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联户可借鉴的扶贫模式和经验-_第1页
联村联户可借鉴的扶贫模式和经验-_第2页
联村联户可借鉴的扶贫模式和经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联村联户可借鉴的扶贫模式和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成功的范例。但根据新的贫困标准,中国仍然有贫困人口1亿多人,甘肃省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达1200万人,约占到常住人口总数量的46.9%。因此,我国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探索21世纪的扶贫模式和机制将是学术界和决策层的重要使命。一、家畜滚动发展模式是联村联户的有效途径“母牛滚动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实物贷款”,避免了现金投入可能产生的风险。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于2002年起,先后在甘肃省崆峒区大寨乡清水岭村等地,设计了适合当地环境的“母牛滚动发展模式”:应用“农村参与式评估”方法,

2、进行需求评估和项目设计,组建项目实施小组,选举项目分批受益户名单,由农户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例如,崆峒区大寨乡清水岭村将181户贫困户依据“贫困户”、“一般贫困户”和“较好户”的分级指标和原则分为三批,为61户贫困户优先提供61头良种繁育母牛(每户1头,这些母牛生产的首批61头牛犊无偿提供于61户一般贫困户,经过1-2年的饲养,这些牛犊生产的61头牛犊再提供于61户较好户。农户通过签署“五户联保”等协议,并通过项目实施小组的监督,顺利完成了三次滚动发展。应用61头牛,使181户农户受益,最早受益的贫困户,每户养牛数量超过了15头,98%的贫困户由窑洞迁入新盖的砖瓦房,家家户户购臵了拖拉机等农具,

3、实现了项目的倍增效果。二、能源扶贫模式是联村联户的一个方向甘肃省农村贫困地区普遍缺乏能源资源,特别是陇南山区。化石能源的缺乏加剧了贫困户对森林、草地等生物质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综合应用清洁能源设施,将沼气池、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节能炉等清洁能源设施组合应用,能够显著减少贫困户对生物质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CO2排放,进而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在崆峒区项目区的测试结果表明,综合应用清洁能源设施,每年至少可为贫困农户节约2000-2500元的能源支出,节约煤炭2-4吨,实现能源扶贫的目标。三、灾害风险管理是联村联户项目可持续发展的

4、途径甘肃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贫困人口比重很大的欠发达的农业省份。甘肃省贫困问题的实质是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干旱脆弱的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的地貌、特殊的地理位臵、自然条件的区域组合及自然资源的区域组合的不合理加大了甘肃省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因此,为了巩固扶贫成果,必然要求在设计扶贫项目时充分考虑“灾害-贫困-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耦合关系,避免灾害或环境退化加剧贫困或使已脱贫的人口返贫。研究表明,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导致的贫困发生率可由灾前的30%提高到灾后的60%甚至更高。灾害风险预防的成本只是灾后重建成本的10%甚至不到5%。四、妇女是联村联户项目的有效力量我省由

5、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农村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已经转移到城市,农村的“留守人口”中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妇女已经成为联村联户的有效力量,若忽视妇女的参与,则联村联户的目标将很难实现。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在过去多年的扶贫项目实施中,就针对妇女设计了一系列发展项目,如“母牛滚动发展模式”中妇女拥有养牛获得的财富的支配权,而且组建了“妇女健康教育小组”、“妇女环境教育小组”等。由于妇女的参与,极大地促进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联村联户项目要针对妇女设计一系列可操作的项目,例如,养牛、养鸡、养猪、小额信贷及清洁能源设施等。调研结果表明,妇女若得到收益,则全家会受益。五、科技

6、扶贫是联村联户的催化剂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中草药等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但每一个产业都面临着产业发展与科技服务相脱节的问题。例如,花椒是我省的特色产业,但只能向市场提供原材料,而临近的四川省购买我省的花椒之后,通过系列深加工,能够生产出花椒油、花椒酱、花椒粉等系列产品,既延伸了产业链,又提高了附加值;又如,我省的油橄榄在全国都属于特色产业,但油橄榄的深加工也比较滞后,与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相差很大。虽然我省是“药乡”,但传统的药材农药残留量很高,深加工产业没有形成,只是销售原材料。农产品和药材的产业链断层及附加值流失无疑限制了农民的增收,不利于脱贫。所以,应该针对我省的特色产业,培育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链,应用科技促进扶贫目标的实现。六、先输血、后造血是巩固联村联户成果的保障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普遍比较低,直接推行“造血式”扶贫,很难见效,而若采用“先输血后造血”的扶贫模式,则项目效果更佳。造血要依靠能力建设,能力建设的基础是村民的教育程度。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甘肃省的文盲率由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期的14.34%下降到8.69%,但在陇南和临夏等部分贫困山区,文盲率仍然较高。高文盲率限制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