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眼部髓上皮瘤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朱利民,何彦津,周晓冬,宋国祥【摘要】 分析眼及眼眶髓上皮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对1990/2005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8眼眼眶髓上皮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内髓上皮瘤首诊表现有白内障、青光眼及前葡萄炎等,眶内表现为眼球突出及运动障碍。B超检查形态多样,内回声少或中等;彩超检查血流信号少;UBM检查可见睫状体区实性肿物。CT检查见软组织肿物。8
2、例均行手术治疗,4例术后辅助放化疗,随访中无1例转移及死亡。 结论:髓上皮瘤是临床上少见的眼科肿瘤,新生睫状体假膜为其特征性表现,常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白内障。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髓上皮瘤的早期诊断,眼球摘除或局部切除加近距离放疗疗效佳,其预后较好。 【关键词】 髓上皮瘤 0引言 髓上皮瘤(medulloepithelioma)可以发生在眼内及眼眶,临床上少见,本文将我院眼科存档的眼部髓上皮瘤病例按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对
3、髓上皮瘤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院眼科自1994/2005年经治的髓上皮瘤共8例8眼,其中男5例5眼,女3例3眼;右眼2例,左眼6例。年龄5mo43岁,平均15.1岁。8例患者随访5mo15a,平均8.0a。临床资料详见表1,2。 1.2方法 对8例髓上皮瘤分眼内及眶内2类,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资料、诊断后的治疗以及病理组织学特征等进行分析。 2结果 &
4、#160;我们通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了8例髓上皮瘤,眼内5例,眶内3例。治疗肿瘤局部切除术4例,行眼球摘除术3例,眶内容切除术3例,其中2例是先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和眼球摘除术确诊后再行眶内容切除术。 2.1髓上皮瘤的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都为单眼发病,右眼2例,左眼6例。无远处转移,随访中无1例因该病死亡。发生在眼内的肿瘤5例,视力受累明显,从黑朦到0.3,可伴有眼部红、胀痛。首诊表现为葡萄膜炎、青光眼(3/8)、白内障(2/8)等表现;在发生青光眼的患者中都可观察到虹膜虹变;眼球突出1例,因肿瘤增长眼球扩大所致;无眼球运动障碍等。眼眶肿
5、瘤3例,视力大都较好,视力为1.2,0.9,还有1名5mo患儿(例8)检查不合作,但遮盖健眼后患眼能追随物体运动。无眼内并发症;都有不同程度的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等。 2.2髓上皮瘤的影像学表现 本组病例B型超声检查,肿瘤的边界大多是清楚的,共6例;边界不清楚的2例是二次手术和眼内出血所致。肿瘤形状有不规则3例,圆形或类圆形4例,内回声少或中等,一般都不均匀。部分病例(3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肿瘤小的2例血流信号少,1例眶内较大肿瘤(2.5cm×3.0cm)血流信号丰富。例7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
6、copy,UBM)检查发现睫状体区实性肿物,边界清楚,未发现特征性的表现。CT检查中,形状和边界与超声相同,肿瘤为中等密度3例,高密度4例,信号不均匀,没有周围骨质的受累(表3)。 2.3髓上皮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大体标本观察肿瘤为白色或灰白色,形状由类圆型到不规则。组织来源分类:睫状体4例;视神经3例;不清1例。所有病例都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髓上皮瘤,部分病例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恶性6例,良性2例,都是起源于睫状体。瘤体内大多有大小不一的囊样结构,共6例。所有患者中,经过治疗后只有1例(例6)复发,并复发2次。患者1997年因左眼失明8a在当地基
7、层医院行左眼球摘除手术,0.5a后肿物复发在我院行肿瘤活检为恶性髓上皮瘤,并行眼眶内容剜除术。1a后再次复发,病变侵犯周围鼻窦。联合耳鼻喉科手术切除后行局部放疗。随访至今,未再复发。所有患者一直随访,均健存。 3讨论 髓上皮瘤又称神经上皮瘤(neuroepithelioma)或视网膜胚瘤(diktyoma)1,是起源于原始视杯内层髓上皮细胞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虹膜后色素上皮和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起源于视杯内层细胞(即原始髓上皮),故肿瘤主要发生于睫状体区。少数病例发生于原始髓上皮细胞分布的其他部位,如虹膜后表面、视
8、网膜或视神经2。临床上,髓上皮瘤比较少见。1892年Badal和Lagrange首例报告,1936年Sounddkoff首次报告中国病例,1957年,劳远秀3在国内首例报告眼内髓上皮瘤,1983年,顾凤胜等4首例报告眼眶髓上皮瘤。 3.1临床特征 髓上皮瘤的发病年龄一般在10岁以前,平均3.8岁,有报道的最小发病年龄为出生后1h5,最大的79岁6。本组病例最小mo,最大为43岁,平均年龄在15.1岁。 临床上,髓上皮瘤多为单眼发病,极少双眼者7。眼内髓上皮瘤常以白瞳症、斜视、视力下降或眼痛等就诊。视
9、力下降通常是因继发晶状体脱位或白内障造成。白内障通常起自肿物邻近位置,并逐渐加重继而完全混浊。也有因为新生睫状体假膜(neoplastic cyclitic membrane)致视力下降的。这层假膜是肿瘤细胞移行于晶状体后表面产生的一层胶原组织构成8,其内包含着肿瘤细胞束9,被认为是髓上皮瘤的特征性结构。相对其他眼内肿瘤,髓上皮瘤更易继发青光眼,一般为虹膜新生血管性。我们的4例眼内病例中,3例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此对儿童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要高度怀疑髓上皮瘤可能10。因髓上皮瘤瘤体位于虹膜后方,发病隐匿,不易发觉,给诊断带来困难,临床上常因并发症就诊。有的病例是在行白内障手术中发现,本组病例
10、中也有这种情况(例5)。眶内髓上皮瘤表现无特征性,常有眼球突出,运动障碍等。 3.2影像学特征 超声特征:B超检查,肿瘤边界大多清楚,形状不一,当肿瘤破裂或二次手术时边界不清楚。内回声少或中等,透声性中等,内回声不均匀,与肿瘤内囊性结构有关。D型超声检查,肿瘤小时,血流信号少,当肿瘤较大时可见丰富血流信号。Foster等11利用水浴B超探头可以显示肿瘤内囊性结构特征,同时用A超探及低到中反射高振幅波。临床上,利用超声检查可以大大提高对髓上皮瘤的诊断,特别是在眼前节混浊妨碍肿物直视时。UBM的应用对睫状体髓上皮瘤的诊断有很大帮助,鉴别肿瘤是囊性或实性以及显示大小在5mm以内的肿物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 为手术切口的位置选择和范围大小提供参考, 有助于肿物的完整切除。但UBM由于其探测深度和范围的限制, 对较大的肿物仍需要B型超声或D型超声等其他检查配合, 并结合临床表现特点作出定位、定性诊断12。CT检查特征:肿瘤形状和边界与超声相同,为中或高密度影,信号不均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性别平等研究-以选文性别形象为例
- 深度教学理念视域下高中古代论说文阅读教学研究
- 含酰亚胺环邻苯二甲腈树脂的合成及胶粘剂的研究
- 医务管理培训课件
- 幼儿园健康安全小知识
- 刀刺伤护理措施及诊断
- 外伤处理健康教育
- 颈椎X线摄影技术课件
- 领域政策解读课件
- 《社会财务共享服务实务》课件-财务共享服务产生与发展
- DGJ08-81-2015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15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飞行控制器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安全B证题库-安全生产知识考试用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锦氨纶汗布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年江苏地质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湖北省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几何画板 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小学暑假安全教育主题家长会 课件
- 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PPVI)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