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双河环境规划大纲_第1页
东双河环境规划大纲_第2页
东双河环境规划大纲_第3页
东双河环境规划大纲_第4页
东双河环境规划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双河环境规划大纲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2006年东双河镇人民政府委托武汉到武汉设计院编制东双河镇(镇区)总体规划  1.2编制依据 根据城市规划法和河南省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条例规定编制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河南省城市规划实施办法;4、国家、省、市有关小城镇规划的法规及规范5、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6、村镇规划标准及相关专业规范;7、信阳市总体规划(20042020);8、信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9、东双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10、东双河镇的发展计划及相关文字材料及有关图纸。 

2、; 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空间调控为手段遵循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使空间产业协调配置;全面提速农业化、深化农业化、加速城镇化,形成布局合理的区域人居系统(村镇体系),协同人居系统合理经济的配套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原则:1、区域整体性的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则3、近远结合原则4、突出特色原则5、以人为本原则  1.4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1.5技术路线  1.6规划重点 加强镇域内水

3、源地的保护,划定保护范围,保证水源水质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中心镇区严格控制有污染水体和有气体、粉尘污染的工业。健全环境保护、监测、管理机构,发挥监督、执法作用,广泛宣传维护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条件,建立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强调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基本概况 东双河镇地处大别山山脉北麓,位于信阳市浉河区东北部、城区南9公里处,东与罗山县朱堂乡、青山镇相邻,南与浉河区柳林乡毗连,西与十三里桥乡相邻、北与浉河区五星办事处和平桥区平桥镇接壤。地理坐标系为东经114.25度,北纬32.24度。107国道从镇区西部穿过,京广铁路

4、纵穿镇区。东距京珠高速涩港高速出入口13公里。东双河镇域南北长13.6公里,东西长15.7公里。土地总面积142平方公里。2004年底总人口4.2万人,平均人口密度296人/平方公里。现辖4个中心村,16个行政村,2个街道委员会,281个村民组,非农业人口3187人,耕地5.7万亩,人均耕地1.4亩。  2.1自然地理状况 1、地形地貌东双河镇位于大别山山脉北麓,地形属于浅山丘区,海拔在74.4330.6米之间,地势基本上是西南高东北低。2、水文和水资源东双河镇水资源丰富,双河在境内长度13千米,杜河在镇域内长度为12千米。龙王寺干渠由龙王寺水库引水,全长5公里,灌溉面积4.2平方公

5、里。镇域内还有龙王寺(220万m³)、土门(267万m³)、杨叉沟(14 万m³)三个小型水库,镇域内塘、堰2513处,宜渔水面7200亩。从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上来讲镇域以杜河为界西部要优于东部。3、气候条件东双镇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季风气候,春温多变、夏热多雨、秋凉晴和。年平均温度15,年降水量10001200mm,年光照20002200小时,光、热、水资源丰富。干旱洪涝、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4、生物资源东双河镇生物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豆类、花生、红薯等。乡土用材有竹、柳、槐等,经济林主要有茶叶、板栗等。动

6、物资源主要以淡水生物和家禽为主。5、矿产资源镇域内现已探明主要矿藏有铜、石灰石、大理石等。6、劳动力资源东双河镇有人口4.2万人,是个农业大县,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剩余劳动力逐年增长,丰富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为开展农村多种经营和劳务输出创造了基础条件,同时也为镇域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第二前提条件。2.2经济、社会状况 1、人口:2004年末东双河镇人口总数4.2万人,平均人口密度296人/平方公里,远远低于河南省人口密度576人/平方公里,农业人口3.88万人,非农业化水平为8%,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18%10个百分点,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4亩,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1.03亩。由于东双河镇

7、地处浅山丘区,人口在空间上分布不均。2、经济总量: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2566万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14500万元,农业总产值90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8元,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1亿元。现已形成以茶叶、板栗、蔬菜、养殖业为龙头的产业支柱体系。2.3生态环境现状东双河镇区目前的生活用水主要采用自备井供给,供水水源为地下水,水源缺乏统一管理,地下水乱采现象突出,供水不集中,可靠性差、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集镇区居民的生活用水。东双河镇区目前的排水无序,任意排放。局部地段设有暗沟和边沟。东双河镇目前还没有环境卫生配置设施,镇区环境卫生水平较差。污染主要来自镇

8、区日常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等;以及与餐饮业、娱乐业、商业等行业产生的各种垃圾和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主要是当地居民的环卫意识较差,乱扔、乱倒、乱排脏物现象多,既污染了环境,又对镇区面貌造成很大影响。   3、现状调查与评价 对规划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说明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实现规划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1调查范围 主要是东双河镇下辖的王店村、付河村、彭洼村、保民村、白庙村、杜河村、周庙村、塘埂村、土寨村、双桥村  3.2调查内容  3.3调查方法  3.4评价指标和方法  4、预测

9、与目标确定 对生态环境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情况进行预测,并对预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在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规划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及其指标体系,可参照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考核指标。  4.1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4.2社会经济与环境指标及基准数据  4.3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  5、环境功能区划分 根据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与目前使用功能、可能具有的功能,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居民生

10、活区、混合区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要特别注重对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5.1原则  5.2方法  5.3类型  6、规划方案 水环境综合整治 在对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种类、数量、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强度等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措施,对镇区内可能造成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各种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加强湖泊

11、、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立湿地、植物等生态防护隔离带,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按照种养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畜禽养殖的规模,加强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必要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提倡处理后的污水回用。重点水源保护区划定后,应提出具体保护及管理措施。 地处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应同时制定保护海洋环境的规划和措施。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针对规划区环境现状调查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积极治理老污染源,控制新污染源。结合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大力推广利用天然气、煤气、液化气

12、、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行集中供热。积极进行炉灶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经济适用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控制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 声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道路规划和改造,加强交通管理,建设林木隔声带,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对工业、商业、娱乐场所的环境管理,控制工业和社会噪声,重点保护居民区、学校、医院等。 固体废物的综合整治 工业有害废物、医疗垃圾等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应首先考虑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可考虑通过堆肥、生产沼气等途径加以利用。建设必要的垃圾收集和处置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制定残膜回收、利用和可降解农膜推广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提出自然保护小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及建设方案。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加强对小城镇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搞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加强对沼泽、滩涂等湿地的保护;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划定林木禁伐区、矿产资源禁采区、禁牧区等。制定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环境管理措施。 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