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初中科学八上课课练答案_第1页
(201109)初中科学八上课课练答案_第2页
(201109)初中科学八上课课练答案_第3页
(201109)初中科学八上课课练答案_第4页
(201109)初中科学八上课课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科学八上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第1节 机械运动(一)一.当堂训练1.河岸 西 2. 运动 静止 3.河岸 河水 4、C 5、B 6、B 7、B 二.课后作业1、静止 运动 2.静止 运动 3.静止 运动 4.河岸 船 5.升降机或自己 6.A 7.A 8、C 9、C 10.D 11、A 12、D 第1节 机械运动(二)一.当堂训练2. 20 54 2. 360000 3. 97.2 4 4.D 5.C 6.D 7、0.5小时二.课后作业1、4 14.4 2. 30 3.运动快慢 136 4.加速 匀速直线 5.大 小 6.18 7.C 8.A 9.A 10.A 11.(1)90(2)9时1

2、5分第2节 力(一)一.当堂训练1、牛顿 牛 N 2、测力计 量程 损坏 3、4.2N 4cm(或厘米) N(或牛) 5.C 6、D 7.D 8.A 二课后作业1(1)杠铃 地面(2)人 车(3)大象 木材(4)推土机 土 2、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2 指针 零刻度 量程 3.B 4、C 5、B 6、B 7.A 8.测力计 弹簧秤 弹性形变的程度 9、2 12 10、(1)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当拉力在8N以上时,超出了这根弹簧的弹性限度。(3)0-8N。第2节 力(二)一当堂训练1、运动员 球 反作用力 球 相互 2、运动状态 形状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生形变 5、B 6.A 二课后作业1、施力 受力 施力 相互的 2、足球 推力 相互的 略 3、A 4、D 5.C 6.D 7.D 8.B 9、当人用力推墙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也会给人一个推力,使人后退 10磁铁与铁球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因铁球质量较小,所以在引力作用下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 11不对 鸡蛋与石头之间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鸡蛋破了,石头完好,是因为石头比鸡蛋坚硬,能承受的力大 第2节 力(三)一当堂训练1、大小、方向、作用点 2、带箭头的线段 力的图示 长度 箭头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标度 3.D 4、略二课

4、后作业1运动状态 形变 方向 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2、 3.C 4.略 第3节 几种种常见的力(一)一当堂训练1重力 竖直向下 地球 298牛千克 在地球附近,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3、悬挂法 略 4A 5A 6B 7D 8、D 920 196 二课后作业149 10 2球心 对角线的交点 悬挂法 寻找平衡点 3、B 4、B 5、B 6D 7A 8.图略 9.392N 60g 10. (1)10 (2)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3)3N第3节 几种常见的力(二)一当堂训练1、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2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3.粗糙程度 相互间压力 4、C 5.B 6、D

5、 二课后作业1、滑动 滚动 2、流线型 减小阻力,提高速度,节约能源 3、C 4D 1、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2、流线型 减小阻力,提高速度,节约能源 3、C 4D 5A 6.D 7.B 8(1)不变 变小 (2)相互 运动状态 (3)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 9.(1)匀速 (3)= 粗糙程度 第3节 几种种常见的力(三)一当堂训练1、越大 越大 2恢复原状 弹力 弹 3、B 4、B 二课后作业1、形状 弹 2、 3、B 4、D 5、B 6.弹簧的伸长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第一章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C 2A 3.B 4.C 5B 6.B 7D 8.B 9、A 10.B 11.B 12B 1

6、3.C 14、B 15.C 16.D 二、简答题17长度 速度 18、弹性形变 弹 竖直向上 运动员 19运动快慢不变、沿直线的运动 单位时间内通过 204 14.4 21甲 丙 22相互 形状 23.摩擦 24. 1.03 96.1 25.略 三、分析计算题26(1)水平 匀速直线 多次 (2)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a用弹簧秤水平拉滑块在水平面上以较小的速度匀速直线滑动 b用弹簧秤水平拉同一滑块在同一水平面上以较大的速度匀速直线滑动 27.不正确 因为三种形状物体的体积没有控制相同,要在材料、体积相等条件下探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1)正比(2)弹簧秤 天平 (3)略28、 2kg 3.3N 291

7、080m 3ms 30170m 第二章 运动过程的分析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一当堂训练1、C 2、伽利略、笛卡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速度始终等于零的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 3、D 4、(1)速度 摩擦 (2)光滑 小 远 (3)远 小 慢 (4)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二课后作业1、B 2、C 3、B 4、A 5、(1)小球来回滚动,而且小球运动的高度越来越低,最后静止在凹槽最低处(2)小球一直来回滚动,而且小球运动的高度不变,一直运动下去 6、(1)速度(2)木板(3)毛巾(4)小车运动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时,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不会

8、停止。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二)一当堂训练1、运动状态不变 2、D 3、C 4、C 5、A 6、A 二课后作业1、防止乘客因具有惯性而摔倒 2、D 3、B 4、A 5、D 6、A 7、A 8、A 9. 减速 右 中心 10.A 11.B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三)一当堂训练1.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2、B 3、C 4、C 5、C 6、D 7、10 0 二课后作业1、49N 49N 49N 2.B 3.D 4.D 5.A 6.C 7.A 8.C 9.D 10(1)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图略) (2)由于物体静止(或于平衡状太),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根据题意,桌

9、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 因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第2节 人和动物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当堂训练1、上升 前移 静摩擦 2、肌肉 骨骼 弹力 静摩擦力 3、翅膀 收缩 舒张 肋骨 胸鳍 尾鳍 4、B 5、D 二.课后作业1、脚趾间的蹼划水 向上 2、大于 反作用力 3、D 4、A 5、B 6、A 7、D 8、D 9、不能,挥动翅膀时无法获得空气的反作用力。第二章 运动过程的分析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C 2D 3C 4A 5C 6C 7A 8D 9D 10A 11.D 12.D 二、简答题13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14运动 不变 静止 匀速直线 1580 水平向

10、西 16机动车具有惯性 受到摩擦力 17惯性 摩擦 18向前 向后 19后退 右 20着地的脚掌与地面间有足够大的摩擦力 向上的弹 向前的静摩擦 21张开 并拢 反作用力 22、 0.660.68 车速 略 23、脚应对地面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脚获得的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第三章 压力 压强第1节 压强(一)一当堂训练1.挤压 表面 垂直 2、受力面积 B和C 3、C 二课后作业1、垂直 物体表面 垂直 相等 物体表面 垂直 2、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3、A 4、200 500 300 100 5、(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 (3)压力大小和受力

11、面积第1节 压强(二)一当堂训练1.大 小 2、11 1100 1 100 3、2.5 50 4.D 5.A 6.A 7.D 二课后作业17×106 1.4×105 2、C 3、D 4、A 5、B 6、B 7D 8B 9A 10、(1)400N(2)8m/s(3)(2.67*105Pa)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减小,因为双脚站立时,在压力不变,脚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第2节 液体内部压强 (一)一当堂训练 1.重力作用 压强 流动性 压强 2宽 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3.变大 增加 4. P1<P2 5.C 二课后作业 1.A 2.A 3.C 4. B 5

12、PA>PB>PC 向下 向右 第2节 液体内部压强 (二)一当堂训练1.压强 压强 增大 相等 密度 2. 大于 3. 连通器 相平 4C 5.C 6.C 7.B 二课后作业1.压强计 液体内部 金属盒 高度差 2.相等 越大 密度 密度 3. 上游 相平 下游 相平 4.C 5.C 6.C 7.B 8.A 9.B 10.D 11.A 12.C 13.B 14.略 第3节 大气压(一)一当堂训练 1.压强 各个方向 大气压 2、76 1×105 3、C 4、C 5、D 二课后作业1、1.3×105 相等 2.D 3. D 4、C 5.C 6.C 7.计算略,需要

13、水管的长达10.3米,不方便操作 第3节 大气压(二)一当堂训练1.增大 减小 打气筒等 2.水重新沸腾 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3.D 4.B 5.B 6.高 低 7.气压减小、氧气不足 二课后作业1.低 大气压 2.水从A流到B 虹吸 3.大 4.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于100 5惯性 大气压 6.瓶内空气被吸走,导致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7.D 8.C 9.C 10. 4.56×105N 屋顶上下都有大气压的作用,这两个作用相互抵消,所以不会把屋顶压坏 111.7×105帕 1820牛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当堂训练1、小、大 2、空气流速 大 小 大 向上的压

14、力差 3、D 4、C 5.D 二课后作业1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 大 小 2内 外 3.A 4B 5B 6D 7.D 8B 9.车顶 减小 有害 10下降 第三章 压力 压强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A 2C 3.B 4A 5.B 6D 7D 8.A 9.C 10C 11D 12C 13D 14.C 15.A 16C 二、简答题17(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丁18大气压 连通器 (2)8 N (3) 2×103 Pa 192:1 1:2 20.米 减小 低于 21同一水平面 连通器原理 22> > 23橡皮膜向下凸出 橡皮膜向上凸出 乙装置更合适,

15、因为甲装置不便观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乙装置的现象明显 三、实验计算题24 .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显著 1、6、9或4、7或5、8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显著 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显著。25.(1)160千克 (2)5×104 (3)略第四章 浮力第1节 密度(一)一、当堂训练1、特性 m/V kg/m3 千克每立方米 2、D 3、B 4、A 5、A 6、C 7、A 8、 1017 一亿 沉没 二、课后作业1、325.08千克 2、C 3D 4、C 5、B 6、A 7、B 8C 9、C 10、A 11、D 12、045米3

16、 第1节 密度(二)一 当堂训练1空心 3立方厘米 2、1.8×103 kg/m3 3、31立方厘米二、课后作业1、C 2、C 3、C 4、B 5、C 6、650克 7、1:2 8、100 9、2kg/m3(提示:抓住气体的体积不变)第1节 密度(三)一、当堂训练1、=m/V 质量 体积 天平 量筒 凹形液面最低处 2、刻度尺 长、宽、高 体积 3、2700 4、B 5、C 6、151.5 50 3030 7、BACE 二、课后作业1、天平、量筒、细线、水、烧杯 2、能淹没物体 固体放入后水面不超过最大刻度 3、水 水 4、800 336 5、C 6、C 7、B 8、A 9、大于 1

17、0、(1)1000 (2)44.9 11、ceabd 12、晃动量筒,让气泡从水中跑出。减小测量误差第2节 浮力(一)一、当堂训练1.液体 上 排开的液体 2.浮 液体 浮在液面和浸在液体里的物体 3、C 4、B 5、D二、课后作业1、C 2、A 3、C 4C 5、15.68N 小于 6、4.9牛 第2节 浮力(二)一、当堂训练1、深度 压强 大于 合 压力差 竖直向上 2.小 3、浸在液体中的 压力差 竖直向上 4、ACD 5、70 竖直向上 7、15.6 2.0 1.6 7.10 8.竖直向上 空气 9、方法一: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 F向上- F向下=49N 方法二:利用称量法F=G-

18、F拉=49N 二、课后作业1、酒精 木塞 竖直向上 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2、10牛 3、A 4、B 5、C 6、B 7、D 8、D 9、(1)0.98N (2)2.67N第三节 阿基米德原理一、当堂训练1浮力 竖直向上 2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m排g=液gV排 31 0.5 4沉入底部 5529.2 6B 7、D 二、课后作业1D 2C 3、等于 4、15 1.5×10-3 5C 6B 7D 8.弹簧测力计 G-F = 9、B 10、B 113.92 N 下沉 12(1)2.4×104 N (2)2.4×104 N (3)2.4

19、 m3 (4)1.6 m3 第4节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一)一、当堂训练1上浮 下沉 悬浮 2、大于 等于 3、A 4、D 5、0.2牛 下沉 6、小于 乙 7、增大 不变 8、1牛 下沉 1.1×103千克/米3 二、课后作业1B 2.B 3.D 4.D 5.D 6.D 7、A 8.58.8牛 上浮 10.3000 10. 1:1 89:27 89:27 1:1 11.略 第4节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二)一、当堂训练1密度 浮 重 2.(1)小于 (2)5×107 增大 不变 3.C 4、D 5、C 6、D 7、B 8、A 二、课后作业1自身重力 2质量 2100t 29

20、00t 3、C 4.A 5、C 6、D 7、B 8、A 9、(1)m/a3 (2)mg/a2 (3) m2/2a3第四章 浮力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A 2.B 3D 4、C 5D 6D 7C 8、B 9.B 10C 11A 12.B 13.C 14.B 15.A 16D 17D 18D 19C 20C 二、简答题21压力差 竖直向上 22物体排开的液体重 气 23.1.8 上浮 24相等 大于 小于 252 0.0196 0.0196 2626 27右 53.4 2.67 2.67x103 280.98 10-4 2.5x103 三、实验计算题29(1)直接用手拿砝码 矿石放错托盘 (4)20

21、 10 2.5 30(1)液体的密度(或液) (2)(或 ) (3)131400块 32在水中时,拉力为4.7xlO4<6x104,可以拉动;石块完全出水时,拉力为7.64×104>6×104N 不行 33.(1)0.2kg(2)1N(3)1×103kg/m3第五章 化学反应第1节 化学式(一)一.当堂训练1.C 2.D 3.C 4.B 5.D 6.D 7.2个氯原子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两个臭氧分子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两个三氧化硫分子 8.正 负 +1 -2 零 9. 略二.课后作业1.C 2.+1

22、+5 +7 3.D 4.C 5.A 6.B 7.分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8.氢气 2个氢分子 2个氢原子 3个氧分子 2个臭氧分子 2个氧原子 9. 7H2O 3CO2 CaCO3 6Ca 4Cl2 He 10.-2 +4 0 0 -2 0 11. B 12.D 第1节 化学式(二)一.当堂训练1.B 2.D 3.D 4.D 5.A 6.略 7.74 132 二.课后作业1.A 2.B 3.B 4.D 5.D 6.A 7. 0 0 8. D 9.C 10.B 11. 略 12.氧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钠 五氧化二磷 三氧化硫 二氧化硫 碳酸铵 13. H2 2 14. N2 28 Ba(NO3)2

23、 261 Fe(OH)3 107 (NH4)2 CO3 96 15. MgO SO2 CuCl2 Na2CO3 16. Ne 20 FeCl2 127 NaOH 40 H2SO4 98 17.C 18.B 第2节 化学方程式(一)一.当堂训练1.左 产生大量的白烟 化学 4P+5O2点燃 2P2O5 没有 2.C 3.B 4.A 5.20 6.质量守恒定律 7.1.6二.课后作业1.A 2.A 3.氧气参加了反应,生成了固体五氧化二磷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三氧化二铁固体 燃烧后生成了气体跑掉,导致质量减少 没有 4.3 5.氢和碳 氧 6.40 7.C 8.6 9.说法正确,因为铁与氧气发生了

24、反应,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说法错误,因为木炭与氧气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第2节 化学方程式(二)一.当堂训练1.3Fe+2O2点燃 Fe3O4 4P+5O2点燃 2P2O5 2H20通电 2H2+O2 2H202催化剂2H2O+O2 2.略 3. 2Mg+O2点燃 2MgO C+O2点燃 CO2 2H2O2MnO2 2H2O+02 3Fe+2O2点燃 Fe3O4 4.D 5.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水电解的条件是通电,每36份质量的水通电可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二课后作业1.B 2.C 3.D 4.A 5. 2CO+O2点燃 2CO2 分子发生了变

25、化 6. 2H2O2催化剂2H2 O+O2 S+O2点燃 S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CO2+H2O=H2CO3 H2CO3加热H2O+CO2 7. N2H4 +2H2O2 = N2+ 4H2O 不会破坏环境(不会污染大气、环保) 8.CO2+Ca(OH)2=CaCO3+H2O 9. 4P+5O2点燃 2P2O5 4Al+3O2 =2Al2O3 2H2+O2点燃 2H2O 10. B 11.D 12.略 第2节 化学方程式(三)一当堂训练1.C 2.C 3.B 4.C 5.碳酸 加热 二氧化碳和水 111 31229 6

26、.9 24 83 7.略 二课后作业1.C 2.C 3.B 4.C 5. 4P+5O2点燃 2P2O5 S+O2点燃 SO2 6. N2+O2放电 2NO 2NO+O2=2NO2 3NO2+ H2O=2HNO3+NO 7.2 Al+2NaOH+2H2O加热2NaAlO2+3H2 8.2C21H30O2+55O2点燃 42CO2+30H20 9. CaC2+2H20=Ca(OH)2+C2H2 2C2H2+5O2点燃 4CO2+2H20 44:9 第3节 金属一当堂训练1.铁 铝 钛 2.C 3.A 4. B 5.C 6.导热性 展性 导电性 熔点高 7.铝合金质轻,耐腐蚀,而铁易生锈二课后作业1

27、.D 2.D 3.B 4.A 5.银白 软 碳 2%4.3% 0.03%2% 大 第4节 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一)一.当堂训练1.D 2. Ca、Mg、Fe、Ag 3.D 4.B 5.D 6. 2Al+6HCl=2AlCl3+3H2 不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铁后面 不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排在氢后面 Mg +2HCl=MgCl2+H2 7. Fe+CuSO4=FeSO4+Cu二课后作业1.A 2.D 3.B 4. FeSO4+H2 FeCl2+H2 Cu+ZnSO4 FeSO4+Cu Cu(NO3)2+2Ag Cu(NO3)2+Hg 5. 弱 +4 6. Ca、Fe、

28、Ag Mn +CuSO4= MnSO4+Cu 7. 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 8.A 9.A 第4节 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二)一.当堂训练1.B 2.A 3.D 4.C 5.C 6.D 7.铁锈 上升 小于二课后作业1.C 2.C 3.D 4.A 5.A 6.A 7.C 8.D 9. Fe2O3·xH2O 红棕 10.铁矿 焦炭 高炉 2C+O2点燃 2CO Fe2O3+3CO高温2Fe+3CO2 11. 中铁钉靠水面处生锈明显,和中铁钉并未生锈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水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自行车的钢圈、车龙头等处电镀了一层其它金

29、属;车的很多部位采用的是上油漆的方法;少数零件用的是不锈钢;链条处上油 火力发电厂燃烧大量的煤,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它们在铁的表面与水反应形成碳酸和亚硫酸,铁再与酸反应,这可能是造成工厂附近的铁件易被腐蚀的重要原因。实验室有些试剂会散发出酸性气体,使铁件被腐蚀第5节 化合、分解与中和反应(一)一、当堂训练1.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2.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放热 发光 3.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4.从物质种类上来看是“多变一” 从物质种类上来看是“一变多” 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5. 金属 非金属 氧 非金属 氧 金属 6.3Fe+2O2点燃 Fe3

30、O4 化合 2H20通电 2H2+O2 分解 C+O2点燃 CO2 化合 2H2O2MnO2 2H2O+02 分解 Zn+H2SO4 = ZnSO4+H2 置换二、课后作业1.B 2.D 3.A 4.B 5.C 6.B 7.B 8.略 9.(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3)都是化合反应 等合理的均可第5节 化合、分解与中和反应(二)一、当堂训练1.B 2.C 3.C 4.A 5.酸性 熟石灰 二、课后作业1. 2H2O通电2H2+O2 4Fe+3O2=2Fe2O3 Fe+2HCl=FeCl2+H2 3HCl+Fe(OH)3=FeCl3+3H2O 2.碱 洗发 护法 3.A

31、4.略 5. 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6. Ca(OH)2+H2SO4= CaSO4+2H2O 第五章 化学反应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C 2D 3A 4A 5A 6.B 7B 8C 9.B 10C 11A 12.D 13.A 14B 15A 二、简答题16.导热 延 导电 17Fe C含量 18. CH4+2O2点燃 CO2+2H2O 19C、H 0 20.9 24 83 21.二氧化氯 4 Cl22NaClO2 = 2ClO22NaCl 。22.3.2 16 25.6克 6.4克 23上浮 不变 24硒酸 145 +6价 25(1)、Fe203nH2O (2)增大 (3)会第六

32、章 植物的新陈代谢 第1节 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一当堂训练1(1)分生区 (2)根毛区 (3)根冠 保护 2.C 3.B 4.D 5.C 6.D 7.C 8.B 二、课后作业1.A 2.C 3A 4C 5B 6C 7C 8D 9C 10支持 贮藏 假 11薄 细胞质 大 12横壁消失,长而中空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13.因为损伤了根,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和无机盐,所以容易死。把根与土壤包在一起,成一个大土坨,再剪去部分枝叶,有些树移植时小的枝叶都剪掉了。第1节 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二)一当堂训练1、D 2.B 3.D 4.A 5.D 6.D 7节 节 分生区 8表皮 皮层 维管组织 髓 年龄 9

33、水分 无机盐 有机物 10、CDE ABF 二、课后作业1C 2A 3C 4C 5B 6A 7B 8B 9分裂能力 韧皮部 韧皮部 木质部 10下一年春天 11块茎 鳞茎 根状茎 12、(1)木质部 输送水和无机盐 (2)越来越浅 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3)植物茎中具有输送水分功能的是导管第1节 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三)一当堂训练1单叶 复叶 2不含有 3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 4B 5C 6、D 7D 8气体 蒸腾 保卫细胞 9、叶片 叶柄 叶脉 托叶 (1)单叶(2)网状脉(3)双子叶植物 二、课后作业1.B 2B 3D 4B 5C 6C 7D 8、A 9上下表皮 叶绿体 10相通 运输 11

34、、A、上表皮 B、栅栏组织 C、海绵组织 D、营养组织 E、叶脉 F、气孔 G、叶绿体 12.a c e 轮生 互生 对生 第2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一)一、当堂训练1A 2D 3.C 4D 5、B 6细胞液 吸水 B 大于 二、课后作业1.C 2B 3.B 4.D 5C 6C 7.A 8.D 9.B 10.B 11导管 12光合作用 13、盐碱地土壤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使植物细胞失水,影响生命活动 第2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二)一 当堂训练1气态水 蒸腾 气孔 2叶片 叶柄 幼嫩的茎 3 蒸腾作用 4蒸腾 水分 无机盐 5气孔 调节 6.D 7.D 8

35、.A 9.C 二 课后作业1.D 2.B 3.B 4.A 5.B 6.A 7.D 8.D 9.A 10D 11C 12D 13D 14蒸腾拉力 15.水分 16植物蒸腾作用 第3节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利用(一)一、当堂训练1D 2、C 3.C 4无机盐 根外施肥 二、课后作业1.C 2.A 3.B 4.C 5.D 6D 7.D 8氮 磷 钾 镁 硫 钙 铁 硼 锰 第3节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利用(二)一 当堂训练1.B 2.C 3.A 4.C 5.A 6. 氮、磷、钾 7 磷 氮 钾 二 课后作业1.B 2.A 3.A 4.B 5 氮肥 磷肥 钾肥 肥力 6 第4节 植物体内有

36、机物的制造和分解、利用(一)一、当堂训练1B 2B 3.C 4.B 5.B 6.D 7.C 8.A 9太阳 叶绿体 淀粉 光能 化学能 二、课后作业1D 2D 3D 4B 5D 6D 7C 8B 9.A 10将叶中原有的淀粉消耗 溶解叶绿素脱色 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11无机物 有机物 氧气 物质 无机物 光 有机物 能量 121)水 无机盐 导管 2)气孔 二氧化碳 3)有机物 筛管 有机物 第4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和分解、利用(二)一、当堂训练1.C 2.C 3.D 4、食物 氧 5、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二、课后作业1.D 2.A 3.C 4.D 5.B 6、A、B C 吸收CO2 B

37、 第4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和分解、利用(三)一、当堂训练1A 2.B 3.B 4.C 5.D 6有机物(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7生命活动 热能 8光合作用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9低温,低氧,高CO2等 10在安全含水量以上时,呼吸作用随着含水量增加而剧烈增加,同时释放大量热,使种子温度上升,种子的蛋白质将变性,种子的胚会死亡,导致变质、发烂。二、课外作业1C 2A 3B 4B 5A 6C 7C 8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9有机物 呼吸作用 10不对还在进行呼吸作用 12晒干后贮藏,否则呼吸作用旺盛,散热多,温度升高,会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13乙 乙 乙 甲 干燥 14(1) 光合

38、(2)左移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第六章 植物的新陈代谢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B 2C 3A 4D 5B 6B 7C 8A 9B 10C l1B 12A 13.A 14B 15B 16.B 17D 18C 19B 20C 二、简答题21.(1)水 无机盐 导管 (2)气孔 CO2 (3)有机物 筛管 22(1) (2)C02 (3) 蓝色 淀粉 23温室效应 气候 3月12日 24C D A B 氢氧化钠 C 金鱼藻等绿色植物 三、实验与探究25(1)三 (2)A、B 26(1)有些叶脉变得微红 3导管(木质部) (2)无机盐溶解在水中,通过导管运输,在运

39、输水分的同时,也运输了无机盐(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运输的(4)形成层 该层细胞不断地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27.(1)吸收CO2 (2)暗处理24小时 (3)酒精 (4)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光合作用需要C02做原料 第七章 人体的新陈代谢第1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一、当堂训练1、营养物质 物理性 化学性 2、D 3、B 4、B 5、A 二、课后作业1、D 2、B 3.A 4.B 5. 消化道 口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口腔 胃 小肠 6、咀嚼 搅拌 第1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一、当堂训练1、胃 上腹部 暂时贮存食物 初步消化蛋白质 2、淀粉 37 3、胃

40、液 4、胃蛋白酶 蛋白质 5、水 酒精 6、B 7、C 二、课后作业1、A 2、D 3、唾液淀粉酶 淀粉 4、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5、(1)变蓝 不变蓝 变蓝 (2)唾液淀粉酶能催化分解淀粉 煮沸的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已失去活性 6、(1)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2)温度 PH 第1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三)一、当堂训练1.D 2D 3B 4A 5A 二课后作业1D 2 A表示糖类消化曲线,B表示蛋白质消化曲线,C表示脂肪消化曲线 食道 大肠 小肠 3口腔 氨基酸 小肠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营养成分全面,量适中第2节 人体的呼吸(一)一、当堂训练1B 2B 3D 4D 5A 6D 二、课

41、后作业2D 3C 4B 5错误的做法是:将痰吐在自己的书桌下面 用鞋底将痰擦去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是:小华的痰液中带有很多的病菌,是传播疾病的祸根。人们把痰看成是呼吸的“垃圾”,这是非常恰当的比喻。更何况小华是正在感冒的患者,她吐出的痰里带有更多细菌和病毒。如果患者随意把痰吐在地上,痰干了以后,细菌会随着灰尘四处飞扬。在随地吐痰的地方,每个人都有吸入致病细菌的机会。 正确的做法是:把痰吐在纸巾里,然后扔到垃圾箱内。 第2节 人体的呼吸(二)一、课堂练习1.D 2、B 3B 4、D 5胃 肝脏 胰脏等 心脏 肺 膈 6上 外 大 7甲 收缩 外界 乙 舒张 胸腔内 胸腔内排出 呼吸运动 肺通气或肺换

42、气 二、课后作业1、A 2、D 3、C 4、B 5、C 6D 7、B 8、D 9、A 10.舒张 缩小 变大 11、两根肋骨 胸 腹 12、呼吸运动 13、(1)肺 膈肌 胸腔 (2)呼气 (3) 收缩 增大 扩张 减小 舒张 减小 缩小 增大 (4)钟罩不能扩大与缩小,而胸廓可以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第2节 人体的呼吸(三)一、当堂训练1、D 2、C 3.C 4、高 高 5氧 二氧化碳 静脉血 6、排水法 氧气 7多 薄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 二、课后作业1、C 2A 3、4、 5、 6、B 7、B8、浓度高浓度低平衡9、氧二氧化碳氧二氧化碳10、()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略第3节 人体

43、内的物质运输(一)一当堂训练1.C 2.C 3.D 4.A 5.D 6A 7.缩小 动脉 增大 心脏 二课后作业1.C 2.A 3.B 4. C 5. 血液循环 6. 心脏 血管 第3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二)一课堂练习1.C 2.D 3.D 4.(1)红色 单行(2)管壁薄,管径小,红细胞排成单行流过,血流速慢(3)动脉 主干血管 分支血管 静脉 分支血管 主干血管 毛细血管 二课后作业1在显微镜下可以按血管直径的大小、管壁的厚度、血流的方向、血液的颜色来识别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 2适当提高水温或室温,并对小鱼进行适当的喂食。 3毛细血管壁薄,管径小,红细胞排成单行流过,血流速慢,有利

44、于物质交换。 4毛细血管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5.动脉 其中血流较快,血流离开心脏第3节 人体内物质运输(三)一、当堂训练1、D 2、A 3、D 4、B 5、B 6、D 7淡黄 血浆 暗红 红细胞 白 血小板 白细胞 二、课后作业1、C 2、B 3、D 4、B 5骨髓 骨髓和胸腺 200 6A B AB 0 输同型 第3节 人体内物质运输(四)一、当堂训练1、C 2、B 4、A 5、B 6.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心脏 二、课后作业1、C 2、D 3、A 4(1)B (2)D (3)静脉 动脉 第4节 人体的排泄(一)一当堂训练1.A 2.D 3.D 4C 5.A 6. 100 肾小体

45、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二课后作业1.D 2.D 3.A 4.D 5.B 6.A 第4节 人体的排泄(二)一、当堂训练1.D 2.D 3.A 4C 5.B 6B 7.气体 呼吸系统 汗液 皮肤 尿液 泌尿系统 二、课后作业1.B 2.D 3D 41)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2)原尿 大分子蛋白质(3)原尿中有用成分重吸收回血液 尿液 第5节 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一当堂训练1A 2B 3B 4D 5B 6基础 基本特征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7消化、呼吸、泌尿、循环 8提供能量 贮存能量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 二课后作业1A 2D 3B 4C 5A 6C 7水 二氧化碳 尿素 尿酸 呼吸 泌尿 皮肤 8物质的变化 能量的转换 能量代谢 化学变化 酶 9细胞 毛细 排泄 b中氧气含量比c中高,b的二氧化碳含量比c中低 一薄层上皮细胞 第七章 人体的新陈代谢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B 2A 3A 4B 5、B 6A 7B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