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补辑顾赓良惠山听松庵竹炉志与竹炉图咏补辑二书,历代茶书目录均未著录,当代茶文化研究者和新近出版的茶文化辞典也只字不提。笔者前年出差上海,偶尔在上海图书馆查阅到此书,很是高兴,有必要向读者推荐。此二书前有秦敦世序言,秦敦世字湘丞,无锡人,室名为大浮山房,其余生平不详。估计为清末民国年间人。序言中最后落款为壬申春秦敦世序”,那么壬申”到底是哪一年呢?查年表,清末年间,只有清同治人一年为壬申年,六十年一甲子,下一个壬申年应该是就是民国二八一年。在秦敦世的序言中云:”乃不久渔隐图为裴伯谦所有”,裴伯谦,名景福,伯谦为其字,号睫?,安徽霍丘人。清光绪二十年,裴氏生于清同治四年,也就是说,裴伯谦在清同治人
2、一年壬申年时,还是一个七岁的娃娃,是不可能参与收藏渔隐图这样的名画的。故秦敦世序言中落款壬申年”就应该是民国二人一年,也就是说,惠山听松庵竹炉志与竹炉图咏补辑二书应该刊刻出版于是年。编者顾赓良,民国年间无锡人。秦敦世序言中云:顾甥康伯,园居多暇,独搜缉竹炉之诗文为一编,褒然竹炉志也。”从中可以得知,顾赓良有一个字号叫康伯”,与秦敦世为甥舅关系。上述两书中的每页中缝中都有辟疆园集录”题款,查辟疆园”为顾敏恒一个字号,他也是无锡人,清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愚意其为顾赓良的先人。顾凄良其余生平均亦不详惠山听松庵竹炉志,是顾康良从众多无锡地方志书和其他文献中集录有关惠山听松庵竹茶炉的记载,汇萃成的一部志书
3、,共八则,计二千五百余字。篇幅虽不大,但将该竹茶炉来龙去脉介绍得一清二楚。为一个小小的茶具一一竹茶炉专门作志,这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是一件十分罕见的现象,可见其故事多多。其故事如此之多,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听松庵在惠山天下第二泉旁,用其所藏竹茶炉煮二泉,烹佳茗,成为明清以来的人们最高雅的享受,天下第二泉与竹茶炉美妙的结合,形成了许许多多同样美丽的故事。第二,听松庵竹茶炉自明初洪年间创制以来,至民国二十一年止,历经明、清、民国三代,延绵六百余年,虽屡毁而屡新,其间许多视为黄钟大吕的物件早已灰飞烟灭,惟独此小小尤物”却长存而长新,时空的永久性,自然生发出人们对听松庵竹茶炉好奇心。第三,这小小
4、竹茶炉自产生以来,就笼罩着浓重的茶文化氛围,人们对竹茶炉的极尽歌咏之能事,其中不仅包括诗歌、散文,同时也包括书法绘画等等文学艺术样式,歌咏者不但有历代文人,也有僧人、大臣,甚至连位极天子的乾隆皇帝也对其产生永久性迷恋,据笔者粗略统计,参与歌咏者共百余人之多,诗文绘画书法计二百数十首,出版的专著亦有四部。这种群体性文化痴迷专注的对象却是一个微不足道茶具,何况又延绵六百余年之久,此本身就很具有传奇性、故事性。顾凄良的竹炉图咏补辑,很明显是上继清乾隆时期吴钺竹炉图咏与邱涟竹炉图咏补辑二书,补充编辑而成的竹茶炉诗文汇辑,该书卷首有一幅竹炉煮茶图及竹炉煮茶诗书法墨迹,作者不详。其后为诗文,共辑录文四篇,
5、诗十四首。所收录的诗文,均为吴钺竹炉图咏、邱涟竹炉图咏补辑二书所未载,如竹茶炉最初所有者性海的诗歌二泉寺退归听松庵和王学士见寄,特别是乾隆以前的康熙、雍正年间的二次竹茶炉吟咏诗文,上述二书均漏载,现简介如下:一次是清代康熙二十三年秋,著名词人顾贞观亦按照惠山听松庵竹茶炉原样,重制一新的竹茶炉。置于其所居积书岩”。顾贞观字远平,一字梁汾,号华峰,亦是无锡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能诗工词,与陈维松、朱彝尊称词家三绝。好友吴兆骞以事流放宁古塔,尝作金缕曲二阙送之。又为之求救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吴兆骞乃得以生还,当时传为美谈。著有积书岩集等。顾贞观对这个竹茶炉非常喜欢,当时文人名士也多有题咏。遗
6、憾的是,当初王级所画的竹茶炉图却不见踪影。此年冬天,顾贞观至京师,拜访好友一一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而此时,纳兰性德正好偶得一卷题曰竹炉新咏”的诗画合卷,打开一看,竟然有王级的画和明代诗人李东阳等人诗,他认为实听松故物”。顾氏见之,爱不释手,并将自己仿制竹茶炉经过相告。纳兰性德即将竹炉新咏”诗画卷忍痛割爱送给了顾贞观。又作竹炉新咏诗以示纪念。顾贞观也将自己的藏书室积书岩”改名为新咏堂”,并请纳兰性德题新咏堂”横匾。康熙二十五年秋,顾贞观携竹茶炉和竹炉新咏”诗画卷,经海波寺,拜访好友朱彝尊。恰好姜西溟、孙恺似、周青士三位诗人亦至,于是众人坐于青藤之下,一边以此竹茶炉烹泉煮茗,一边以竹茶炉为主题,吟吟
7、诗联句,成四十韵,并写于诗画卷册之上。故此次竹炉新咏”有顾贞观、纳兰性德、朱彝尊等人诗文。另一次是雍正十年冬天,僧人松泉在一普通农家里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竹茶炉,松泉本为听松庵竹茶炉最初所有者性海的后人,松泉认为此茶炉应为性海的故物,于是询问茶炉的来由,农家说其从祖曾为听松庵僧,后返俗,遂携听松庵竹茶炉与茶具回家乡,遂传于此农家,至雍正十年,茶具已失,竹炉无恙。松泉遂乞之而归,并求当时文人题咏,于是无锡人秦道然撰惠山听松庵再复竹炉记文和再复竹炉诗以记其事。由于惠山听松庵竹炉志与竹炉图咏补辑世人多不熟悉,加之以篇幅不长,故经过初步整理,附录于下,以飨读者,以助中国茶文化之研究。序物不能自传也,必以
8、人而传;人不能自传也,必有所托而传。三代金石、甲骨、简策之文字,图形尚象之刻画,皆有所托而传者也。后世孳乳日繁,始区而别之日文、曰书、曰画三家,遂为文学之大宗,有一于此,即可不朽。吾邑听松庵之竹炉,一细物耳。自王孟端舍人为图咏以张之,竹炉乃以此名天下。明清两朝之贤士大夫以诗文相雄视者,灿然若明珠大贝,极文采风流之盛,而天章稠叠,几欲以山房之雅玩,为天府之球图,至是而竹炉之名益高绝千古。顾天道忌盈,炉图并毁,高宗御笔补图,且出内府所藏孟端溪山渔隐图以偿之,与诸臣赋诗题其上,不惜以帝王之尊,同骚人墨客较一日之胜,想见雍容太平之乐,不可谓非山林盛事也。咸丰庚申之变,御笔图及渔隐卷皆失而复得。先从祖都转公曾为文以记之,归之黄埠墩僧舍,乃不久而渔隐卷为裴伯谦所有,伯谦故善,先四兄以是卷为一邑之掌故。慨然留兄处者殆十年。后乃索还,或以为德不卒讥之,非也,窃谓孟端之画超凡入圣,为天下瑰宝,当与天下共宝之,乃欲以一邑私之陋矣,鸣呼,沧桑屡易,文物全非,归老山林,求所谓听松之流风余韵,已渺不可得,辄为不怡。顾甥康伯,园居多暇,独搜缉竹炉之诗文为一编,褒然竹炉志也。每一展卷,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新媒体策划与创意》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 2025郑州科技学院人才引进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伤口负压引流装置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企业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方案
- 2025山东德州市直机关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2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管网改造的深基坑施工安全方案
- 云计算平台建设方案
- 市政管网高效节水型设备安装方案
- 2025年度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公开招聘第六批次合同制人员1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盐酸贝尼地平片
- 金属材料凝固原理与技术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iso9000基础知识解读课件
- 《朝花夕拾》版读书心得感想模板
- 气体充装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 传热学-第9章辐射计算
- 安全教育登记表(三 级)
- 干挂大理石施工合同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 不锈钢管道安装施工方案及对策及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