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确认检查表_第1页
过程确认检查表_第2页
过程确认检查表_第3页
过程确认检查表_第4页
过程确认检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过程确认检查表受检查单位:4车间 受检查过程名称:压 铸 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SANSR一人为因素1数量满足要求。需6人有6人2了解生产和质量的目标和指标。问2人,了解目标和指标。3经过单位培训合格。6人均为老工人,培训合格。4通过资格评定并持有上岗证。6人均持有上岗证。5熟悉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问2人熟悉操作要领。6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从未发生违规操作。7熟悉设备保养内容。问2人熟悉设备保养8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问2人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9熟悉使用检测设备或工具。会使用卡尺10能鉴别产品的缺陷或发现异常。问2人能鉴别产品的缺陷11按要求进行标识和记录。严格炉号标识二方法因素1制造工艺卡

2、为最新版本。2005.3.1版本2操作说明能保证工人不会造成质量问题。7条操作规程6条注意事项3确定了追溯性原则并遵照执行。用炉号标识进行追溯4不合格品的程序已制定并遵照执行。不合格品的程序QP08-065随工卡及装配目视卡符合要求。用随工卡三设备因素1工艺卡规定的工装设备齐全。2005.3.1版本2设备的编码和标记齐全。设备的编码J4523工装设备进行了规范的调试和检验。用产品反证模具合格4工装更换的频次已说明并得到遵守。每1万件对模具检查、维修5工装设备损坏产品的危险得到了控制。用模具保证6设备预防性维护已制定措施并遵照执行。制定了维护计划7防错系统已运行。用模具保证产品形状8工装、模具维

3、修后经过验证。用产品反证模具合格四环境因素1通道、地面、工位设施的布置符合要求。布置符合要求。2工装设备、零件及材料进行了定置管理。零件定置管理稍差3不同型号和状态零部件进行标识和隔离。只有一种零件4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光照度符合要求。电扇通风,环境符合要求五材料因素1上线材料及辅料经检验和试验合格。上线材料每批化学分析2避免零件、材料及辅料混漏的可能。只有一种零件3对上线的材料、辅料或容器进行标识。原材料少炉号标识4零件、材料及辅料应在有效期内。出渣剂均在有效期内5紧急放行零件和材料有明显标识和记录。未发生紧急放行生产过程确认检查表(续)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SANSR六检测因素1检查

4、检验卡或控制计划为有效版本。2005.3.1版本,和工艺合并2检查记录卡为有效版本。查2006年3月检查记录卡3检查工艺卡明确特性参数公差和控制限。明确特性参数公差4首件检查并确认。首件检查并确认5检查检测设备齐全。查游标卡尺在有效期内6检测设备准确度符合质量特性检测要求。均小于公差1/107检测设备在校准有效期内。查游标卡尺在有效期内8按规定的项目和频次检验。部分2件/班,部分1009检验记录按规定项目和频次记录。查3月检验记录符合要求10特殊工序的参数得到连续的监控。温度、时间、压力连续监控11对不合格品进行了追溯。对不合格品回炉12记录的不合格品得到了处理。对不合格品回炉小计423总计4

5、5总平均得分值:Tq=(2×审核项目数扣分值)/(2×审核项目数)×100%=(2×453)/(2×45)×100%=96.6%结论:Tq=96.6%,过程控制符合要求。但应加强标识和零件定置管理。审核员: 年 月 日审核组长: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说明:1 总平均得分值Tq:大于或等于90%为过程控制目标。当低于该目标、审核结果远小于以前的结果或出现趋势下降时。应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序号符 号说 明扣分值1S满意,达到要求,合格。 02A可接受,质量风险不大,待改进。13NS不满意,不可以接受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24R不存在

6、,没有措施,风险大。3生产过程确认检查表受检查单位:4车间 受检查过程名称:熔 炼 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SANSR一人为因素1数量满足要求。需3人有3人2了解生产和质量的目标和指标。问2人,了解目标和指标。3经过单位培训合格。3人均为老工人,培训合格。4通过资格评定并持有上岗证。3人均持有上岗证。5熟悉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问2人熟悉操作要领。6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从未发生违规操作。7熟悉设备保养内容。问2人熟悉设备保养8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问2人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9熟悉使用检测设备或工具。会使用大、小磅秤10能鉴别产品的缺陷或发现异常。问2人鉴别炉温对产品影响11按要求进行标识和记录。严格

7、炉号标识二方法因素1制造工艺卡为最新版本。2005.3.1版本2操作说明保证工人不会造成质量问题。10条规程6条注意事项3确定了追溯性原则并遵照执行。用炉号标识进行追溯4不合格品的程序已制定并遵照执行。不合格品的程序QP08-065随工卡及装配目视卡符合要求。用随工卡三设备因素1工艺卡规定的设备齐全。石墨坩锅、压罩2设备的编码和标记齐全。石墨坩锅6003设备进行了规范的调试和检定。石墨坩锅、压罩进货检验4设备工具在使用中不会造成质量问题。不会造成质量问题5设备损坏产品的危险得到了控制。得到了控制6设备预防性维护已制定措施并遵照执行。有预防性维护计划7设备的故障修复已制定措施并遵照执行。制定措施

8、并遵照执行四环境因素1通道、地面、工位设施的布置符合要求。布置符合要求。2设备及材料进行了定置管理。零件定置管理稍差3不同型号和状态原材料进行标识。只有一种零件和一种材料4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光照符合要求。电扇通风,环境符合要求五材料因素1上线材料及辅料经检验和试验合格。检验3元素2避免了零件、材料及辅料混漏的可能。只有一种零件3对上线的材料、辅料或容器进行标识。原材料少炉号标识4零件、材料及辅料应在有效期内。出渣剂均在有效期内5紧急放行材料有明显的标识和记录。未发生紧急放行生产过程确认检查表(续)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SANSR六检测因素1检查工艺卡为有效版本。2005.3.1“受控

9、”下发2检查记录卡为有效版本。2005.3.1“受控”下发3检查工艺卡明确特性参数公差。Cu,Fe,Si规定范围4首件检查并确认。进行首炉检查5检查工艺卡的检测设备齐全。分析天平、分光光度仪6检测设备准确度符合质量特性检测要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仪7检测设备在校准有效期内。分析天平等在检测期内8按规定的项目和频次检验。每批检验Cu,Fe,Si9检查记录按规定项目和频次得到记录。每批检验Cu,Fe,Si10特殊工序的参数得到连续的监控。液温72075011对不合格品进行了追溯。对不合格品回炉12记录的不合格品得到了处理。对不合格品回炉小计422总计44总平均得分值:Tq=(2×审核项目

10、数扣分值)/(2×审核项目数)×100%=(2×442)/(2×44)×100%=97.7%结论: Tq=97.7%,过程控制符合要求。但应加强标识和零件定置管理。审核员: 年 月 日审核组长: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说明:2 总平均得分值Tq:大于或等于90%为过程控制目标。当低于该目标、审核结果远小于以前的结果或出现趋势下降时。应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序号符 号说 明扣分值1S满意,达到要求,合格。 02A可接受,质量风险不大,待改进。13NS不满意,不可以接受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24R不存在,没有措施,风险大。3生产过程确认检查表受检

11、查单位:一车间 受检查过程名称:镦坯(初镦、终镦) 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SANSR一人为因素1数量满足要求。需4人有4人2了解生产和质量的目标和指标。问2人,了解目标和指标。3经过单位培训合格。3名老工人1人培训合格。4通过资格评定并持有上岗证。4人均持有上岗证。5熟悉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问2人熟悉操作要领。6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从未发生违规操作。7熟悉设备保养内容。问2人熟悉设备保养8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问2人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9熟悉使用检测设备或工具。会使用游标卡尺10能鉴别产品的缺陷或发现异常。问2人鉴别炉温对产品影响11按要求进行标识和记录。严格批号标识二方法因素1制造工艺卡为最新

12、版本。2005.3.1版本2操作说明保证操作中不会造成质量问题。8条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3确定了追溯性原则并遵照执行。用炉号标识进行追溯4不合格品的程序已制定并遵照执行。不合格品的程序QP08-065随工卡及装配目视卡符合要求。用随工卡三设备因素1工艺卡规定的工装设备齐全。设备:冲床,工装:模具2设备的编码和标记齐全。冲床:Z2363T3工装设备进行了规范的调试和检定。模具用零件反证4设备工具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冲床模具不影响产品质量5工装设备损坏产品的危险得到控制。危险得到控制。6工装设备预防性维护已制定措施。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 7防错系统已运行。模具保证、温度自动控制8模具维修后经过验证。模具维

13、修用零件反证四环境因素1通道、地面、工位设施的布置符合要求。布置符合要求。2工装设备、零件及材料进行了定置管理。零件定置管理稍差3不同型号和状态零部件进行标识和隔离。不同型号流程卡标识4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光照符合要求。电扇通风,环境符合要求5防止磕碰、划伤及锈蚀的措施有效。有专用箱,但太少五材料因素1上线材料经检验和试验合格。原材料经过进货检验2避免了零件、材料及辅料混漏的可能。不同零件单独装箱3对上线的材料、辅料或容器进行标识。批号标识4零件、材料及辅料应在有效期内。在有效期内5紧急放行零件和材料有明显标识和记录。未发生紧急放行生产过程确认检查表(续)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SANSR

14、六检测因素1检查工艺卡为有效版本。200531 2检查记录卡有效版本。“受控” 发放,有效版本3检查工艺卡明确特性参数公差和控制限。特性参数有公差和控制限4首件检查并确认。首件在现场5检查工艺卡检测设备齐全。游标卡尺6检测设备准确度符合质量特性检测要求。准确度1/10公差7检测设备在校准有效期内。游标卡尺在校准有效期内8检测设备失效时对结果进行了有效性评价无游标卡尺失效9按规定的项目和频次检验。2件/小时10检查记录按规定项目和频次得到记录。检验记录按2件/小时记录。11特殊工序的参数得到连续的监控。温度85090012对不合格品进行了追溯。不合格品报废13记录的不合格品得到了处理。不合格品报

15、废小计462总计总平均得分值:Tq=(2×审核项目数扣分值)/(2×审核项目数)×100%=(2×482)/(2×48)×100%=97.9%结论:Tq=97.9%,过程控制符合要求。但应加强零件防护的管理。审核员: 年 月 日审核组长: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说明:3 总平均得分值Tq:大于或等于90%为过程控制目标。当低于该目标、审核结果远小于以前的结果或出现趋势下降时。应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序号符 号说 明扣分值1S满意,达到要求,合格。 02A可接受,质量风险不大,待改进。13NS不满意,不可以接受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2

16、4R不存在,没有措施,风险大。3生产过程确认检查表受检查单位: 二车间 受检查过程名称: 滚丝 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SANSR一人为因素1数量满足要求。需1人有1人2了解生产和质量的目标和指标。问1人,了解目标和指标。3经过单位培训合格。1名老工人4通过资格评定并持有上岗证。持有上岗证。5熟悉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问熟悉操作要领。6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从未发生违规操作。7熟悉设备保养内容。问熟悉设备保养8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问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9熟悉使用检测设备或工具。会使用螺纹环规10能鉴别产品的缺陷或发现异常。会鉴别螺纹缺陷11按要求进行标识和记录。流程卡严格批号标识二方法因素1制造工艺

17、卡为最新版本。2005.3.1版本“受控”发放2操作说明保证操作中不会造成质量问题。7条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3确定了追溯性原则并遵照执行。随工卡4不合格品的程序已制定并遵照执行。不合格品的程序QP08-065随工卡及装配目视卡符合要求。用随工卡三设备因素1工艺卡规定的工装设备齐全。设备:滚丝机工装:滚丝轮2设备的编码和标记齐全。滚丝机:Z28753工装设备进行了规范的调试和检定。滚丝轮进行进货检验4设备工具及切削液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滚丝机不影响产品质量5工装设备损坏产品的危险得到控制。设备危险得到控制。6工装设备预防性维护已制定措施。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 7防错系统已运行。滚丝定位保证8工装、模具维

18、修后经过验证。模具维修用零件反证四环境因素1通道、地面、工位设施的布置符合要求。布置符合要求。2工装设备、零件及材料进行了定置管理。零件定置管理稍差3不同型号和状态零部件进行标识和隔离。不同型号流程卡标识4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光照符合要求。电扇通风,环境符合要求5防止磕碰、划伤及锈蚀的措施有效。有专用箱,但太少五材料因素1上线材料及辅料经检验和试验合格。原材料和润滑油检验合格2避免了零件、材料及辅料混漏的可能。专用箱装不会混漏3对上线的材料、辅料或容器进行标识。过程卡标识4材料及辅料应在有效期内。在有效期内5紧急放行零件和材料有明显标识和记录。无紧急放行生产过程确认检查表(续)序号检 查 内

19、 容检查结果SANSR六检测因素1检查工艺卡为有效版本。2005.3.1“受控发放”2检查记录卡或控制图为有效版本。检查记录为有效版本。3检查工艺卡明确特性参数公差和控制限。特性参数公差和控制限4首件检查并确认。首件在现场5检查工艺卡检测设备齐全。螺纹环规符合要求6检测设备准确度符合质量特性检测要求。螺纹环规(外构)符合要求7检测设备在校准有效期内。在有效期8按规定的项目和频次检验。只有自检频次9检查记录按规定项目和频次得到记录。有检验记录10对不合格品进行了追溯。不合格品返工或报废11记录的不合格品得到了处理。不合格品返工或报废小计432总计总平均得分值:Tq=(2×审核项目数扣分

20、值)/(2×审核项目数)×100%=(2×432)/(2×43)×100%=97.9%结论:Tq=97.9%,过程控制符合要求。但应加强零件防护防止磕碰的管理。审核员: 年 月 日审核组长: 年 月 日批准: 年 月 日说明:4 总平均得分值Tq:大于或等于90%为过程控制目标。当低于该目标、审核结果远小于以前的结果或出现趋势下降时。应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序号符 号说 明扣分值1S满意,达到要求,合格。 02A可接受,质量风险不大,待改进。13NS不满意,不可以接受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24R不存在,没有措施,风险大。3生产过程确认检查表受检查单

21、位:三车间 受检查过程名称:磨配合面 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SANSR一人为因素1数量满足要求。需1人有1人2了解生产和质量的目标和指标。问1人,了解目标和指标。3经过单位培训合格。1名老工人4通过资格评定并持有上岗证。持有上岗证。5熟悉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问,熟悉操作要领。6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从未发生违规操作。7熟悉设备保养内容。问熟悉设备保养8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问熟悉检测内容及频次9熟悉使用检测设备或工具。会用千分尺和粗糙度样板10能鉴别产品的缺陷或发现异常。会鉴别产品的表面缺陷11按要求进行标识和记录。流程卡严格批号标识二方法因素1制造工艺卡为最新版本。2005.3.1版本“受控”

22、发放2操作说明保证操作中不会造成质量问题。4条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3确定了追溯性原则并遵照执行。随工卡4不合格品的程序已制定并遵照执行。不合格品的程序QP08-065随工卡及装配目视卡符合要求。用随工卡三设备因素1工艺卡规定的工装设备齐全。外圆磨床白刚玉砂轮2设备的编码和标记齐全。外圆磨床M14203工装设备进行了规范的调试和检定。砂轮校对动平衡4设备工具及切削液不会影响产品质量不会影响产品质量5工装设备损坏产品的危险得到控制。损坏产品危险得到控制6工装设备预防性维护已制定措施。制定了维护计划并维护7工装设备故障修复制定措施并遵照执行。未大修8防错系统已运行。定尺寸位置9工装维修后经过验证。砂轮修整后磨零件检验四环境因素1通道、地面、工位设施的布置符合要求。有安全通道布置符合要求2工装设备、零件及材料进行了。有定置管理,但不严格3不同型号和状态零部件进行标识和隔离。分包装箱标识和隔离4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光照符合要求。环境符合要求5防止磕碰、划伤及锈蚀的措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