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诗律相映》 楷书教学设计_第1页
《书法与诗律相映》 楷书教学设计_第2页
《书法与诗律相映》 楷书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法与诗律相映 楷书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地欣赏书法作品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持开放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书法(楷书)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掌握适当的临摹作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激发其热爱生命、热爱艺术的情感,并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2学情分析 通过与高中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我了解到现在的高中生对经典的书法作品理解得不够,兴趣也不高。究其原因:第一,由于文化科目的学习压力大,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限,未能对作品做深入的理解;第二,对作者、作品的相关

2、内容及其背景等知识了解不够;第三,不知如何了解,不懂得鉴赏作品的方法和评价体系。除此之外,作品产生的时代与它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内容形式和学生的生活有着较大的时空距离,也是造成学生兴趣不大的原因。3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掌握书法(楷书)的审美特征。难点:如何欣赏和临摹优秀经典的书法作品。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由视频导入新课内容活动2【讲授】楷书的形成过程 1、起源发展:起源:汉末(萌芽),代表作品居延汉简。魏国(初具雏形),代表作品钟繇宣示表。钟繇,魏国人,楷书(小楷)创始人,“楷书鼻祖”,其作品被称为“上品之品”、“神品”。发展:晋代(完善定型),代表作品王羲之黄庭经 ;王献之洛神

3、赋。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擅长隶、楷、行、草等诸种书体;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于世。合称“二王”。2、渐趋成熟:北魏时期:隶书和楷书的结合产生新书体魏碑,代表作品始平公造像记。隋朝时期:南方与北方交融汇合进一步完善楷书,代表作品智永楷书千字文。3、登峰造极:初唐时期:欧阳询,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称为“欧体”。中唐时期:颜真卿,代表作品颜卿礼碑,称为“颜体”。晚唐时期:柳公权,代表作品神策军碑,称为“柳体”。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活动3【讲授】楷书的特点 魏碑:石刻文字(泰山摩崖、墓志铭、造像记等

4、,是书法艺术与工匠的完美结合。)唐楷:唐代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虞世南等)。与唐代的律诗有相似之处,皆崇尚法度,法多于意。讲究布局工整,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活动4【讲授】楷书的审美特征 笔画:表现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平整稳定(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表现笔断意连,干脆利落;参差错落,主次分明;起笔、行笔、收笔一气呵成。结构:上下结构重心平稳,左右结构均衡匀称;疏密对比协调统一,因字立形特征显著。活动5【活动】怎样练习楷书 1选帖:根据自己的性情爱好,选喜欢的字帖,以唐楷为佳。2临摹:先摹后临,要有创造性的临摹,推陈出新。3米字格:初学者的选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4播放视频:一起欣赏大师的临帖视频。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书法与诗律相映楷书一 楷书的形成过程: 三 楷书的审美特征: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