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_第1页
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_第2页
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_第3页
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资料目录第一章培训安排第二章相关法律法规摘录第三章规范用词说明第四章影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第五章野外记录的基本要求第六章岩石和土的形成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技术要求第一节岩土的定名与分类第二节岩土的野外鉴定与描述第三节钻探与取样第四节原位测试第五节地下水第六节记录格式第一章培训安排 3第二章相关法律法规摘录4第三章规范用词说明8第四章影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9第五章野外钻探记录的基本要求11第六章岩石和土的形成12第一节岩石12第二节土12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技术要求14第一节岩土的定名与分类14二、 土的定名与分类14第二节岩土的野外鉴

2、定与描述16第三节勘探和取样25第四节原位测试29第五节地下水31第六节记录格式33第一章培训安排1、培训目的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质量, 提高记录员的水平和质量意识, 统一记录要求,对本单位、外协单位记录员进行野外钻探记录培训。2、培训目标( 1)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要求;( 2)熟悉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本单位对记录的管理要求;( 3)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GB50021-2001 )对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技术要求;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4)掌握岩土的分类、描述的实际操作技能。2、培训时间共 2 天,其中 1 天半集中

3、授课,半天实际鉴别。3、培训方式( 1)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部分以讲解为主,课堂提问为辅;( 2)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部分以提示、提问方式为主,通过讨论识别影响安全和环境的因素并了解一般的控制措施;( 3)土样鉴别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实践采用先自我鉴别,再与室内试验相对照的方式。4、培训有效性评价方式以技能考核为主,内容为土样鉴别。5、考核及格准则( 1)总分 100 分, 70 以上(含)为及格;( 2)土样鉴别的技能考核以试验室的试验结果为准, 允许一级误差, 完全正确此项为满分,误差一级得分为满分的 80%;1/30第二章相关法律法规摘录岩土工程勘察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主要有两部分,相关的

4、条文摘录如下。第一部分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 115 令号 2003 年 2 月 1 日实施)第三条工程勘察企业应当按照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勘察合同进行勘察工作,并对勘察质量负责。勘察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的勘察深度要求,必须真实、准确。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为勘察工作提供必要的现场工作条件,保证合理的勘察工期, 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第八条工程勘察企业应当拒绝用户提出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不合理要求,有权提出保证工程勘察质量所必需的现场工作条件和合理工期。第十二条项目负责人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做好现场踏勘、调查,按照要求编写 勘察纲要,并对勘察过程中各项作业

5、资料验收和签字。第十三条工程勘察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等相关人员,应当在勘察文件上签字或者盖章,并对勘察质量负责。工程勘察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勘察质量全面负责;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勘察文件负主要质量责任; 项目审核人、审定人对其审核、审定项目的勘察文件负审核、审定的质量责任。第十四条工程勘察工作的原始记录应当在勘察过程中及时整理、核对,确保取样、 记录的真实和准确,严禁离开现场追记或者补记。第十五条工程勘察企业应当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钻探、 取样的机具设备、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测量仪器等应当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第十六条工程勘察企业应当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6、,提高勘察人员的质量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责任意识。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方可上岗。第十七条工程勘察企业应当加强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完成后,必须将全面资料分类编目,装订成册,归档保存。第十八条(部分摘录 )审查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监督检查工程勘察企业有关质量管理文件、文字报告、计算书、图纸图表和原始资料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2/30(二)发现勘察质量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第十九条工程勘察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对工程勘察企业质量管理程序的实施、试验室是否符合标准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企业资质年检管理挂钩,定期向社

7、会公布检查和处理结果。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建设单位未为勘察工作提供必要的现场工作条件或者未提供真实、 可靠原始资料的,由工程勘察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工程勘察企业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弄虚作假、 提供虚假成果资料的,由工程勘察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 10 万元以上30 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工程勘察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程勘察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1 万元以上3 万元以下的罚款:(一)

8、勘察文件没有责任人签字或者签字不全的;(二)原始记录不按照规定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的;(三)不参加施工验槽的;(四)项目完成后,勘察文件不归档保存的。第二十七条依照本办法规定,给予勘察企业罚款处罚的,由工程勘察质量监督部门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企业罚款数额的5%以上 10%以下的罚款。第二部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 393 号令, 2004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 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9、第十二条 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 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 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 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 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第二十七条 建设工程施工前, 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3/30第三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10、和强令冒险作业。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第三十三条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第三十六条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第三十七条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1、。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五十一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 10 万元以上 30 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 责令停业整顿, 降低资质等级, 直至吊销资质证书;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构成犯罪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一)未按照

12、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的;(二)略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 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略(二)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作业人员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经考核不合格即从事相关工作的;(三)略(四)略(五)略(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的。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

13、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 5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施工前未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说明的;(二)略(三)略(四)略(五)未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的。施工单位有前款规定第(四)项、第(五)项行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 万元以上3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

14、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一) 安全防护用具、 机械设备、 施工机具及配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未经查验或者查验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二)略(三)略(四)略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施工单位停业整顿;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作业人员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冒险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

15、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2 万元以上20 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按照管理权限给予撤职处分;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第三章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明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明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 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

16、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第四章影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1、影响职业健康安全主要因素的识别( 1)触电(地上、地下) ;( 2)高空坠物;( 3)高空坠落;( 4)机械伤害(故障、不安全状态) ;( 5)有毒有害气、液体的泄露和排放。2、影响环境主要因素的识别( 1)有毒有害气、液体的泄露和排放;( 2)泥浆直接排放。3、影响职业健康安全主要因素的控制制定或获取操作规程,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影响环境主要因素的控制制定环境控制方案,并严格按控制方案进行运行。5、野外钻探常见安全事故或隐患及其

17、预防措施(1) 、了解地上、地下各类管线分布1)地上循线法;2)地上向地下循线法。(2) 、用洛阳铲探查地下管线,其直径小于钻孔直径洛阳铲直径钻孔直径。(3) 、人的不安全行为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互相提醒;3)安全检查。(4) 、物的不安全状态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1)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非势能或动能最低状态)检查稳定状态;2)物体与物体之间连接不牢固检查牢固。(5 )、机械、设备故障或处于不稳定状态(非势能或动能最低状态)7/30检查修复(冬季液压油凝固案例:先正转,后反转伤人)置于稳定状态(案例:李福永触电案,钻机架子未放下即行驶)(6) 、课堂上讨论总结的其他常

18、见安全事故或隐患及其预防措施。第五章野外钻探记录的基本要求1、记录应按要求真实、准确、完整,满足规程、规范和相关的管理要求。2、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并应妥善保存,不得丢失、损坏或损毁。3、记录应采用黑色铅笔,硬度一般应采用H、 HB 、 B。4、记录不得涂改;必要时可以更正,更正应采用划改法,划改后应能识别原有内容和更正后内容; 更正一般由记录员进行,其他人员更正时或更正后应与记录员进行确认,防止发生错误;更正人应在更正处签名确认。5、每份记录首页(扉页)均应标识工程名称、孔号、终孔深度、地下水位,每页记录均应标识孔号。6、记录员、队长(机长)均应在记录上签名。7、工程(技术)负责

19、人应对记录进行检查,合格后应在首页(扉页)上签名。8、工程(技术) 负责人应在提交成果后、规定期限内将记录随其他工程资料一并存档保存。第六章岩石和土的形成第一节岩石1、岩石成因分类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 、变质岩三大类。2、岩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识别特征岩浆岩: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成。沉积岩:由岩石、矿物在内外力的作用下破碎成碎屑( xie)物质后,再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成。按成因又可细分为碎屑沉积、化学沉积、生物沉积。主要识别特征为具有层理。几种典型沉积岩的鉴定:(

20、 1)页岩:泥质、具薄层理( 2)泥岩:泥质、不具薄层理( 3)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滴稀盐酸起泡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而成。主要识别特征为具有片麻状、片状或片理。第二节土1、土的形成过程由岩石、矿物在内外力的作用下破碎成碎屑( xie )物质后,再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未经胶结、压密而形成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2、第四纪沉积物的主要成因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残积、坡积、洪积、冲积、淤积、风积。3、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 1)以陆地沉积为主,出露地表以陆相为主,一般未经成岩作用;( 2)具有松散性;(3)具有多

21、变性,沉积环境复杂,沉积层性质、结构和厚度迅速变化,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迅速;( 4) 具有移动性,沉积时间短,未胶结成岩,受各种营力影响,随时有被搬运、堆积的可能,难以找出原始产状;( 5)常构成各种堆积地貌形态,并在各种地质单元中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技术要求第一节岩土的定名与分类一、岩石的分类1、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鉴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并进行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2、岩石坚硬程度、 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应分别按表7.1 表 7.3 执行。表 7.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坚硬程度坚硬岩较 硬 岩较 软

22、岩软 岩极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MPa)fr 6060 fr 3030 fr 1515 fr 5fr 5表 7.2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完整性指数 0.750.750.550.550.350.350.15 0.15表 7.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完整程度坚硬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 碎极破碎坚硬岩V较硬岩V较软岩VV软 岩VVV极软岩VVVVV二、土的定名与分类1、晚更新世Q3 及其以前沉积的土,应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应定为新近沉积土。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应按表7.

23、17 执行。2、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 并按表 7.4 进一步分类。表 7.4 碎石土分类土的名称颗粒形状颗粒级配漂石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 200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块石棱角形为主卵石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 20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碎石棱角 形 为主圆砾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50%角砾棱角 形 为主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3、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50

24、%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7.5 进一步分类。表 7.5砂土分类土的名称颗粒级配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 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粒径大于0.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2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85%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4、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50%,且塑性指数 IP 等于或小于 10 的土,应定名为粉土。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BJ01 501 92)(以下简称北京规范)细分

25、为:砂质粉土: 3< IP 7粘质粉土: 3< IP 75、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北京规范细分为:粉质黏土10< IP 14重粉质黏土14< IP 17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注: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 克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10mm 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得。6、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13/30(2)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 3)对混

26、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 4)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 1/3 时,宜定为“互层”; 厚度比为 1/101/3 时,宜定为“夹层” ;厚度比小于 1/10 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 5)当土层厚度大于0.5m 时,宜单独分层。第二节岩土的野外鉴定与描述1、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 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 ,可分为好的(RQD?90 )、较好的(RQD=7

27、5 90)、较差的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 RQD=50 75)、差的( RQD=25 50)和极差的( RQD?25 )。2、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 3)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 7.6 执行。表 7.6 岩层厚度分类层 厚 分 类 单层厚度h (m)巨 厚 层厚层中 厚 层薄层h 1.01.0 h0.50.5 h0.1h0.13、对岩体

28、基本质量等级为IV 级和 V 级的岩体,鉴定和描述除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条第条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 2)对极破碎岩体,应说明破碎的原因,如断层,全风化等;( 3)开挖后是否有进一步风化的特性。4、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 2)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3)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

29、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 4)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5)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 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臭味, 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 堆积年代、 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 6)对具有夹层、互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厚度和层理特征。5、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按表7.7 或表 7.8 确定,表中的 N63.5 和 N120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录B 修正。定性描述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录A 表的规定执行。表 7.7 碎石土密实度分类重型动力触探锤击

30、数 N63.5 密 实 度N63.5? 5松散5 ? N63.5 ? 10稍密10 ? N63.5? 20中密N63.5? 20密实注: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 的碎石土。对于平均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粒径大于 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 100mm 的碎石土, 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或用野外观察鉴别。表 7.8 碎石土密实度分类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20密实 度N120 ? 3松散3 ? N120? 6 稍密6 ? N120?11 中密11 ? N120? 14密实N120? 14很密6、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 划分为密实

31、、中密、稍密和松散,并应符合表7.9 的规定。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表 7.9 砂土密实度分类标准贯入锤击数 N 密 实 度N 10 10 N 1515 N 30N30松散稍密中密密实7、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 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w( %)划分为稍湿、湿、很湿。密实度和湿度的划分应分别符合表7.10 和表 7.11 的规定。表 7.10粉土密实度的分类孔隙比e密 实 度e 0.750.75 e 0.90e 0.9密实中密稍密注:当有经验时,也可用原位测试或其他方法划分粉土的密实度。表 7.11粉土湿度的分类含水量w湿度w 2020

32、w 30w 30稍湿湿很湿8、粘性土的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IL 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和流塑,并应符合表7.12 的规定。表 7.12粘性土状态的分类液性指数状态IL 00 IL 0.25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0.25 IL 0.750.75 IL 1IL1 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16/309、岩土的野外分类和鉴定(1)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可按表7.13 定性划分。表 7.13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坚硬程度等级定性鉴定代表性岩石硬质岩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未 风 化 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

33、岩、硅质石灰岩等较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1微风化的坚硬岩;2 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软质岩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震手,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1 中等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 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 中等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3 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2 各种半成岩(2)岩石风化程度可按表7.14 划分。表 7

34、.14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风 化程 度野 外特征 风化程度参数指标波速比 K风化系数 Kf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0.9 1.00.9 1.0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0.80.90.8 0.9中 等风 化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 岩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岩芯钻方可钻进0.6 0.80.4 0.8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用搞可挖,干钻不易钻进0.4 0.6 0.4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0.2 0.4 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风化成土状,锹镐

35、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可塑性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0.217/30注:1 波速比 K 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f 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岩石风化程度,除按表列野外特征和定量指标划分外,也可根据当地经验划分;4 花岗岩类岩石, 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 N 50 为强风化; 50 N 30 为全风化;N 30 为残积土;5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3)岩体根据结构类型可按表7.15划分:表 7.15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岩体结构类型岩体地质类型结构体形状结构面发育情况岩土工程特征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整体状结构巨块状岩浆岩

36、和变质岩,巨厚层沉积岩巨块状以层面和原生、 构造节理为主,多呈闭合型,间距大于1.5m,一般为1 2 组,无危险结构岩体稳定,可视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局部滑动或坍塌,深埋洞室的岩爆块状结构厚层状沉积岩,块状岩浆岩和变质岩块 状柱 状有少量贯穿性节理裂隙,结构面间距0.7 1.5m。一般为23 组,有少量分离体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层状结构多韵律薄层、中厚层状沉积岩,副变质岩层 状板 状有层理、片理、节理,常有层间错动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 可视为各向异性弹塑性体,稳定性较差可沿结构面滑塌,软岩可产生塑性变形碎裂状结构构造影响严重的破碎岩层碎块状断层、节理、片理、层理发

37、育,结构面间距0.25 0.50m,一般3 组以上,由许多分离体整体强度很低, 并受软弱结构面控制,呈弹塑性体,稳定性很差易发生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失稳。散体状结构断层破碎带,强风化及全风化带碎屑状构造和风化裂隙密集, 结构面错综复杂,多充填粘性土,形成无序小块和碎屑完整性遭极大破坏, 稳定性极差, 接近松散体介质易发生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失稳18/30(4)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可按表7.16 执行。表 7.16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密实度骨架颗粒含量和排列可挖性可钻性松散骨架颗粒质量小于总质量的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锹可以挖掘, 井壁易坍塌,从井壁取出大颗粒后,立即

38、塌落钻进较易,钻杆稍有跳动,孔壁易坍塌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中 密骨架颗粒质量等于总质量的60% 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锹镐可挖掘,井壁有掉块现象,从井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面形状钻进较困难, 钻杆、吊锤跳动不剧烈,孔壁有坍塌现象密 实骨架颗粒质量大于总质量的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锹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井壁较稳定钻进困难,钻杆、吊锤跳动剧烈,孔壁较稳定注:密实度应按表列各项特征综合确定。(5)砂土野外鉴定可按表7.17 执行。表 7.17砂土的野外鉴定鉴定特征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颗粒粗细约有 1/4 以上颗粒比荞麦或高粱米(2mm )大 有 一 半 以 上

39、 颗 粒 比 小 米 粒(0.5mm )大 有一半以上颗粒与砂糖或白菜籽(>0.25mm )近似 大 部 分 颗 粒 与 粗 玉 米 粉(>0.1mm )近似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干燥时状态颗粒完全分散颗粒完全分散,个别胶结颗粒基本分散, 部分胶结, 胶结部分一碰就散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结部分稍碰即散颗粒少部分分散, 大部分胶结,(稍压即散)湿润时用手拍后的状态表面无变化表面无变化表面偶尔有水印表面有水印(翻浆)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粘着程度无粘着感无粘着感无粘着感偶有轻微粘着感有轻微粘着感(6)砂土的湿度鉴定按表7.18 执行表 7.18砂土的湿度鉴定湿度饱和度 Sr鉴定特征

40、稍湿Sr0.5稍有潮湿感,加水时砂样吸水很快湿 0.5<Sr 0.8 湿手,摇动时可成饼状,加水时砂样吸水慢饱和Sr>0.8水能自由渗出或轻微摇动即可产生析水现象,加水时砂样基本不吸水19/30(7)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定按表7.19 执行表 7.19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定鉴定方法分类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塑性指数( Ip)Ip>1710<Ip 17Ip17湿润时用刀切切面非常光滑,刀刃有粘腻的阻力稍有光滑面,切面规则无 光 滑面,切面比较粗糙用手捻摸时的感觉湿土用手捻摸有滑腻感,当水分较大时极易粘手, 感觉不到有颗粒的存在仔细捻摸感觉到有少量

41、细颗粒,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感觉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粘着程度湿土极易粘着物体(包括金属与玻璃),干燥后不易剥去,用水反复冲洗才能去掉能粘着物体,干燥后较易剥掉一般不粘着物体,干燥后一碰就掉湿土搓条情况能搓成小于 0.5mm 的土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致断裂能搓成 0.52mm 的土条能搓成 23mm 的土条干土性质(干强度)坚硬,类似陶土碎片,用锤击放可打碎,不易击成粉末用 锤 易击碎,用手难捏碎用手很易捏碎摇振反应无无摇振后形状易改变,析水,静置一段时间,表面析出的水消失(8)粘性土、粉土天然状态的野外鉴定按表7.20 执行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

42、资料表 7.20粘性土、粉土天然状态的野外鉴定状态液性指数土类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IL 00<IL 0.25 0.25 <IL 0.750.75<IL 1.0IL>1.0黏土、粉质黏土干而坚实掰不成块不易变形,用力可掰成块能捏成任意形状柔软,极易捏成任意形状,手按钻头内土易如一指土柱自行坍塌,不能直立粉土(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不易变形,用力捏即成碎块同上捏极易变形,轻摇即成饼状水能自由渗出,土呈流动状态塑性极低,接近粉砂的土,一般可不描述状态(9)土的描述等级按表7.21 执行表 7.21土的描述等级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粉土迅速、中等无光泽反应低低粘性土无光滑、稍有

43、光泽高、中等高、中等20/30( 10)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可按表7.22 分类。表 7.22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分类名称有机质含量wu(%)现场鉴别特征说明无机土w u 5%有机质土5% w u 10%深灰色, 有光泽, 味臭,除腐植质外尚含少量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体,浸水后水面出现气泡,干燥后体积收缩1 如现场能鉴别或有地区经验时,可不做有机质含量测定;2 当 w wL, 1.0 e 1.5 时称淤泥质土3 当 w wL , e 1.5 时称淤泥泥炭质土10%w u 60%深灰或黑色, 有腥臭味, 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结构,浸水体胀,易崩解,有植物残渣浮于水中,干缩现象明显可根据地区特点和需要按

44、w u 细分为 :弱泥炭质土(10% w u 25%)中泥炭质土(25% w u 40%)强泥炭质土(40% w u 60%)泥炭w u 60%除有泥炭质土特征外,结构松散, 土质很轻,暗无光泽,干缩现象极为明显注:有机质含量wu 按灼失量试验确定。10、北京地区常见的几种特殊土的分布及其特征(1)新近沉积土(包括流水沉积、沼泽沉积和风积):多分布于最新河流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专业资料附近(包括洪水泛滥地带),如西北郊的小清河河漫滩部分,南郊凉水河以西地区。在永定河洪积扇顶部地区(石景山至八宝山一带)的地表土也属于这一类型。此外,在许多以填塞的河、湖、沟、坑、塘范围内也常有新近沉积土。新近沼泽沉积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洪冲积扇的地下水溢出带,如西北郊的圆明园、昆明湖一带和西郊莲花池附近等地。新近风积土则出现在大兴附近一带。新近沉积土一般强度低、 结构性差、 湿度高, 具有软土特征, 其压缩性较之相同密度的一般第四纪沉积土要高得多。在永定河洪冲积扇顶部和地势较高的地区,土层长期处于干燥状态,因而具有大孔结构,并具湿陷性。(2)湿陷性土:北京地区的湿陷性土除了山区和近山区的黄土(多呈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