 mol·L1的Ba(OH)2溶液按下表中甲、乙、丙、丁不同方式混合:甲乙丙丁0.1 mol·L1 Ba(OH)2溶液体积/mL1
11、01010100.1 mol·L1 NaHSO4溶液体积/mL5101520按丁方式混合后,所得溶液显_(填“酸”、“碱”或“中”)性。写出按乙方式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按甲方式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_。1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HClH2OH3OCl AlCl33H2O=Al(OH)33HClNa2CO32H2OH2CO32NaOH 碳酸氢钠溶液:HCOH2OCOH3O2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中不加任
12、何物质。(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_。(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知识点一、熟记下列因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1)Al3与( )(2)Fe3与( )(3)NH与( )特别提醒NH与CH3COO、HCO虽能发生双水
13、解反应,但能大量共存。知识点二、应用举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FeCl3溶液显( )性判断酸性强弱NaX、NaY、NaZ三种盐pH分别为8、9、10,则酸性( )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的盐溶液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 ),防止Cu2水解,配制FeCl3溶液,加入( )胶体的制取制取Fe(OH)3胶体的离子反应:( )物质的提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可加入( )泡沫灭火器原理成分为NaHCO3与Al2(SO4)3,发生反应为( )作净水剂明矾可作净水剂,原理为( )知识点三、怎样判断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试举例说明。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一定显酸性。如NaHSO4 (2)弱酸的酸
14、式盐存在两种趋势,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如果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显( )性,如H2PO、HSO等;如果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显( )性,如HCO、HS、HPO等。3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序号pH11113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A.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DV1L与V2L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4(2012·四川理综,10)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
15、c(OH)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c(CO)>c(H2CO3)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c(OH)c(H)D0.2 mol·L1 CH3COOH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c(CH3COO)c(CH3COOH)5(2012·安徽理综,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 时:HF(aq)OH(aq)=F(aq)H2O(l)H67.7 kJ·mol1H(aq)OH(aq)=H2O(l)H57.3 kJ
16、183;mol1在2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是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F(aq)H(aq)H10.4 kJ·mol1B当V20时,溶液中:c(OH)c(HF)c(H)C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 mol·L1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6(2010·安徽理综,13)将0.01 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 mL 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
17、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Na2O2Na2ONa2CO3NaClA>>> B>>> C>> D>7、(2010·江苏,12)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B点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C点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D
18、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8、将标况下2.24 L CO2缓慢通入1 L 0.15 mol·L1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充分吸收,不正确Ac(Na)c(H)c(OH)c(HCO)2c(CO)B2c(Na)3c(H2CO3)c(HCO)c(CO)Cc(Na)>c(CO)>c(HCO)>c(OH)>c(H)D2c(OH)c(CO)c(HCO)3c(H2CO3)2c(H)9、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H)>c(OH) Bc(CH3COO)0.1 mol·L1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1 mol·L110、将0.2 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2024新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8单词词性转换过关单(含答案)
- 就业指导与实训
- 良性甲状腺肿康复训练计划
- 2026年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成都文理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库房灯具安装施工方案
- 国企中层竞聘面试题库和答案
- 医疗风险防范知识培训课件
- 《Unit 3 Visit to the farm》(教学设计)-科普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宝钢作业长安全培训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庭暴力保证书模板
- 岗位技能比武汇报
- 蜡染研学课程讲解
- 防秋乏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
- 双翼之下的三重人生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