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习题解答5-1 电路中存在有正反应,且 AF> 1,是否一定会发生自激振荡?说明理由。解答:不一定。因为 AF>1仅满足了自激振荡的振幅起振条件,此时,只有当A F 2n即同时满足相位起振条件时才会发生自激振荡。5-2 为什么晶体管LC振荡器总是采用固定偏置与自生偏置混合的偏置电路?解答:晶体管LC振荡器采用固定的正向偏置是为了使振荡器起振时为软鼓励状态,无须再外加强的鼓励下能起振,也不致停振。而采用自生反向偏置那么可以稳幅。假设两者不结合, 那么两个优点不可兼而有之。5-3 什么是间歇振荡现象?试分析间歇振荡产生的原因?简述如何防止和消除间歇振荡。解答:间歇振荡是指振荡器工作时,
2、时而振荡,时而停振的现象。原因是振荡器的自偏压电路参数选择不当。防止和消除间歇振荡的方法是正确选择工作点以及ReCe的数值。5-4 反应式自激振荡器由哪几局部组成?各自的功能是什么?解答:反应型自激振荡器的电路由三局部组成:(1) 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元件的振荡回路,完成能量交换。(2) 直流电源,补充振荡回路电阻产生的损耗,维持等幅振荡。(3) 有源器件和正反应电路,控制能量在正确的时间内补充到电路中。5-5 L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是严格等于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吗?为什么?解答:L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近似等于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严格说,它的工作频率还应该 与管子的参数有关,如 h0、0等。5-6
3、 LC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如何选择?根据是什么?解答:振荡器静态工作点设计在甲类工作状态,采用自给偏压电路,如以下列图所示:+V CC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加, 振荡管便由线性状态很快地过渡到甲乙类乃至丙类的非线性状态,这时放大器的增益会下降,最终到达平衡状态。5-7 一个振荡器,因为某种原因,使反应电压Vf比输入信号Vs滞后于340,试问该振荡器 还能否振荡?假设能振荡,那么振荡频率比原来相比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解答:假设此时反应电压分量,使得反应系数F>丄时,即可振荡,因 Vf滞后Vs340,即产A生一个负相角,频率与相位的关系为dt,因此频率降低了。5-8 能否用三用表判别一正弦波振荡
4、器是否振荡?如何判别?5-9 试用相位条件的判断准那么,判明题图5-1所示的LC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哪个可以振汤?哪个不可以振汤?或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振汤?(a)(b)题图5-1(d)解答:(a)可以起振;(b) 不能起振(be与bc电抗性质相同了)(c) 考虑管子的极间电容 C时可能起振(d) 当L2C2LC时可以起振5-11 列表比拟各种三点式 LC振荡器的优缺点,并简述其应用场合。 解答:LC振荡器种类优点缺点电感反应三端式振荡器,又 称哈特莱振荡器(Hartley)L1、L2之间有互感,反应较强, 容易起振;振荡频率调节方 便,只要调整电容 C的大小即 可,而且C的改变根本上不影 响电路
5、的反应系数。振荡波形不好;电感反应三端 电路的振荡频率不能做得太 高。电容反应三端振荡器,又称考毕兹振荡器(Coplitts)振荡波形好;频率稳定度较 咼;工作频率可以做得较咼。调C或C2来改变振荡频率时, 反应系数也将改变。串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振荡 器,又称克拉泼振荡器(Clapp)克拉泼电路的频率稳定度比 电容三端式电路要好。在频率咼端起振较难,不适合 于用作波段振荡器。5-12 试画出题图5-2各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并判断哪些电路可以振荡?哪些电路不能 产生振荡?假设不能振荡,请改正。CC2(正确)(a)可以起振b错不能起振,应将电感抽头接到三极管的发射极L2L1厂-错(c)不能起振
6、C丄 LCi./J卡丄T(正确)C1_L -jC2:C3(e) 可以起振,工作在晶体标称频率上5-13 题图5-3表示三回路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假定有以下六种情况,即题图5-31) L1C1 > L2C2 > L3C3;2) LiCi< L2GV L3C3;3) LQ= L2C2= L3G;4) L1C1 = L2C2 > L3C3;5) LiCi< L2C2= L3C3;6) LiCi< L2C2< L3C3;试问哪几种情况可能振荡?等效为哪种类型的振荡电路?其振荡频率与各回路的固有谐振 频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答:1LiC > L 2C2&
7、gt; L 3C31当,f>f 1,即f 时,ce是容性;2 JLCf>f 2,即f 时,be是容性;2 VL2C2f<f 3,即卩 f1时,cb是感性;2-< L3C3由于.111JL3C3L2C21L1C1可取f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所以上述情况可能振荡。属于电容三端电路。2LQ< L 2C2< L 3C3当,f< f 1,即 卩 f时,ce是感性;2 LCf< f2,即 卩 f2匚2。2时,be是感性;f> f 3,即f 时,cb是容性;2 y! L3C3茁工111由于 ""2 JLQf可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所以这种情况
8、可以振荡,属于电感三端电路。3LiO= L 2C2=L3C3 不可能振荡。4LQ= L 2C2>L3C3;f> f1,ce为容性;f> f2,be为容性;fv f3,cb为感性;因为1 11, L3C3> L2C2叮LG即f可同时满足上述条件,产生振荡,这种情况属于电容三端电路。5LiO< L 2C2=L3O3;假设电路为电容三端电路,必有Li Oi= L 2O2> L 3O3假设电路为电感三端电路,那么应满足以下条件:1 1 12一LsC:2L2O22一LC即卩 L 3O3> L 2O2= L 1O而上述条件均不满足,所以不能振荡。6L2GV L3G
9、VL1G;当此电路为电容三端电路时,应满足L1 O1> L 2O2> L 3O3当此电路为电感三端电路时,应满足L3G> L 2O2> L 1O1以上均不能得出L 2Gv L 3GVLQ,因而这种情况不能振荡。5-14 某振荡器的电路如题图5-4所示,Lo是扼流圈,设L= H,振荡频率为,试求:(1) 说明各元件的作用;(2) 画出交流等效电路;(3) 求C4的大小(忽略管子极间电容的影响);(4) 假设电路不起振应如何解决?R13 Fc -3PFE6-T| 输出2pFC题图5-4解答:1爲、甩是基报偏置电阻;CP是输出耦合电路。2交流等效电路如以下列图所示。Re是射极
10、偏置电阻;C1、C2、C3、GL是振荡回路的兀件,312 丄G C4)49.5 106121.5 10 6(C3 C4)解得(C3 C4)6.91 10 12 pFC46.91 3 3.91 pF4假设电路不起振可以改变偏置或加大G。5-15 对于题图5-5所示振荡电路。(1) 画出高频交流等效电路,说明振荡器类型;(2) 计算振荡频率。V CC51015kHZZF1500pTl-57 H15p卄3.3p5.1k-118.2p ,2.2pL2.2pV。题图5-55-16 某晶体的参数为 Lq=, Cq= 104pF, G=5pF, q=110。试求:(1) 串联谐振频率fg;(2) 并联谐振频率fp; 品质因数Q和等效并联谐振电阻 Rqo 解答:晶体等效电路如以下列图1串联谐振频率 fq 2.5MHz2 JLqCq2并联谐振频率Lq( C0CqCq C0)q5(2.5 5.25 10 )MHz3品质因数Qq2770224等效并联谐振电阻Rp Qq pLq 8.4 1014 5-17 题图5-6(a)(b)分别为10MH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新高三上学期秋季入学考试政治试卷
- GB∕T 35770-2022《 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之2:“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2024C0)(可编辑!)
- 2026届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现代物流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现代家庭普法课件
- 2026届福建省仙游县郊尾中学高三上化学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地理国情专项训练试卷 地理常识冲刺押题
- 四川省资阳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长篇阅读策略试卷 实战演练
- 民法典小明一生课件
- 橡皮障隔离术知情同意书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 营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整备课》word版教案
-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 喷淋塔改造施工方案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2022年新教科版)
- 沉井下沉纠偏措施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