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皇帝的新装_第1页
【教案】皇帝的新装_第2页
【教案】皇帝的新装_第3页
【教案】皇帝的新装_第4页
【教案】皇帝的新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皇帝的新装教学创意及实录“改读品味”创意简说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经典的课文通过“试改”的方式进行阅读是一种颇为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本人尝试对皇帝的新装一文采用“试改比照品析”的改读法,通过“删”、“简”、“移”、“换”等试改,进行“改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注重“发展意识”、“文本意识”、“整体意识”,贴近童趣,发展童真,涵养童心;以童话为文本,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以童话为镜子,增强对社会现实的对照反思,有效地引领了深度阅读。一、注重整体,巧妙切入。课堂上,教者没有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零散支解式的泛读,而是彰显整体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而这堂课,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教者以“改读”为切

2、入点,从“删”、“简”、“移”、“换”四个角度来品味童话文本的语言、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特色与内涵。这种手法新颖、主题鲜明、线索清晰的阅读教学不但便于操作,而且学生参与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收获与体验也更加具体实在。二、紧扣文本,多重品读。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文本教学,童话教学也是如此。“扩写、续写”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情境表演是对人物品性、主题情感加深理解的一种形象措施。片段表演可以穿插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完整剧情的表演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之后。初中童话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对文本的分层阅读上。这堂课主体部分便着眼于文本,循序渐进地实施探究性阅读:品味意

3、韵丰富的词句,理解奇幻绝妙的夸张和想象,揣摩极富创意的构思布局等等。课堂上,教者紧扣文本,通过改写与原文进行对照,充分有效引领学生走进内涵丰富、余味无穷的童话文本,去品读,去揣摩,去领悟。三、提升素养,促进发展。一些童话教学的课堂往往让人感觉到表面的热热闹闹,课堂讨论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思维的跨度和深度,甚至有的问题老师还没说完,许多学生便能脱口而出。对精彩语句的欣赏往往也都浮于表面,文本教学草草收场。这堂课,教者却带着学生走进童话,通过改读、比照、辨析、领悟,深入挖掘童话的丰富意蕴语言和精妙的创意;最后启发学生走出童话,形成文本与现实社会进行对照反思的意识,促进阅读素养的内涵发展。教学实录一、

4、背景导读人们上当受骗往往开始总是蒙在鼓里,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可我们相信有些人一开始就清楚被骗,却情愿装作蒙在鼓里吗?(部分学生点头,部分学生摇头)让我们一同走进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结识一下这些人!(学生交流课文与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教者作必要的补充。)生:(结合课本注释和课外信息搜集,介绍作者的主要背景资料。)师(补充课文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处于北欧的丹麦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丹麦被英国战败后成了附庸国,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苦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就在这样的社会土壤里,一出闹剧上演了。二、整体通读(一)请学生用简洁的

5、语言概括这则童话的主要内容生:(复述童话,耗时较长。)生(点评):刚才的概括语言流畅,但是太具体,不够简洁。生:这则童话讲述了皇帝、官员和百姓因愚蠢、虚荣而被骗的全过程,展现了一位孩童的纯真、直爽。师:一句话,简洁准确;“一位”,充满褒扬,用得好!(二)理清文章的线索生:以新装为线索(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群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小孩揭新装)师:这是一条物线,能否换个角度用一个字来表述呢?生:骗(骗子行骗众人情愿受骗小孩揭穿骗局)三、共同改读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研究尝试一种全新的阅读方法“改读法”,即在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内容及构思尝试改动,然后比较体味,从而对人物、主题等形成准确、细

6、腻、深刻地理解。(学生兴致大增)(一)删师(示范):骗子宣扬新装的奇怪特性怎样?生: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师:“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这一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同桌讨论集体交流)生:不能,这一部分特性可以检测人们的愚蠢度。生:更重要的是称职与否是针对皇帝和官员的,愚蠢与否可以考验皇帝、官员、百姓等所有人。这充分显示了骗子骗术的高明。师:骗子骗术的作战范围真广。(生笑)同学们这样删除可行吗?(众人齐声道:不可行。)不过这一删改却让我们领会了关键语句的深刻内涵。(请学生齐声朗读)咱们试着删一删,然后体味一下差别,好吗?(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生:我们小组尝试把第

7、一段中的第二句进行删除。师:这一句采用的什么手法?生:对比。师:删除之后,开头还完整吗?生:完整。师:这样好吗?生:不好,缺少了对比,就不能很好地突出皇帝对新装的酷爱了。(二)简师:皇帝派诚实的老大臣之前心理经历了几次变化?生:很想知道不大自然相信自己先派人去看比较妥当。师:这一段心理描写简述成“皇帝决定先派诚实的老大臣去看衣料”,效果如何?生:这样简化处理不能形象细腻地突出皇帝虚伪狡诈的本性。师:谁来揣摩一下皇帝的心理进行朗读?(生15朗读师点拨“相信自己”要读出皇帝给自己打气的感觉生16再读)再来尝试简化处理吧!生:“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如果改成“群臣在皇帝的后面装模作样

8、”群臣的愚蠢和丑陋形象就不够具体鲜明了。师:原文采用什么手法?生:夸张。师:夸张都是通过想象展现的。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吗?(学生齐声说:不可能。)这完全是虚构的吗?生:这让我联想到现在一些耀武扬威的官员出行,后面总跟着一大群巴结奉承的人。师:是的,这篇文章之所以历久弥新,因为它不但幽默地揭露了当时,而且它能跨越时空,诙谐地影射世界,观照当代。(生20揣摩朗读学生齐读)(三)移师:把看新装时第二位大臣的具体表现移到第一位大臣那里,行吗?(学生在安静地独立思考)可以从两人性格的细微差别上考虑。生:不行,“愿上帝可怜我吧”、“眼睛越睁越大”都表现出第一位老大臣本性确实具有善良、诚实的一面,

9、但是最终败给了自私、虚伪、愚蠢的另一面。而第二位大臣的诚实度要低一些,他思想斗争的时间较短,程度不够激烈。生:第二位无需两个骗子辅导便能在皇帝面前大肆吹嘘。他相对狡猾一些。(生笑)师:老师想请同学们演读这两位大臣心理活动的语句,注意揣摩人物的神情动作。(四名学生演读,第一位揣摩朗读很准确,后三位朗读时神情动作一个比一个到位精彩。)(四)换师:如果不让两位诚实的大臣先去,而是让其他的官员先去,妥当吗?生:(思虑片刻,跃跃欲试):不妥,虽然让其他的官员先去,他们在皇帝面前肯定也是谎报实情,而且会将莫须有的布料夸得天花乱坠。但是皇帝肯定以为那神奇的布料是确实存在的,而且他非常想知道布料的色彩和花纹究

10、竟如何精美,可又怕自己和其他的大臣看不到,于是才先让两位诚实的大臣去。(掌声)生(高高举手):文章结局,如果小孩也跟着撒谎,我感觉很有意思。这种改法虽然能够突出丹麦当时整个社会的虚伪欺诈之风,但这样却不合情理。因为孩子受恶浊社会影响不深,纯真的天性应该会使他直言不讳。生:我认为孩子说真话也寄予了作者对光明未来的一点希望。师:另外,这也是作者对我们读者的殷切期望,诚信的天空需要我们青少年勇敢撑起。生:老师,前面的改动都比原文逊色,我改动一处可能比原文精彩。师:我们洗耳恭听!(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发言的同学身上。)生:文章第二段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所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改成“所想不到的最美丽的布”

11、会更具有欺骗性。师:谁来评价?生:因为他们的布根本不存在,所以这样说更夸张,更有诱惑力,更具欺骗性。我认为改得很好。(掌声如潮)师:老师事先也没有想到,你真的很棒!四、尝试改读师:前面,我们共同进行了“删”、“简”、“移”、“换”等形式的改读训练;接下来,请同学们放开手进行改读训练,然后,我们再作交流。(学生进行改读思考、讨论,教者巡视释疑。)生:假如文章结尾将小孩的直言不讳的部分删去,皇帝的丑态刻画就不太鲜明了。师:除了皇帝的丑态刻画不太鲜明,还有谁的形象刻画不太鲜明?生:围观的大人们。师: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生:对比。师:如此一来,真假、美丑展露无疑。同时,这里的“童真”也是童话的重要特点。生:假如文中的新装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