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学生评教主要影响因素及可靠性分析第1期_第1页
中医院校学生评教主要影响因素及可靠性分析第1期_第2页
中医院校学生评教主要影响因素及可靠性分析第1期_第3页
中医院校学生评教主要影响因素及可靠性分析第1期_第4页
中医院校学生评教主要影响因素及可靠性分析第1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目的:通过对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师、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进一步判断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结果:得出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及可靠性分析结果。结论:学生评教确实受到某些主要因素的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不能完全确定;学生评教制度和方法需进一步完善。【关键词】学生评教;可靠性;影响因素一、高校学生评教的调查概况本次调查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共涉及药学院、临床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等十个学院,每个学院发放问卷200份,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问卷1724份,有效问卷1626份,有效率为81.3%。此外,本研

2、究使用SPSS中的“scale”命令来分析信度,通过计算得出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01(≥0.7),说明“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调查问卷”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即量表信度基本符合要求。二、主要调查结果通过对问卷的整理、统计分析,得出学生评教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教师的知识背景和广度、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的融洽程度、教师的言行仪表。三、学生评教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1)教师的知识背景和广度在被调查学生中,有84%的学生认为当教师的知识背景丰

3、富,知识面宽阔时,会给教师较高的评分,而不会因为教师的知识面广就给教师打高分的学生仅占5.9%。说明学生在评教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知识背景和广度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的知识背景丰富,知识面宽阔,势必能够对学生言传身教起到重要作用,学生不仅收获书本上的知识,对于相关知识也能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知识背景和广度是否丰富。(2)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在被调查学生中,认为教师理解尊重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占78%,学生这样认为,评教分数自然也就会高;然而,有不到8%的学生却不会因为教师理解尊重学生就给教师打高分。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也有被理解尊重的需要,同样希望施教的老师

4、能够理解尊重他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如果老师讲课非常认真,即使讲课效果一般,学生也不会给教师打低分,因为他们认为老师授课认真是对学生的一种理解尊重。(3)教学方式在被调查学生中,有将近7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先进多样会影响他们对教师的打分,而只有14%的学生不这样认为。学生比较看重教师的授课方式,倾向于风趣活跃、理论联系实际、互动教学(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的授课方式,希望教师上课能够轻松自然。(4)教师与学生的融洽程度在被调查学生中,认为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时,会给教师打高分有68.2%的学生;有14.3%的学生不这样认为。通过访谈得知,学生在评教时比较关注重教师的人品、性格

5、、爱好等,评分不单纯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打分,学生个人的思维、感情,比如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教师是否和自己志趣相投等因素也会影响他们对教师的打分。此外,学生也容易有移情心理,当他们与被评教师关系较好时,就会把评价当作自己表达感情的方式而给教师打高分。(5)教师的言行仪表在被调查学生中,有66.8%的学生会因教师良好的言行仪表而给教师打高分,说明多数学生很看重教师的言行是否一致、诚信,教师的仪容仪表是否正直、得体等。所以,尽管课程内容本身可能较为沉闷,但是一位诚信且富有激情的教师,由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较高,很可能学生给予较高的评分。四、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的分析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进一步访谈及统计分析得

6、出,认为评教结果是比较可靠的占被调查学生的31.2%,认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比较准确的占被调查教师的54.3%。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程度高,有如下的原因:第一,学生评教态度不一致。通过访谈和调查分析,绝大部分学生本着对教学负责、教师负责的精神进行评教,总体上本着诚信、认真的态度是可以肯定的,但表示自己评教态度是不认真的学生仍占30%。通过进一步访谈,这部分学生认为评教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就算认真评教,结果也不会被重视等原因。既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评教态度不认真,那么评教结果势必不可信。第二,学生本身对评教结果的可靠性不认同。在访谈中有这样一道问题“你认为

7、学生能否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有38.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参与评教的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评价能力;有42.7%的学生对这一问题表示不确定。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也是教学结果的接受者,对于整个教学质量的评估是有发言权的,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评教方法,评教结果的可信程度应该是较高的。但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有1/3以上的学生对现有学生评教的结果不认同,说明学生对于全面客观评价教学质量的能力不够,对于正确的评教方法不能完全掌握,学生评教的结果可靠性自然也就不高。第三,某些非教学因素影响学生评教。通过调查,如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的形象风度、教师的职称及毕业院校

8、等一些非教学因素,在评教时也容易影响学生。这些因素虽然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却在评教时影响着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正确评分,从心理学角度上讲,这些是基于学生主观因素的价值判断,很难有效地剔除,所以,对于学生评教的结果来讲,并不具备充分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 王永林.学生评教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教育科学,2005,25(1):66-672 李楠.高校教师的职业高原问题探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2).3 陈国海.我国高校&ldquo;学生评教&rdquo;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3):30-32.<div class=&quo

9、t;hot_page">摘要 目的 比较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和鼻内镜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 整群收集2010年4月2015年1月在该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384例,随机分为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组(A组) 191例和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组(B组)193例,A组采用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鼻内镜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A组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鼻小柱退缩、鼻梁塌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lt;0.05)。10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进行再次修补手术治疗,其中2例修补失败。26例鼻中隔

10、摆动患者由于无明显不适,未给予特殊治疗。5例鼻小柱退缩、8例鼻梁塌陷患者均采用异体鼻中隔软骨修复术治疗,随访2年后无明显变形。 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改良鼻中隔成形术;腹腔镜鼻中隔偏曲通常会导致鼻塞、头痛、反复鼻出血等症状。目前,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鼻中隔矫正手术。近年来,鼻内镜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两种术式为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和鼻内镜改良鼻中隔成形术,两种术式术后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均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该研究对2010年4月2015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384例患者

11、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旨在通过了解两种术式并发症的差异,为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整群收集在该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3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组(A组)采用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191例,其中男124例,女67例;年龄2068岁,平均(43.6&plusmn;10.6)岁;病程872个月,平均(20.9&plusmn;2.1)个月;症状:鼻塞92例,头痛39例,反复鼻出血者603例;类型:C型112例,S型79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组(B组)

12、采用鼻内镜改良鼻中隔成形术193例,其中男128例,女65例;年龄2169岁,平均(44.1&plusmn;11.1)岁;病程870个月,平均(21.3&plusmn;2.3)个月;症状:鼻塞95例,头痛40例,反复鼻出血者58例;类型:C型118例,S型75例。1.2 手术方法1.2.1 A组 患者取仰卧位,气管内插管全麻成功后,鼻内镜下行Killian切口,在Killian切口后缘0.2 cm处平行切开中隔软骨,钝性分离左右侧软骨黏膜和骨膜,用鼻中隔咬骨钳咬除鼻中隔四方软骨,显露软骨后端、犁骨、上颌骨骨嵴、筛骨垂直板,切除偏曲鼻中隔软骨及骨质部分,修整鼻底,贴合左右侧鼻中隔

13、黏膜。不缝合切口,用膨胀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对称填塞双鼻腔以确保鼻中隔处于正中位置,2 d后取出填塞物。1.2.2 B组 患者取仰卧位,气管内插管全麻成功后,鼻内镜下剥离切口一侧鼻底至鼻顶的软骨黏膜及骨黏膜。利用鼻中隔剥离子轻压鼻中隔软骨与骨分界点对侧软骨,打开骨缝并离断骨缝,剥离对侧犁骨和筛骨垂直板的骨膜,为避免鼻中隔塌陷,注意保留鼻中隔上缘软骨和筛骨垂直板的连接。对筛骨偏曲的患者,剪开筛骨垂直板偏曲处上缘、下缘,用骨钳咬除。对犁骨或上颌骨鼻嵴偏曲,剥离偏曲处左侧、右侧骨黏膜,用骨钳咬除偏曲骨部。根据盘曲类型适当修整软骨后推移至正中,对合左右鼻中隔黏膜。对瓦状弯曲的患者适当处理后使软骨伸展扁平。

14、对鼻中隔前部偏曲者,在鼻中隔四方软骨前缘作35条切割线并切透,使软骨伸展变平。不缝合切口,用膨胀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对称填塞双鼻腔以确保鼻中隔处于正中位置,2 d后取出填塞物。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并发症包括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鼻小柱退缩、鼻梁塌陷。1.4 统计方法数据分析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并发症以计数资料描述,以率表示,统计分析采用&chi;2检验。二、结果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鼻小柱退缩、鼻梁塌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

15、生情况n(%)2.2 术后随访情况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时间为(15.4&plusmn;1.6)个月。10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进行二次修补手术治疗,其中2例修补失败。26例鼻中隔摆动患者由于无明显不适,未给予特殊治疗。5例鼻小柱退缩、8例鼻梁塌陷患者均采用异体鼻中隔软骨修复术治疗,随访2年后无明显变形。三、讨论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其可诱发疼痛、鼻塞、反复鼻出血等临床症状,目前手术纠正鼻中隔偏曲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2。以往主要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其是通过切除大部鼻中隔骨质和软骨以增加术野,该手术虽然对那些低位偏曲或较单一偏曲患者有效,但对高位

16、偏曲、复杂偏曲,由于术野小无法矫正3。近期出现的鼻内镜使得该手术术野得以扩大,清晰度更高,可较充分的矫正高位偏曲、复杂偏曲,但是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需切除更多的鼻中隔骨质和软骨,严重者则会损伤鼻中隔支架4。该研究发现,A组术后从外观看,矫正后的鼻中隔较平直,然而其中25例发生鼻中隔摆动,减弱了鼻腔功能;9例由于鼻中隔大部分软骨被切除,黏膜被损害,致使鼻中隔薄弱而穿孔,虽然在术后给予二次修复手术,但其中3例因穿孔严重而修补失败;5例术后发生鼻小柱退缩是因为术中为充分矫正鼻中隔前部偏曲,在切除鼻中隔四方软骨后过度切除偏曲软骨,损害了鼻中隔骨架;8例出现鼻梁塌陷则是由于高位偏曲,为了充分矫正,

17、在切除鼻中隔四方软骨后过度切除偏曲软骨,同样损害了鼻中隔骨架。因为该术式本身的不足,欲求充分矫正偏曲,则会增加术后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致使手术操作者处于矫枉过正或保守的艰难抉择。针对该术式的缺点,近年来出现了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该术式是通过直接离断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的连接点,剥离对侧筛骨垂直板骨膜后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因此无须进行鼻中隔前端的软骨切口。在无鼻内镜情况下,该术式因部位深,仅凭额镜及头灯照明,术野不清晰,故在鼻内镜未出现之前较少医生采用这种术式。随着鼻内镜的发展,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其优势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鼻中

18、隔摆动、鼻中隔穿孔、鼻小柱退缩、鼻梁塌陷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说明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能较好的克服了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缺陷,其原因是:该术式只经黏膜下轻微移位或咬除明显的棘突即可矫正偏曲,保留了大部分鼻中隔软骨和筛骨垂直板,同时维持了鼻中隔的厚度和硬度,不会破坏鼻中隔支架,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了鼻中隔的摆动5;另外,由于未剥离对侧软骨膜,减少了手术操作,防止了双侧鼻中隔黏膜破裂而导致鼻中隔穿孔6-7。因此,该研究B组患者无鼻梁塌陷、鼻小柱退缩病例发生;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宋艳军等8研究亦证实,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优于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

19、除术,且其较少破坏鼻中隔支架,有效减少了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鼻小柱退缩的发生风险。综上所述,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屈双燕.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常规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9):23-24.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 冯云.鼻中隔血肿脓肿行鼻中隔手术治疗观察J.医药前沿,2014,71(16):92-93.4 王欢,王盛,尤建军,等.鼻中隔体外成形在歪鼻矫正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82-

20、83.5 宋丽.鼻内镜下局限性成形术治疗高位和中后段鼻中隔偏曲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99-100.6 赵玉梅,孔繁勇,等.对比观察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2):95-96.7 张健.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06(9):66-67.8 宋艳军,高娟,等.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技巧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108(z1):52-53.<div class="hot_page">摘要:目的 探讨68例骨髓

21、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共收治的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前后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明显优于参照组(8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采取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患者心理消极状态,同时加强了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可见,强化心理护理是促进白血病康复期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加强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关键词:骨

22、髓移植;分析;强化心理护理白血病属于血液系统中的恶性肿瘤,目前骨髓移植早已成为治疗白血病最有效方法首选。但是由于移植所需环境特殊,治疗时间十分长,且副作用较多,患者难以避免心理产生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当患者被单独隔离在层流时极易出现严重的临床心理反应,相应影响了治疗效果。我院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心理干预在骨髓移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获得了良好护理效果,本文将随机选择68例骨髓移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血液科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骨髓移植患者68例,按照国际字母排列法将患者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17

23、55岁,平均年龄为(38.7&plusmn;5.2)岁。实验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为(33.5&plusmn;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lt;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1.2.1参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观察,特别是病情的转变与心理状况极其重要。其中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情绪与意识等进行监测。在骨髓移植后,室内空气要保持畅通,预防感染和保持良好的心情。护士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切记不能随心所欲。另外,协助患者做好定期血常规检查,如若存在异常现象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1.2.2实验组

24、 患者在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护理措施如下。建立心理干预基础:患者入院后护理工作人员针对性对患者建立倾听制度,仔细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且认知回答患者与家属的疑问,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与患者进行对话,了解他们心理的想法与对疾病的态度,以及患者家庭、文化以及社会经济背景等信息。然后根据此构建交流的方向与重点。改善不良心理认知:患者入院57d内,根据患者的家庭与人文背景等情况使用患者容易接受的形式,及与家人的配合下,医护人员对患者讲到所患疾病,并立即给予心理疏导。由于化疗的时间较长,每周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对患者进行了健康宣教。邀请到相关专家对疑题进行解答,然而

25、分发相关科普知识宣传品,让患者与家属渐渐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让患者认识到疾病后首先要积极面对,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轻负性心理情绪:护理工作人员每日按时查房,除了常规护理外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要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给予不同心理干预措施,加强对治疗效果的认识。另外,在倾听他们意见的过程中,对他们多加鼓励,让他们保持与外界进行沟通,增进患者的自信心与抵抗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可以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让患者更加安心、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合适的气功疗法,音乐等措施,进行合适的活动使心情得到放松、又缓解了压力。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负面情绪基本上得到缓解,并未出现任何不适感觉。有效:患者焦灼与消极等情绪恢复正常,但有时因疾病的疼痛出现负面情绪,采取强化护理有效措施能恢复。无效:患者病情恢复了一些,相对于护理之前并没有较大的明显改观。1.4统计学法 本次研究过程我们采取SPSS13.0系统对骨髓移植患者进行研究,(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