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或名称总课时第五单元8课时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1.单元说明: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是怎样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学会抓住重点景物去写。2.单元重点:(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都很适合小学生阅读。海上日出是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写的: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按照:外洞-洞口-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写的。(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记金华的双

2、龙洞一文,作者围绕“游览的顺序”选取了外洞、孔隙、内洞等景物来写的,并在这篇课文学会绘制游览路线图。在习作例文中,又一次强调制定游览路线图,习作中再次强调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再抓住重点景物,把自己游览的过程写下来。3.单元教学建议: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课时教案教学单元第五单元累计:第1-2课时 课题及课时 16.海上日出 (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扩、刹、镶”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个字,正确读写 “扩大、范围”等11个词语。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

3、热爱。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1课时1.游戏导入。(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灿烂 目不转睛(2)师引导:同学们,看到这2个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哪些画面?(3)生交流,师适时评价。2.导入课题。(1)(板书:日出)师:看到日出,你又会想到哪些画面?3.出示课题,简介写作背景。(1)师完整出示课题。(板书:海上日出)(2)生齐读。板块二 识记字词,整体感

4、知1.生自读课文,师出示自读要求。(1)读一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2)画一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2.检查自读情况。(1)师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把这些生字词语送回课文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2)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海上日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美丽、漂亮、神奇、壮观、壮丽)(3)师: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预设:第25自然段)(4)课件出示几种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

5、4.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不但读出了这么多的感受,还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轻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朗读。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画面。第2课时板块一 导入新课,明确中心1.导入新课。(1)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非常会朗读,读出了许多的感受,那么巴金先生在欣赏完海上日出后又有什么感受呢?在那苍茫的大海上,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看着这样的景象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海上日出。(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找中心句。(1)生听课文朗读音频,边听边在文中

6、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语句并画下来。(2)生交流。(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指导朗读。理解句意。a.师:“奇”是什么意思?(预设:罕见的、特殊的)b.师:“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是什么意思?(师指名回答)(预设:罕见的景象)c.明确写法。师:这句话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反问)师:你能换一种说法吗?(预设:这就是很伟大的奇观)d.“这”指的又是什么?(预设:海上日出)板块二 品读课文,感悟“奇观”1.品读课文。(1)师: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细细地品读课文。(2)生自学课文。2.交流第2自然段,感受日出是伟大的奇观。(1)师:你从哪儿感受到

7、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2)课件出示句子。师指名读句子。师:与原文对照,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少了“转眼间”和“慢慢地”)想象画面。师:透过文字,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生合作交流)(板书:颜色 光亮 变化)师生合作朗读,体会心情。3.交流第3自然段,感受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相机出示课件)(2)师: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朗读。4.交流第5自然段,感受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5.交流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段落)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读出来。6.刚刚我们和巴金先生一起欣赏了海上日出,此刻你想说什么?师小

8、结:是啊,无论是晴天时的日出,还是有云时的日出,都是那样的美丽神奇,那样的伟大壮观,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3)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这是很伟大的奇观”?(4)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这句话。板块三 配乐朗读,总结写法1.师配乐,指名朗读课文。2.总结写法。(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2)师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引导:文章写得这样生动,其实是有秘诀的。你找到秘诀了吗?(3)师:作者在描写日出经过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预设:作者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4)师小结:要想写好景物,就要像作者一样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

9、序表达真情实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教学单元第五单元累计:第3-4课时课题及课时17.记金华的双龙洞(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正确读写“浙江、罗店”等17个词语。2.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画出路线图,体会路上景色的特点。3.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2.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教学难点1.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2.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

10、感受写清楚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1课时板块一 导入新课,初读感知1.导入新课,板出课题。(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着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的金华去旅游,让我们即刻出发吧!(2)(出示金华双龙洞图片)师引导:叶圣陶爷爷游览过这儿,写下了一篇游记。(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2.了解课题中的“记”的意思。(课件出示:记,即记录的意思)3.师: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记录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一般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也叫移步换景。(板书:游记)4.检查预习:展示课前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对照课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 5.师指名汇报。(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11、内洞)出洞6.师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交代游程是游记的一大特点。(板书:游程)所到之处,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板块二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习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含要求会认、会写的字的词语)(1)师指名认读,相机指导:注意“浙”读翘舌音。(2)全班齐读,思考:怎样记住这些字?(3)师指名交流,重点指导:“浙”,形声字,左边是“氵”,右边是“折”,不要多写一点。(4)师指导生书写“乳”字。(5)结合

12、旧知,联系生活,理解“蜿蜒”。3.了解双龙洞的得名。(出示课件)板块三 沿途春色,感悟匠心(1)生边读边思考:作者见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师指名回答,相机出示文中语句。(3)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路上景物的特点?(预设:明艳)(师相机单击课件,让词语变红)(4)师指导朗读,读出这一片明艳的景色,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3.体会作者写溪流的句子。(1)师: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写这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的句子?(师指名读第3自然段)(2)师: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你能找出相关的句子吗?(相机出示课件)(3)师:你能找出句中的反义词吗?(师相机将课件句中的反义词“宽、窄”和“缓、

13、急”标红)(4)师:你认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排比、拟人)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预设:愉快、期待)(5)师指导朗读,提示读出愉快、期待的心情。(6)生齐读课件出示的句子。(7)师:注意相同的词语稍微读重些,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溪流在不断地发生变化)4.生练习仿写。5.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前往金华的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明艳的春景,聆听着溪流欢快的调子,多么惬意呀!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前行,一睹双龙洞的风采!第2课时板块一 进入“孔隙”,感受“窄小”1.导入新课。(1)师导入:欣赏着沿途美丽的春光,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双龙洞。(2)出示课件。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

14、者游双龙洞?(3)师指名回答。(预设:第47自然段)2.初步感受“孔隙”。(出示课件)3.感受“孔隙”的特点。(1)师:什么是孔隙?(出示课件)(2)从“孔隙”这个词中,你知道这个景点的特点是什么吗?(板书:窄小)(3)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的窄小的呢?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圈画出相关词句。(生交流,师相机指导)4.学习表达方法。课件出示: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师范读,生想象画面并模拟通过孔隙的动作和情形。师:你是怎么躺的?(师指名读句子)师引导朗读:过洞时你有什么感觉? 师引导想象交流:要是把肩膀稍微耸起来会怎样?或者把脚稍微翘起来呢?要是你把臀部稍微往上抬一

15、点又会怎样?(生交流)师:我们终于穿过孔隙到了内洞,此时你感觉怎样?(生交流)5.师小结写法:作者写他通过孔隙时的见闻和感受,如小到只能容纳两人并排仰卧的船,几乎与他擦身而过的山石,表现出了孔隙的窄小。当然,孔隙的“小”是相对于外洞和内洞的宽大来说的。作者是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受,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的,读后让人印象深刻,仿佛身临其境。板块二 运用学法,自主感悟1.根据第5自然段的写法,生自学其他景点的写法。(1)师引导:双龙洞的其他几个景点又是怎么写的呢?请大家运用刚才学习“孔隙”景点的方法,看看其他几个景点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写清楚的。(2)生默读第47自然段,在相关的词句下画线。

16、2.生交流,自主感悟。(1)洞口。洞口的特点是“宽、高”。“突兀森郁、像桥洞似的”这些都是作者的感受,这样的描写不仅让双龙洞具有一种神秘感,也突出了洞口“宽、高”的特点。(相机出示:突兀森郁、像桥洞似的)(2)外洞。外洞的特点是“大”。(板书:大)“周围、头上”表明作者是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外洞的。这句话介绍了外洞的特点宽敞、大。(3)内洞。师启发想象: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当我们置身于美丽的景象中,怎能不惊叹自然的神奇?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洞里的景物还有很多。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猜猜还可能有些什么。师引导生注意表明观看顺序的词语:文中用了“先看到的、其他那些”来表明观看顺序,这样写

17、,文章的条理就清楚了。3.回顾总结。(1)师:假如让你当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双龙洞呢?请你根据游览示意图,用小导游的语气,把金华双龙洞的景色特点介绍给大家吧。(2)同桌互相交流。(3)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随作者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奇妙的孔隙,奇特造型的石钟乳和石笋,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而且,我们还掌握了游记的写作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教学单元第五单元累计:第5课时课题及课时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教学内容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2.能抓住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教学重点能抓住一处景

18、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教学难点能抓住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板块一 交流平台1.名言导入。(1)出示课件。言有序,悔亡。周易·艮(2)明确句意。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预设: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成语释义。师:这句话用成语来形容就是(预设:言之有序)(3)引入新课。2.学习“交流平台”。(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2)交流感受。生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出示阅读要求:怎样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在相关语句下画上横线)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3)回顾课文,受到启发。师:默读本单元2篇课文,想一想:作者分别是按怎样的

19、顺序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回顾海上日出,讨论写作顺序。3.总结方法,学以致用。师小结:通过学习“交流平台”和回顾本单元课文,我们学会了写游记的方法和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写游记时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在描写的过程中,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选取特别吸引你的景物重点写,突出景物的特点,通过真实地描写自己的感受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板块二 初试身手1.参观植物园。(1)师过渡:人们常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刚才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究竟有没有真正地掌握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呢?咱们去“初试身手”栏目看看大家的表现吧!(2)课件出示植物园参观路线图。(3)读一读,

20、明确要求。(4)看一看,知晓图片内容。师指导:弄清植物园的方位,有几个大门,园内有哪些景点,分别在什么位置。同桌互相讨论,重点弄清景点的方位。(5)想一想,怎样参观更合理。师引导:你打算从哪个门进入植物园?你打算先参观哪个景点,再参观哪儿,最后参观哪儿?从哪个门离开植物园?你认为怎么安排路线最科学、最合理?小组讨论,轮流发言,互相提出建议。(6)画一画参观路线。(7)说一说参观顺序。课件出示:l 有一定的顺序。l 介绍景点时有详有略。l 景物之间转换运用过渡句。2.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4)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课堂总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了更全面、更深

21、刻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写作中去。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教学单元第五单元累计:第6课时课题及课时 习作例文 (1)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2.通过阅读例文,结合批注,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学习例文中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教学难点1.学习例文中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板块一 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1)师导入: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2)预设: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出

22、示两篇课文的插图)(3)回顾主要内容。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生回答。2.回顾写作方法。(1)师引导生找出两篇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 (2)根据生交流情况,师相机出示:按一定的顺序。3.导入新课。(1)师述: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继续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2)课件出示习作例文。(3)板书课题。板块二 学习例文1.学习颐和园。(1)阅读例文,整体感知。师:首先让我们翻开课本,走进文本,去欣赏颐和园的宜人风景吧!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颐和园?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这是美丽_的颐和园。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美丽)师引导:你从哪个句子中找到这个词的?(生交流)课件

23、出示句子。师小结:这两句是全文的中心句,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2)探究讨论,找过渡句。师引导: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快速在文中圈画出这些句子。生浏览课文,画出句子。课件出示句子。生朗读句子,结合批注体会句子的作用。师引导: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3)分析课文,突破重难点。师: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将景物写清楚的呢? 生默读课文,结合批注讨论,交流讨论结果,师随机点拨。a.长廊。(课件出示段落)b.万寿山脚下。(课件出示段落)c.昆明湖。(课件出示段落)(4)总结学法。师:学习颐和园时,我们先找出中心句,再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依据课文内容画出游览路

24、线图,弄清楚作者写了哪些景点,最后联系旁边的批注和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板书:画路线图抓住景物特点运用过渡句)2.按照颐和园的学法自学七月的天山。(1)师引导:接下来我们运用学习颐和园的方法自学七月的天山。(2)生自学七月的天山,边读边思考。(3)生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4)师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总结。中心句: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过渡句。a.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b.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c.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路

25、线图: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主要景点及特点。板块三 总结运用1.归纳写法。(1)师引导:学习了两篇例文,你有什么收获?(2)生讨论后回答。2.师归纳。(出示课件)描写景物时:l 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l 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l 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3.学以致用。(1)师:让我们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早晨的校园、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要求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即景抒情。(2)生练写,师巡视指导。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教学单元第五单元累计:第7-8课时课题及课时游-(2)课时教学目

26、标1.学会选取重点景物,能根据景物的特点选材。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一处景物。3.运用学过的方法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教学重点写清楚游览过程,突出景物的特点。教学难点写清楚游览过程,突出景物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语激趣1.激趣导入。(1)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这节课老师请大家欣赏一组风景图片。(2)课件出示一组有关九寨沟的风景名胜图片。(配乐神奇的九寨)(3)生交流欣赏图片后的感受。(4)师:这一处处风景就像一幅幅瑰丽壮美的图画,使我们感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摄影师用相机留住了它们的美,歌手用歌声唱出了它们的神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27、记录下它们的美呢?(5)示例: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它的美。2.回顾课文,引出本次习作内容。(1)师:在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欣赏了“伟大的奇观”海上日出,体验了双龙洞孔隙的“窄小”,参观了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骑着马儿领略了天山的美景,可谓“处处都有好风景”。在现实生活中,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2)生交流后板书课题。(本次习作:游_)【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优美的风景图片,并配以动听的歌曲,使学生置身于神奇的大自然中,为本节课营造了温馨愉快的学习氛围。从学生旅行的经历切入,调动他们的生活储备,也为下面的习作做好铺垫。板块二 指导选材,明确要

28、求1.指导选材。(1)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自己游览过的印象最深的地方,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本中三位同学的对话说一说,你认为这次习作应该怎样选择材料呢?(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语段。(3)师指名朗读对话。(4)引导选材。师:从三位同学的对话中,你认为这次习作可以写些什么景物?示例:可以写自然景观,可以写人文景观,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师指导:什么是自然景观?什么是人文景观?什么是身边的景物?生交流后师小结:自然景观顾名思义就是自然的景色,比如美丽的大海,壮丽的瀑布,极地、荒漠、沼泽、名山大川等。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胜古迹就是人文景观。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南京的雨

29、花台、中山陵,开封的开封铁塔、大相国寺,西安的大雁塔等。身边的景物,就是你经常看到的、熟悉的景物,如乡村、田野、居住的小区等。2.明确要点。(1)生默读课本中的文字,思考:本次习作的要点是什么?(2)生回答后师出示课件。3.弄清写法。(1)师引导:怎样才能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呢?读读课文中的提示。(2)课件出示写法提示。课件出示:l 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l 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l 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3)生分成四人小组,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交流讨论可采用的写法。示例:我想写游览山的文章,我准备学习七月的天山的写法,先画好路线图,

30、按照游览路线来观察和体验,走到哪里,就描写到哪里。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一个个新的景物或景象不断出现,再依次描写这些景物,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两个景点重点写。(4)师根据生回答,出示课件。【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写作提示,然后和同学讨论交流后明确习作要求,这样比教师的直接讲述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板块三 选取重点,学写片段1.引导学生明确写作重点。(1)师:这次习作,你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同桌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示例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乐山的乌龙寺,它庄重森严。示例2: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家附近湖中的荷叶。一到夏天,一大片荷叶碧绿碧绿的,很美

31、。2.指导写片段。(1)师述:赶紧拿起你手中的笔,将印象最深刻的景点记录下来吧!(2)生写片段,师巡视指导。3.通过朗读片段,明确怎样突出重点。(1)师指名朗读自己的写作片段,师及时点评指导。(2)课件出示习作精选片段。(3)生自由朗读。(4)课件出示点评要点。课件出示:l 是否突出了这个景点的特点。l 描述是否生动,能否激起读者的游览兴趣。l 描写是否有条理。(5)师指名点评。(6)师点评:这是一段按空间顺序描写景物的习作片段。先写竹林的光线,阳光透过竹叶,光线由亮变暗;再写竹林的地,中间有一条碎石的小径;然后写竹叶的声,最后写竹林深处,有灰屋红墙。有景有物,线条明快,层次清晰。作者笔下这样一个美丽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